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望在採摘「埃及帝王菜」
7月13日,記者在七塘鎮四合村某基地吃到一道簡單卻名字奇特的菜——「清炒埃及帝王菜」,吃起來柔軟滑嫩、清香爽口,而且營養價值高。這道菜的主要原料是一種叫做菜用黃麻的特種蔬菜,從中國農科院引種來璧,目前已經試種成功。這也是重慶首次引進菜用黃麻種植。
菜用黃麻有一個貴氣的別名,叫「埃及帝王菜」。因為在以埃及為中心的阿拉伯宮廷中,菜用黃麻作為御膳食用有著悠久的歷史,故有此名。菜用黃麻是產於阿拉伯半島、埃及、利比亞等地的長蒴黃麻,是非洲人喜愛吃的一種蔬菜,阿拉伯人、日本人又稱之「莫洛海芽」,如今在美洲、日本等地廣泛種植。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菜用黃麻被推薦作為「奧運蔬菜」之一。
「每年8、9月份,市面上的葉類蔬菜較少,我們就考慮引進栽種一部分時令季節的葉類蔬菜,填補市場『空白』。」該基地技術人員向望告訴記者,去年基地和中國農科院合作,將菜用黃麻引入璧山試種,今年又擴大種植面積,達到了20餘畝。
向望表示,這種菜的種植技術並不繁雜,全程不施用農藥,無任何汙染,只需注重施肥。
據介紹,在該基地裡,4—5月菜用黃麻在大棚裡完成育苗,然後就將菜苗栽種到土地裡。6、7月份進入旺長期時,需要人工對嫩芽枝頭進行摘除,避免生長過高。而整個採收期可從7月持續到11月。
「菜用黃麻含鈣量相當高,具有調節人體免疫功能,提高抗病力,延緩衰老、降血糖等保健功能,營養價值遠高於其他蔬菜。」向望說,菜用黃麻整段嫩莖均可食用,色澤翠綠,口感好。它的生長速度快,周期短,每個星期都可以循環採摘。
記者在現場看到,工人將綠油油的「帝王菜葉」採摘裝筐,由於幾乎沒有病蟲害的侵擾,「帝王菜葉」看起來葉面完整,始終保持鮮綠。
目前,該基地種植的20多畝的「帝王菜」已可採摘,以每公斤8至10元的價格在市場上銷售,反響不錯,已有許多飯店、賓館聞訊前來購買,更有不少市民慕名而來嘗鮮、採摘。
由於「帝王菜」市場前景廣闊,種植技術並不難,今年該基地還有進一步擴大種植面積的想法,並將發動周邊農民進行種植、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