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電話亭、紅色巴士……英國人鍾情紅色源於何?

2020-12-21 騰訊網

紅色電話亭、紅色巴士……英國人鍾情紅色源於何?

楊陽《科知識》

站在英國首都倫敦,你會立刻捕捉到這裡無處不在的一抹紅色。從大街小巷穿梭的雙層巴士、無數遊客合影的電話亭再到每家每戶的郵箱,甚至皇家衛兵的服裝,映入眼帘的全都是熱情似火的紅。除了這3種標誌以外,在英國,火車、地鐵的車廂外殼主色調也是紅色,英國皇家郵政的郵車不是綠色的,而是紅色的。為什麼英國人對紅色如此情有獨鍾呢?

英國人鍾情紅色的原因

首先是王室傳統原因,有歷史記載稱,從羅馬時代起,歐洲的王室就喜歡紫紅色。因為當時印染技術尚不發達,紫紅色的布不好染,因此布匹稀少,價格昂貴,穿紫紅色的衣服就成了王室彰顯自己高貴身份的一個象徵。因此,久而久之,皇家、尊貴和紅色就聯繫到了一起。哪怕到今天,每逢重大場合,伊莉莎白女王常是一身火紅盛裝,皇室的衛兵則穿著一襲紅色的鬥篷或者紅色的軍裝禮服,甚是奪目。

此外,英國人如此喜愛紅色很有可能還有氣候的原因。英國處於歐亞大陸西岸,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旁邊大西洋裡有暖流經過,西風將海洋上的暖溼空氣帶到陸地上,遇冷降水。在陰雨的季節裡,有什麼能比滿目跳動的熱情紅色更令人心曠神怡呢?在這個背景下,一片獨具特色的英倫建築,旁邊一抹現代而又動感的紅色,定格成的畫面也是專屬於英國人的難忘記憶。

倫敦紅色電話亭的前生今世

英國的紅色電話亭有著近100年的歷史演變,見證著英國的變遷。

在通信技術還不發達的時代,長途電話的信號損失很嚴重,常常需要大聲吼叫對方才能聽見,這在英國人看來是很粗魯的,到戶外的「盒子」裡去「喊話」就不會影響家人和鄰居了。

英國最早的電話亭既不是紅色的,也不是現在這個樣子,它經歷了很多版本的演變。第一代的電話亭是由郵政總署於1920年主持設計的,名字為KioskNo.1,簡稱K1。K1進入城市,招致城市人的反對。首先提出抗議的是倫敦人,倫敦人認為K1造型醜陋,破壞了倫敦街道,然後是伯明罕,接下來,連英國郵政總署自己也看不慣K1的設計了。最後,皇家藝術委員會、皇家協會、英國建築師協會共同建議以招標的方式對電話亭的外觀重新進行設計。

1924年,在英國皇家藝術委員會的監督下,招標開始。英國3位知名的建築設計師被邀請提交設計方案,最終,賈萊斯·吉爾伯特·斯科特的方案被採納。斯科特是馳名英國的建築設計師,他所設計的利物浦新羅馬教堂被認為是將現代設計和哥德式風格結合的建築設計典範。除此之外,斯科特另一個標誌性設計是巴特錫電廠。

(賈萊斯·吉爾伯特·斯科特)

斯科特的電話亭設計採用的是新古典主義的風格,在電話亭的頂端,加上了一個圓頂。這個圓頂設計,斯科特是從英國建築設計師、新古典主義創始人約翰·索恩的墓地紀念碑獲得的設計靈感。迫於美感的需求和現實的需要,當局對斯科特設計的這個K2進行了改動,最主要的變化就是顏色,從銀色改為了醒目的紅色,不僅辨識度增加,也提高了整個城市的色彩豐富度。可能當時連郵政總署都沒料到這樣的改動竟然如此成功,現在成了倫敦不可替代的一景。

從1926年開始,K2在倫敦批量安裝,問題也在實踐中逐漸暴露出來,也促成K系列不斷演變升級。為了解決成本壓力,1928年郵政總署又再次委託斯科特設計出更為經濟的K3,後來為了應對水泥預製板裂縫問題,郵政總署又先後設計了K4和K5。

然而,無論是K4還是K5,都不是我們現在最常看到的版本。現在英國最常見的是K6。1935年,為了紀念喬治五世登基25周年,斯科特再次出山,親自設計了K6電話亭。K6去掉了K2的一些修飾,再加上一些20世紀30年代的「現代」元素。K2高2.82米,重1.25噸;而K6高2.51米,重約0.7噸,可以看作是K2的縮小版,在人行道上所佔用空間也少了,製作成本也比K2降低了不少。

K6開始只在倫敦安裝,一共安裝了1.6萬臺,使當時整個英國的電話亭數量達到了3.5萬臺。最開始,倫敦居民對猩紅的K6電話亭有點牴觸,不過不久,越來越多的人發現經K6點綴的街區異常美麗。到1980年左右,紅色電話亭的使用達到了鼎盛時期,總共有7.3萬個紅色電話亭。

但是隨著新通信技術的普及,公用電話使用率越來越低,人們手中的行動電話成了「紅盒子」的最大敵人,英國電信公司也決定拆除一部分紅色電話亭。這讓許多懷舊的英國人感到難以接受,不少人提出:無論是否拆除公用電話,他們都希望在當地保留紅色電話亭。為了能夠保住紅色電話亭,2012年英國電信集團專門推出了一個「領養」計劃(Adopt-a-Kiosk),鼓勵各地的區政府及慈善機構花1鎊購買一個電話亭。

英國紅色巴士的由來

在工業革命之前,馬車是英國人出行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最早的巴士服務還是由馬車來提供的,直到1855年成立了倫敦馬(匹)拉公共汽車公司(LGOC),才開始規範公共馬車服務。LGOC於1902年開始使用汽車作為公共運輸工具。1912年,LGOC被當時負責倫敦地鐵線路的倫敦地下電氣鐵路有限公司(UERL)收購。

1933年,倫敦巴士正式從「London General」更名為「London Transport」。就這樣,象徵倫敦的紅色雙層巴士正式誕生了。在柴契爾夫人執政的1984年,英國開始推行巴士網絡私有化,於是各種顏色的巴士湧入市場,衝擊著紅色巴士的「正統地位」。其中很多顏色即使放在今天,也會覺得是不常見的,比如白色、慄色、藍色加黃色等。

顯然,倫敦民眾並不買帳,極具符號色彩的「巴士專用」一下被破壞了,民間反對的聲音越來越大。最後迫於壓力,政府不得不在1989至1990年期間用行政的力量幹預市場,要求所有進入倫敦的巴士運營商都必須採用紅色為主要顏色,讓人們熟悉的「一片紅」又回來了。所以嚴格地說,是倫敦人民讓「英倫巴士紅」保留了下來,不然今天的巴士不知道會是什麼樣子。

相關焦點

  • 英國人為拯救紅色電話亭拼了!
    是馳騁街道的黑色計程車,載滿遊客的紅色雙層巴士,還是一個個醒目的紅色電話亭? 然而,紅色電話亭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性已經越來越低。 新文明對舊文明的吞噬,從來都不講情面。隨著個人電話的普及,曾一度被奉為英國「文化符號」的紅色電話亭使用率在幾年內大幅降低,有的甚至直接被扔進「墓園」裡逐漸生鏽。
  • 廣州現內地唯一懷舊紅色電話亭
    的確,紅色電話亭是英國的標誌。上周,中國內地唯一一個紅色電話亭在環市東揭幕,連英國駐廣州總領事也來捧場呢。電話亭生產於1952年 這個K6紅色電話亭生產於1952年,上周四晚,它被運到了建設五馬路。英國駐廣州總領事館總領事Morgan在揭幕儀式中介紹,紅色電話亭是英國的標誌之一,第一個紅色電話亭誕生於1921年,名為K1。
  • 英國紅色電話亭變身迷你圖書館
    點擊查看更多雙語新聞(Agencies)在如今的移動通訊時代,英國標誌性的紅色電話亭已漸漸過時,但英國各地的小鎮居民正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來保衛這些「紅盒子」。紅色公用電話亭被視為英國社會的文化標誌,在社區居民的努力下,英國數百個電話亭獲得新生,被用來展示藝術、詩歌,甚至變身為迷你圖書館。在牛津郡附近的沃特佩裡小鎮,120名居民在一個緊挨著一處古老的領主宅邸的電話亭裡放上了一盆風信子、幾疊園藝及廚藝雜誌,並在亭壁上貼了一些詩作。這座電話亭曾險些被英國電信公司拆毀,但當地居民將其挽救了下來。
  • 《紅色的電話亭》錦豹子-協助拍攝
    電話亭是一個矗立於街頭,內有一部公用電話的小屋子,這些公用電話一般需要收費。電話亭通常設有透明或有小窗的閘門,以保障使用者的隱私之餘,又可讓人知道電話是否正在使用中。紅色的電話亭【第1幅圖】此作品由南陽攝影愛好者陸先生在著名的湖南地區拍攝
  • 紅色雙層巴士,英國的特色,同時也是英國人的浪漫
    初到英國的朋友們對英國的公交都會有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倫敦有著歷史文化底蘊的紅色塗裝雙層巴士,它作為英國公共運輸領域的象徵,在街道上,處處可見。紅色雙層巴士第一次駛入倫敦是1954年,當時它有個響亮的名字叫「馬路大師」。從那個時候開始它就已經成了英國人心目中的「國寶」。這一次的旅程我們在倫敦街道上看見傳統的紅色電話亭、紅色郵筒、紅色櫥窗等。就像我們曾在影視作品中見到的那樣。
  • 共享經濟下的英國紅色電話亭
    不過如今公用電話使用率越來越低,人們開始思索,這些紅色電話亭還能有哪些新的用途?紅色電話亭是人們最熟悉的英國標誌之一海德公園、白金漢宮、大本鐘,如果還能有一樣東西能令你立刻想到英國,那一定是街頭巷尾四處可見的復古紅色通用電話亭了。
  • 《街上紅色的電話亭》鎮三山-協助拍攝
    電話亭是一個矗立於街頭,內有一部公用電話的小屋子,這些公用電話一般需要收費。電話亭通常設有透明或有小窗的閘門,以保障使用者的隱私之餘,又可讓人知道電話是否正在使用中。街上紅色的電話亭【第1幅圖】此作品由中山攝影愛好者蒲先生在著名的長春地區拍攝
  • 國外那些事: 紅色的城市之足:英國雙層巴士
    ]  紅色的城市之足英國雙層巴士文/上官孔孔談到英國,小編首先想到的,不是福爾摩斯,不是哈利波特,也不是黑色的計程車和紅色的電話亭,而是那一輛輛穿行在英國街頭巷尾的雙層巴士。 雙層巴士起源於英國,其中行駛在倫敦的紅色雙層巴士,與白金漢宮一樣,被懷舊的英國民眾視為是英國國家的象徵,是英國的「國寶」。紅色雙層巴士與紅色電話亭、紅色郵筒以及黑色計程車,均是倫敦的標誌。
  • 雙語閱讀:英國紅色電話亭變身迷你圖書館
    在如今的移動通訊時代,英國標誌性的紅色電話亭已漸漸過時,但英國各地的小鎮居民正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來保衛這些「紅盒子」。   紅色公用電話亭被視為英國社會的文化標誌,在社區居民的努力下,英國數百個電話亭獲得新生,被用來展示藝術、詩歌,甚至變身為迷你圖書館。   在牛津郡附近的沃特佩裡小鎮,120名居民在一個緊挨著一處古老的領主宅邸的電話亭裡放上了一盆風信子、幾疊園藝及廚藝雜誌,並在亭壁上貼了一些詩作。   這座電話亭曾險些被英國電信公司拆毀,但當地居民將其挽救了下來。
  • 英國經典紅色電話亭變身:上班族大愛
    IT之家訊 5月14日消息,移動通信時代已經到來,固定電話大都已經被手機替代。發達國家更是如此,許多城市的電話亭基本上已經廢棄,只有在電影電視上才能看到還有人用它來打電話。不過這些廢棄的電話亭怎麼處置是個問題,尤其在歐美電話亭曾經風靡一時的國家,一度成為一個城市的風景線,直接拆掉未免可惜,因此,像英國倫敦政府,曾想方設法改造電話亭,此前政府將電話亭改造成太陽能手機充電站,而現在,又有一個想法誕生了。
  • 英國紅色電話亭新用途:變身手機維修站
    【每日科技網】   8月24日消息,在共用電話風靡世界的年代,英國標誌性的紅色電話亭成為這座城市的一道風景線,但隨著移動通訊設備的浪潮迅速撲來,這些電話亭又被時代淘汰。
  • [共度晨光]英國:紅色電話亭「變身」迷你辦公室
    [共度晨光]英國:紅色電話亭「變身」迷你辦公室 英國:紅色電話亭「變身」迷你辦公室。
  • 《哈利波特》裡的紅色電話亭,還好嗎?
    《哈利波特》裡的紅色電話亭,還好嗎?
  • 原來英國電話亭不只有紅色的! | 遊遊英語第34期
    如果你來過英國,或是了解過英國的文化,那你一定會對這個紅色電話亭並不陌生。英國街頭的紅色電話亭,一直是英國的文化象徵之一,無數充滿英倫風情的照片裡都有它的身影。你可以稱它為「Red Telephone Box」,也可以叫它「Kiosk」。它出沒於街頭巷尾。你可以在大本鐘前發現它。其實是一個藝術雕塑。
  • 英國擬三年內拆除近兩成約8700個紅色電話亭
    紅色電話亭作為英國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曾遍布大街小巷。如今,隨著使用者大大減少,英國電信公司決定三年內拆除近兩成、約8700個公共電話亭。英國電信公司18日說,英國現有約4.68萬個公共電話亭,其中多數常年人跡罕至。特別是隨著手機的興起,公共電話亭最近10年使用量下降90%。
  • 廣州紅色主題觀光巴士啟動 帶領市民追尋廣州紅色印記
    2020年5月19日是第十個「中國旅遊日」,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推出了廣州紅色主題觀光巴士,帶領市民遊客沿著紅色先烈的足跡,打卡廣州紅色地標,追憶波瀾壯闊的廣州紅色往事。廣州紅色主題觀光巴士。  主題巴士的外身是醒目的紅色,車廂內外裝飾著豐富的紅色文化元素,猶如一個移動的紅色展覽館。車身手繪的廣州紅色地標展示著廣州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敘說著廣州紅色歷史的發展進程。
  • 乘紅色巴士 訪紅色基因!尋訪一個村莊的初心故事
    10月17日下午2時30分,紅色巴士(北線)抵達王江涇鎮,19位王江涇鎮中學的教師在校門口登上紅色巴士,先後走進古塘村、蘇嘉鐵路遺址,再踏上長虹橋。從感受一個村莊的蝶變開始,教師們認真聆聽初心故事,暢談自己對初心和使命的理解和感悟。
  • 台州丨亭旁:打造紅色旅遊小鎮
    圖為亭旁鎮「1928」街區一景。亭旁鎮是我省第一個蘇維埃政權誕生地,素有「浙江紅旗第一飄」的美譽。如今這片革命老區藉助美麗城鎮建設契機,更好地舒展自身的紅色、非遺之美。「鎮裡以紅色文化、非遺文化為主打,用好用足『紅色資源』,激活『祭冬基因』,以『鎮區景區化、景區基地化』為原則,將文化元素植入美麗城鎮建設中,走出『文化塑魂、旅遊築形』的特色發展之路,打造紅色亭旁、非遺小鎮的形象。」三門縣亭旁鎮美麗城鎮辦主任盧建黨說。
  • 那些曾「紅」透英國半邊天的電話亭,它們現在還好嗎?
    醒目的紅色雙層巴士?Scott設計的電話亭外面其實是銀色的,裡面是藍綠色的,可最後被改成了紅色(估計是因為Post Office的顏色一直是以紅色為主導,郵筒就是紅色的,因為紅色是最明顯的顏色)。1926年,紅色電話亭開始在倫敦被大面積使用。
  • 倫敦街頭的一抹紅——英國電話亭的復古範
    但在英國人的心中,紅色的公共電話亭卻極為重要,它不僅成為了英倫文化的代表標識,更是所有訪問英倫的遊客必定合影的景觀之一。倫敦紅色電話亭是由英國建築師Giles Gilbert Scott所設計.1924年由他所設計的K2版型的電話亭獲得了當時英國郵局所承辦的競賽,並於1926年這一版的紅色電話亭第一次被搬上了倫敦街頭.Gilbert所設計電話亭大膽的使用了鮮豔的紅色,凸顯了當時大英帝國的高傲氣質,並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