趕飛機也要來吃碗麵,松江這家20年的老麵館,有情懷!

2020-12-23 澎湃新聞

趕飛機也要來吃碗麵,松江這家20年的老麵館,有情懷!

2020-12-20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我同事跟我說,盛龍麵包房是九亭人的情懷。」

「他們家的麵包有什麼特別之處嗎?」

「他們家不賣麵包。」

麵包房不賣麵包?

抱著這樣的疑問

小松來到了位於九亭大街上的

這家「麵包房」

其實這家店叫「盛隆小吃」,開業了近20年,生意好到每天都要賣掉100多籠小籠和100多斤面。至於為什么九亭人習慣稱它為麵包房,那是因為小吃店剛在九亭開業時,還有隔壁一間專門銷售麵包蛋糕,所以叫盛隆麵包房。後來老闆改行不做餐飲了,麵包房也比較難做,所以就專門只做小吃了。

「老闆,一碗辣醬面。」

「一碗荷包蛋面,一碗小籠。」

從進門到點單付款一氣呵成

大多數食客都不用瞅一眼菜單

吃了這麼多年了,早已經爛熟於心了

如果要來這裡吃麵和小籠,一定要趕早,因為來得晚可能什麼都吃不到了。清晨5點開門,不一會兒,店裡就已經坐得滿滿當當了,每個人的桌上基本上都有一碗麵、一籠小籠,蒸騰的熱氣夾雜在食客們的交談聲裡,新的一天,松江人總是習慣用味覺來喚醒。

這些年裡,這家店換了名字,但卻「改頭不換面」,只因為從前的主廚現在變成了老闆,所以一直堅持著原來的口味,也讓許多人都對這裡念念不忘。

「剛剛來了一個以前的熟客,他說自己有7、8年沒來了,這次正好在九亭辦點事情,馬上就要坐飛機回合肥去了,實在是想念這裡的味道,就特地跑過來再吃了一碗麵。」老闆趙春剛同小松說道。

一份哪裡也找不到的「定製面」

「他們家的面和別家的都不一樣。」這是食客對盛隆小吃店裡的面作出的評價。來到這裡,不點一碗麵那你就是「外行」了。辣肉辣醬素雞荷包蛋,老闆還會在面上送一挑鹹菜,一切和十年前一樣。時間會對美味加成,藏在舌根深處的味覺記憶總是讓人記憶猶新的,還有人說這家的面一個禮拜不吃就「渾身難受」。

面還能有啥不一樣?老闆給小松下了一碗「什麼都有」,鹹菜、大排、辣肉、素雞……都是店裡的招牌澆頭。

仔細看了看,這面比一般的面來得粗和寬,所以吃起來就格外的有勁道。經過濃鬱湯汁的浸透後,呲溜呲溜一口下肚,在這「縮手縮腳」的天氣裡,可謂「熱湯麵下肚,暖過十條秋褲」。

「因為這面是定製的,別的地方都買不到。」老闆神秘地告訴小松,他的面都是去菜市場根據他的要求定製的,此外辣肉、這些澆頭也都是自己燒的,確保每一份澆頭的味道都經過他的「認證」後,才能出鍋。

一門從老師傅那裡傳承而來的手藝

來到二樓的配菜間,老闆和老闆娘正在包著小籠,冰箱裡放著一盆肉皮凍,老闆告訴小松,只有慢慢熬出來的肉皮才能凝成上好的肉皮凍,這是做好一籠小籠的關鍵,成敗就在此。「每天都要燒大一鍋肉皮,然後當天就全部用光,這樣做出來的小籠才夠味。」

老闆告訴小松,他包小籠的手藝都是從一位老太太那裡學來的。1993年那時候,他受南翔一位退休老太的邀請,到她家中學習了如何做出一籠正宗的小籠。這包小籠看似很隨意,擀、揉、揪……做一隻全程不超過30秒,小松向店家詢問這小籠放多少肉餡、每隻重多少時,店家輕輕一笑,「我們不算的,做得多了,手上都感覺得出的。」

一雙留了20多年的筷子

包著包著,老闆突然從抽屜裡拿出一雙筷子,遞給小松:「你看,這雙筷子我留了20多年,從我開始學藝就是用的這雙筷子。」老闆說,這雙筷子一直沒捨得扔,每次看到它,就好像能想起當初剛入行時候的樣子。

一位任性的老闆

這老闆也有點「小任性」。一般來說,小吃店都會開通外賣平臺進行售賣,但趙春剛卻說不做外賣。「本來我們做過一陣子外賣,但顧客都是在用餐高峰期來定,店裡客人又多,忙不過來,所以我們就不做了。」雖然不接外賣的訂單,但是老闆有空的時候還是會跑一些「人情單」。「有空的時候我就給他們送。」誰家辦酒席了,就提前向老闆預定好小籠,這大喜的日子裡,有了這家店的小籠上桌,才算是「大功告成」,這份小而精巧的幸福就像是剛咬上一口的小籠,好滋味都在裡頭。

店鋪開了20年,也有不少人前來詢問老闆有沒有開加盟店的意願,卻都被老闆拒絕了。從早上4點到店裡,洗菜、燒澆頭、包小籠,一直忙到下午2點,日復一日的工作他卻做得津津有味,「別人做的總歸有點不放心,這麼多年習慣了,看到來我這的顧客吃得開心,我也就滿足了。」

原標題:《趕飛機也要來吃碗麵,松江這家20年的老麵館,有情懷!》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趕飛機也要來吃碗麵,九亭這家20年的老麵館,有情懷
    「我同事跟我說,盛龍麵包房是九亭人的情懷。」  「他們家的麵包有什麼特別之處嗎?」  「他們家不賣麵包。」  麵包房不賣麵包?  抱著這樣的疑問  小松來到了位於九亭大街上的  這家「麵包房」
  • 南京這家30多年老麵館,位置偏僻,連名字都沒有,吃麵的每天排隊
    面是人們常吃的一種食物,雖然每個人在家裡都能自己煮麵吃,可是卻不妨礙街頭的麵館生意興隆,人氣爆棚,特別是那些性價比高,經濟實惠,味道出眾的麵館,更是一開就開很多年。南京這家30多年的老麵館開在一個破舊老屋裡,連個名字沒有,於是乾脆叫無名麵館,憑藉著好味道,成了南京家喻戶曉的麵館,一塊大肉有半斤重。南京人不光喜歡吃鴨子,喝鴨血粉絲湯,還喜歡吃麵。這座城市裡麵館有很多家,這家名叫無名麵館的小店,據說在南京麵館中排名第一,有人毫不客氣的說,他家的面是自己吃過最好吃的。
  • 南京這家50多年的老麵館,不少老南京人,第一次吃皮肚面就在這裡
    南京也是一座好「面」的城市,這座城市裡大大小小的麵館不計其數,而這家50多年的老麵館經歷了半個世紀,依然人氣不減,當年不少老南京人,第1次吃皮肚面就在他家。    現在南京的麵館遍地開花,他們懂得如何炒作,知道如何迎合市場,不少客人被分流兒子加50多年的老麵館,則憑著原本的老味道將老客人留住,南京人喜歡吃皮肚面早上來一碗
  • 上海人有多愛吃麵?老盧灣這10家麵館告訴你
    辣肉麵、黃魚面、大腸面、陽春麵……光是種類就可以說出很多來~其中,老盧灣成了麵館的集中地魔都小資麵館魔都網紅麵館魔都老字號麵館……幾乎把麵條界領域全都佔了個遍小怪今天就為你深扒老盧灣10家麵館看看在這裡面有沒有哪家是你的心頭好?
  • 福州深藏巷子裡的「簡陋」麵館,僅賣1碗面,卻稱霸巷子15年
    但是現在很多人午餐不知道吃什麼的時候,總會去吃上一碗麵。小編今天想來給大家分享一家麵館,雖然店不足10平方米,但是生意火爆,許多顧客寧願打包都要嘗試他家的面。福州深藏巷子裡的「簡陋」麵館,僅賣1碗面,卻稱霸巷子15年。這家麵館位於福州的一條簡陋的巷子裡面,如果你去過你會看到這家巷子裡面有很多小吃店,但是這一家小吃店的生意最為火爆。
  • 北京這家開在書房裡的麵館,上班族排隊來吃,一碗麵45元貴嗎?
    北京這家開在書房裡的麵館,上班族排隊來吃,一碗麵45元貴嗎?不由得想起最近吃的和府撈麵,這家和府撈麵在長安商場的5層,面積不是很大,但是布置得挺有風格,木質的桌椅,古樸的書櫃裡擺滿了各種書籍,還有燈籠等等傳統中國風元素被大量運用,有一種書房養心面的感覺。北京這家麵館號稱書房裡的輕奢面,一碗麵45元,上班族排隊來吃。
  • 大竹老麵館:開店30年,煮好一碗麵
    這家位於縣城南門口的麵館,成為了當地「好吃的面」的代名詞。排隊吃麵,是麵館裡常見的情形。 店主白永蓉今年63歲,30年前和丈夫開的這家麵館,現在已經移交給了自己的大兒子。 除了春節期間休息兩天,麵館每天從早上6點一直營業到中午11點,幾乎天天都要賣100多斤面。「很多從外地回來的人,都要一邊吃一邊感嘆『好難得吃到喲』!」
  • 到長春必吃的十碗面 長春最好吃的麵館排名
    麵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都很喜歡吃的,不同的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麵食,到了長春必吃的十碗面你知道有哪些嗎?長春最好吃的麵館排名,這些都是本地人推薦的麵館,不僅好吃而且價格實惠,想要吃長春美食不要錯過了這些地方。長春最好吃的麵館top1:項嘟嘟霸王麵館
  • 成都這家20多年的老麵館,只賣一種面,連付款也要排隊
    成都這幾年的熱度越來越高,原因就是這座城市藏有太多的美食,提起成都的美食,人們就想到地道的川菜,火鍋,肥腸雞這些重辣重油的食物,實際上成都除了這些特色美食以外,面也很走俏。成都大街小巷有很多家麵館,而且成都的麵館老闆大多非常有個性。
  • 海寧這家位置偏僻的麵館,口味排名第一,只是面太少想吃飽買2碗
    海寧人喜歡吃海鮮面,海寧有不少口味非常不錯的海鮮麵館,而這家名叫許村蟹面的小麵館,位置相當偏僻,店也很小,就算是導航過去都很容易錯過。他家的海鮮面口味非常不錯,排海寧海鮮麵館口味榜第一名,只是這面的量太少,想要吃飽的話要吃2碗。
  • 登封這家麵館邀請60歲以上老人免費吃麵
    映象網記者劉少利 趙萌萌 文/圖「吃麵了,吃麵了,重陽節當天,60歲以上老人均可免費吃麵......」在重陽節來臨之際,登封市崇高路中段一名為「郟縣筋面郎餄餎麵館」的老闆王自超通過抖音、微信朋友圈和門店宣傳等方式向社會
  • 一碗麵火了30年!這家麵館承載了無數池州人的回憶!
    本期尋味的對象,是一家經營了三十年的招牌麵館。每個人內心都會有一家記憶裡的麵館,那是日復一日追隨著老味道的挑剔口舌,也是一家老店在人的心裡打下根基的證明。好再來麵館,就是這樣一家店。開業30年間,一碗牛肉麵承載了無數池州人的回憶。
  • 這家流行了20年的麵館,上世紀80年代老味道
    麵條一直是中國人最喜歡的食物,每個城市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麵條店,看起來麵條很容易做,但是很難做好。有一家很小的麵館叫小狗麵店,在杭州很受歡迎。他家是一家典型的飛餐廳,環境很簡單,店也很小,即使我們租了兩家商店,客人吃飯時還是坐不住,老闆不得不用塑料凳子把門塞滿,許多客人不得不坐在塑料凳上前吃他那碗麵條,從遠處看像是一道風景,這種場景在重慶中很常見,但對於注重精緻生活方式的杭州人來說,吃板凳需要勇氣。
  • 這家麵館每天只賣25碗面,背後故事讓人淚奔…
    於海洋攝 老強頭勤勞樸實、不苟言笑卻是個地道的「女兒奴」從女兒一出生他就變成了最忠誠的「騎士」 於海洋攝 在父親的呵護下女兒已健康快樂的長大此時,老強頭不知女兒也要去尋找自己的世界了 2006年,女兒申請了去瑞典留學,老強頭嘴上不同意,還是「放走了」她。
  • 長春好吃的麵館大全,來碗面,一頓飯簡約而不簡單
    【陝西岐山臊子麵】重慶胡同與清明街交匯東20米這是我最喜歡的麵館,每隔一段時間就得去吃一次,長春做臊子麵最正宗最好吃的館子,和西安的臊子麵沒什麼兩樣,biangbiang面也是我喜歡的,另外麻辣羊雜麵、茄汁牛肉麵、油潑麵什麼的也都非常好吃
  • 人均7元,鹽步這家開了30年的麵館,吃到了街坊們喜歡的牛腩面
    因此今天阿聰就帶大家來這家位於佛山鹽步直接能記燒臘對面的華女麵館,這家店是很多本地人自小吃到大的老店,在鹽步久負盛名。湯味鮮香,突顯了雲吞的鮮味;麵條彈牙,韌而不硬,口感不錯。6元至8元一大碗的雲吞麵,令街坊大讚物超所值,很多街坊已經幫襯了好多年,有時候不想做飯,也會在華女麵館買生面和生雲吞回家煮。
  • 黃沙這家三十年老牌竹升麵館,牛腩面大腸面據說出品是荔灣最正?
    廣州的麵條也非常有當地特色,那就是爽口彈牙的竹升面了,竹升面和北方的麵條特色差別還比較明顯,充分體現了廣州人對吃麵的追求點,在廣州竹升麵館遍布街巷,深受食客們的喜愛。所以說在廣州,吃麵的氛圍可一點都不比北方差呀。所以今天毛哥就想帶大家來一家非常地道的竹升麵館,這家店在黃沙附近開了三十多年了,其中牛腩面和大腸面的味道真的非常正點,吃過幾次之後實在難忘。
  • 文殊坊這家開了七八年的素麵館,有100年飲食文化,吃麵不用筷子
    這是一家據說有100年飲食文化的店,不過是2012年又重新開業的,算算也開了有七八年的時間了。如果說一家麵館能開這麼多年,不說它能有多好吃,想必也還是有它獨特的地方的。開這家麵館的是一對金婚老兩口,大爺都七十多歲了,為了重新開這家麵館,老闆潛心學習了9年的營養知識,目的是為來這吃麵的人能吃得更健康。那這裡的面這到底有什麼獨特的地方,今天小編就去一探究竟。
  • 杭州蔣村這碗面,20年不變的味道,是鄉愁啊
    「我差不多杭州各個地方的面都去吃過一圈,市中心的,餘杭的,差不多有名氣的店我都去過,但是吃來吃去,還是我們蔣村的面吃起來最有小時候的味道。」蔣村人王大伯是不折不扣的麵條愛好者,在比較了一大圈之後,他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所以幾乎每天早晨七點鐘,他都會準時來到店裡,點上一碗片兒川。
  • 南京這家30多年老麵館,位置偏僻,連名字都沒有,吃麵的每天排隊
    面是人們常吃的一種食物,雖然每個人在家裡都能自己煮麵吃,可是卻不妨礙街頭的麵館生意興隆,人氣爆棚,特別是那些性價比高,經濟實惠,味道出眾的麵館,更是一開就開很多年。南京這家30多年的老麵館開在一個破舊老屋裡,連個名字沒有,於是乾脆叫無名麵館,憑藉著好味道,成了南京家喻戶曉的麵館,一塊大肉有半斤重。南京人不光喜歡吃鴨子,喝鴨血粉絲湯,還喜歡吃麵。這座城市裡麵館有很多家,這家名叫無名麵館的小店,據說在南京麵館中排名第一,有人毫不客氣的說,他家的面是自己吃過最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