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現代攝影遇上古代詩詞:閒話唐詩宋詞中的「中國紅」

2020-12-14 影像派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紅色」是倍受人們喜愛的顏色,它超越了顏色本身,寫入了這個民族的文化基因,抽象成了獨特的符號,被賦予了豐富的社會內涵。它可以代表喜氣、吉利、紅火,如大喜之日的花燭羅帳。

也可以代表興旺、繁榮、熱鬧、昌盛,似每逢佳節的火紅花燈。

在唐詩宋詞中,無論是意境或是意象,「紅」出現在作品中的機率都是極高的。它是春之「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夏之「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秋之「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抑或是冬之「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一年四季,你皆可在這些古典詩詞邂逅那一抹最鮮明的色彩。

唐詩宋詞言及的「紅」,與現代色彩學RGB模式下所定義和量化的「紅色」有所不同,這種「不同」與其說是認知上的差別,不如說是東西方文化上的迥異。比如「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嚴格意義上而言,此處夕陽之「紅」其實更接近「橙」或「紅橙」。而在古典詩詞中,鑑於意境營造和音韻平仄的需要,詩人所使用的意象常常會在「務實」和「務虛」之間游離,無涇渭分明的界線,此亦為中國古典詩詞「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之精妙所在。

「幾樹半天紅似染,居人云是木棉花」。木棉花之「紅」,是飽和度較高的紅,如同剛從染缸浸泡過一般,明豔欲滴。著一「染」字,木棉花火紅的盛況便躍然紙上。「染」在唐詩宋詞中常與色彩系詞彙搭配,形容色彩之「濃鬱」,如「楓葉濃於染」「濃染紅桃二月花」「碧水色堪染,白蓮香正濃」等。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映淺紅」。此處的「紅」實為「粉紅」,是兩種明度各異的紅,深紅的明度較淺紅低,類似於「紅杏」之紅,「紅手」之紅,在古典詩詞的英譯作品中,一些翻譯家亦根據詩歌意境從「文化維度」的角度將其轉換翻譯為「pink」(粉紅),而非直譯為「red」(紅色)。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此句中的「紅」指夕陽以一種接近地平線的低角度照射在江面上的色彩,低色溫,高飽和度。而「瑟瑟」則指江面受光少的地方所呈現的「碧綠色」,一紅一綠,形成強烈的色彩對比,充滿畫面感。

日落後,太陽光經大氣散射和雲層折射,呈現出一種低色溫的暖色調,整體色彩會呈現出一個「黃-黃橙-橙-紅橙-紅」的漸變過程。當雲層厚度和空氣溼度適宜時,波長較長的紅橙光會受空氣中水氣與顆粒的影響而發生米氏散射,此時,天空中便會出現「天際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際一時紅」的壯麗景觀,這便是可遇不可求的「火燒雲」。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淺粉色的荷花在太陽光的照射下,白裡透紅,更加獨特。此處有一組顏色:蓮葉之「碧」與荷花之「紅」,兩者處於RGB色相環的對立面,屬於一組「對比色」,這也是攝影作品中常見的冷暖色調對比:綠為冷色,紅為暖色。

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紅色是當之無愧的「流行色」。基於自然選擇的生物進化,自然界的許多花卉都會開出豔麗奪目的紅色花朵,以吸引外界的注意。一時間,百花爭妍,春意盎然。是謂「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專注攝影,專注影像。更多圖集與攝影乾貨,歡迎關注【影像派】,一起感受影像的魅力與精彩!

相關焦點

  • 一場足不出戶的旅行,居然讓孩子輕鬆愛上唐詩宋詞
    不知道該怎麼讓孩子背誦唐詩宋詞,很難提起孩子對唐詩宋詞的興趣……而在各種親子旅行過程中按照書中的唐詩路線攻略和宋詞路線攻略,更是省去了自己做攻略的必要,在與孩子的研學旅程中,既能感受大江東去的豪情壯志,也能體會到異域風情的優雅迷離,在一同品味江南煙雨的溫柔婉約和三國舊地的神秘魅力中更是增強了親子間的互動,提升了與孩子的默契。
  • 跟著唐詩宋詞去旅行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浙東「唐詩之路」貫穿浙江東部,是一條對唐詩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的古代文人走廊,其人文與自然之魅吸引眾多遊客前往;圖為浙東大峽谷。作為唐宋文化的重要載體,唐詩宋詞一向備受矚目,也在每個人的孩童時代就與我們有了人生的交集。擁有如此豐富多彩的文化,如此盪氣迴腸的歷史回憶,唐詩宋詞的魅力無可比擬,跟著唐詩宋詞去旅行已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出遊選擇。以往,可以手捧一本《唐詩三百首》率性行走,如今,我們有了更多的選擇。
  • 從唐詩宋詞中提取出的女孩名字(帶出處)
    但是唐詩宋詞也是取名重要的取材之源,像給女孩取名比較注重女性的柔美、秀麗,所以通過唐詩和宋詞來給女孩取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僅能把詩詞美好的意境加進去,還能使名字顯得文藝,讓人印象深刻。接下來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從唐詩宋詞中提取的女孩名字。
  • 唐詩宋詞裡的喜怒哀樂
    唐詩宋詞本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值得我們一再學習。說實話,我很喜歡詩詞,只恨自己不會做。諺語有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看來我是太懶了,若肯下功夫苦讀怕不會吟?《唐之韻》講唐詩,也講作者,比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李商隱、白居易、孟浩然等等。唐朝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空前繁榮的王朝,無論是經濟還是文化,都達到巔峰狀態。
  • 一山行盡一山青,2020唐詩宋詞日曆,伴你度過新的一年
    詩詞中有古人深刻的思考、風花雪月的浪漫,古畫中有山水的寫意,精神的遠遊。這本《唐詩宋詞日曆》便是人生旅途不該錯過的風景。 《一山行盡一山青:唐詩宋詞日曆二〇二〇》共收錄187首中國古典詩詞,其中182首非教材篇目,只有5首是中小學在學校裡學習的熟悉作品。
  • 《粵韻唐詩》、《粵韻宋詞》繁體粵語注音版在港熱賣中
    例如,粵語至今保留著現代漢語已經消失了的入聲字、閉口音,還有一些字詞在現代漢語中已經不再使用了,但在粵語中還相當常見,比如「幾多」「無計」「隔離」等。就連用粵語來朗誦詩詞,也更為押韻鏗鏘,更易體會到古人在詩詞中想表達的意境。
  • 這驚豔千年的中國美,每個人的書架上都應該擁有一套
    擁有了這套「詩詞套裝」,就相當於擁有了:一座豐盛經典、古風古韻的唐詩宋詞寶庫一個古典絕美稀世名畫博物館一場深刻、有內涵,啟迪心靈的詩詞品讀之旅重點是,這樣老少皆宜,能收藏閱讀很久的詩詞好書,性價比還特別高。
  • 《一山行盡一山青》:2020唐詩宋詞日曆上市
    出版社供圖南報網訊(記者 邢虹)詩詞中有古人深刻的思考、風花雪月的浪漫,古畫中有山水的寫意,精神的遠遊。《唐詩宋詞日曆》便是人生旅途不該錯過的風景。《唐詩宋詞日曆》已與讀者相伴走過了兩年。《一山行盡一山青:唐詩宋詞日曆二〇二〇》共收錄187首中國古典詩詞,其中182首非教材篇目,只有5首是中小學在學校裡學習的熟悉作品。出版方介紹,這是因為不想局限了讀者對古典詩詞的認知。中國詩詞之多之美,遠不是幾本語文教科書可以概括,古典文化的鑑賞能力,也絕非背背教材就可培養起來。
  • 唐詩宋詞是用粵語寫的,對嗎?
    維護母語的立場是好的,可是微博中的「唐詩宋詞是用粵語寫的」「唐朝沒有普通話」等說法,卻實在讓人無法認同。那麼,唐詩宋詞是用粵語寫的嗎?當然不是。無論唐詩還是宋詞,都是用詩人詞人們掌握的語言寫的。那麼,他們是否會說粵語呢?
  • 唐詩宋詞鬧元宵!(元宵節詩詞大全)
    高蹺本屬中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中國最早介紹高蹺的是《列子·說符》篇:「宋有蘭子者,以技幹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元宵詩詞今天是中國傳統佳節元宵節,你知道多少元宵詩詞呢?通過詩詞來品味一下古人如何過元宵吧!
  • 「散文」今夜,我漫步在唐詩宋詞中……
    從下午到現在,氤氳的茶香濃鬱,我靜靜地感受著這首唐詩宋詞的古色古香。恍惚間,我仿佛被帶入了幾千年前的唐宋……唐宋時期的詩歌就像一把鏽跡斑斑的神劍。燈光暗淡,閃爍著一個成功英雄不朽的靈魂。壯心吞山河,策馬發衝冠河。金戈鐵馬,天空長嘯,一切都在滾滾煙塵中。北墜星移輝,南徵猛如雲雷。手電拖一田劍,直切長鯨開水。唐宋時期的英雄詩篇!豪言壯語,把酒言歡!
  • 出自唐詩宋詞中的古風名字,意境極美!
    千百年來,中國古代詩歌一直都是文人青睞的對象,其不僅有平平仄仄的音律,而且還有如詩如畫的意境,所以,從詩詞中為孩子起名,別有一番韻味,特別是唐詩和宋詞,既是文學史上兩座並肩而立的高峰,又輝映著婉約與豪放、現實和浪漫。因此,接下來小編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出自唐詩宋詞中的古風名字。
  • 受詩詞大會啟發,杭州騎友爸爸用唐詩宋詞為女兒設計騎行線路
    《中國詩詞大會》火了,00後才女武亦姝在節目中表現精彩,被網友盛讚為「從詩裡走出來的女孩子」。杭州的一位自行車車友受節目的啟發,根據唐詩宋詞裡面那些描述杭州和西湖的詩句,為正在讀小學三年級的女兒串聯起了一條精美絕倫的騎行線路,也讓人感受到了一個「從詩裡走出來的杭州」。
  • 唐詩宋詞的樞紐《花間集》詩詞賞析
    《花間集》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詩詞總集。它收錄了晚唐時期溫庭筠、韋莊、薛昭蘊等十八家詞,共五百首。所收詞包含男女相思、史事古蹟、風物人情、邊塞舊事、山水花鳥等。五代時期,中原兵荒馬亂,興廢爭戰不斷、王朝更迭頻繁。
  • 現在我們為什麼要讀唐詩宋詞
    現在我們為什麼要讀唐詩宋詞?常常有人這樣地問過我。他們常常對坐在老年大學課堂裡,那些白髮蒼蒼的老大爺老大媽不解。那些老人何苦來,剛買了菜還沒來得及回家,就急急忙忙趕來上課。難道是誰要跟他們考勤,遲到或者曠課就要扣除工資?
  • 舌尖上的唐詩宋詞:文學家筆下的中國古代春節飲食習俗
    古代的文學家,都寫在「節令詩」「節令詞」中了。我國有一系列寓意豐富的節令,比如上元、清明、七夕、中秋、重陽、除夕等。這些節令,浸潤著先民豐富的生活經驗、醇厚的世俗人情。古代的文學家們,也通過這些傳統佳節,抒發對親友的思念、對朋友的離而不舍,以及自己內心或感傷或愉悅等複雜情感。這其中,也記錄了不少節日的飲食習俗。
  • 一提起詩歌,大家就會想起唐詩宋詞,而不是現代詩歌,這是為何?
    韓愈詩一提起詩歌,當代人就會想起唐詩宋詞,而不會想到現代詩歌,這是什麼原因呢?一、唐詩宋詞是詩歌的巔峰:唐詩宋詞確實是中國古代詩歌的巔峰,宋以後的詩歌雖也有佳作,但總體質量已遠不如唐宋,而且詩歌形式缺乏創新,尤其是元以後,基本上就只能沿著前人的創作路線走著,而路越走越窄,到後來,隨著詩歌的不可演唱,音樂性也越發差了。
  • 隱藏在唐詩宋詞裡的秋天,風輕雲淡,秋高氣爽
    從古至今,與秋天有關優美詩詞不勝枚舉。唐詩裡王維筆下的秋是恬靜的「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白居易筆下的秋是淡然的「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宋詞中辛棄疾的筆下秋天則是多了幾分無奈的「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範仲淹眼中的秋天是「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卻平添了幾分悽涼和悲壯。秋天來了,秋收冬藏,好山好水好風光。讓我們一起去唐詩宋詞裡,欣賞秋天的風輕雲淡、秋水盈盈,感受秋高氣爽、秋色宜人。
  • 唐詩宋詞起名:300個出自詩詞中的名字,空靈高遠,禪意悠悠
    在唐詩宋詞中,我們可以讀出古人的閒情逸緻,他們常常身居大自然中,感受天地間的靈氣,品茗、飲酒、作詩……在極致的寧靜中得到了靈魂的升華。在繁忙的現代生活中,很多人憧憬著陶淵明般的田園生活,於是李子柒成為了「網紅」,她的生活是很多人所嚮往的。
  • 盛開在唐詩宋詞裡的杜鵑花,奼紫嫣紅,爭奇鬥豔
    在唐詩宋詞裡,我們經常能聽到杜鵑鳥的鳴叫,也能看到杜鵑花的綻放,唐詩宋詞真可謂是「鳥語花香」。每當春天來臨,杜鵑花與報春蘭、迎春花爭相開放,奼紫嫣紅,爭奇鬥豔,給人們帶來喜訊和祝福。今天,果爸帶大家一起去欣賞那些盛開在唐詩宋詞裡的杜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