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八點三十四分,
這一分鐘,我終於在落霞中告別了夕陽
也許很多年後,再度回憶起這一天,
仍然會清晰想起,這一個遠方,
盛滿了詩、畫、夢、馬,
這一個遠方——新疆
現在春日遲遲,夏至未至
這個遠方又醞釀起一場全新的遇見
有點婉轉,有點悠揚,有點清新,
是的,就像那首窗子裡傳來的小夜曲~
新疆,在世界上距離海洋最遠,
同時佔據了我國六分之一版圖,
足足有著101個北京那麼的大的面積。
將近4000公裡的路途,5個小時飛行
到達不易,放下惦念也不易,
大概也只有這樣的天地,才裝得下
我們對遠方的所有想像吧。
沒有鬧鐘,打卡,deadline,紅綠燈
有的是,雪山,森林,曠野,湖泊
湖上清風,與山間明月
從烏魯木齊一路向西
駛過一個看似十分低矮的隘口後——
千年不化皚皚白雪,延綿幾千裡的天山山脈
清藍色的賽裡木湖,冷豔純淨靜謐,
湖邊的野鬱金香和金蓮花,
定格成「金緞鑲邊」絕美畫卷
草場茵茵,野花似浪的喀拉峻草原
一半油菜金黃、一半紫蘇絢麗,
嶺雲杉遮天蔽日,夏特古道的原始森林蒼莽幽靜
......
這一切的一切,我們都擁有著。
在這裡,我看到了可能要跨越整個歐洲才有的景致
一條長達800公裡的風景長廊
將冬天的壯麗,春天的俏皮,初夏的爛漫一覽無餘
這一刻,我知道,我將永遠放不下,
放不下的,還有一份異鄉的親切
在童話一般的藍色喀贊其,
穿街過巷聆聽手藝人的故事,
端過維族朋友遞過來的香茶,
儘管語言此刻不通,但我們有通用的微笑
從風景,到風情,
噠噠的馬蹄是美麗的音符,
不同緯度,不同時令組成輕柔的節奏
多希望我不是過客,是個歸人……
若是希望不能成真,就讓我帶著你
在這個時節再次路過,這個遠方
這個時節來到新疆
不僅可以見到豐富的地貌,
還能同時包攬兩個季節的景色
這趟旅程,與你一起
將這800公裡的美景統統收入囊中
天山南北,春夏小夜曲
開始播放
Destination Description
春夏小夜曲·天山南北8日
▌春夏草原花開,天山南北正當季
春日遲遲,萬物生長
中國最美的春夏,非天山之伊犁莫屬
薰衣草、向日葵、鬱金香各類花海
喀拉峻草原、夏特古道綠草如茵
既然我們已經決定要前往
現在正是最好的時候
▌8天全覽,深度走遍天山南北
√ 大西洋最後一滴眼淚 - 賽裡木湖
√ 世界自然遺產地-喀拉峻草原
√ 全國六大最美草原 - 那拉提草原
√ 國內首座斜拉橋-果子溝大橋
√ 東方普羅旺斯/中國薰衣草之鄉-霍城
√ 新疆味道的人文景區 - 喀贊其
▌32號特別體驗
√ 環賽裡木湖,從不同角度欣賞賽湖美景
√ 覽全景喀拉峻,人體草原、鱷魚灣、闊克蘇、鮮花臺、獵鷹臺全包含,足足1整天來感受
√ 秘探果子溝大橋全景,感受世界奇蹟
√ 霍城、昭蘇:潛入花海,春光行攝
√ 夏特古道:挑戰經典,看原始冰川
√ 喀贊其古城:citywalk,深入街區
√ 做客維吾爾族人家,感受地道風情
√ 若天氣晴好,可在草原騎馬、放風箏
▌你的舒適很重要
新疆住宿條件有限
但我們的體驗絕不打折
每晚住宿均為目的地精選酒店
精心打磨產品,體驗度更高
10-21人精品小團出行
正規車隊,舒適不趕路的行程
32號資深長線領隊全程陪同
無購物,無潛規則
這裡有高山湖泊
「賽裡木湖」
○
多少人遠到新疆,只是為了看它一眼。
賽裡木湖古稱「淨海」,因其是大西洋暖溼氣流最後眷顧的高山湖泊而被稱為「大西洋最後一滴眼淚」,雪山、草原與蔚藍的湖水構成了絕美畫卷。
詩人艾青對賽裡木湖一往情深,用詩句形容了她的美,「你寶石蘭的湖水,一見便教人心神蕩」。六七月份,此時湖邊草原上開滿了各色的野花,映照著雪山下的蔚藍湖水,正是賽裡木湖最美的季節。
▲不會騎自行車?那就騎馬也行!
有時還會遇到來這拍婚紗照的戀人,與最愛的人攜手漫步在如此純淨的湖邊,留下難忘的回憶和最美的影像,我想沒有比這更浪漫的事了吧。
夜幕降臨,沒有了燈光的幹擾,浩瀚銀河近在眼前,第一次見到這片星空的人整晚都捨不得睡。
離開賽裡木湖往南走,就是著名的「果子溝」。如果說賽裡木湖是鬼斧神工,是自然的恩賜,那麼在它附近的果子溝大橋就是一個人工的建築奇蹟。我們將帶領大家登上神秘高處,一覽大橋全景,這可是獨家體驗哦。
果子溝大橋全稱果子溝雙塔雙索麵鋼桁梁斜拉橋,運用的都是如此現代化的材料,建成的大橋卻與整個果子溝完美的融為一體,不僅沒有破壞這裡的景色和環境,反倒是為果子溝增添了一道必不可少的風景線。
▲果子溝大橋是新疆公路第一座斜拉橋,也是國內第一座公路雙塔雙索麵鋼桁梁斜拉橋。
這裡有立體草原
「喀拉峻」
○
「
《中國國家地理》中這樣描述喀拉峻:
它顛覆了一般草原給人帶來的色彩單調、景觀單一的審美「疲勞感」,展現出以喀拉峻為代表的山地草原美學,從而定義了一種草原新景觀——融合不同時空與色彩、並且易於觀賞的「立體草原」景觀。
」
▲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光線下的草原呈現出不同的曲線,怎麼看都看不膩。
終於抵達心心念念的喀拉峻草原。
爬上一處高坡往下看,有一片絨布般質感的純美牧場,自然形成的溝壑,猶如女性柔美的身體曲線,在明暗光影裡盡顯妖嬈,被譽為最美的「人體草原」,當地人甚至直呼其為「裸體島」。
喀拉峻草原位於海拔2000-3600米之間,是一個高山草甸草場,其南北寬約25公裡,東西長40多公裡,總面積達1000多平方公裡。
草原廣闊且神秘,我們將在這裡停留1整天,迎著高山草原的風,好好感受它的每一面。
▲ 圖1 喀拉峻鱷魚灣,正面看,儼然鱷魚正在峽谷中歇息
雪峰、峽谷、森林、草原、五花草甸、駿馬、蒙古包,錯落有致的呈現在眼前,好似一幅色彩明麗的油畫。
來到草原,除了騎馬你還想做什麼?當然是奮力奔跑,放聲高歌啦!為了滿足大家的心願,我們可以在這兒放風箏玩兒。
草原的風真是大,輕輕一放就自由飛翔。
隨風來的,還有騎馬的漢子,從身旁經過,風中伴隨著長調子民歌的聲音。
如果走累了,就停下歇息,眼前看到的是天山雪峰,若隱若現的雲杉叢林,身旁是自由行走的羊群,可能還有調皮的小羊過來偷吃,各色的小花點綴在我們腳下......
這樣的場景,光是想一想,就覺得幸福感滿滿的!
那拉提草原
○
那拉提草原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為全國最美的六大草原之一。這裡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牧場,被譽為「空中草原」。
那拉提草原的美景在睡足了半年之後,終於又再一次綻放美麗的容顏了。這個時節,當你走進那拉提,就如同走進了一個廣闊的夢境。一簇簇、一片片的阿山金蓮和野百合爭相怒放,都好像十分珍惜久候而來的春天。
在你目光所及之處,那無邊的色彩會一直延伸下去再延伸下去,是一次對眼力的挑戰。其悠遠與遼闊的意境,已不是一幅畫和幾句精美的言語所能訴說的,它會在不知不覺間打開你的心境,放逐你的想像。
這裡有一片花海
「正當花季」
○
6月的霍城繁花似錦,此時進入了薰衣草盛開的季節,我們來到霍城,遠遠望去,紫藍色的花形成連綿海洋,向四周無線伸展,如夢如幻。
由於與法國著名的薰衣草產地普羅旺斯地處同一緯度,氣候條件和土壤環境非常相似,霍城縣便成了世界上為數不多的適合種植薰衣草的地區之一,被譽為「中國的普羅旺斯」。
告別浪漫的紫色,我們將邂逅梵谷鍾愛的明亮黃,在昭蘇,一片油菜花海正肆意怒放著。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中寫道:「6月底,東經81度的新疆昭蘇大草原上,百萬畝油菜花盛裝亮相,天光雲影,在波濤般起伏的浩瀚花海中悠悠飄逝。」
* 花開情況受天氣影響,具不穩定性,請大家保持合理期待
這裡有徒步體驗
「夏特古道」
○
▲是不是有種在阿爾卑斯山下的感覺呢?
夏特古道是一條經典的戶外穿越路線,這條道路曾是古絲綢之路上最為險峻著名的古隘道,它承載了太多太厚重的歷史,有過太多太炫目的輝煌。
夏特古道的穿越途中,支離破碎的木扎爾特的冰川,冰縫、冰河,以及洶湧的南木扎爾特河註定了這段路程不會太容易。
一般的旅行社都不會來這裡,但我們將在此體驗一小段夏特古道徒步,行至到深處才能發現它的秘境之美,腳步間也感受一番玄奘當年的路途。
一路上,我們會看到自由行走的牛馬羊群,
與野花不期而遇,
遇見特別的流沙瀑布。
▲因泥石流和山體碎石,在重力的作用下,順著陡峭的峭壁下洩,形成瀑布狀的流沙而得名。
一直到木扎爾特冰川的最佳觀賞地點,遠眺天山最高峰託爾木峰,一睹天山冰川的真容。
當我站在雪山之下的草原裡的時候,感受到一種無與倫比的幸福感貫穿全身,這是看圖片完全體會不到的心情,只有身處其中,方能真切的感受到。
這裡有深度的體驗
在新疆,除了自然天成的風景不可錯過以外,還有這裡特別的民族風情。我們將走進在喀贊其的大街小巷,還會深入維吾爾族人家作客,一點一點把新疆風情收集起來。
○
喀贊其city walk
我們將在伊寧古城區喀贊其來一場city walk吧,可以深入街頭小巷探訪民俗民風,不用著急趕路,從街頭穿梭到街尾。
喀贊其是維吾爾族的住宅區,一個充滿了濃鬱新疆味道的伊寧老城,這裡還保留著傳統古老的民居建築和原汁原味的維吾爾族生活方式。
▲這兒的交通工具:「馬的」
▲當地巴依老爺的豪宅,非常有民族特色
喀贊其的房屋建築對藍色的使用頻率非常高,或者在外牆,或者在屋頂,更多時候是在門板和窗欞,藍色大都是主色調,整個建築顯得精緻而純淨。
▲來一個新疆味的冰淇淋
街道兩旁是匯集了上百家的手工作坊,漫步其中,許多從事傳統技藝的少數民族手工藝者在這裡開店,有皮革製作、木工、修表鋪和鐵藝作坊、制箱子、做皮鞋,還有手工打制的馬鞍等。
▲馬鞍店的鎮店之寶:有130年歷史的馬鞍圖章
▲「現在全伊寧市,正兒八經修表的手藝人可不多了。」阿合買提江老人說。
除了建築與文化,這裡還有非常多好吃的,就像當地順口溜中說的一樣:「抓飯烤肉拉條子,大盤雞烤包子揪片子,格瓦斯配酸奶子,油香油洩油塔子......新疆的美食都帶子,不吃你得後悔一輩子。」
手抓飯
牛肉串
烤羊排
大盤雞
○
作客維吾爾族人家
新疆是維吾爾族的主要聚居地,維族同胞淳樸直爽、熱情開朗,如果不是親身到維吾爾族朋友家做客,很難有更深刻的體會。我們將走進維族人家,體驗一番他們熱情。不用擔心語言不通,32號特別邀請到當地翻譯隨行。
▲關於門的民俗,半開門為女主人在家,全開門表示歡迎做客,門帘掛起來表示已經有客人在內。
對維族朋友來說,凡是來客,不論相識與否,只要走進自己的家,都會熱情接待。桌子上擺上花生、瓜子和在自家院子裡剛剛摘下來的香梨,請客人盡情地享用。
儘管只是初次相見,卻就像一家人一樣,大家圍坐在一起,相互為對方遞上就近的食物,邊吃邊聊天,一切都是那麼和諧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