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幼苗的切接法和靠接法,以及如何的圈枝
大家好,我是陳雨。前面的一些文章更大家分享了一些芒果幼苗的嫁接方法,但是沒有分享全面,現在陳雨就跟大家全面且詳細的分享一下芒果苗的其他嫁接方法。咱們首先來看一下芒果幼苗關於切接法的具體流程和注意事項,使用切接法嫁接的時候,不論砧木粗細都是可以進行的。嫁接的時候要先切去砧木的上半部分,熱後在砧木的斷面木質部與樹皮之間垂直切下,切口長約兩公分左右。接穗的時候可以選擇單芽或者雙芽。再將其下端一側削成比砧木切面稍長一些的切面,並且在切面對側下端削成四十五到五十度的斜角,然後將砧穗兩切面緊貼,使其砧木和接穗兩者形成層對準就可以了。在這裡果農朋友們要注意,若是砧穗的大小有差異的話,其形成層也得要有一邊對準才可以。嫁接完成以後將塑料薄膜纏在嫁接口上紮緊,使用這種方法較之切接法和補片芽接法更為方便快捷,嫁接以後苗木的成活率也會有明顯的提高。
芒果幼苗的靠接法,這種嫁接方法的特點是接穗在成活以前不脫離母體。具體的嫁接方法是選擇發育較為健壯、光滑的枝條,削一個長約四點五公分左右且深達木質部的削麵,在選擇好的砧木上也削一個與之相對應的切面,然後將兩者對準皮層就可以了。然後再用塑料薄膜將之纏緊扎牢就行了,等到兩面徹底的癒合以後,在接口的下方剪斷接穗,並剪斷砧木接口以上的部分,使其成為一個新的植株。這種接穗的方法由於接穗在成活以前沒有脫落母體,因此成活的特別容易,但是等到母樹長到高大的時候要搭架,比較費勁且接穗也比較多。因這種嫁接方法後期處理比較麻煩,所以有一部分果農不會採用這種嫁接方法,不過在嫁接成活率比較地的一些地區這種嫁接方法則在廣泛的使用。
說到關於芒果幼苗的合接法可能有一些果農會感到陌生,因為這是一種淘汰掉的嫁接方法。雖說是淘汰掉的嫁接方法,但是在一些因地勢、氣溫、氣候影響的地區也在使用,這種方法也可以說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嫁接方法。陳雨就跟大家簡單的聊一聊這種嫁接方法吧,這種方法是先切去離地約三十公分左右的砧木上半部分,然後在接穗的基部和砧木頂部各削一個想對應的斜切面,接穗的大小和砧木的大小要保持一致,對準接口用塑料薄膜將其纏緊。合接法由於是全枝進行對接,所以兩者之間的木質部癒合比較困難。砧木回枯率也比較高且嫁接以後抗風力也比較差,所以說這種嫁接方法已經淘汰掉了。陳雨只能說因地適宜吧,就看種植芒果的朋友怎麼選擇了,這種方法大家了解一一下就可以了,因為這種方法能用到的地方確實不多。
芒果苗木自身的圈枝也叫壓條,大部分果農是選擇品種較為優良且兩年生以上的枝條,剝去其一畔寬度約五公分的皮層,刮淨形成層。在環剝的地方包上保溼力強且富含養分的生根材料,促使其枝條下端萌發新芽,形成一株新的芒果植株。圈枝的優勢是成活率較高,成苗較早、技術也最容易掌握,但是使用圈枝方法的話其自身繁殖係數會有明顯的降低,這種方法比較適合在株間過密或者是需要修剪的枝條上進行。每一種嫁接方法都是許多果農經過無數次的失敗經驗當中得來的,所以說這些方法大家可以放心的使用,有創新能力的朋友若是有新的芒果嫁接方法的話也希望可以不吝賜教。
這篇文章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了,有需要諮詢或是探討的朋友直接在評論區留言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