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資訊 | 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尋訪進士後人階段成果展正式開幕

2020-08-26 秦淮文化
8月15日上午,在中共秦淮區委宣傳部的指導下,由南京夫子廟文化旅遊集團主辦,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承辦,南京秦淮河文化旅遊基金會協辦的
「進士家族後人尋訪項目階段成果展開幕式暨第三屆中國科舉類博物館聯盟會議」
成功舉辦。來自市區相關領導、全國文博機構代表、科舉場館類單位代表,以及院校學者、進士後人家族代表等70餘位嘉賓參加了會議。

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名譽館長、浙江大學科舉學與考試研究中心主任劉海峰教授出席會議並作歡迎致辭

聯合國赴華項目負責人何勇博士通過視頻表達祝賀

中國博物館學會陳列藝術委員會副主任陳同樂講話

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一級調研員程峻講話

秦淮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何素玉講話

與會專家與各位領導對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的進士後人尋訪工作所作出的階段性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對本次活動的順利舉辦表示衷心的祝願,對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未來的發展予以熱切的期待。

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風景名勝區黨工委書記李銘,市文旅局博物館處處長陳毓毓,區文旅局局長姜勇美,區委統戰部副部長、區僑辦、區臺辦主任趙志剛共同為進士家族後人尋訪項目階段成果展揭幕。

上半年,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組建「進士家族後人尋訪」項目組,深入開展進士後人尋訪工作,通過對中國古代進士後人的搜尋,挖掘出科舉家族的故事,弘揚家國天下的時代精神,目前尋訪項目已輻射近20個省份,覆蓋進士後人達萬人。

探花伍長華後人伍貽業先生、狀元朱昌頤後人朱元曙先生作為進士後人代表上臺發言,對進士後人尋訪工作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意義表達肯定。

文物捐贈環節

原江南貢院歷史陳列館館長周道祥、江蘇省古陶瓷研究會榮譽會長王德安、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研究員王曉華分別向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捐贈了文物,並在會上表示,進士後人尋訪項目有助於優秀傳統家風的傳承與壯大,有助於家族歷史的保護與記憶,希望進士後人尋訪項目繼續壯大下去。

帶著進士後人家族的美好願景,秦淮文化旅遊基金會鄭重宣布,為進士後人尋訪項目所特別設立的公益基金項目「圓我一個狀元夢」項目正式成立上線,所募集資金將全數運用到進士後人尋訪項目中,為該項目提供資金扶持。

館校合作一直是博物館對外交流的重要方式。會上,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館長馮家紅與南京大學圖書館副館長史梅共同籤署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與南京大學博物館戰略合作協議。同時,風光帶管委會副主任趙久明 ,中國文物報社首席研究員李耀申,南京體育學院武術與藝術學院院長支川,常州名人研究院副院長趙賢德,南京六朝博物館館長宋燕,中國近代史博物館副館長劉剛共同見證,雙方今後將在互辦展覽、學術研究、文物保護、教育宣傳等各個方面進行長期的合作。

嘉賓在明遠樓前合影留念,並參觀了進士家族後人尋訪項目階段成果展。

本次項目的設立不僅局限於進士後人的尋訪與記憶傳承,更在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研究與發揚服務。馬雲超新譯的宮崎市定《科舉史》宣布發行,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名譽館長、浙江大學科舉學與考試研究中心主任劉海峰教授,江蘇省六朝史學會副會長、南京大學歷史系張學鋒教授和浙江大學科舉學與考試研究中心研究員李木洲共同為新書揭幕,譯者馬雲超與出版社代表舒之儀分別介紹了本書的內容與策劃。

隨後,活動進入對談與講座環節。劉海峰、張學鋒、徐雁平、童嶺、馬雲超、許友根等來自浙江大學、南京大學、鹽城師範學院的多位教授學者,以「科舉學研究的國際化及其意義」為主題開展座談。

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王月清老師帶來了特別主題的「狀元大講堂」:《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人生》。與會嘉賓聚精會神聆聽,受益頗多,進一步了提升本次活動的學術性與公益性。

下午,第三屆中國科舉類博物館聯盟會議與進士家族後人座談會在兩個分會場同時舉行。

第三屆中國科舉類博物館聯盟會議邀請了全國十幾家科舉主題相關單位前來參加,就修改聯盟章程、增選聯盟成員單位、成立中國科舉類博物館專業委員會籌備事宜、科舉聯盟未來展望等四大主題進行了會談。前來參會的代表包括上海中國科舉博物館、蘇州狀元博物館、吉安中國進士博物館等十餘家科舉主題類場館代表。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自成立至今,與以上場館保持著密切的合作與交流,會上諸位代表紛紛表示,將進一步完善聯盟合作協議,充分發揮聯盟作用,結合自身優勢,為壯大科舉學,傳承科舉文化與歷史,做好大眾傳播與公益教育工作作出自己的努力。

在進士家族後人座談會分會場,近20位進士後人歡聚一堂,暢所欲言,對家族傳承、文化延續紛紛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並對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的「進士後人尋訪項目」的現實意義給予了高度評價。

轉自:秦淮發布

僅供交流分享,不涉及商業用途,版權屬於原作者,如果分享內容侵犯您的權益,或所標來源並非第一原創,請聯繫後臺,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審核處理。

我知道你「在看」!

相關焦點

  • 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推出「清末狀元張謇實業之路」特展
    揚子晚報網(通訊員 聶珍香 記者 張可)科舉制度餘暉中的狀元、實業救國的企業家、推動立憲的政治家、建立現代第一城的社會活動家……近代中國,張謇是一位集多重身份為一身的重要人物。11月27日,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推出「永遠的昨夜星辰——清末狀元張謇實業之路」專題展,共展出院藏及來自南通博物苑的27套、共55件珍貴文物,每一件都講述著這位無雙國士的「家國精神」。
  • 南京中國科舉、六朝、湯山直立人化石遺址博物館建成開放
    8月11日,中國科舉博物館、六朝博物館和湯山直立人化石遺址博物館3座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文博場館正式開館,觀眾在這裡可「穿越歷史」,精讀南京這部「歷史文化大書」的精彩篇章。  在大行宮的六朝建康城遺址上新建的六朝博物館,系全國第一個以東吳、東晉、宋、齊、梁、陳朝代為主題的專題博物館,由貝聿銘的兒子貝建中領銜設計,館中1700年前的古城牆、大量六朝文物、六朝風採展和六朝名人展,生動再現了六朝時期的南京在歷史上留下的燦爛文明。
  • 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晉升國家一級博物館
    在剛剛揭曉的第四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中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榜上有名!成為國家一級博物館!經過五年建設,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於2017年1月28日正式開館,開館不到四年,已接待遊客近500萬人次,先後榮獲「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全國最受歡迎博物館」TOP10、「江蘇省廉政教育示範基地」、「南京十大新銳文化地標」稱號。
  • 南京新增兩家國家一級博物館
    12月21日晚,中國博物館協會公布《關於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的公告》,6家江蘇各地的博物館躋身國家一級博物館,其中,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和雨花臺烈士紀念館榜上有名。至此,包括南京博物院、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南京市博物總館在內,南京一共有了5家國家一級博物館。
  • 博物館日報(第290期):五一期間北京多家博物館有序恢復開放
    【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徵集進士後人相關線索與科第世家相關史料】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是收藏、研究、展示古代科舉制度相關文物、近現代考試制度相關紀念物的專題性博物館。為進一步充實豐富館藏文物和史料,更加全面生動地反映科舉考試之歷史,傳承「國重斯文、天下至公」的精神文化內涵,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正在推進名為「尋訪狀元、進士後人」的項目,搜集進士後人相關的線索與科第世家相關的史料。
  • 「紅色記憶——杭州市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成果展」開幕
    「紅色記憶——杭州市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成果展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承載著杭州光榮革命歷史的展覽——「紅色記憶——杭州市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成果展」9月23日在臨安博物館開幕。
  • 劉克成作品: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 / 2017-2018年度建築設計獎·建築...
    -1-項目概況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地處中國古代最大的科舉考場「江南貢院」舊址,與南京夫子廟比鄰,面對秦淮河。江南貢院明清盛期曾有科舉考棚20600個,在科舉制度1300年歷史中,有百分之五十一的狀元從這裡走出,產生了大量人才。1905年科舉制度被廢,江南貢院土地先後被政府、商業、醫院、劇場等佔據,目前僅存考場中心建築明遠樓,以及飛虹橋。
  • 科舉考試專題展昨在市博物館開幕 展出117件相關文物
    廈門網訊 (文/圖 廈門晚報 記者 龔小莞 通訊員 葉婧華) 《詔誥天下狀元及第――聖旨博物館館藏珍品展》於昨日在廈門市博物館書畫廳開幕,展期至9月25日。這是一場關於科舉考試的專題展覽,也是徐州聖旨博物館科舉珍品在廈首展。本次展覽共展出117件各朝代科舉考試的相關文物,其中《同治年間榜眼黃自元殿試試卷》是極少數流落民間的殿試試卷精品,大多數古時的試卷都保存在中國歷史檔案館。
  • 誕生四年躍升全國頂尖,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
    12月21日晚,中國博物館協會在官方公眾微信號發布公告,公布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位於南京夫子廟-秦淮風光帶的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是此次省內新晉6家「一級館」之一。從2017年1月建成開放至今,近四年時間,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躍升國內頂尖博物館之列。
  • 餘杭博物館紅色文創亮相「杭州市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成果展」
    9月23日上午,「紅色記憶——杭州市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成果展」在臨安博物館隆重開幕。為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杭州市精心策劃了此次展覽。展覽上匯集了全市25家文博單位及社會團體的130餘件藏品,全面展示了歷年來杭州市對革命文物保護修繕、活化利用、收藏研究的成果。紅色記憶,三個篇章概況篇全面梳理了杭州市革命文物的數量及分布情況。
  • 恭喜「中國科舉博物館」和「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喜提國家一級博物館
    2020年,南京新增兩座國家一級博物館,分別是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和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加上新增的兩家國家一級博物館,目前南京一共有5座國家一級博物館。另外3家是:南京博物院、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和南京市博物總館。 除此之外,南京市江寧區博物館、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明孝陵博物館等均晉升為國家二級博物館。孫中山紀念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南京江南絲綢文化博物館等評定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 寫事作文:參觀南京科舉博物館
    穿過「解元」、「會元」、「狀元」三個牌坊,就進入了南京科舉博物館,這裡曾經是古代官員最重要的誕生地「江南貢院」。而剛剛走過的三個牌坊,象徵著古代學子們最希望得到的一件喜事—連中三元。科舉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一份二甲第29名的考卷,凝視這個試卷,我驚嘆於考生對文章的高超把控能力,卷子上凡遇「皇上」「朝廷」相關的字詞,都會被正好安排在試卷的上面兩行,高於其它正文,就像事先排版設計過一樣。整張卷子,字跡娟秀、整齊,沒有一點塗改的痕跡。
  • 南京臺灣文旅創新學院實訓工場今起正式運營
    南京臺灣文旅創新學院實訓工場正式投入使用南報網訊 (記者 丁劼)6月29日,位於南京浦口橋林街道聆泉福音的南京臺灣文旅創新學院實訓工場正式投入使用。凡果智慧、環宇力馳、金石雕塑等7家來自臺灣的企業現場籤約落戶實訓工廠,將為來到南京的臺灣青年提供實習、遊學機會,也將給南京的孩子們提供烘焙、陶藝、手作等更多有趣的課外體驗。
  • 南京國際度假休閒及房車展明天開幕
    這是文旅融合後首個南京國際旅展,展會以「文旅融合,美好生活」為主題,共吸引了來自全球31個國家和地區的406家參展商,圍繞度假休閒主題,設置旅遊度假展區、旅行社熱賣展區、研學親子課堂區、房車露營裝備區等4大展區及南京會議獎勵旅遊大會,為行業人士和終端消費者呈現休閒度假新選擇。
  • 獨白——劉雍繪畫展在青州市博物館正式開幕
    (原標題:獨白——劉雍繪畫展在青州市博物館正式開幕) 近日,劉雍(
  • 打造「博物館之城」,擦亮文化名片
    12月21日晚,中國博物館協會公布《關於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的公告》,6家江蘇各地的博物館躋身國家一級博物館,其中,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和雨花臺烈士紀念館榜上有名。   至此,包括南京博物院、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南京市博物總館在內,南京一共有了5家國家一級博物館。
  • 香港歷史博物館舉辦清代科舉展(圖)
    圖片來源:香港明報    中新網11月9日電 據香港明報報導,香港歷史博物館舉行「開科取士——清代科舉展」,展出過百組來自上海市嘉定博物館和本地有關科舉制度的文物,當中包括在科舉考試後,張貼在試場外牆上公布結果的「榜文」。
  • 「三國志文化展」南山博物館開幕
    7月14日上午,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南山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聯合主辦,南山博物館承辦的「三國志文化展」在南山博物館開幕。展覽重現了三國時期真實的歷史風貌,展示三國時代文物考古研究新成果,展期持續至10月14日,市民可關注「南山博物館」微信公眾號,預約後免費參觀。
  • 南京地區博物館展覽活動熱搜導航
    *本文回顧並預告近期(2020年7~8月份)南京地區部分文博及藝術機構最新展覽活動導航信息,如有變動,請以館方發布為準。更多近百家南京地區的博物館及藝術機構展覽活動信息可登陸中博藝廊 小程序查詢:當前展覽:融·合:從春秋到秦漢——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多元與包容      2020.05.18 - 2020.08.17水韻華章——博物館文化創意設計2020.05.18-2020.08.17以後江蘇古代文明展、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