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公用電話亭風光不再(圖) - SOHU新聞

2020-12-25 搜狐網

  

  到過英國的旅遊者都對英國街頭的公用電話亭印象深刻:頂部鑲有英國王冠,通體火紅鮮豔無比。然而不幸的是,這種有著100多年歷史的漂亮電話亭正遭受新技術的衝擊。日前,英國電信公司(BT)正式宣布,今後英國將不再建公用電話亭。

  英國第一個電話亭建於1884年。其設計幾經變化。目前的這種形狀是由英國著名設計師賈爾斯·斯科特於1935年設計的。它由18塊鑄鐵製成,高98英寸,寬、厚各36英寸,總重量為1425磅,玻璃是特殊的普列克斯透明玻璃。目前,英國共有此類電話亭14.1萬個。

  根據英國法律,作為全國性電話公司,BT有義務在全國範圍內興建公用電話亭,以方便沒有電話的居民和在緊急情況下需要救助的人,特別是兒童遇到危險情況時也能很方便地利用公用電話求助。但近年來,由於手機越來越普及,英國公用電話亭的使用率日益降低。

  據統計,在過去不到兩年的時間裡,英國公用電話亭的使用率下降了1/3。日使用量僅為200萬次,平均每個公用電話亭每天僅使用14次。另一方面,在英國7—16歲的少年兒童中,手機擁有率已超過半數。此外,英國的緊急呼救號碼999的撥叫者中,只有15%是使用了公用電話。正因為使用公用電話的人數銳減,BT屬下「付費電話公司」的收入在過去兩年內下降了37%。BT不得不將公用電話的最低收費標準提高為20便士。但此舉不僅沒有解決BT公司的收益問題,反而因為收費的增加使得公用電話的使用人數更加減少。當然,英國也不是人人都有手機,再加上與手機相比,公用電話性能穩定,聲音清晰,不受地區、環境的影響,自然也受到一部分人的青睞。尤其是在一些邊遠小鎮和山區,手機網絡還覆蓋不到,公用電話的優勢更加明顯。

  BT停建公用電話亭的消息傳出後,遭到不少人的非議,認為BT已經放棄了它應該承擔的公共義務。為此,BT發言人馬上出來澄清說,此舉並不意味著它們再也不發展公用電話,它們將繼續發展邊遠地區及鄉村的公用電話。

  除此之外,BT還在世界上率先推出了多媒體公用電話。自去年以來,他們已經在機場、車站、購物中心等公共場所安裝了與網際網路相連的多媒體電話600多部。此類電話與目前的公用電話區別不大,只是多了一個12英寸的彩色螢屏。使用者可通過手指觸摸來選擇服務內容,如查看電子郵件、閱讀新聞等。付費方式可用BT的電話卡或信用卡,價格與普通電話差別不大。但由於安裝一部多媒體電話的費用超過5000英鎊(100英鎊約合人民幣1206元),因此,一時還難以普及。

  不管怎樣,科技總是向前發展的。英國傳統電話亭的逐步減少,甚至消失,肯定是發明電話的先驅者們沒有料到的。但發展、創新應該是電話發明人——英國的亞歷山大·貝爾及其同行們深信不疑的。正是這種創新精神,才使得他們在100多年前創造了「千裡知音一線牽」的偉大奇蹟。

相關焦點

  • 西寧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公用IC卡電話"風光不再"
    青海新聞網訊 在大多數人的記憶裡,公用IC卡電話曾風靡一時,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方便,曾經不少繁華街頭的公用IC卡電話出現過排隊打電話的情景,然而,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手機、小靈通等各種通訊工具的普及,如今,我市的公用IC卡電話已「風光不再」。  記者日前在我市主要街道觀察了二十多個公用IC卡電話亭,發現未見一個人打電話。
  • 廣州街頭一公用電話亭在「哭泣」(圖)
    廣州街頭一公用電話亭在「哭泣」(圖)     昨天,筆者在東風中路看到一個公用電話亭被人從根部撞斷,如此毀壞公共財物實在可惡。
  • IC卡公用電話亭該何去何從?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都有這樣的經歷:站在校園或街道上的IC卡公用電話亭旁,排隊等著打電話給家人報聲平安、向戀人訴說相思、與朋友傾訴鄉愁……IC卡公用電話的出現,曾經讓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聯繫更加方便快捷。
  • 北京市有多少個公用電話亭?別讓街頭電話亭「形同虛設」
    隨著手機的普及,城市的公用電話和家庭固定電話的使用率大幅度減少。但是,作為一種應急通訊工具,公用電話必不可少。  10月19日至22日,筆者去一些地方辦事時,每當遇有街邊有公用電話亭,都會拿起電話筒聽一聽,看看還能不能使用。
  • 燕趙晚報:公用電話亭去留當因城而異
    (8月29日《經濟日報》)   正如「好漢不提當年勇」,公用電話已經完成了歷史使命,就別再討論過去的風光了。那麼,手機成為每個人的「標配」,是不是公用電話就該統統一拆了之呢?也未必。因城而異,因地制宜,決定公用電話去留,是物盡其用,也是以人為本。   目前,我國手機保有量約13億部。可由於貧困差異,有的人擁有兩部或兩部以上手機,說明我國沒有達到人手一部手機。
  • 雙語閱讀:英國紅色電話亭變身迷你圖書館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正文雙語閱讀:英國紅色電話亭變身迷你圖書館 2013-01-21 15:18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 上海公用電話亭,火到了海外!
    30秒快讀1、公用電話亭是一代人的記憶,如今門可羅雀的它何去何從?成為全世界各大城市共同面對的難題。2、最近,《IT時報》記者筆下的上海5G電話亭成了「全球網紅」。難道就讓公用電話亭默默退出歷史舞臺?為了提升5G在市中心區域的覆蓋,上海電信在部分公用電話亭頂端安裝了5G小微基站,用戶在周邊區域手機上網的網速蹭蹭上漲,「5G電話亭」由此走紅,不僅引來800多家國內媒體報導,也被國外媒體紛紛報導。實際上,不僅是5G電話亭,在魔都上海,近年來公用電話亭還化身成WiFi亭、悅讀亭、美術亭、藝術亭等等。
  • 5G公用電話亭亮相上海 助力5G信號「無縫」覆蓋
    截至目前,上海約有5000多座無人值守公用電話亭,主要分布於道路節點、公共場所、商圈以及公共服務設施周邊。據悉,已有10餘座位於上海鬧市區的公用電話亭接通5G網絡。預計到今年年底,上海電信將完成100多處公用電話亭的5G改造升級;部分公用電話亭還將增設「共享充電」服務,方便「無憂上網」。
  • 路邊公用電話亭「閒」得尷尬 該何去何從?
    曾幾何時,公用電話亭是人們解決通訊問題的首要選擇。在那個通訊條件並不發達的年代,經常可以看見在電話亭外,有人持卡排隊等候。而如今,在幾乎人人都有手機的網際網路時代,曾經風光無限的公用電話亭已成「被遺忘的角落」。那麼,這些至今屹立街頭的公用電話亭該何去何從呢?
  • 湘潭公用電話亭去留引爭議 新款電話亭有望成WiFi熱點
    (記者 謝雨芬 攝)  紅網湘潭站3月19日訊(湘潭日報記者 謝雨芬)「城區不少地方的公用電話亭完全就是擺設,既打不了電話,而且又破又髒。現在湘潭正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這些老舊電話亭真的影響市容環境。」3月17日,市民楊女士向我們反映。那麼,湘潭公用電話亭的現狀如何?是拆還是留?如何實現「華麗轉身」?
  • 電話亭變身「廣告亭」,誰在利用過時公用設施牟利?|荔枝特報​
    曾幾何時,公用電話亭對市民通信聯絡發揮過重要作用,也是城市的標誌性設施之一。不過,隨著行動電話的普及,公用電話亭逐漸淡出。   那麼,一年下來,全南京1200座電話亭創造了多少廣告費收入?這些廣告費又被誰拿走了?這一切無從得知。   各地城市公用電話亭處境尷尬   城市公用電話亭該何去何從?江蘇省很多城市都在探索,但是方法不一:有的城市將公用電話亭升級成讀報亭,有的城市加裝了智慧WIFI熱點,但這些措施均無法令公用電話亭「起死回生」。
  • 手機普及,古老的公用電話亭怎麼辦?首批5G電話亭亮相申城
    世界最早的公用電話亭1878年出現在美國的舊金山。隨著手機的普及,申城街頭的公用電話亭使用率大大下降。這些昔日的街頭風景線,如今正走在轉型路上。如何有效利用這些電話亭呢?上海電信相關人士告訴記者,他們目前正在啟動公用電話亭5G室外基站覆蓋的建設工作,包括淮海中路思南路口的這座公用電話亭在內,首批將會完成數十個電話亭的5G改造。
  • 共享經濟下的英國紅色電話亭
    共享經濟下的英國紅色電話亭 Francesca Street 譯 Jing 2017-04-05 09:51 來源:澎湃新聞
  • 電話亭遊泳場變身英國大選投票站
    電話亭遊泳場變身英國大選投票站/9) "← →"翻頁 當地時間6月8日,英國大選投票站花樣繁多
  • 路邊的公用電話亭, 這裡藏著南京人的獨家記憶
    這裡藏著南京人的獨家記憶曾遍布南京街頭的公用電話亭,承載著一代人的喜怒哀樂和悲歡離合。這些年,一路見證著城市發展的電話亭,現在還好嗎?近日,有熱心讀者向紫金山新聞提供線索,秦淮區三條巷有間院子裡堆滿了公用電話亭,這位讀者充滿好奇:這間院子是幹什麼的?是不是以後就沒有公用電話亭了?
  • IC卡公用電話亭大多成擺設 市民建議升級換代
    而今,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街頭IC卡公用電話亭已經鮮有使用者,這些電話亭有的淪為擺設、有的成了戶外廣告亭。而在外地一些城市,IC卡公用電話亭正在升級換代,變成了WiFi亭或智慧型電話亭。有市民建議,寧波也不妨借鑑外地的經驗,以儘快完成IC卡公用電話亭的升級換代工作,讓這一公共設施在城市建設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 百年公用電話亭正在變!變!變!
    在上海街頭,有一樣公共設施已經靜靜陪伴了我們近百年,那就是"公用電話亭"。近年來,隨著移動通信和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公用電話亭,似乎漸漸成了擺設。但最近,它們正悄然變身。 上世紀30年代上海就有了第一個公用電話亭,1984年,金陵路上又開設了最早的7座投幣式公用電話亭。1992年,第一批磁卡公用電話亭在外灘落成。
  • 新老更替,聯通宣布公用電話停用,記憶中的電話亭聯不動了
    科技的進步帶來了生活方式的轉變,從前出行靠走,現在出行坐車;從前交流靠寫信,現在有電話了,說到電話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電話亭這個東西。20世紀90年代,公用電話亭開始在街頭出現,當時固話還未普及,手機和網絡很少人用,它的出現極大地滿足了市民需要。
  • 法國街頭公用電話亭僅剩下100座
    據歐聯網援引歐聯通訊社報導,隨著通訊技術的發展和手機普及率的提高,公用電話亭正在逐漸從街景中消失。到目前為止,法國街頭已僅有100座公用電話亭在運作,其使用率極低,一旦手機網絡能夠覆蓋所有地區,這些僅存的電話亭也將功成身退。
  • 5G時代,公用電話亭居然還有這作用?
    但隨著手機的普及,公用電話亭似乎正在成為了路邊擺設,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多數人不用公用電話,也不知道公用電話還能用。「5G電話亭」有啥不一樣?淮海中路思南路口的公用電話亭是新上線的「5G電話亭」之一,雖然在外觀上跟普通的電話亭沒有區別,但內部卻經歷了大改造。公用電話亭加入了5G小微基站後,附近區域的5G網絡質量得到了明顯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