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裡長城東入海,石城東望碧波瀾——遊覽山海關老龍頭
山海關老龍頭景區的入海石城,猶如龍首探入海中,是萬裡長城的著名景點。山海關老龍頭——作者手繪圖2019年1月,冬日的陽光伴著冷風,我們進去老龍頭景區後,經過澄海樓,翻過一段階梯,看到了入海石城。通過靖滷臺,到達了海上石城,看到了老龍頭碑。在這裡,腳踩長城,東望大海,深有感觸。
-
雄關第一龍首昂,秦皇島山海關老龍頭入海石城旅遊圖片
拍攝地點:秦皇島山海關老龍頭景區拍攝時間:拍攝設備:尼康D750,尼康50 1.8g鏡頭寧海城是山海關老龍頭軍事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明代最完整、最大的軍營。城內有軍營龍武營;軍官官邸護佑;有先烈、將領紀念館;有神仙龍王廟和關帝廟。連接山海關老龍頭和大海!由此產生入海石城。
-
雄偉的入海石城,滄桑的軍事要塞老龍頭,萬裡長城從這裡進入大海
大家都知道萬裡長城是我們華夏人驕傲、自豪的象徵,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也仰慕中國的萬裡長城,紛紛到長城來旅遊觀光,中國的萬裡長城遠遠超過1萬裡,它的的總長度為21196.18千米。萬裡長城的東起點是山海關,更準確地說是老龍頭。
-
走進萬裡長城起始點,綿延入海的老龍頭
老龍頭位於秦皇島市山海關區城南5千米處,是山海關景區的一部分,也是萬裡長城的一部分,更是長城的最東段入海石城是老龍頭長城伸入海中的盡端部分,全城屹立於海水之中,建於明萬曆七年(1579年),為薊鎮總兵戚繼光派參將吳忠惟修建。入海石城1987年修復。
-
山海關,天下第一關,老龍頭,長城入海處,就在秦皇島
記得那年東北長白山之行,在回來的旅途中,順路去了赫赫有名的山海關、老龍頭。天下第一關、長城入海處。聽人常說山海關,萬裡長城第一關,避暑勝地,應該適合夏天出遊。大老遠地跑來了,不遊覽吧,有點不甘心,最後還是忍著酷熱,遊覽了山海關、老龍頭。山海關位於河北省秦皇島,萬裡長城第一關,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
東北冰雪(三七) 秦皇島山海關、老龍頭
「天下第一關箭樓」,又稱「鎮東樓」,是山海關城的東門,其建築為歇山單簷頂,北、東、南三面共有68孔箭窗。清朝入主中原後,山海關一帶長城失去了軍事防禦作用,但仍然是東北和華北的交通要衝。清朝成為皇帝到瀋陽祭祖的必經之路,是文人雅士登樓攬勝的最佳場所。
-
萬裡長城老龍頭,龍首探海入石城,碧海連天百尺巔
「上下兩千年,縱橫十萬裡」的萬裡長城,宛如一條巨龍,奔馳騰躍在華夏大地。它從遙遠的西部戈壁一路飛騰而來,穿越河川大漠,驕傲地把頭在此伸進滔滔渤海之中,形成龍頭入海之勢,攪海翻浪,戲水浴日。這入海的部分便是河北明長城東部起點-老龍頭。
-
山海關:「萬裡長城第一關」
我們這次主要遊覽山海關風景區內的 「天下第一關」和「老龍頭」兩大景點。「天下第一關」城樓又稱「鎮東樓」,是山海關城的東門,實為箭樓形制,下部城臺呈長方形,長43.4米,寬30.4米,高11.75米。城臺建築敦實雄厚,中央有磚砌拱券門,以通內外。券門洞高7.5米,寬5.8米,設有大門,可以閉啟。這座城門明清之際曾多次維修,解放後又多次修繕,保存完整。城臺上北至角山,南抵老龍頭,南北貫通。
-
老龍頭,萬裡長城的起點!
老龍頭,萬裡長城的起點,自海中一躍而出。經山海關,一路延伸,進入巍巍的山脈中,經歷代王朝不斷加固維修,得以保存到現在,堪稱人類歷史的奇蹟。老龍頭坐落於河北省山海關城南4公裡的渤海之濱,這裡是明長城的東部起點。
-
萬裡長城的起點——老龍頭紀實
據《臨榆縣誌》記載,「萬曆七年(1579年),戚繼光在長城濱海處,增築入海石城七丈視為長城的起點,地名「老龍頭」」。老龍頭地處秦皇島市山海關區東南,距山海關火車站5.7公裡,可自駕,可共享單車,可公交(25路,301路)。
-
長城與大海的握手,山海關老龍頭景區
從瀋陽出發,大約5個半小時,能到達距離瀋陽385公裡的山海關老龍頭景區。這裡是明長城的東部起點,但是丹東的虎山長城也是最東起點,只是種種原因,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但隨著人們對歷史的尊重,一些說法也在改變。
-
天下第一關《山海關》,山海關冬天是什麼景色
山海關,又稱榆關、渝關、臨閭關,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15千米處,是明長城的東北關隘之一,在1990年以前被認為是明長城東端起點,素有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東有山海關、中有鎮北臺、西有嘉峪關)、「天下第一關」、「邊郡之咽喉,京師之保障」之稱,與萬裡之外的嘉峪關遙相呼應,聞名天下。
-
愛家鄉 遊河北|山海關:萬裡長城入海處
山海關,又稱榆關、渝關、臨閭關,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15千米處,是明長城的東北關隘之一,在1990年以前被認為是明長城東端起點,素有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天下第一關」、「邊郡之咽喉,京師之保障」之稱。
-
山海關老龍頭,萬裡長城中,唯一的一段海上長城
老龍頭坐落於河北省山海關城南4公裡的渤海之濱,這裡是明長城的東部起點。老龍頭地勢高峻,有明代薊鎮總兵戚繼光所建"入海石城"。入海石城猶如龍首探入大海、弄濤舞浪,因而名"老龍頭"。
-
愛家鄉 遊河北丨山海關:萬裡長城入海處
山海關,又稱榆關、渝關、臨閭關,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15千米處,是明長城的東北關隘之一,在1990年以前被認為是明長城東端起點,素有中國長城(000066,股吧)「三大奇觀之一」、「天下第一關」、「邊郡之咽喉,京師之保障
-
東北環行記 之 山海關與東戴河
7月6日下午兩點,我們從焦作乘車出發,一路北上,經河北北戴河秦皇島,第二天早上到達山海關。這是我們東北行要參觀的第一個景點。山海關是明萬裡長城的東部起點,素有「天下第一關」的美譽。因其北倚燕山,南連渤海,在山與海之間,故得名「山海關」。
-
山海關:兩京鎖鑰無雙地,萬裡長城第一關
「天下第一關」山海關是萬裡長城東部起點的第一座關隘,建於公元1381年,這裡依山襟海,雄關鎖隘,易守難攻。古人稱為「兩京鎖鑰無雙地,萬裡長城第一關」,由此可見其軍事地位之重。山海關古城景區以威武雄壯的「天下第一關」城樓為主體,輔以靖邊樓、臨閭樓、牧營樓、威遠堂、甕城、東羅城、瑞蓮閣公園、長城博物館等歷史文化景觀。天下第一關是山海關古城的東城門,又名「鎮東樓」,箭樓格式,城高臺寬,與靖邊樓、臨閭樓、牧營樓、威遠堂在長城之上一字擺開,形成五虎鎮東之勢,充分展現了山海關這座古代軍事要塞「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雄偉氣勢。
-
帶你探索明長城的東部起點——山海關老龍頭!
山海關老龍頭如龍首探入大海、弄濤舞浪,是明長城的東部起點、萬裡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清朝開國後,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都多次親臨老龍頭,特別是乾隆皇帝4次來此登樓觀海,留下了大量詩文墨寶。入海石城是老龍頭長城延伸海中的盡端部分。
-
整個萬裡長城中唯一的一座海上長城,老龍頭你知道嗎?
2019年9月第二次自駕到達了嘉峪關,當時就曾暗自決定,年內務必再去看看山海關、並踏上「老龍頭」,這樣明長城的遊歷也算是「有頭有尾、善始善終」了。明長城東起老龍頭,西至嘉峪關,全長12700公裡,至山海關處蜿蜒如一條巨龍入海,故長城之首稱為「老龍頭」,山海關則被譽為「天下第一關」,它與萬裡之外的嘉峪關遙相呼應,被稱之為「邊郡之咽喉,京師之保障」而名聞天下......
-
400多年前戚繼光修築的長城直插渤海,後人為啥稱「老龍頭」?
山海關,位於秦皇島市東北15千米處,是明長城的東北關隘之一,素有「天下第一關」之稱,曾經被認為是明代萬裡長城東端的起點。,老龍頭位於秦皇島市山海關區城南5千米處,是明代薊鎮長城的東部起點,也是萬裡長城唯一集山、海、關、城於一體的海陸軍事防禦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