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480名託養人員,300餘名工作人員,防疫壓力從一開始就大。」作為一所專為中、重度智力障礙和肌能障礙、生活不能自理或基本不能自理的殘疾人提供護理、康復、特殊教育、職業訓練、醫療保健的綜合性託養服務機構,廣州市殘疾人安養院制定應急預案、開展消毒行動、每日體溫檢測……院長吳雪媛的工作從疫情開始便幾乎沒有停下來。
「所以這裡被稱為廣州殘聯繫統服務對象最多最集中的單位,也是全民抗疫中不可忽視的戰場之一。」廣州市殘聯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這場「戰疫」中,殘障人士是不可忽視的群體之一,這不僅需要社會關注和支持,也需要相關單位做好全方位的準備。
值得關注的是,廣州市殘疾人安養院早在疫情引起人們關注的前一個月,就已經做好了傳染性疾病應急預案。吳雪媛告訴記者,這為安養院打響這場新冠肺炎防疫戰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提前一個月預判疫情?原來來由是這樣
吳雪媛透露,對於傳染性疾病的防範,早在2019年的12月就已經開始了。「其實就算不是新冠肺炎出現,冬春之交也是流行性感冒的高發節點。」她分享道,正是基於《廣州市衛生健康委辦公室關於印發廣州市2019-2020年流行季流感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安養院於2019年12月20日便制定了《廣州市殘疾人安養院2019-2020年流行季流感防控工作方案》。
彼時,廣州市安養院成立了相關領導小組,制定和落實防控措施15條,保障措施5條,並制定《廣州市安養院傳染性疾病應急預案》,其中一項規定,為疫情下的安養院儲備了一定的防護物資。
要做好防控工作,必須有充足的物資保障。吳雪媛說,安養院為此在2019年底購置了醫用外科口罩1萬個,普通口罩2萬個,消毒用品一批,按照防控工作要求發放到各部門使用,充分保證防控工作有序有效。
面對流感,這些舉措是否小題大做?「我們把這裡的託養入住殘疾人都稱為院友,就像自家人一樣,彼此之間都很熟悉。」吳雪媛透露,安養院的院友都是中、重度智力障礙和肌能障礙、生活不能自理或基本不能自理的殘疾人,免疫力相對一般人較差,而且有部分患有多重的慢性疾病,對於這些傳染疾病必須重視。
實際上,每一分每一秒,關心院友身體健康的不僅僅是安養院員工,還有每一個院友的家人或好友。面對傳染性疾病的潛在威脅,安養院必須盡一切可能將危害院友的因素全面「消殺」,因為每一個孩子背後,還有許多人的期盼。
安養院的孩子安否,藏著很多人的期盼
說到這裡,吳雪媛想起了1月份收到的一份來自院友寧寧家人的錦旗——「愛心一流 時代典範」。出生於1966年的寧寧發育遲緩,五歲時才開始自行走路,不會數數,也不會說話,經診斷患有先天性大腦發育不全(精神發育遲滯)、癲癇等疾病。和這裡不少院友經歷過的大半人生類似,寧寧曾先後輾轉多家機構,嘗試過多種託管方式。
2003年4月,寧寧進入了廣州市殘疾人安養院進行全日制託養,正是在這段日子裡,院內老師對他的情況進行深入分析,制定了可持續性的託養計劃,為其提供生活自理訓練、勞動技能訓練、精神慰藉、醫療保健等託養康復服務。
隨著時間流逝,寧寧身體出現的疾病越來越多,其父母也逐漸年邁體弱,安養院依舊堅持為寧寧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17年風雨不改,於是才有了家長送來的愛心錦旗。
寧寧只是480個院友之一,吳雪媛告訴記者,安養院現有近300名員工,一直是不懼風雨,不辭辛勞,常年如一日堅持為400餘名院友提供24小時全天候託養服務。
「實際上,安養院孤殘人士佔75%,大家和院友長期相處下來,都有很深的羈絆。工作人員都會打心底覺得,不能讓院友受到絲毫疫情的影響,因為很多人都關心著他們。」吳雪媛說,在制定關於流感的防範方案時,其實也已經留意到「武漢出現不明原因肺炎」的消息,心裡多留了一個心眼。
她回憶道,在廣州市委市政府明確新冠肺炎疫情後,安養院立即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加強措施防止病毒入侵和傳播,減少直接接觸易感人群,希望防止直接感染、二代感染的發生。
多措並舉的同時,亦需要社會多方的關注
記者了解到,疫情出現後,廣州市安養院便開始落實院友、員工體溫檢測全覆蓋制度,員工春節期間外出均需要登記,回穗後則需要接受隔離安排,防止二代人傳人。廣州市安養院內每天都在做教室、宿舍、衛生間等場所消毒和通風換氣工作,並預備了5間隔離房備用。
此外,廣州市安養院還暫停了院友離院回家及家屬探訪,取消院友到天河花市開展「2020年春節逛花街」外出活動,堵住病毒傳染路徑。響應不外出的號召,院友們都在區內活動,院內老師則引導院友通過拼圖、畫畫、唱歌、看電視、散步等方式,疏導情緒,保持身心愉悅。
「一線工作人員要負責院內消毒殺菌,護理工作量也是相較往年大幅增加,2月18日起實行封閉式管理,全部一線員工按照三班倒措施,以14天為周期輪崗上班,吃住均在安養院內。」令吳雪媛印象深刻的是,當安養院需要人手來築牢疫情防線,提出了各種工作需求時,工作小組群裡的人們毫不猶豫地接龍報名,「院內大多是女生,也上有老下有小,但大家依舊很堅決。」
每一個院友都很重要,因此每一個人的擔子也都很重。而廣州市安養院也在疫情中受到社會多方關注。廣東但行律師事務所籌措了8400元捐贈給廣州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用於為安養院購買防護物資,另外還捐贈了30箱180瓶消毒液;而廣東獅子會蔡紹銘和曾宏洋亦分別捐贈了96瓶免洗抑菌消毒噴霧劑、「新冠預防一號」中藥500小包,以及200雙一次性醫用橡膠手套。
廣州市發改委也不斷提供物資保障,廣州市殘聯理事長陳學軍親自組織籌集口罩支持安養院。2月24日,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相關專家分2組來到安養院,協助指導開展全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工作,完成近500名院友和員工的鼻咽拭子採樣。這一切都讓吳雪媛充滿力量,「因為安養院不是孤立在抗疫,而是整個社會在支持!」
「在市殘聯黨組領導下,在社會多方的關注和支持下,我們也希望打贏這場『戰疫』。」吳雪媛說,安養院的這一次防疫其實靠的是每一個人的努力,而現在最大的希望,便是「大家安好,早日勝利,對於院內的每一個一線工作者來說,在『戰疫』中全身心投入,大家都很不簡單,也很不容易。」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蘇贊
圖 受訪者提供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趙小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