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都蘭熱水2018血渭一號墓:木石五神殿,壁畫彩棺全

2020-12-13 澎湃新聞
青海都蘭熱水2018血渭一號墓於今日在國家文物局匯報發掘成果,考古發現,該墓為熱水墓群發現的結構最完整、體系最清晰、墓室最複雜的高等級墓葬,墓葬為木石構建的五室結構。首次發現地上墓園建築,與《舊唐書·吐蕃傳》中的「於墓上起大室,立土堆,插雜木為祠祭之所。」的文字記載相和。而地下五神殿主墓室規制複雜,主墓室內有壁畫、彩繪木棺,並發現有各類殉葬動物,在甬道隨葬有大量的綠松石、金箔、金器有鑲嵌綠松石的金象、彩繪人形木牌、金包木等,對於研究7世紀晚期至8世紀末青藏高原東部葬制葬俗及該地區唐帝國與少數民族關係史、絲綢之路交通史、物質文化史等相關問題具有重要研究價值。

2018年被盜墓葬的搶救性發掘

熱水墓群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熱水鄉境內,1982年考古發現並得名。墓群分布於熱水鄉察汗烏蘇河南北兩岸,多分布於海拔3400-3500之間,整體分布呈枝叉狀特徵。熱水墓群是6—8世紀的重要墓葬群,出土的大量文物,有力地證明了從北朝至隋唐時期,青海道是絲綢之路上的一條重要的幹線,都蘭則是東、西方貿易的中轉站。

視頻:熱水墓群2018血渭一號墓發掘紀實。(03:41)

熱水墓在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8年3.15熱水墓群被盜事件震動全國。涉案文物達到646件,本次發掘就是針對2018年被盜墓葬進行的,編號為2018血渭一號墓。

經國家文物局同意,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成聯合考古隊,於2018年開始發掘,2020年結束田野工作。為推動熱水墓群的考古發掘與保護,2019年6月24日國家文物局、青海省人民政府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就共建熱水墓群國家考古研究基地在北京籤署框架協議,積極推進熱水墓群國家考古研究基地建設。經發掘確認,該墓規模宏大、結構複雜、體系清晰。

青海都蘭熱水

考古現場

2018年發掘11個探方,主要確定了遺蹟的大致範圍遺蹟,清理出部分墓園建築的塋牆等遺蹟現象。2019年考古工作分勘探與發掘,經過勘探了解了墓葬的結構與規模,在2018年發掘基礎上,擴大發掘面積,新布探方11個,總發掘面積達1564平方米。2020年田野工作則是清理墓壙及墓室。

首次發現墓園建築

熱水墓墓葬為木石結構多室墓,由地上和地下兩部分組成。地上為墓園建築,為首次發現,刷新了對於熱水墓群的認識。

地上墓園平面呈方形,由塋牆、祭祀建築,以及封土和迴廊組成。塋牆平地起建,基礎石砌,上部為土坯壘砌而成,在北牆、西牆均發現有排水口。塋牆之內有覆鬥形封土,封土四周由土坯牆圍上合。

地上墓園

迴廊介於塋牆與封土之間,是圍繞封土的通道,北塋牆東端有供出入的門址。墓園東北隅發現祭祀建築,由兩座石砌房址(編號F1、F2)組成。房址平面均呈長方形。一號房址北牆開門,門外側有曲尺形石砌照壁,房址內發現五塊羊肩胛骨堆放在一起,房間還有插入地面的木柱,初步推測或與墓葬祭祀相關。二號房址,位於一號房址西北側,東牆開門。

部分照壁、羊胛骨、木柱等指向與墓葬祭祀相關

地下墓葬:木石「五神殿」

地下部分則是此次發掘的重點。地下墓葬由墓道、殉馬坑、照牆、甬道、墓門、墓壙、二層臺、殉牲坑、三層臺、礫石層、四層臺、墓室組成。

「五神殿」

墓道位於墓壙東側,呈臺階狀,墓道兩側有生土二層臺,墓門與墓道之間為甬道,甬道為石砌的平項結構,頂上平鋪有雙層棚木,其上有土坯壘砌而成的照牆。墓壙填土中發現殉人和殉牲坑,殉牲坑平面呈東西長方形,四壁由土坯壘砌,由三根立柱和一根橫梁搭建成空間,頂上平鋪有棚木,坑內出土了牛、羊、羚羊、巖羊、犛牛等動物骨骼,底層放置有一把木鞘鐵劍。

墓壙平面梯形,墓壙與封土不完全重合,墓壙西、南二壁有通道,墓壙四壁有內收的四個生土臺階,臺階均不太規整,上鋪青石碎塊。在四層臺上,整個墓壙內平鋪有0.4米厚的礫石層,推測為防盜設施。墓壙填土中發現殉人和殉牲坑。照牆介於墓道與墓壙間,平面呈不規則形,基礎砌石,石層間有穿木,基礎之上由土坯壘砌,內收三層臺,每層間均鋪有穿木。

主墓室結構

殉葬坑

墓室為木石結構,由一個主墓、北1、北2、南1、南2四個側室組成,平面均為長方形,平頂。頂上平鋪棚木,主室呈東西長方形,東西6.8米,南北寬4.25米,四壁石砌,砌石中間平鋪有木樑。在主墓室東西兩壁各保存四個木質替木,其中東壁墓門北側還保存有立柱。

主室設有東西向紅砂巖棺床,並放置棺槨。在棺木上均有彩繪和貼金。主室內繪有壁畫,多已剝落,局部保存有白灰地仗和黑紅彩。主室內發現兩個個體的人骨。

主墓室裝飾

主墓室裝飾

彩繪棺的局部

彩繪棺的局部

側室位於主室的南北兩側,每側各有兩室。與主室間以過道相連,過道內設有木門。側室平面呈東西長方形,東西長3.4米,南北寬2.4米。側室間有隔牆,側室底部有木地栿,四角及各壁中間均有立柱和替木支撐頂部的過梁。北2側室發現有架空的木床,出土大量的皮革、織物。各墓室內被盜洞擾亂嚴重。

出土遺存豐富及墓主身份

熱水墓的墓道及甬道隨葬有大量的綠松石、金箔、金器有鑲嵌綠松石的金象、彩繪人形木牌、金包木等,殉馬坑內有頸帶,系織物與銀牌組合,還有大量的黑白石片,共計500餘件。

主墓室內隨葬有金、銅、鐵、漆木、皮革、玉石、海螺等。金器有金胡瓶、鋬指杯、金鍊子、帶飾、革帶飾、杏葉等。銅器以容器、鎧甲片、各構件上的銅飾等;鐵器以鐵甲冑,漆器有漆盤、甲片等,木器以馬鞍、小型鬥栱模型為主。玉石器以裝飾的瑪瑙、綠松石和大量的黑白石片等。

出土的各類文物 

出土的各類文物 

根據墓葬出土的金器、絲織物,結合以往該地區的墓葬出土文物,初步推斷該墓的時代在8世紀中期左右,墓葬的規格相當高,可能會到部落首領這個級別。關於墓主人的身份,目前還是比較困難,無法給出確切的答案,因為墓葬中的文化因素比較多。

另外,該墓葬共清理紡織品文物600件(目日前估計整理文物241件(對織物名稱、出土位置、編號、密度、支數、尺寸、捻度、工藝等信息進行匯總) 其織物組織種類包括紗、絹、羅(四經絞羅)、綺經向顯花漢式綺、緯向顯花漢式綺)、織錦(斜紋緯錦),裝飾工藝包括貼布、夾纈、彩繪、泥金印花、扎染(艾德萊斯綢),可知花本種類26種包含植物、動物、幾何等圖形,部分圖案帶有粟特紋樣特徵。

出土織物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青海都蘭熱水墓群2018血渭一號墓考古收穫
    絲綢之路青海道考古新發現  ——青海都蘭熱水墓群2018血渭一號墓考古收穫   熱水墓群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熱水鄉境內, 1982 年考古發現並得名。熱水墓群是6至8世紀的重要墓葬群,出土的大量文物,有力地證明了從北朝至隋唐時期,青海道是絲綢之路上的一條重要幹線,都蘭則是東、西方貿易的中轉站。  2018血渭一號墓位置及環境  2020年航拍全景  2018 年 3 · 15 熱水墓群被盜案件震動全國。
  • 視頻丨「2018血渭一號」大墓出土遺物豐富
    記者從省文化和旅遊廳獲悉,經過三年的發掘,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發布熱水古墓「2018血渭一號」考古和保護工作進展,墓內出土金銀器、銅器、鐵器
  • 「九層妖塔」青海都蘭熱水墓地再出土金銀器等千餘件文物
    青海都蘭熱水聯合考古隊供圖   中新網北京10月30日電 (記者 應妮)被網民稱為「九層妖塔」的網紅墓地——青海都蘭熱水2018血渭一號墓在被盜兩年後,聯合考古隊在此處再次發掘出精美金銀器及玉石器、玻璃器及紡織品等各類文物1000餘件。青海都蘭熱水2018血渭一號墓出土的金器。
  • 青海都蘭考古驚現「五神殿」!
    位於青海省海西州都蘭縣熱水鄉的熱水墓群,於1982年發現,是公元6至8世紀的重要墓葬群,其中編號為「血渭一號墓」是規模較大的一座墓葬。2018年,熱水墓群發生被盜事件,涉案文物達到646件。同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成聯合考古隊,開始對被盜的「2018血渭一號墓」進行搶救性發掘。
  • 青海都蘭 「2018血渭一號墓」考古新發現 「五神殿」墓室結構 印證...
    1606700158992_High.mp4   青海都蘭
  • 青海都蘭熱水墓群現結構最為完整高等級墓葬
    近日,青海省都蘭「熱水墓群」新發現了大量精美金銀器文物。有網友稱其中「血渭一號墓」就是小說中「九層妖塔」的原型。12月1日,記者從青海省考古研究所了解到,此次發現大量精美文物的墓其實並非「九層妖塔」,而是與「九層妖塔」同在熱水墓群的另一古墓,距離「九層妖塔」僅400米。
  • 血渭一號墓出土大量文物 專家:非「九層妖塔」原型
    近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參與的青海都蘭熱水2018血渭一號墓發掘工作取得新進展。血渭一號墓為木石結構多室墓,由地上墓園和地下墓室兩部分組成,墓室結構和文獻記載的「五神殿」相合。
  • 「2018血渭一號墓」考古新發現 「五神殿」墓室結構 印證史料記載
    央視網消息:位於青海省海西州都蘭縣熱水鄉的熱水墓群,於1982年發現,是公元6至8世紀的重要墓葬群,其中編號為「血渭一號墓」是規模較大的一座墓葬。2018年,熱水墓群發生被盜事件,涉案文物達到646件。
  • 帝陵資訊 | 國家文物局發布:吐谷渾青海都蘭熱水2018血渭一號墓為「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成果
    國家文物局今天(2020年10月30日)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通報了甘肅夏河白石崖溶洞遺址、青海都蘭熱水
  • 央視報導的九層妖塔,原型真是青海熱水一號大墓?
    嚴格來說,《鬼吹燈》小說開始連載於2006年,所以書中「九層妖塔」的原型應該是當時已經發掘的熱水一號大墓,這是座王墓。在其旁邊400米處,還有一座陪葬貴族墓,因2018年被盜而展開搶救性發掘,這座陪葬貴族墓才是最近央視報導的血渭一號墓,也被稱為「2018血渭一號墓」。
  • 「2018血渭一號墓」考古新發現 出土文物證實絲綢之路青海道文化交流
    央視網消息:雖然目前還不能最終確定「2018血渭一號墓」墓主人的身份和熱水墓群的性質,但是依據大量出土文物顯示出來的文化元素,考古專家已經證實,青海都蘭是絲綢之路青海道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一個節點。
  • 《鬼吹燈》九層妖塔原型:血渭一號墓出土大量精美文物
    此墓葬群一經發現就轟動國內外考古界,被學術界命名為「熱水古墓群」,1983年被評為中國六大重要考古發現之一。 熱水墓群分為大型墓葬和中小型墓葬兩種,大型墓以血渭一號大墓為主。 血渭一號大墓周圍有許多小古墓,數量達200餘穴,全部被盜掘。
  • 青海檢方依法辦理血渭一號大墓特大盜竊案
    青海檢方依法辦理血渭一號大墓特大盜竊案 2020-12-09 22: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海都蘭「熱水墓群」考古新發現
    青海都蘭「熱水墓群」考古新發現 微現場
  • 血渭一號大墓:這座被稱為「九層妖樓」的古墓,到底有哪些神秘?
    在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的熱水鄉,有一處規模極為壯觀的古墓群。在墓穴連成一片的古墓群中,血渭一號大墓尤為震撼。作為我國1996年十大考古發現之一,都蘭血渭一號大墓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是,關於這座古墓,卻在當地藏族人之間流傳著不吉利的傳說,當地人認為這座古墓是「有妖怪的高樓」,並將其稱作為「九層妖樓」,而天下霸唱在《鬼吹燈》裡的,叫做九層妖塔。
  • 九層妖塔,誰是墓主-青海都蘭熱水墓葬群
    對於那些熱衷於探幽尋古的旅行者來說青海都蘭的熱水墓葬群肯定不會讓你失望。這裡曾經是吐谷渾王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在這片2萬多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有上千座古墓,它們的歷史可以追朔到1500年前。
  • 青海都蘭熱水墓群首次發現形制完整墓園建築系
    央廣網西寧12月3日消息(記者張雷 通訊員王娟 馬玉花 郭四輩)去年9月到今年10月間,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考古隊對青海都蘭熱水墓群進行階段性考古發掘,首次發現形制完整的墓園建築系。
  • 青海都蘭 現實版的「九層妖樓」
    九層妖樓,青海都蘭熱水血渭一號大墓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青海都蘭吐蕃古墓群中最為壯觀的一座墓葬。位於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察汗烏蘇鎮東南約10公裡的熱水鄉,屬唐代早期吐谷渾墓葬,也是中國首次發現的吐谷渾墓葬。
  • 尋墓記1——都蘭血渭一號大墓
    2這是一處古墓群,位於都蘭縣熱水鄉,統稱「熱水墓群」。分布在察汗烏蘇河兩岸,有調查數據說可判斷墓葬有三百座。其中規模最大的,位於中心位置的,就是北岸血渭山的一座大墓,稱「血渭一號大墓」,也有叫「熱水一號大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