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我國四大一線城市其中一個,也是被人們美譽為「魔都」,除了經濟十分發達之外,上海也是一處十分值得一去的旅遊勝地,充滿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蘊,而我們今天介紹的就是上海最初的起點,可惜的是如今人去鏤空,商鋪都在「清樓大甩賣」
相信很多遊客想要了解上海的過去歷史,都會去到城隍廟這一些比較著名的景點,看到上海這座國際大都市的古樸的一面,但是很多遊客都不知道的一個地方,這裡沒有經過現代化的開發,如今依舊保留著的是老上海原來的面貌。
這個地方就是上海老街的方浜中路東段,這個地方相信很多人都會路過,但是他們大多數的目的都是為了去城隍廟,不會在這個地方久待,然而這裡就是老上海最真實的樣子,就是上海原來的老城廂的模樣。
一談到上海的老城廂,,這裡可以說是上海一開始發展的起源地了,上海是在元朝的一二九一年的八月的時候開始建成的,在一七三零年的時候,朝廷在上海的縣城內設置了一個道臺衙門,管轄著蘇州,太倉州。同時上海無論是政治還是軍事權力中心都設置在了上海的道城內,就是在上海的老城廂裡面。如今的黃浦區老城廂內還有著一條叫做巡道的街道就是這段歷史的最好見證。
在以前的方浜,也是如今上海發展的起源地,在南宋的鹹淳時期,上海鎮也是在這個地方形成。到了明清的時候,方浜中段的經濟也慢慢的發展起來,這裡也是商人們聚集的地方。在一百多年前,「方浜」也是把河改成了道路,曾經命名為的是廟前大街,也是如今的老城廂的東西方向上的道路。上海最早的錢莊,茶館,酒樓都是在這條路上形成的。
最早的老上海人都是居住在了上海的老城廂當中,因此老城廂伴隨著住在這裡的老上海人見證著上海如此輝煌的城市發展歷史。根據統計,到二零一九年的時候,老城廂仍然居住著兩萬多的人口,但是在當中有著將近兩萬人沒有衛生設施,有很多的人都是住在十幾平方米的陋室裡面,因此如今住在這裡的上海人都十分的差。
因此在二零一七年到二零一九年的時候,老城廂附近的道路都已經拆遷了,如今,很多老城廂的居民都已經搬離了這裡,很多房屋的窗戶都被密封了起來。以前充滿著老上海氣息的地方,如今大多數都已經被拆掉了,但是對於曾經住在這裡的住民來說,這也是一個能夠提高生活品質的好事。
穿過整個老城廂的方浜中路,如今也是人煙稀少,幾乎沒有什麼遊客,仿佛成為了老城廂這個地區衰落的一個縮影。有許多的考古學家都是把上海發展的起點定在了老城廂的東部,也就是今天人民路的童涵春堂的位置。
如今的方浜中路上,到處都是人走鏤空的景象,許多的商鋪都貼著「最後兩天清樓大甩賣」口號,看起來也是十分的衰涼,只有依舊矗立在這裡的老建築向遊客們訴說著過去輝煌的歷史。
小結:上海最初的起點,如今人去鏤空,商鋪都在「清樓大甩賣」,被譽為是上海最初起點的老城廂,你想要來這裡參觀一下嗎?雖然上海如今有著很多的著名建築,像東方明珠,而老城廂自然也沒有它們出名,但是老城廂記載的是上海那一段最初的歲月,也是十分的具有紀念意義,如果對上海過去歷史感興趣的人,一定要到老城廂這裡參觀一下。
圖/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