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港灣項目奠基典禮現場。 霍璟禕 攝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霍璟禕
瞰海圖書店、藝術廊橋、標誌燈塔、情景化海鮮市集……為島城市民所熟悉的沙子口國家中心漁港,正在揭開全然不同的圖景。
以沙子口國家中心漁港為核心的沙港灣項目是青島首個啟動改造升級的漁港,也是該項目醞釀8年後的正式落地,由中國旅遊集團20強企業祥源控股集團投資50億元打造建設。其集合了濱海商業、海鮮特色餐飲、漁港民俗旅遊、度假酒店群、遊艇俱樂部等10多種業態的「微度假」模式,不僅將為島城濱海旅遊帶來一種新的可能,也將進一步補齊島城文旅格局的「短板」。
而從全國範圍看,項目所在的沙子口漁港是全國國家中心漁港中,距離城區最近的一個,具備承接城區遊客流量和產業資源的近地優勢,對於傳統漁港向綜合性漁港經濟區轉型,具有鮮明的探路意義。
多業合一,「微度假」優化島城文旅格局
撲面而來的鹹腥氣息、挨挨擠擠的水產商鋪、單一的漁業生產場景……這不是沙子口中心漁港特有的面貌,從全市乃至全國範圍看,基礎設施相對薄弱、歷史欠帳多、投資渠道單一等問題是大部分漁港的「通病」。而從文旅業的維度看,缺乏高端文旅項目,尤其是鮮有能代表海洋特色的旅遊新業態,多年以來都是島城旅遊市場的一個「短板」。
怎麼才能在我國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能的大勢下,豐富漁港功能,讓近乎原始生長的漁港,成為集多種新業態於一體的經濟區?如何在當前有限的山海空間內,實現島城旅遊業的新舊動能轉換?在這些問題上,沙港灣項目具有一定的「破題」意義。
沙港灣項目位於山青海碧的沙子口灣畔,總投資50億元,以沙子口國家中心漁港為核心,用地總面積約9.8萬平方米,規劃建築總面積約20萬平方米,由中國旅遊集團20強企業祥源控股集團打造建設,該集團是一家以文化旅遊投資運營為主導的大型企業集團。據項目方介紹,項目建成後,預計每年可實現20億元產值、不少於4億元稅收,提供約3000個社會就業崗位。
「對標舊金山漁人碼頭」,前來參加奠基儀式的祥源控股集團執行總裁宋友強用這樣的描述來定義沙港灣項目的「段位」。打開這一項目的概念規劃設計圖,義大利的馬納羅拉小鎮、澳大利亞的雪梨達令港等全球濱海旅遊目的地同樣成為借鑑的對象。在青島建設國際大都市的語境下,基於國際視野進行考量成為沙港灣項目在此次規劃設計環節的一個重要特徵。
在沙港灣項目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其業態的豐富性。「這個項目將整合青島海上和沿海的旅遊資源,重點開發濱海商業、海鮮特色餐飲、漁港民俗旅遊、度假酒店群、遊艇俱樂部等10多種業態。」青島祥源灣文化旅遊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海濤介紹,僅以酒店這一業態為例,就已經設計了LOFT民宿、海上船屋、度假式酒店公寓、五星級酒店等多種類型,整個酒店群客房數量將達1200間。
此外,項目方與知名設計機構PTW合作,將打造多處具有「打卡」屬性的文旅地標。「我們計劃建成一個270°的瞰海書店。對標日本築地市場,建設一個層高9米的室內情景化海鮮市集。還要建立遊艇俱樂部,引進60條遊艇,開展海上垂釣和過夜遊。另外還有獁狐島公園、藝術廊橋、標誌燈塔等小地標。」劉海濤希望,這些項目的落成,可以推動青島擺脫以「過境遊」為主的旅遊「痼疾」,成為更多遊客進行「微度假」的目的地。
發掘「近城」優勢,率先啟動漁港升級
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此前出臺的《全國沿海漁港建設規劃(2018-2025 年)》提出,在全國規劃建設包括山東半島在內的10大沿海漁港群以及93個漁港經濟區,青島的即墨-嶗山漁港經濟區、膠州灣漁港經濟區、青島西海岸漁港經濟區在列。根據這份規劃,這三個基本覆蓋了全市漁港的區域,共有漁港69個,其中級別最高的國家中心漁港有3個。沙子口國家中心漁港是目前青島首個啟動升級改造的漁港。
從客觀條件看,沙港灣的落成是基於顯著的地理優勢,周邊既有視野開闊、景致明媚的海岸線,又擁有中國沿海稀缺的山脈景觀。不僅如此,據嶗山區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副主任蘇本江介紹,沙子口漁港還是全國所有的國家中心漁港中距離城區最近的一個,具備承接城區遊客流量和產業資源的近地優勢。
正是由於這樣的優勢,沙子口國家中心漁港的改造早在大約2012年就已初見端倪。蘇本江在項目籌備之初就持續跟進,「這一區域有了改造意向後,前後大約有兩三家企業嘗試合作落地,但大部分由於自然保護區及相關規劃的限制無法繼續。」
去年11月,我省對嶗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的範圍和功能區進行了優化調整,15個地塊調出省級自然保護區,為該項目的落地釋放了空間。
而從政策層面看,近年來,不僅是國家層面支持建設漁港經濟區,我省開展的海洋強省建設「十大行動」也把濱海旅遊這一傳統產業的提質增效作為重點,並提出打造一批現代漁港經濟區。此外,青島於去年開啟的「海洋攻勢」同樣把漁港更新改造、海洋文化產業提質等作為具體攻堅任務。嶗山區也提出實施經略海洋戰略,推動濱海旅遊等五大產業集群式發展,並啟動了「南提北進」。從國家到省、市、區層面的政策推動,為沙港灣項目的落地積累「勢能」。
「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兒,是嶗山區不動產登記中心的工作人員陪我們去市行政審批服務大廳辦事,忙前忙後的,那裡的窗口人員還以為他是我們公司的辦事人員。」9月9日,劉海濤拿到了沙港灣項目P1地塊的土地證,這也是青島首例國有建設用地「拿地即拿證」項目,辦證總用時5個工作日。「這是我們集團在北方城市中開展的第一個文旅項目,嶗山區為我們的項目配備了專班,包括辦土地證在內的很多環節,感覺都是一氣呵成,我們也希望能在後續加大投資青島、投資嶗山的力度。」
目前,沙港灣項目已經有120名建築工人入場,正在開展土地平整等工作。中建中新建設工程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趙全璧告訴記者,由於項目緊鄰港口,對於地勘、防水等環節有更嚴格的要求,「工程將下挖約15米的深度,距離海岸最近的一處僅有16米,碼頭水深達到了6-10米。也就是說,地下有一部分是比海底還要低,需要我們採用止水帷幕或地連牆等方式,進行嚴格的防水。」項目一期將於今年年底前爭取完成地下施工,預計2022年6月建成。
大文旅主導,濱海文旅新動能呈聯動之勢
目前,嶗山區正在推進的文旅產業迭代項目不止沙港灣這一個。記者採訪獲悉,該區的魔方公園、海上線路、海島遊等多個具有新業態屬性的項目,正在落地或規劃。嶗山區103.7公裡的海岸線上,正逐漸形成濱海文旅新動能的聯動趨勢。
在距離沙港灣不遠的流清灣,記者看到一個被稱為「魔方公園」的在建項目,在5000多平方米的地面上,70多個貨櫃被塗上藍、黃、灰、白、粉等繽紛的色彩,以時尚模塊的方式組合在一起。據沙子口街道黨工委宣傳統戰委員曲愛菊介紹,這裡已經引進了北京電影學院青年電影製片廠拍攝基地、騰訊WE城市特展、青啤-1903啤酒吧等項目,還將繼續引進咖啡店、濱海書店等業態。目前,這一項目已經初具雛形,貨櫃已經施工完畢,將於今年年底具備開業條件,屆時,青島的濱海旅遊又會增加新的時尚元素。
「在沙港灣項目和現有的太清景區遊船碼頭的基礎上,我們將對仰口碼頭、青山漁村的碼頭進行改造提升,以這四個碼頭為站點,串聯起整個嶗山風景區的海上通道,既開闢旅遊線路,也設置交通線路,緩解嶗山風景區陸上交通擁擠的問題。相關的規劃已經完成,正在報批階段,明年將開通部分海上線路。」蘇本江介紹,文旅產業鏈還將由海岸線延伸至海島,「嶗山海域內有17座海島,我們計劃選擇其中條件成熟的幾個啟動海島遊,植入民宿、垂釣、登陸搶灘遊戲等業態。這個項目目前正在規劃,預計將於明年先啟動獅子島的海島遊項目。」
去年9月,嶗山區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全域理念、大文旅思維成為該區發展旅遊業的主導思路。在沙港灣項目奠基儀式上,嶗山區委書記孫海生介紹道,今年以來,為克服疫情衝擊和影響,該區推出一攬子刺激旅遊消費的新舉措,新引進文旅項目5個、新開工6個,新增高端民宿5家,新增文旅業投資20億元,推動住宿、餐飲、文體娛樂業營業收入增速居全市前列。
從全市範圍看,嶗山區在濱海旅遊動能轉換的路徑上,已經率先開啟了新的探索。新項目、新業態意味著新的契機和格局,青島濱海旅遊的前景值得更多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