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17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Rubato(自由速度)是音樂裡點石成金的精靈,莫扎特200多年前對鋼琴學生「左手定速,右手Rubato」的建議,至今仍被現代鋼琴家奉為金科玉律。對於華裔業餘鋼琴家石慶愷(Christopher Shih)而言,他的人生就像莫扎特330號鋼琴奏鳴曲,左右手協調唱和,沉穩定錨,卻能隨興暢快揚帆遠行,創造無限驚奇。
從2006年以來,五年內陸續奪下華盛頓國際業餘鋼琴大賽、波士頓國際業餘鋼琴大賽、巴黎國際業餘鋼琴家大賽桂冠,39歲的石慶愷,5月29日又在第六屆範克萊本國際傑出業餘鋼琴家大賽(Van Cliburn Foundation's 6th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 for Outstanding Amateurs)中贏得首獎。
獲得業餘大賽首獎
1997年曾挑戰國際鋼琴界最高榮譽之一的範克萊本鋼琴大賽,過關斬將,成為晉級決賽的美國四位好手之一,石慶愷14年後重返德州福和市(Fort Worth),以業餘身份、職業火候,在初賽、複賽、決賽一路過關斬將,捧回個人第四個業餘鋼琴家大賽首獎錦標。
石慶愷為這次比賽選了全套「舊瓶新裝」的曲目,無論是上世紀英國鋼琴家米拉哈斯採自巴哈聖詠小品Jesus, Joy of Man's Desiring,或是杜蘭改編自德布西四手聯彈作品「小舟」,石慶愷忠於原作精髓,卻又能以超凡的樂感和想像力,細膩展現每支曲子的層次感與彩度。
《Doctor is the winner of Cliburn》,5月30日的德州阿靈頓地區主要報紙Star-Telegram在頭版新聞中,特別介紹了擊敗72位參賽者,以「變奏曲」、「主題改編曲」在整個賽程中表現突出的石慶愷。該報指出,精湛的琴技、超凡的樂感,比專業演奏家還出色的這位Doctor,不是音樂博士,而是馬裡蘭州的執業腸胃專科醫師。
石慶愷除了奪得總冠軍,也獲本賽事的「觀眾票選獎」,並以布拉姆斯改寫韓德爾的《變奏曲與賦格》獲得「最佳浪漫派作品演奏獎」。
石慶愷在馬裡蘭州成長、受教育,父母石永圭、馮太孚和多數第一代華裔移民一樣,自己雖不懂音樂,卻全力栽培兒子學藝。 石慶愷自青少年起展露天份,在小提琴、鋼琴大賽得獎無數,高中畢業時還以優異學業成就榮獲總統學者獎。
高中畢業前,石慶愷一心想做鋼琴演奏家,因為母親一句話「做不了演奏家,你甘願教書嗎?」,讓他重新思考人生路,決定習醫。
曾為參賽休學一年
在哈佛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接受完整的醫師養成訓練,石慶愷卻從未忘情他最愛的鋼琴,追隨鋼琴大師麥克唐納學藝,並曾與哈佛大學管弦樂團演出協奏曲。就讀醫學院時,為全心力挑戰範克萊本鋼琴大賽,決定休學一年,賽程結束,再穿回白袍繼續醫學院實習課程。
接下來的幾年,石慶愷拼事業,也和琵琶第音樂院預科小提琴教師瑪雅(Maya Bendor)共組家庭,成家立業,有了三個寶貝女兒。在行醫與家庭之間恪盡職責,石慶愷還是難忘舊「琴」人,夜深人靜時,就是他獨佔琴室、與琴對話的親密時刻。
2005年,在另一半的鼓勵與支持下,石慶愷以「華盛頓國際鋼琴藝術家大賽」作為重新出擊的試金石,準備一年,從容拿下金獎及「藝評記者獎」、「觀眾票選獎」、「最佳比賽曲目」及「最佳現代作品演奏獎」等五大獎項,沉睡許久的演奏家夢想,再度甦醒。
石慶愷表示,參加這種鋼琴大賽其實是相當愉快的經驗,因著得獎,也為他贏得不少演出機會。他提到,參賽者各有專才,多是初識,但一談到共同的老朋友鋼琴,彼此就有了共鳴,分享意義多於競比。範克萊本首獎的宣布,為石慶愷生命又一次的Rubato暫畫下休止符。帶著餘韻回歸規律,未來三年,石慶愷將定錨沉潛,靜待生命樂章的下一個Rubato。
石家四重奏 可望擴編成五重奏
「如果石在醫學上有和音樂一樣的天份,那他選哪行可得傷透腦筋了!」1994年,石慶愷和國家交響樂團(NSO)在首府國殤日戶外音樂會上合作李斯特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第二天華盛頓郵報上的樂評有了這段結語。
華郵樂評的「預警」,其實從未給石慶愷造成困擾。儘管有人喜歡以「身體的治療師」、「心靈的治療師」來連結醫師、音樂家,對於同時具備兩種身份的石慶愷而言,醫學與音樂從來並行不悖,因為他在進入大學前已清楚為人生定位:醫學是職業,音樂是興趣。
若問石慶愷「醫學和鋼琴,最愛的是誰?」他會毫不思索立刻答覆:「當然是鋼琴!」
熱愛鋼琴演奏,石慶愷以比賽逼自己在音樂裡更上層樓,「每一支曲子,從理解作曲者的意念,再把這意念詮釋、傳達給聽眾」,石慶愷最享受的,不是榮耀領獎的一刻,而是精益求精的整個過程。
「鋼琴和我,你到底愛誰?」醫學沒機會和音樂「爭寵」,石慶愷卻抗拒不了「新歡」——三個寶貝女兒。大賽前總得加油緊練,女兒們忍不住會對沉溺琴室的爹地,嬌嗔發難。老大九歲、次女七歲,在妻子調教下,分別學小提琴、大提琴,從小在古典音樂薰陶下成長,兩姐妹都有超齡的樂感與音樂性,石慶愷鋼琴、妻子中提琴,一家人隨時都可來段即興四重奏。一年半前又添了老三,兩夫妻已「規劃」好,老三專攻小提琴,石家四重奏「擴編」成五重奏,指日可待。(許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