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對話中加基金李坤元:明年主要賺業績的錢,優質港股公司逐漸...

2020-12-19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作者:亓寧

進入2020年,A股市場震蕩加劇的同時結構化行情也更加明顯,醫藥、消費等板塊更是走出了一波超級行情,不少抓住風口的公募產品收益率可觀。

數據顯示,自去年7月開始,國內主動權益基金已經穩穩跑贏被視為「聰明錢」的北向資金,偏股基金管理規模佔比持續創下新高。隨著市場逐漸成熟,公募基金的投資風格也悄然發生了變化。

作為第三批銀行系試點中首家獲批成立的基金公司,中加基金秉承大股東北京銀行主張的穩健投資和進取精神,積極捕捉市場變化。12月10日,金融界第五屆智能金融國際論壇暨2020金融界「領航中國」年度盛典在京召開,中加基金與近400多家金融機構共同聚首,並憑藉良好口碑與成長性斬獲年內新銳基金公司獎項。藉此機會,金融界與中加基金投資研究部權益投資負責人李坤元展開了一場深度對話。

李坤元是南開大學經濟學碩士,擁有14年權益投資經驗,歷史管理產品四次斬獲「金基金獎」、「明星基金獎」等權威獎項,其專注10餘年的大消費,以及醫藥、電力設備等行業年內均走出一波超級行情。

對於醫藥、消費等板塊的回調,李坤元認為並不影響行業的長期邏輯。在10多年的公募產品管理經驗中,李坤元總結出了一套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結合宏觀與中觀尋找優質個股的策略,其認為明年全球經濟主題是復甦,結合全球放水後遺症,對價格敏感、受益於經濟復甦的一些順周期行業會有階段性機會,另外疫情中受損的可選消費行業將優先受益。

作為橫跨A股、港股多年的價值投資主導者,李坤元堅定看好港股的未來投資機會,包括A股不具備的消費細分子行業、同股同權低估值的藍籌企業等,隨著整個南下資金的增加,未來優質港股公司會逐漸進入投資視野。

談到國內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李坤元認為目前國內通脹壓力並不顯著,海外還在放水的情況下,央行大規模明顯收縮的可能不大。明年的策略一個是賺經濟復甦帶來優質龍頭業績的錢,另一個是賺前期低估值行業估值修復的錢。

金融界:今年所有的題材、話題基本都離不開疫情,隨著疫苗好消息不斷,大家對國內乃至全球經濟的預期也不斷提高,對於接下來的宏觀經濟走勢您有哪些判斷?優先看好哪些行業?

李坤元:2020年的疫情不論是對中國還是對海外各個國家的經濟衝擊都非常大。分兩個方面來看,一方面聚焦海外經濟,雖然已經研發出了疫苗並且一些發達國家已經準備接種,但短期來說,疫苗的推廣仍受制於產能限制,短時間內無法做到全民覆蓋。疫情近期出現了反覆,2021年,海外經濟定調依舊是在恢復中,但過程並非一蹴而就。

另一方面是中國經濟。我們的恢復速度非常快,從四、五月份起,各行各業都逐漸從疫情的陰霾中走了出來,下半年我國的經濟數據非常亮眼。2021年,我們認為在經濟的慣性作用下,明年中期以前中國經濟仍將維持一個較高增長的格局。

所以整體來看,可能復甦的過程會有些波折,比如冬天或者春天流感與疫情的疊加、局部反覆等,但2021年會出現全球經濟復甦的共振。

在這個過程中,我首先看好與經濟復甦相關的行業。其次,結合全球放水與明年的經濟復甦態勢,一定會帶來很多資產價格的上漲,這類價格敏感性行業階段性有較大的盈利彈性。第三個,今年受損於疫情的可選消費類行業,在明年有望迎來報復性反彈。

金融界:提到價格敏感的行業,最近順周期板塊異動明顯,尤其是一些大宗商品、期貨合約價格都創下新高,比如動力煤、鐵礦石。您認為這些異動有沒有偏離真實的供需關係,對未來走勢有什麼預期?

李坤元:數據顯示,從四五月份開始,國內生產恢復得還是比較快的;今年三季度以後,整個經濟數據都比較亮眼,進一步帶動了鐵礦石、動力煤以及一些化工品的漲價。一方面是因為水放多了,就一定會找蓄水池,往往會推升商品價格的上漲;另一方面漲價也是真實客觀的經濟反映,因為新冠疫情對部分小企業的衝擊加速了很多行業的優勝劣汰。這種整合會使得大企業優先在經濟反彈或復甦中受益。我們在投資中更看好各行業的龍頭公司,因為他們能夠在疫情中活下來,通過兼併整合,加速優勝劣汰後,會在經濟復甦中獲益更多,行業的馬太效應逐步顯現。

金融界:您對醫藥、食品飲料等行業投研經驗豐富,這些板塊大部分在今年走出了超級行情,近期也出現回調現象,您認為目前回調到位了嗎?

李坤元:從三個月或者半年、1年以內的短期投資維度來看,現在估值還是比較高,但不管今年有沒有出現疫情,這些公司的中長期價值是不會變化的。今年很多賽道,像眼科、白酒、食品,有些是受益於疫情,有些是受損的。拉長投資周期來看,疫情一方面加速了行業整合,大企業提高了市佔率,推廣了自己的新品;再拉長一些,我相信疫情只是對一些企業有短期的衝擊,對公司的長期經營沒有影響,企業自身的競爭力沒有改變,甚至有些公司通過疫情提高了競爭力和市佔率水平,這些優質公司,我們認為還是能給投資者帶來很好的回報。今年估值擴張顯著,股價漲得比較多,雖然近期也出現了一定的回調,但基本面並沒有太大變化。我相信如果後面沒有估值擴張的過程,而是賺業績的錢,選的還是優質的白馬龍頭公司。

這些優質公司可以通過時間來消化估值。舉個例子,如果一家公司每年有20%的業績,5年之後,它的複利又有多少呢?它是可以通過時間去消化估值的。我們要選這種安心賺到業績錢的公司,做時間的朋友。

金融界:最近電商、直播帶貨都是風口上的板塊,港股一些科技概念股也漲得越來越高,您對這個現象怎麼看?

李坤元:我認為,港股有一些A股所不具備的細分優質賽道,比如運動服飾、網際網路和餐飲連鎖等行業。港股分為兩類,一類是比較有稀缺性的,一些消費子行業的優質公司只在港股上市;一類是同股同權低估值的藍籌公司,他們在港股更有估值優勢。

我未來比較看好港股的市場表現。隨著整個南下資金的增加,大家對港股的研究深入度也越來越高。同一家公司在A股和港股其實是分屬不同的價格體系,從性價比來說,我更優選港股。還有一些特殊賽道公司,因為較強的稀缺性,又是行業龍頭,和A股的估值體系是類似的,也是能給大家賺時間價值的優質公司。未來港股這些稀缺的優質企業可能會逐漸進入內地機構投資者視野,他們的價值也會逐漸被市場挖掘。滬港通的推出讓大家能夠更加便利地分享港股優質公司的投資收益,後期隨著中概股的回歸,港股市場也會有更多的好公司可供選擇。

金融界:說到美元疲軟、通脹壓力,您認為國內貨幣、財政政策的拐點到了嗎?大金融的反彈會遵循什麼路徑?

李坤元:大家的確非常關注中國什麼時候收閘門。在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報告中,央行也提到,要管好貨幣政策的總閘門。我們看七天回購利率還是比較平穩的,而且我們也並沒有看到海外國家有明顯收縮,相反在拜登上臺之後,還會有更多的強經濟刺激政策。所以在海外的整個放水背景下,國內可能不會出現強有力的收縮,除非通脹壓力加劇。

但是我認為通脹是不用太擔心的。因為通脹體現在兩點上,一個是CPI,一個是PPI,CPI主要受豬肉價格的影響,在2019年一些經濟學家曾調侃說拿掉豬就是通縮,現在的豬價要回到之前的高位比較難,最好的情況就是高位震蕩,甚至有可能整個價格都會面臨下行的壓力。只要豬價沒有強烈的上漲壓力,CPI的壓力會比較低。PPI出現了上漲,輸入型通脹主要體現在原油價格和其他商品上,但如果沒有大幅度反彈,輸入型通脹的壓力就並不大。結合2016、2017年通脹壓力背景下,央行也沒有強有力的緊縮措施。所以我們認為,在海外還在放水的情況下,央行大規模明顯收縮的可能不大。

至於貨幣政策總閘門,在經濟數據中可以看到一個放水高點出現了,但更可能的是高位維持。金融是偏後周期的行業,在2006、2007年,先是鋼鐵有色煤炭推動行情,然後才是大金融。現階段,一方面利率正在上行,貸款成本上升,對金融非常有利;短期基本面上,剔除疫情期間讓利企業的影響,銀行核心數據增長還是不錯的。因此金融股盈利的拐點,其實在三季度已經到來了。

我們認為,在未來兩三個季度內,金融股盈利趨勢上行,一個金融公司可能會賺兩個方面的錢,一個是估值,一個是盈利。估值方面,銀行股的估值現在仍然非常低,明年整個銀行的平均市淨率尚不足一倍,但隨著經濟復甦,利率上行,資產質量改善預期增強,銀行的估值會迎來上升空間。盈利方面,隨著經濟好轉,銀行報表端利潤也會發生變化,所以我們也能賺到利潤增長的錢。因此現階段整個金融股的配置價值還是較強的。

金融界:今年以來中加基金旗下產品收益率可觀,能否介紹一下中加基金的配置邏輯,以及對明年市場的展望?

李坤元:今年我們公司的變化還是非常大的,截至三季度末,我們的公募管理規模已超千億,權益方面也是突飛猛進,無論是產品線布局、業績、還是規模都獲得了不小的進步。我們權益團隊的核心投資研究人員從業經驗均超過8年,從業經歷不同但卻有著共同的信念、理想和價值觀,「以合理的價格和估值買入優質的公司,做時間的朋友」,大家買好公司的」初心」是一致的。另外,不同的研究和工作背景也讓我們可以優勢互補。

明年整體上會適度均衡。從2017年開始,結構性牛市的趨勢比較明顯,我們一方面會持續看好各行業的優質龍頭公司未來的業績表現,長期賺業績增長的錢;另一方面,經濟復甦會帶動一批過去由於經濟下行、估值受到壓制的傳統行業和公司迎來業績拐點,他們有望迎來估值修復。所以明年我們還是希望能夠在市場的風浪中把小船駛好,爭取長期為投資者帶來一個不錯的回報。

相關焦點

  • 張憶東對話東方紅資管孫偉: 港股科技龍頭在國內基金重倉股中佔比...
    11月26日,東方紅資產管理基金經理孫偉和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做客新浪財經直播間,分享了對當前資本市場的思考及其投資策略。張憶東表示,從全球的資產配置角度來看,無論A股還是港股,優質公司在全球的性價比更高,其中港股的機會更大。
  • 張憶東對話東方紅孫偉:港股科技龍頭在國內基金重倉股佔比將提高
    張憶東表示,從全球的資產配置角度來看,無論A股還是港股,優質公司在全球的性價比更高,其中港股的機會更大。孫偉也表示,港股是目前全球最便宜的市場,當前中國的消費升級正在進行中,雖然如白酒的龍頭股等已經漲了很多,但對比全球的消費品依然有巨大的性價比優勢。
  • 爆火的基金還能賺多少錢
    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洪灝也指出,2019年和2020年是基金經理的大年,這是過去十年以來的首次。雖然這兩年基金經理的成績優秀,但是這個歷史性的異象也增加了明年獲得超額回報的難度和市場回報均值回歸的概率。「近兩年市場主要是賺估值抬升的錢,後續市場或將轉為賺企業盈利增長的錢。
  • 基金2021年策略搶先看:順周期依然是趨勢 重點把握優質個股機會
    在2019年底,公募基金業內人士曾表示,投資者2020年應降低投資收益預期,但截至目前為止,權益類基金平均收益已然超越去年全年,在連續兩年逆天高收益後,明年市場走向如何?基金經理及投研總監如何把脈明年形勢?中國網財經記者整理數份基金公司2021年投資策略,公募基金依然好看市場結構性機會,強調順周期及把握優質龍頭個股機會。
  • 百位基金經理明年都看好啥?這類資產大受歡迎
    未來他會全市場選股,持倉中既有較低估值的周期成長股,也有較高估值的醫藥、科技股,更看重公司中長期的業績增長或創造價值的增長。  對明年港股投資較為樂觀  除了A股外,獲得六成基金經理支持票數的港股也頗受青睞,不少基金經理表示對明年港股資產的投資較為樂觀。  富國海外權益投資部總經理張峰認為,不僅全球性的低利率環境對權益市場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H股對A股的大幅折價也利好港股。
  • 專業投研橫跨A股港股 這家基金公司醫藥「雙子星」戰績驕人
    上投摩根醫療健康基金3年期業績居首開年迄今,基金產品業績呈現分化格局,醫藥主題基金幾乎包攬主動權益類基金前20名席位。那麼,哪些基金在市場的考驗中持續優異?《投資時報》記者發現,方鈺涵在捕捉醫藥行業中的投資機會時,常從深度、廣度兩方面進行考量,即深挖全產業鏈不同成長階段、研究時間跨度和地域視野。隨著醫藥行業發展,內部分化也逐漸出現,哪些公司更加值得關注?方鈺涵表示,主要看好有長期賽道、全球競爭力、稀缺醫藥品種的公司。
  • 香港中環資產:港股牛市將持續 基本面優質公司受益
    香港中環資產:港股牛市將持續 基本面優質公司受益 2016-09-香港中環資產基金經理楊延德21日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在海外和南下資金持續湧入的推動下,港股牛市有望延續。近期銀行股等大藍籌深受南下的機構投資者青睞,預計「深港通」開通後,科技、可再生能源等板塊內業績良好的香港中小盤股也將受益。  資金湧入趨勢短期難改  中國證券報:如何看待近期市場關於港股新一輪牛市啟動的論調?
  • 尋找港股基金中的沙漠之花
    港股基金香不香? 在沒有做南下基金這個課題之前,基金君也以為這些年隨著滬深港股通渠道開通、港股上市制度革新不斷吸引新經濟公司、以及南下資金蜂擁布局之下,會有很多基金去南下投資港股市場,然後它們的表現應該不差。 然鵝,等梳理一遍之後,發現想得過於簡單了。。。
  • 中歐基金葛蘭——這位業績逆天的小姐姐發新基金了
    我們以中證公司的行業分類為例,從二級分類上,醫藥衛生行業可分為醫藥器械與服務和醫藥生物,以下還有更細的劃分(如下圖所示) 葛蘭在多行業選股依然業績過人的原因還是在於其從業經歷,她曾在歐洲頂級半導體公司有過實業經驗,在國金證券擔任研究員期間,主要研究方向是電源設備、新能源行業,是電力設備新能源新財富第一團隊的重要成員,在加入中歐之前,曾在民生加銀基金任研究員,研究領域覆蓋了電力設備、新能源、輕工、醫藥等行業。因此,在這些行業獲得驕人成績也就不奇怪了。其次是,在優質的賽道選股。
  • ...梁浩、楊浩等金牛-長江最佳FOF標的基金榜單基金經理分享明年...
    2020年的最後一天,連續兩年收穫滿滿的你們,是否還在糾結明年的投資該如何布局?近日,中證君和長江證券攜手對金牛-長江最佳FOF標的基金榜單中五大風格的十位基金經理展開了調研,詳細了解了他們對明年市場的看法和主要投資觀點,相信不論你是什麼投資風格,總有一款適合你!話不多說,先上乾貨。
  • 港股基金哪些強?
    目前來看,內地公募基金投資港股,從投資渠道來看,主要是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基金和通過互聯互通投資港股的;從投資模式來看,有主動股票型基金和被動指數型基金。我們就從這兩種角度來看看過去一年,投資港股的基金表現情況,以供參考。
  • 加緊布局明年 歲末基金公司忙調研
    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1日,11月以來,公募基金調研次數達4106次,其中,有15家上市公司獲得超50家基金公司的調研,消費電子「牛股」歌爾股份更是獲97家基金調研,位列公募調研家數榜首。從行業分布來看,電子元件、半導體產品、醫療保健、生物科技、通信設備和工業機械等板塊備受基金公司青睞,順周期板塊中的建材、化工等也頗受關注。
  • 堅定看好創新藥等領域 天弘基金郭相博自購100萬醫藥創新基金
    相比於籠統關注整體市盈率,在醫藥行業的投資中,準確挖掘產業升級中的優質企業比表觀估值高等問題更加重要,創新領域是醫藥未來5年的最大機會。郭相博進一步表示,創新是醫藥板塊最好的投資方向,包括創新藥、創新器械、創新產業鏈的子行業都是最好的投資方向,這也是當前時點發行天弘醫藥創新基金的原因。
  • 港股估值窪地如何把握?永贏基金晏青高勝率出擊成長股
    比如,網際網路公司的(成長)空間大、持續性好,但成長的路徑是曲折的,有時加速、有時降速。短期看,它們的成長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但是大家做證券投還是要儘可能從長期發展的角度來看問題。對這種公司估值,不像業務發展相對平穩的公司那麼容易。相反,偏周期的股票雖然業績波動很大,但是估值起來相對容易,至少在極度便宜時候有很多量化指標可以參考。
  • 基金一姐王茹遠:一兩年內優質成長股市值轉瞬5-10倍
    原「基金一姐」、宏流投資董事長王茹遠在微信中表示,現在(2017年底)優質成長股的估值水平、長期競爭力、未來發展空間、短期爆發力是A股有史以來最佳時機,已近更有一小撮股票明年PE在15-20倍,PEG在0.3-05,但感覺沒人在研究價值,都在討論風格。
  • 2021年是港股牛市!興業張憶東對話東方紅孫偉:未來常態是好公司帶...
    「2021年是港股牛市,從全球的資產配置這個角度來說,中國資產——無論是A股還是港股,那些最牛的公司性價比也很好。香港市場裡面金融地產、電子零部件、汽車都具備了一個業績改善、基本面推動的行情;明年美股可能高位震蕩,從資金角度,現在更好的資產是港股。」
  • 廣發港股通優質增長混合 : 廣發港股通優質增長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
    廣發港股通優質增長混合 : 廣發港股通優質增長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更新的招募說明書 時間:2020年12月10日 19:05:28&nbsp中財網 原標題:廣發港股通優質增長混合 : 廣發港股通優質增長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更新的招募說明書
  • 投資性價比處歷史高位 如何借道基金把握港股機會
    與此同時,多隻公募基金也在今年三季度加大了對港股的投資力度。業內人士認為,目前港股投資性價比處於歷史高位,並且,隨著中概股陸續赴港股上市以及新經濟板塊在港股市場佔比逐漸提升,港股投資價值將日益顯著。  平安證券在一份研報中稱,雖然港股市場目前總體處於劣勢,但近年來港股積極擁抱新興產業,吸引了一批優質新興產業公司赴港上市。
  • 對話公募|淳厚基金薛莉麗:價值投資者的信仰與踐行
    13年後,市場經歷2輪慘烈的牛熊後,逐漸看到價值投資、長線投資的價值時,薛莉麗依然堅持在做價值投資。薛莉麗旗幟鮮明地表示,「你不想長期持有的公司,就不要選擇買入」。不追風,不盲從,精選個股,賺上市公司業績增長的錢才是價值投資的不二法門。
  • 「2020年度離岸中資基金大獎」揭曉 富國基金包攬四項大獎
    此次斬獲「最佳總回報-大中華股票」兩項大獎的Fullgoal中國中小盤成長基金,近一年、近三年業績都在同類第一,可謂實力加冕。該基金是在盧森堡註冊的UCITS基金,主要面向歐洲部分地區及香港公開發售,由富國基金海外權益投資部總經理張峰與富國基金經理寧君共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