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自行車的臺北答卷
不過,如果騎士從臺北市騎至其他縣市,還需繳交調度費用。例如,臺北借,新竹還,需支付630元調度費。 「有了自行車, 還要有自行車道」 臺北市的自行車道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以遊憩休閒為主的「河濱自行車道」,另一類則為「市區自行車道」。 相比以往的「人車共道」,這次來到臺北,記者發現街頭多了很多自行車專用車道。
-
綠色出行,讓自行車有路可走(組圖)
市人大代表熊遠春建議,城市在新建及擴建道路時,應預留自行車道,給騎車人提供一個安全的綠色出行環境。「不能都關注機動車堵車的問題,忽略了騎車人的需求。」 在宜昌街頭,隨處可見自行車與機動車混行的場面。 建議: 新建道路預留自行車道 「自行車是最環保健康的交通工具,但目前在宜昌城區,騎自行車面臨無路可走的困境。」市人大代表、小溪塔街辦東湖社區主任熊遠春說,她騎自行車上下班已有20多年了,既低碳環保又鍛鍊了身體,一舉兩得,小溪塔街辦去年也實施了公務自行車的措施,向全體工作人員倡導低碳出行。
-
用機動車道換自行車道 臺北Ubike編織綠色交通網
東南網5月22日 海峽導報記者 張燕娟 實習生 於小茵 文/圖在臺北生活過的人,都會受益於其便捷的交通網絡,其中由公共自行車打造的Ubike交通體系,更是讓人增添一條愛上臺北的理由。現如今,廈門也在大興土木修地鐵,若能借鑑臺北Ubike的經驗,定能有機會編織起更減碳的綠色城市交通系統。捆綁捷運體系而生的Ubike網絡臺北Ubike又稱微笑單車、小小黃,最初是在一些河濱公園附近小規模設置。後來,隨著臺灣捷運系統的建設,Ubike開始進入公共運輸建設系統。
-
臺北寫真:公共自行車——臺北街頭一抹微笑
中新社臺北1月2日電 題:公共自行車——臺北街頭一抹微笑 中新社記者 路梅 董會峰 風和日麗的日子走在臺北街頭,常能看到騎著橙色自行車的身影,三三兩兩結伴而行,伴隨著清脆的鈴聲和輕鬆的笑談,為城市增添了悠閒的節奏。這是臺北市政府推行的「公共自行車租賃計劃」,旨在方便民眾出行,並提升臺北健康樂活、環保減碳城市形象。
-
"廈門市綠色慢行系統規劃"出爐 自行車道可「O」型環島
慢行系統精細化設計示意圖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郭欽轉)隨著廈門軌道交通網絡的不斷完善,慢行道路系統的更加便利,未來幾年,將有越來越多的廈門人選擇「公交+慢行」綠色出行。 昨日上午,市規劃委副主任任國巖輪值市長專線時,解讀了「廈門市綠色慢行系統規劃」,並對廈門未來的交通作了以上展望。
-
臺北打造「自行車城市」
來源:海外網臺北市首個自行車公路賽練習場開放使用,吸引不少自行車愛好者前來。(資料圖片)打造「自行車城市」,推動騎行文化,是臺北市近年來的一個重要規劃。日前,這一規劃有新的突破。自行車騎行,是臺北市最熱門的運動之一,但隨著自行車數量不斷增加,舊有的資源已逐漸無法支撐眾多愛好者日常活動。臺北市長柯文哲日前宣布,臺北市將出臺政策,規劃10年自行車路網,只要道路寬度達到30米以上,就配備自行車專用道。臺北市交通局補充表示,他們今年已經做好規劃,完成市中心2條自行車道的標線。
-
臺北市舉辦自行車城市大會 四天花4000萬惹議
臺北市明年主辦全球自行車城市大會,議員質疑自行車環境不友善,票選經典路線排名也「落漆」。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10月9日訊:臺北市明年主辦全球自行車城市大會,但不少議員質疑,行人、自行車爭道狀況屢見不鮮;議員陳慈慧表示,臺「交通部」票選全臺十大自行車經典路線,臺北市排名相當「落漆」,自行車城市大會活動4天花費高達4000萬元(新臺幣,下同),一個活動要花這麼多錢,是否有必要?
-
還路於自行車 打造濱水慢行空間 激勵綠色出行 355.9萬!單車日均...
原標題:還路於自行車 打造濱水慢行空間 激勵綠色出行 355.9萬!單車日均騎行量創新高 隨著慢行交通品質提升,市民出行正在用腳「投票」。 9月22日是世界無車日。從市交通委獲悉,9月17日,本市共享單車最高日均騎行量達到355.9萬人次,創歷史新高。
-
臺北公共自行車為何那麼火
YouBike是臺北公共租賃自行車的英文名,因為顯眼的黃橙色,也被稱為「小小黃」。由於租金實惠、騎乘方便,越來越多的臺北民眾、外地旅客選擇YouBike,悠遊於臺北市的大街小巷,解決了「步行太遠,搭車太近」的尷尬距離。 在臺北摩託車盛行的當下,You⁃Bike為何會從乏人問津走向人氣爆棚,它的魅力何在?
-
臺北公共自行車使用率為何世界最高
汽車、機車、捷運(地鐵)、公交,還有自行車。多元化的出行工具,為臺北這座城市增添了更多的溫情與魅力。連臺北市的官員都說,騎自行車是尋找臺北最美風景的最好方式。 大陸曾是自行車的天下,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尤其在一線城市,在上下班尖峰時段,經常會目睹一條條「鐵皮長龍」艱難地擺動著臃腫的身軀蹣跚前行。想找自行車?連摩託車都沒容身之所哦。這已是汽車的天下。
-
方便市民綠色出行 威海榮成市區將增設11處公共自行車站點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日訊 近日,位於榮成北大街榮盛小區南側的公共自行車站點建設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目前已完成了站點的混凝土澆築工作,下一步將進行站點的道板鋪設工作。據了解,今年榮成市區將增設11處公共自行車站點,進一步擴大站點輻射區,增大綠色健康出行覆蓋面。
-
臺北打造「自行車城市」(說臺灣)
臺北市首個自行車公路賽練習場開放使用,吸引不少自行車愛好者前來。(資料圖片)打造「自行車城市」,推動騎行文化,是臺北市近年來的一個重要規劃。日前,這一規劃有新的突破。自行車騎行,是臺北市最熱門的運動之一,但隨著自行車數量不斷增加,舊有的資源已逐漸無法支撐眾多愛好者日常活動。臺北市長柯文哲日前宣布,臺北市將出臺政策,規劃10年自行車路網,只要道路寬度達到30米以上,就配備自行車專用道。臺北市交通局補充表示,他們今年已經做好規劃,完成市中心2條自行車道的標線。
-
摩拜單車(Mobike):助力綠色出行,讓自行車回歸城市
「助力綠色出行,讓自行車回歸城市摩拜在城市的某一個點得投放車輛數量是不同的,摩拜以技術為驅動,很多數據不管是運營中的還是投放層面,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很多的城市在早年規劃的時候,取消了自行車車道,通過這樣一個數據,摩拜幫助政府在做城市規劃的同時更多地考慮自行車車道的建設,讓自行車回歸城市,數據能夠真正被政府所用,為社會創造價值。對於大眾關心的違停問題,摩拜希望通過一些技術手段進行判斷,通過分析用戶不正規停車的行為,直接由系統來判斷這個用戶是否違規。
-
西安將建自行車專用路 推行綠色出行積分制
3類示範引領創建交通優化提升示範點、示範段、示範區,如立體自行車停車示範點、完整街道及交通秩序示範段、曲江旅遊交通示範區等6大亮點工程「構建校園周邊安全上學路、打通慢行專用『啟航通道』、建設西安首條自行車專用路、試點『開放小區』建設、搭建基於MaaS(出行即服務)的公交出行平臺、推行西安市居民綠色出行積分制」等工程9個專項行動
-
濰坊公共自行車五一假期堅守崗位保障市民綠色出行
隨著氣溫回升,濰坊的大街小巷間隨處可見騎行公共自行車出行的市民。單次借車「兩小時免費」的福利,更是讓市民不必為騎行時間所羈絆,在五一假日裡,可以選擇在適合騎行的道路上,與親朋暢快的放鬆自我。截止目前,濰坊市區公共自行車累計騎行量已突破3.05億人次,為濰坊市倡導綠色出行建設高品質城市作出了重要貢獻。
-
徐州公共自行車站點達712個 方便市民綠色出行
綠色、環保、快捷的公共自行車惠及徐州百姓。2012年,國家住房與城鄉建設部、發改委和財政部聯合出臺《關於加強城市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系統建設的指導意見》,鼓勵發展公共自行車系統,並提出到2015年,城市步行和自行車出行分擔率應達到65%以上。我市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廣大市民迫切盼望建設城市公共自行車系統。
-
地區|臺北公共自行車為何那麼火?
、公交車之外的第三大公共運輸工具——臺北公共自行車為何那麼火由於租金實惠、騎乘方便,越來越多的臺北民眾、外地旅客選擇YouBike,悠遊於臺北市的大街小巷,解決了「步行太遠,搭車太近」的尷尬距離。在臺北摩託車盛行的當下,You⁃Bike為何會從乏人問津走向人氣爆棚,它的魅力何在?門檻低:免押金低租金陳先生在臺北內湖區的一家電視臺工作。
-
山西5市成「綠色出行創建城市」,到2022年綠色出行比例將超70%
山西5市成「綠色出行創建城市」,到2022年綠色出行比例將超70% 2020-12-21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深圳人,單車踩起來!深圳2021-2035自行車交通發展規劃發布
為適應新時期市民對自行車交通發展需要,大力推動綠色可持續交通發展,打造3-5公裡的微笑生活圈,提升自行車交通的活力與吸引力,深圳開展了《深圳市自行車交通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的編制工作。規劃提出了深圳自行車友好城市的相關指標。
-
深圳人,單車踩起來!深圳2021-2035自行車交通發展規劃發布
為適應新時期市民對自行車交通發展需要,大力推動綠色可持續交通發展,打造3-5公裡的微笑生活圈,提升自行車交通的活力與吸引力,深圳開展了《深圳市自行車交通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的編制工作。規劃提出了深圳自行車友好城市的相關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