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臨端午,田裡不打鼓」,19年夏至時間,三伏天具體日期?

2020-12-24 豬友巴巴

文/豬友巴巴

「夏至臨端午,田裡不打鼓」,19年夏至時間,三伏天具體日期?

生活在農村,隨著麥收時節的到來,家家戶戶都在為「搶收」「搶種」而忙碌著,這也是所謂的「三夏」,不過,今年麥收時間大致和端午重合,也與高考同期,因此,在農村,由於農事的繁忙,對於端午來說,也只能草草的度過了!隨著氣溫的節節升高,一年中最為炎熱的季節也將到來,在農村,俗話說「夏至臨端午,田裡不打鼓」什麼意思,今年夏至具體日期,以及即將到來的「三伏天」具體日期又是多少呢?今天我們簡單的介紹一下!

第一、夏至節氣的具體日期

夏至是24節氣之一,是太陽運行到黃經90度,直射北回歸線的時候,也是白晝最長的時間,一般情況下在每年的陽曆6月21~22日,今年恰好是6月21日!夏至來臨後,也進入到了一年中,最為猛烈的強對流天氣中,高溫盛行,降雨頻繁,這也是反映四時變化的一個重要的節氣!在此之間,防暑降溫,最為重要,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大家要謹記呀!

第二、俗語「夏至臨端午,田裡不打鼓」

在農村,這句俗語,老人常用於預測莊稼的收成!意思是說,如果夏至與端午靠的很近,地裡的莊稼收成不太好,在舊時,刀耕火種的農村,家家戶戶要用鐮刀進行收割,而收割綑紮的麥子要運到打穀場用石碾子來脫殼,因而會有打鼓的聲音!而如果,夏至與端午臨近,那麼收成不太好,打穀場中,脫粒的麥子不多!不過,在筆者看來,這句俗語已經缺少了借鑑的理由,主要還是,如今機械化的收割,對於很多農民來說,從準備收割到曬乾賣掉,短則一日,多則三天!在筆者的家鄉,今天,很多村民用收割機收完了麥子,由於已經足夠幹了,很多村民把麥子拉回家就直接賣掉了!

第三、2019年三伏天的具體日期

俗話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為炎熱的一段時期,也是很多人思念冬季最甚的一段時間!對於2019年的三伏天的起止日期,小編簡單的普及一下!

初伏:2019年7月12~21日,也就是夏至日後的第三個庚日,俗話說「一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煎餅卷雞蛋」!

中伏:2019年7月22~8月10日;

末伏:2019年8月11日~20日;末伏是立秋後第一個庚日,一般來說,10天一伏,不過也有中伏是20天的!在農村也有「秋老虎」之說,也就是「末伏加一伏」,氣溫立秋後,還會繼續炎熱一段時間!

「夏至臨端午,田裡不打鼓」,19年夏至時間,三伏天具體日期?對此,你是如何看待的呢?【豬友巴巴】服務三農,專注農村,歡迎大家訂閱!

相關焦點

  • 夏至馬上到,古人講「夏至三庚數頭伏」,今年什麼時候入伏?
    按照農曆計算,三伏天大約處於每年陽曆七月中下旬至八月中下旬。可以說三伏天,是一年四季中氣溫最高的日子,三伏天時一定要積極做好防暑措施。2020年三伏天的時間一共有40天,從7月16日開始至8月26。從初伏開始歷經中伏一直到末伏,其中初伏10天、中伏20天、末伏10天。可以說除了三九天之外,三伏天是一年中最難熬的日子。
  • 2020夏至是幾月幾日幾點幾分 今年夏至節氣具體時間
    2020今年夏至節氣具體日期時間>>  新華社天津6月19日電(記者周潤健)「星繁愁晝熱,露重覺荷香。」《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6月21日5時44分迎來「夏至」節氣。此時節,荷花別樣紅,蟬鳴聲聲響。
  • 2019年夏至具體時間是哪一天 夏至是什麼意思夏至節氣吃什麼好
    2019年夏至具體時間是哪一天?夏至是什麼意思?「驕陽漸進暑徘徊,一夜生陰夏九來。」《中國天文年曆》顯示,2019年夏至是2019年6月21日23時54分迎來「夏至」節氣。夏至是什麼意思,夏至之後進入一年中最為炎熱的時段,人體易出現乏力、疲倦等「苦夏」症狀,飲食上有哪些講究?
  • 2020年的三伏天從哪天開始?農村「夏至三庚」是怎麼計算伏天的?
    摘要:2020年的三伏天從哪天開始?農村「夏至三庚」的算法是怎麼計算伏天的?農村老話常說,「冬有三九,夏有三伏」,這伏天就是夏天最有標誌的天氣了,而「伏」最淺顯的理解就是「趴著不動」,伏天在家不動就是最佳的過夏天的方式。
  • 夏至已至,今年的三伏天從哪天開始?夏天也有「九九歌」?
    根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的計算,北京時間6月21日23時54分,我國迎來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
  • 2019年夏至具體時間是幾月幾日幾點幾分 今年夏至天氣特點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公曆6月20日,或21日,或22日。夏至這天,太陽運行至黃經90度(夏至點,目前處在雙子座),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2019年夏至具體時間是幾月幾日幾點幾分  2019年夏至具體時間是哪一天?
  • 2019年什麼時候入伏共多少天?2019年入伏出伏時間具體日期
    2019年入伏的時間是2019年7月12日,具體2019年數伏時間表如下:  初伏:2019年7月12日(農曆六月初十)——2019年7月21日(農曆六月十九)  中伏:2019年7月22日(農曆六月二十)——2019年8月10日(農曆七月初十)  末伏:2019年8月11日(農曆七月十一)——2019年8月20日(農曆七月二十
  • 今日夏至,俗語「夏至三庚入伏」,啥意思?看看今年哪天入伏?
    今天是父親節,同時也是二十四節氣的夏至,二十四節氣在我國已經有了2000多年的歷史,最早在周代的時候,人們就通過土圭測日影的方法確定了最早的四個節氣,這個節氣之中就包括夏至,至的意思就是達到的意思,所以夏至的意思就是說,夏天已經來臨了,夏至這一天白晝的時間最長,太陽的角度最高,古人非常看重夏至這個節氣
  • 2020年三伏天什麼時候開始結束?今年三伏天時間
    2020年三伏天什麼時候開始?幾月幾號結束?一起來看看吧。  具體到今年的三伏來說,7月16日至7月25日為初伏,7月26日至8月14日為中伏,8月15日至8月24日為末伏。相關新聞  新華社天津6月21日電 6月21日,迎來夏至。「夏至三庚數頭伏」。
  • 2017年夏至具體時間是哪一天 夏至是什麼意思吃什麼好
    2017年夏至是哪一天夏至是什麼意思對北半球的居民來說,指太陽到達夏至點的時刻;對南半球的居民來說,指太陽到達冬至點的時刻 2.二十四節氣之一,在6月21或22日,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長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公曆6月20或21或22日。夏至這天,太陽運行至黃經90度(夏至點,目前處在雙子座),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對於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來說,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一天。
  • 夏至到,俗語「夏至三庚數頭伏」,今年哪天入伏?入伏後哪天最熱
    在夏至節氣這天,不僅是太陽最偏北的一天,同時在正午的時候也是一年中太陽高度最高的一天。所以這一天也是一年中白晝時間最長的,在北半球將得到的太陽幅度最多。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從夏至節氣以後,天氣也一天比一天炎熱了。夏至節氣到了,那三伏天也就不遠了。老話常說「夏至三庚數頭伏」,那今年哪天入伏?入伏後哪天最熱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 夏至才是吃粽子的節氣?有關夏至的小知識都在這兒了!
    自古以來,就有在夏至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年豐。既然太陽在夏至這一天就到達了一年中最北的位置,那為什麼夏天最熱的時候卻是三伏天?夏至這天,北半球從太陽那裡接收到的熱量的確最多,但每天的平均溫度不完全取決於從太陽得到多少熱量,而是每天得到的熱量和散失的熱量之間的差,即積累的熱量的淨變化。在夏至過後的幾十天中,每天接收到的熱量還是超過散失的熱量,所以日平均溫度繼續升高,到「三伏天」升到最高。只有當太陽足夠「低」,每天接收的熱量少於散失的熱量後,溫度才開始降低。
  • 農村老人說「夏至三庚入伏」,2020年啥時候夏至,啥時候入伏呢
    一般情況下二十四節氣相差都會在15天左右,但今年的芒種和夏至之間,卻出現了16天,根據日曆我們可以清晰看出,芒種是在6月5日,而夏至則是在6月21日,為什麼不按照套路出牌,形成了16天呢?地球公轉一周為365天5時9分10秒,按照24節氣黃道運行,運行的速度是不均等的,所以根據24節氣來說,每個節氣太陽在黃道上度數雖然相同,但時間上面是會有差異的,黃道跟地球公轉會相差1-2天,而且由於夏至正處於遠日電,此時公轉速度較慢,再加上今年是閏四月的原因,所以芒種跟夏至之間就出現了不常見的16天。
  • 夏至吃什麼養生?2019夏至具體時間 夏至傳統食物吃什麼?
    6月21日是夏至節氣。「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太陽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白晝時間達一年中最長,之後白天就會一天比一天短。雖然白晝最長,太陽角度最高,但夏至日並不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冬天有數九,夏天亦有,夏至日便是一九的開始。俗話說「冬至餃子夏至面」,夏至除了吃麵,還有哪些傳統食物呢?各地夏至習俗吃什麼呢?
  • 夏至是晝長還是夜長 2018夏至晝長時間與日出時間介紹
    馬上就快到夏至了,夏至時節是北半球距離太陽最近的時候,這時候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上,此時北半球白天最長,而黑夜最短。那麼夏至白晝有多長,夏至日出時間什麼時候呢?這一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那麼夏至是晝長還是夜長呢?下面就來看看吧!  ­夏至的時候北半球白天最長,而黑夜最短。  ­夏至時,北鬥指向乙。
  • 農村俗語:「夏至有雨三伏熱,重陽無雨一冬晴」,具體指什麼?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俗語:「夏至有雨三伏熱,重陽無雨一冬晴」,具體指什麼?在我們廣大農村,很多俗語都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經驗的總結,特別是對於氣候的預測,人們也有著更好的認識。現在就到了夏至節氣了,而且夏至三庚,便入三伏,三伏天也隨之而來,三伏天是一年當中最熱的天氣,這段時間天氣往往比較潮溼、悶熱,這樣的天氣讓人感覺很不舒服。
  • 夏至到來,俗語:「夏至三庚數頭伏」,今年哪天入伏,哪天最熱?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夏至到來,俗語:「夏至三庚數頭伏」,今年哪天入伏,哪天最熱?今年的夏至就是6月21日,夏至已經到來,夏至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夏至這一天太陽直射地面位置到了一年中的最北端。這時候我國北半球的白晝時間開始達到一年中最長的時間。以那麼為例,現在基本上到了晚上20:30左右才正式天黑,白晝時間最長的時間已經到來。
  • 今年5月初1是夏至,農村老人說夏至也有「99歌」,啥時候最熱
    在新五月的到來之際,也正值二十四節氣之中的:夏至來臨,今天將會是全年日照最長的一天,太陽會在天空停留很久很久,才會戀戀不捨地落下西山。這也是夏至跟冬至的最直接的反差,那就是一個是全年日照最長,另一個卻是全年日照最短。大家都知道,農村有句老話叫做:不入夏至不知熱,不到冬至不知冷,冬至和夏至是兩個分水嶺一般的節氣。
  • 2019年三伏天具體時間幾號入伏几號出伏?入伏從哪天算起
    按照傳統的推算方法,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起為「初伏」。因此,今年7月12日上海就將入伏,今年的三伏天共計40天。一般來說,三伏天通常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日子,但事實真是這樣嗎?來看市氣象局的權威說明!  今年的入伏共計40天,初伏為7月12日到21日,中伏為7月22日到8月10日,末伏為8月11日到20日。
  • 夏至詩句古詩大全 形容夏至的詩句描寫夏至的句子關於夏至的諺語
    夏至一陰生,稍稍夕漏遲。  塊然抱愁者,夜長獨先知。  悠悠鄉關路,夢去身不隨。  坐惜時節變,蟬鳴槐花枝。  有關夏至的詩句(二)  夏至後得雨  (宋)蘇轍  天惟不窮人,旱甚雨輒至。  麥乾春澤匝,禾槁夏雷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