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國外兩家環保組織聯合發布的一項報告稱,在美國麥當勞、漢堡王、Wendy's等主要快餐店及Sweetgreen和Cava等沙拉連鎖門店的食品包裝中,發現了有毒物質PFAS(全氟和多氟化合物)。
調查人員通過對6家連鎖企業的38個食品包裝樣品進行全氟辛烷硫酸或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的測試發現,將近一半的樣品氟含量超過100ppm,表明其包裝中含有PFAS。
PFAS是全氟烷基和聚氟烷基物質的英文縮寫。這種人造化學品有很強的化學穩定性和熱穩定性,且疏水疏油,被廣泛用於各種生活必需品、工業生產和服務活動中,比如,牙線和洗髮水、廚具上的不粘塗層、防水透氣的服裝薄膜、食品包裝、電線套管、防火和耐化學腐蝕的油管以及管道螺紋密封膠帶等。
目前已知PFAS這種化學物質,與癌症、肝損傷、甲狀腺疾病和發育問題相關聯,大多數人都是通過食品和飲料接觸到PFAS的。PFAS在空氣和水中甚至可徘徊千年,堪稱「永久化學物」,所以,當人體攝入後,能造成持久傷害。
對上述報告,麥當勞中國和漢堡王方面已相繼作出回應:其在中國使用的食品包裝材料中沒有添加PFASs,完全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請大家放心。
致癌物如何快速檢測?科學家找到新方法
如今,我們每天都要接觸各種化學物質,如食品包裝、化妝品、建築材料、氣霧劑等。其中有許多已被明確列為「致癌物」。
癌症是全球範圍內導致疾病、殘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科學家開發了許多方法,希望在實驗室中測試化學物質的致癌性。但這些方法很複雜,並且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出結果,難以廣泛應用於化學物質檢測。
最近,日本岡山大學牽頭的一支國際研究小組報告了一種可快速實現致癌物檢測的新方法,只需一周就可得出結果。
該方法涉及幹細胞,即前體細胞,它們發展成熟變成有各種特定功能的不同細胞,如血細胞或神經元。
此前,研究團隊曾用一種小鼠幹細胞建立了一個模型。在該模型中,健康幹細胞在放置到小鼠肺癌細胞的條件培養基中4周後,轉化為了「癌性」幹細胞(CSCs)。
在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在一周內測試了110種化學物質。最後,他們發現三種化學物質(PDO325901,CHIR99021和達沙替尼)導致了癌性幹細胞的形成。而這三種物質實際上都能抑制導致癌細胞生長和存活的細胞內信號。當給小鼠注射暴露於這三種化學物質中的幹細胞時,6周內小鼠體內長出惡性腫瘤。
這些發現證明了這種快速檢測方法的有效性和潛力:未來有望藉此獲得廣泛的癌症幹細胞,從而有效評估多種化學物質的致癌風險,推進更精準的癌症預防和治療策略。
好了,今天的話題我們就探討到這裡,我是腫瘤科普志東,如果您想了解腫瘤相關的問題,點擊左下方「了解更多」立即諮詢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