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嶽」羅浮山圓夢國家5A級景區,為惠州首個國家5A級景區,通過5年齊心創建,羅浮山景區環境完美蛻變
12月19日,根據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公告,羅浮山景區獲批國家5A級景區,成為惠州市首個、我省第九個國家5A級旅遊景區。
人間正道,天下羅浮。從古至今,位於東江之濱的羅浮山便是大批文人騷客喜愛登高遊玩的名山,漢代大文學家司馬遷盛讚羅浮山是僅次於五嶽之後的名山,將其稱為「粵嶽」,自此有了「嶺南第一山」之譽。作為嶺南道教文化發祥地,羅浮山道教淵源深厚,被尊稱為道教第七大洞天、第三十四福地,也造就了它在道教文化歷史上的頗高地位。
歷史以來,羅浮山魅力未減,歷久彌新。通過開展國家5A景區創建工作,羅浮山景區完美蛻變,硬體、軟體設施全面升級,「一站式」旅遊服務處處體現人性化細節。
硬體設施升級
遊客中心提供「一站式」旅遊服務景區wifi全覆蓋
自2008年摘取國家4A級旅遊景區起,羅浮山就吹響了向國家5A級旅遊景區進軍的號角。近年來,博羅縣委、縣政府把羅浮山創5A納入「一號工程」,舉全縣之力、集全民之智,發動全縣人民共同力創5A工作。
惠州市委、市政府對羅浮山創5A工作高度重視,羅浮山創5A被寫進今年的市委全會報告和市政府工作報告。市委書記陳奕威、市長麥教猛多次帶隊到羅浮山推進創5A工作,市旅遊局等相關職能部門也積極配合、跟蹤指導。
該縣縣委書記徐雲樞多次在羅浮山創5A工作推進會上強調:「羅浮山創5A,是博羅人民的首個『博羅夢』,要將創5A打造成惠民工程、富縣工程和廉潔工程!」該縣縣長江菊蓮多次表示,各部門要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做好羅浮山創5A的各項工作,確保成功摘取「國家5A」金牌。
配合羅浮山創5A工作,博羅高標準高起點地邀請知名建築設計院修編景區發展規劃,未來,羅浮山景區將成為更宜遊的深度體驗型旅遊景區。
作為進入羅浮山風景區的換乘樞紐,全新的羅浮山旅遊文化廣場靈動大氣,葛洪雕像、綠色步行通廊、生態停車場……豐富的廣場元素形象地展現著景區的人性化,將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設計理念體現到極致。
新啟用的羅浮山遊客服務中心,為遊客提供展示、接待、售票、導遊、郵電、公用電話、緊急醫務室、候車等「一應俱全」的旅遊服務。眼下,羅浮山朱明洞核心景區內,具有嶺南園林建築風格的朱明洞景區新大門也已建成啟用,成為羅浮山新的標誌建築。先後完成衝虛古觀周邊基礎設施和青霞谷改造後,景區推出朱明洞仙道遊覽精品路線,也頗受遊客歡迎。
為適應新時代遊客需求,羅浮山景區還推進無線上網、線路下地等「智慧景區建設工程」。目前,景區已實現wifi信號「全覆蓋」,智慧景區「呼之欲出」。
創意信息提供
LED實時公布景區負氧離子含量
一進入朱明洞景區,清新空氣撲面而來。根據「空氣負氧離子監測站」提供的數據,羅浮山朱明洞景區的平均負氧離子含量達1萬個/立方釐米,夏天達3萬個/立方釐米。遠遠高於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清新空氣負氧離子含量的標準濃度。
如今,景區遊覽主線路上安裝的LED顯示屏,實時公布景區負氧離子含量等信息。據悉,「空氣負氧離子監測站」於今年10月建成,其監測項目還包括景區溫度、溼度、含氧量等。
「監測站建設初衷意在為遊客提供出行的健康指標,促進和引導遊客健康旅遊。」羅浮山景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LED屏實時公布的數據,讓景區優良的生態環境直觀展現在遊客面前,為遊客旅途增添了驚喜。
「令遊客驚喜的還有,黃仙古洞周邊的負氧離子含量高達15萬個/立方釐米。」據介紹,負氧離子被譽為「空氣維生素」,對人體健康及生態環境都有良好作用,已經成為評價環境和空氣品質的一個重要指標。以相關監測數據看,羅浮山絕對可稱之為「天然氧吧」。
軟體服務提升
導遊服務涵蓋英韓日多語種
伴隨景區環境及服務質量的全面提升,羅浮山知名度越來越高,遊客量也越來越大。
配合景區升級和遊客量的增加,羅浮山景區導遊隊伍從原來的13人增至30人,語種除了普通話、客家話、粵語外,還增加英語、韓語、日語等外語語種。
「在都市生活工作久了,人易疲倦。而徜徉羅浮山景區,整個人心曠神怡。」「80後」小夥兒林輝騰在深圳工作,今年「五一」小長假到羅浮山遊玩後,自此愛上這裡,「五一」過後,他還多次前往羅浮山遊玩,「這裡猶如『人間仙境』,我一定會常來。」
居住在羅浮山周邊的居民親身感受著羅浮山近年來的蛻變。「這麼多年來,我看著羅浮山景區在變。」博羅縣長寧鎮人陳湞祥說,今日的羅浮山景區服務處處體現人性化,周邊老百姓越來越喜歡來這裡休閒散步。
景區人性化服務體現在細微的細節中。筆者看到,為了方便遊客,服務中心還設有銀行自助取款機、郵箱、公共電話、醫務室等便民設施。為了照顧特殊群體,還提供殘疾人輪椅、嬰兒車、母嬰室等便民服務。
羅浮山發展劍指國家級養生旅遊度假景區
「後5A時代」將深挖養生
和文化兩大品牌
■延伸閱讀
「我們非常珍惜『國家5A』這一榮譽。獲評國家5A級景區,是羅浮山及博羅旅遊產業發展的一個新起點。」就「後5A時代」,羅浮山景區及博羅旅遊產業如何深化發展,博羅縣委書記徐雲樞思路清晰,他表示,「養生」和「文化」是羅浮山兩大品牌,博羅將深挖兩大品牌,促羅浮山景區升級,助全縣旅遊產業轉型升級。
他從三個層面界定「後5A時代」博羅旅遊產業發展思路。其一,就羅浮山景區發展層面,博羅將抓住羅浮山成功獲批國家5A級景區這一機遇,把羅浮山打造成國家級養生旅遊度假基地;其二,以羅浮山為龍頭,帶動周邊7個鎮發展旅遊產業,在環羅浮山區域打造大羅浮旅遊圈,進而帶動全縣旅遊產業轉型升級;其三,發揮羅浮山旅遊產業的龍頭效應,將旅遊業作為全縣戰略性支柱產業,以旅遊業為抓手,把博羅建設成為宜居宜業宜遊宜休閒、富有嶺南文化特色的山水田園城市。
羅浮之根:道教文化
打造羅浮山「9+2」模式充分挖掘道教文化精髓
魯迅先生曾言:中國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道教文化可謂中國傳統文化的根脈。
羅浮山作為嶺南道教聖地,同時是嶺南道教發祥地,其在道教文化歷史上,擁有頗高地位,被尊稱為道教第七大洞天、第三十四福地。
據悉,為了更好地挖掘羅浮山道教養生文化精髓,充分發揮道教文化正能量,博羅創新思路,擬打造羅浮山「9+2」模式,即在現存的5個道觀上的基礎上,逐步恢復建設另外4個道觀,並在景區內成立廣東道教學院及建造葛洪博物館。
羅浮山文化研究會會長謝澤南介紹,通過實地考察,目前已找到茶山觀等4個古觀的確定遺址。接下來,該研究會將會對4個古觀進行深入的考古取證,重新挖掘資料,爭取儘快修復。
謝澤南透露,作為特殊教育體系範疇,廣東道教學院目前已選址衝虛古觀附近的道教養生研究院——桂花樓。據悉,該學院主要以培養宗教教職人員為目的,其招生對象主要是面向道教界和有道教信仰的信徒。學院擬辦成3年制的大專,第一期招生30人。3年畢業後,再招第二期。
目前該縣已在選址規劃建設葛洪博物館。據悉,該博物館建成後將為世人展示葛洪的生平事跡,以及其在道教、醫學、化學等多個領域的傑出成就,以此紀念葛洪為世人所作的巨大貢獻,推動嶺南道教文化建設。
羅浮之魂:休閒養生
以中醫藥養生為基礎建高端養生旅遊度假目的地
早在1600多年前,隱居羅浮山修道煉丹的東晉道士葛洪就在羅浮山提出養生四守則:一是尊道貴德,以德濟生;二是思神守一,內養元氣;三是不為物累,戒欲修性;四是日常養生訣。簡言之,即德、守、戒、養。
當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養生之時,擁有休閒養生傳統及中草藥寶庫的羅浮山如何挖掘並傳承休閒養生文化?11月中旬,2013廣東道教文化節暨第七屆惠州國際(休閒養生)旅遊節於惠州羅浮山舉行,休閒養生成為參會專家和遊客共議的熱點話題。
倘若說建立道教學院,為更好地研究羅浮山道教文脈;那麼提供養生文化課程,則可實現道教文化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羅浮山景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筆者,目前,羅浮山已成功入選廣東省中醫藥文化養生旅遊示範基地,景區未來將以中醫藥養生為基礎,融合道教養生、溫泉養生、運動養生、生態養生等各種養生形式,建設高端養生旅遊度假目的地。
據悉,一家來自新加坡的國際連鎖養生主題酒店已動工建設。有文化機構也已計劃在這裡開設養生課程,講授國學、道教、飲食等文化知識,將道教養生文化融於日常生活中來,使更多普通人感受到養生文化的魅力。
民生情懷:成果共享
羅浮山下村民共同吃起「旅遊飯」
提及民生情懷,當離不開葛洪隱居羅浮山治病救人的故事。當年,於羅浮山煉丹著書的葛洪以道觀為平臺,免費為老百姓治病,廣受百姓尊敬。
千餘年後的今天,博羅在推進羅浮山創5A的過程中,同樣注重民生情懷,關注旅遊惠民,意在通過發展旅遊業,實施「三變工程」(促村莊變景點,農民變導遊或者旅遊從業人員,農產品變旅遊產品),進而解決老百姓就業問題,帶動百姓致富。
事實上,羅浮山周邊村民如今的確吃起了「旅遊飯」,他們通過銷售農產品和開辦「農家樂」,逐漸嘗到吃「旅遊飯」的甜頭。羅浮山下瀾石村紅花村民小組長林偉明介紹,他們村裡9戶人家均辦起「農家樂」,隨著這幾年遊客增多,「農家樂」生意越做越好,每逢節假日,常常「一桌難求」、「一房難訂」,村民收入節節攀升。
景區串聯:「七星伴月」發展模式
大羅浮旅遊圈開始具備影響力
羅浮山似乎與「7」頗有淵源。作為道教名山,羅浮山是道教第七大洞天,羅浮山下又恰有7個鎮。
在博羅未來旅遊規劃中,羅浮山被賦予旅遊業龍頭地位,她將帶動周邊7個鎮發展旅遊產業,形成大羅浮旅遊圈,帶動全縣旅遊產業轉型升級。「博羅人民認為,環羅浮山周邊7個鄉鎮猶如7顆珍珠,各具特色。在大羅浮旅遊圈中,該縣將羅浮山譽為月亮,7個鎮為星星,旅遊綠道將7個鎮串聯,形成「七星伴月」模式,將7顆」散落的珍珠「串成為價值連城的珍珠項鍊,提升整體旅遊價值。
如今,已由綠道串聯起來的環羅浮山旅遊圈已具一定影響力,每逢周末,越來越多的自駕遊客從珠三角各地到達這裡,吃農家飯、品農家菜、買農產品。
據統計,博羅去年的遊客量突破了500萬人次,其中羅浮山達350多萬人次。今年僅「十一」黃金周,羅浮山景區就接待了遊客23.21萬人次,同比增長25%,旅遊總收入2077萬元,同比增長30%。
■相關
博羅將建東江縱隊公園
羅浮山是昔日東江縱隊司令部所在地。筆者獲悉,為進一步弘揚東縱精神,傳承革命優良傳統,博羅目前正在籌建東江縱隊公園,規劃建設一個全新的紀念館以及相關配套設施,選址在羅浮山管委會瀾石村麻姑峰村民小組。
羅浮山現有華南地區最大的東江縱隊紀念館,據該館館長熊茂昌介紹,紀念館建館10年來,已經接待了各方遊客250萬人。目前,該館已成為惠州及廣州、深圳、東莞、河源等周邊地區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以及黨員活動的一個重要基地,並已成功獲批成為全省首批紅色旅遊示範基地。
羅浮山將開發軍地共建的旅遊景點
羅浮山創5A過程中,博羅縣還在全國首次開創軍民共創5A景區行動。駐地部隊官兵把羅浮山當作第二故鄉,部隊首長直接擔任羅浮山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工作組織委員會副主任,全體官兵與當地幹部群眾一起踴躍參與創建,開展植樹造林、清潔衛生、共建廣場、共建大道等。
據介紹,接下來,該縣將通過軍民共建方式,與駐軍部隊共同開發軍地共建的旅遊景點,推動軍民共融,推動羅浮山景區全面發展。
來源:南方日報 轉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