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下的英國紅色電話亭

2020-12-25 澎湃新聞

共享經濟下的英國紅色電話亭

Francesca Street 譯 Jing

2017-04-05 09:51 來源:澎湃新聞

長久以來,紅色電話亭一直是英國的標誌之一。不過如今公用電話使用率越來越低,人們開始思索,這些紅色電話亭還能有哪些新的用途?

紅色電話亭是人們最熟悉的英國標誌之一

海德公園、白金漢宮、大本鐘,如果還能有一樣東西能令你立刻想到英國,那一定是街頭巷尾四處可見的復古紅色通用電話亭了。自1924年著名設計師賈爾斯·吉爾伯特 · 斯科特把它帶到了街頭,它就一直是這個國家最著名的標誌之一,也是英國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它曾出現在搖滾歌手大衛·鮑伊的唱片封底,許多以英國為背景的電影中,也曾出現在無數遊客的旅行記錄裡。英國索爾福德大學教授奈傑爾·林格說:「大街上的紅色電話亭充滿了戲劇感,它的顏色、它窗戶的樣子以及圓圓的頂部都顯得精巧而復古,像是一件漂亮的舞臺道具。」

然而在智慧型手機越來越普及的今天,已經很少有人會去真正使用這些公用電話亭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改造電話亭計劃正在全國展開,人們紛紛為這些古老的小玩意兒找到了新的用途。

布萊頓海邊,電話亭變身小賣部

在距離倫敦一個小時車程的度假勝地布萊頓,愛德華·奧特威爾和史蒂夫·比肯把碼頭邊的兩個電話亭拆空,然後販賣起了帽子和太陽眼鏡,生意好的驚人。兩人隨後又成立了紅色電話亭公司,買下全國500個電話亭來出租。租金一年3600英鎊。

倫敦人歐麥爾·哈立德就是租客之一。他在城市北部利用電話亭開了一個迷你咖啡吧「Kape Barako」,它甫一誕生就成了「網紅」,在社交軟體上出現的概率甚至超過了傳統的電話亭。

Umar Khalid與他的迷你咖啡吧

英國北部的蘇格蘭高地被許多人認為是歐洲風景最美的地方,這裡山脈雲集、人煙稀少。然而風景絕美的另一面就是手機信號通常不佳。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蘇格蘭毗鄰凱恩戈姆國家公園的小鎮Merrywell不久前通過改造紅色電話亭,擁有了全英國最小的一家網吧。這個電話亭是上世紀40年代投入使用的,現在由隔壁畫廊主人薩拉·帕克負責運營。她把畫廊的WIFI覆蓋到了這個電話亭中,還增加了一個小小的熱飲販賣機。

全英國最小的網吧

在倫敦東南部的一個郊區社區,由紅色電話亭改建而來的兩個微型圖書館很受當地居民的歡迎。電話亭24小時開放,分別針對成年人和兒童。「一開始我們擔心會不會有人搞破壞,比如拿走所有的圖書什麼的,沒想到它運營得很好。」圖書管理員蘇珊·貝內說。

微型社區圖書館

遍布全英國的Pod Works公司則把傳統電話亭變成了小型工作站。附設有桌椅、印表機、25英寸屏幕、電源插座和咖啡機等設施。Pod Works公司認為,這或許是移動辦公的新趨勢。手機維修公司Lovefone則乾脆租用電話亭作為維修場所。公司CEO羅伯·克爾表示:「我對電話亭的寬敞感到很驚奇,覺得它很適合讓一個技術人員待在裡面。」當然,他沒有說的是,租用電話亭的價格要比租個專門店面便宜多了。

或許以後人們會習慣在電話亭裡辦公

對手機維修站來說,電話亭的空間足夠寬敞


更多前沿旅行內容和互動,請關注本欄目微信公眾號Travelplus_China,或者搜索「私家地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英國、共享經濟、紅色電話亭

相關推薦

評論(28)

相關焦點

  • 英國經典紅色電話亭變身:上班族大愛
    IT之家訊 5月14日消息,移動通信時代已經到來,固定電話大都已經被手機替代。發達國家更是如此,許多城市的電話亭基本上已經廢棄,只有在電影電視上才能看到還有人用它來打電話。不過這些廢棄的電話亭怎麼處置是個問題,尤其在歐美電話亭曾經風靡一時的國家,一度成為一個城市的風景線,直接拆掉未免可惜,因此,像英國倫敦政府,曾想方設法改造電話亭,此前政府將電話亭改造成太陽能手機充電站,而現在,又有一個想法誕生了。
  • 英國紅色電話亭變身迷你圖書館
    點擊查看更多雙語新聞(Agencies)在如今的移動通訊時代,英國標誌性的紅色電話亭已漸漸過時,但英國各地的小鎮居民正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來保衛這些「紅盒子」。紅色公用電話亭被視為英國社會的文化標誌,在社區居民的努力下,英國數百個電話亭獲得新生,被用來展示藝術、詩歌,甚至變身為迷你圖書館。在牛津郡附近的沃特佩裡小鎮,120名居民在一個緊挨著一處古老的領主宅邸的電話亭裡放上了一盆風信子、幾疊園藝及廚藝雜誌,並在亭壁上貼了一些詩作。這座電話亭曾險些被英國電信公司拆毀,但當地居民將其挽救了下來。
  • 英國人為拯救紅色電話亭拼了!
    是馳騁街道的黑色計程車,載滿遊客的紅色雙層巴士,還是一個個醒目的紅色電話亭? 隨著個人電話的普及,曾一度被奉為英國「文化符號」的紅色電話亭使用率在幾年內大幅降低,有的甚至直接被扔進「墓園」裡逐漸生鏽。
  • 雙語閱讀:英國紅色電話亭變身迷你圖書館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正文雙語閱讀:英國紅色電話亭變身迷你圖書館 2013-01-21 15:18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 英國紅色電話亭新用途:變身手機維修站
    【每日科技網】   8月24日消息,在共用電話風靡世界的年代,英國標誌性的紅色電話亭成為這座城市的一道風景線,但隨著移動通訊設備的浪潮迅速撲來,這些電話亭又被時代淘汰。
  • 紅色電話亭、紅色巴士……英國人鍾情紅色源於何?
    從大街小巷穿梭的雙層巴士、無數遊客合影的電話亭再到每家每戶的郵箱,甚至皇家衛兵的服裝,映入眼帘的全都是熱情似火的紅。除了這3種標誌以外,在英國,火車、地鐵的車廂外殼主色調也是紅色,英國皇家郵政的郵車不是綠色的,而是紅色的。為什麼英國人對紅色如此情有獨鍾呢?
  • [共度晨光]英國:紅色電話亭「變身」迷你辦公室
    [共度晨光]英國:紅色電話亭「變身」迷你辦公室 英國:紅色電話亭「變身」迷你辦公室。
  • 英國電話亭再設計 感受各式各樣的電話亭
    這項全民設計活動邀請了來自英國及全世界的知名藝術家、建築師、設計師,在原有的英式紅色電話亭基礎上進行創作,最後的作品都安放在倫敦街頭。在拍賣中,7號作品《長頸鹿破亭而出》和波普藝術教父Blake爵士的作品拍出1.7萬英鎊,同列當晚最高拍賣價。其他作品也各有打動人的理由。
  • 廣州現內地唯一懷舊紅色電話亭
    的確,紅色電話亭是英國的標誌。上周,中國內地唯一一個紅色電話亭在環市東揭幕,連英國駐廣州總領事也來捧場呢。電話亭生產於1952年 這個K6紅色電話亭生產於1952年,上周四晚,它被運到了建設五馬路。英國駐廣州總領事館總領事Morgan在揭幕儀式中介紹,紅色電話亭是英國的標誌之一,第一個紅色電話亭誕生於1921年,名為K1。
  • 那些曾「紅」透英國半邊天的電話亭,它們現在還好嗎?
    很多英國電影,也嘗嘗會使用紅色電話亭作為背景,比如《帕丁頓熊》。這些電話亭不僅不賺錢,而且還虧錢,一年的維修費用就高達500萬英鎊…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電話亭壞的壞,破的破,逐漸被大城市淘汰,被扔到了英格蘭北部一個叫Carlton Miniot小村莊,紅色電話亭在風雨侵蝕下被逐漸腐蝕…
  • 原來英國電話亭不只有紅色的! | 遊遊英語第34期
    如果你來過英國,或是了解過英國的文化,那你一定會對這個紅色電話亭並不陌生。英國街頭的紅色電話亭,一直是英國的文化象徵之一,無數充滿英倫風情的照片裡都有它的身影。你可以稱它為「Red Telephone Box」,也可以叫它「Kiosk」。它出沒於街頭巷尾。你可以在大本鐘前發現它。其實是一個藝術雕塑。
  • 把電話亭改成閱讀處 上海「共享悅讀亭」能走多遠
    公用電話亭曾是群眾重要的通訊聯絡渠道,也是街頭獨特一景。但隨著手機普及度越來越高,IC卡公用電話亭已然褪色了。近日,上海市徐匯區嘗試讓公用電話亭再現「榮光」,該區計劃將公用電話亭改造為「家門口的共享悅讀亭」,以靈活的形式與主題滿足市民對閱讀的各種需求。
  • 英國擬三年內拆除近兩成約8700個紅色電話亭
    紅色電話亭作為英國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曾遍布大街小巷。如今,隨著使用者大大減少,英國電信公司決定三年內拆除近兩成、約8700個公共電話亭。英國電信公司18日說,英國現有約4.68萬個公共電話亭,其中多數常年人跡罕至。特別是隨著手機的興起,公共電話亭最近10年使用量下降90%。
  • 倫敦街頭的一抹紅——英國電話亭的復古範
    如果要找一個既能代表英國特色,又每天都要打交道的事物,那麼非紅色電話亭莫屬了。雖然早已經是移動通訊時代。
  • 英國電話亭變身迷你博物館 申請吉尼斯紀錄
    英國約克郡一家博物館也許是世界上最小的博物館,因為博物館建在一個電話亭裡,只能容納一名參觀者。    紅色電話亭曾是英國標誌性街景,但由於手機的普及逐漸失去通信作用。約克郡沃利村的一些村民想,何不把當地一座被廢棄的電話亭改造成介紹村史的博物館?
  • 上海:街頭公用電話亭擴充成「共享悅讀亭」
    新華社上海3月26日電(記者李榮)25日,6個由電話亭擴充而成的「共享悅讀亭」出現在上海市徐匯區街頭。這些電話亭將保留原有的通話功能,同時新增公共閱讀的「新元素」。公用電話亭曾遍布城市街頭,為市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便捷。
  • 英國街頭的紅色電話亭,人們變廢為寶,成了一座「小咖啡館」!
    英國是一個古老的資本主義國家,在其漫長的發展歷史中,它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衝擊,在不同時期,文化印記一直是英國的旅遊特色,它為英國的城市景觀增添了更多的魅力,英國是一個風景優美的國家。它與歐洲大陸隔海相望。因為四面環海,英國的氣候也很多變,寒冷和潮溼在這裡很常見,這也創造了島國的特殊風景。
  • 《紅色的電話亭》錦豹子-協助拍攝
    電話亭是一個矗立於街頭,內有一部公用電話的小屋子,這些公用電話一般需要收費。電話亭通常設有透明或有小窗的閘門,以保障使用者的隱私之餘,又可讓人知道電話是否正在使用中。紅色的電話亭【第1幅圖】此作品由南陽攝影愛好者陸先生在著名的湖南地區拍攝
  • 「失寵」的公共電話亭該變身了
    日前,上海市徐匯區發布消息,該區域的街頭電話亭將在保留通話功能的基礎上,變身「共享悅讀亭」,為市民提供閱讀相關服務。提起公共電話亭,估計現在很多小年輕已經「無感」了。畢竟他們沒經歷過電話亭的輝煌過往——那時候,公共電話亭遍及大街小巷,成為街頭一景,人們打電話都會買IC卡,使用時常常要排隊,如果裡面的人嘮叨個沒完,亭外的人可能還會有意見……現在呢?很多電話亭幾乎已成擺設。有的經長年日曬雨淋,斑駁不堪;有的早已損壞,無法使用;還有的被「小廣告」瞄上了,貼滿了各種兼職、包車、辦證等「牛皮癬」,從當年的街頭一景淪落為「煞風景」,影響城市形象。
  • 《街上紅色的電話亭》鎮三山-協助拍攝
    電話亭是一個矗立於街頭,內有一部公用電話的小屋子,這些公用電話一般需要收費。電話亭通常設有透明或有小窗的閘門,以保障使用者的隱私之餘,又可讓人知道電話是否正在使用中。街上紅色的電話亭【第1幅圖】此作品由中山攝影愛好者蒲先生在著名的長春地區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