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默默無聲的最高峰——陶淵明

2020-12-21 鳳凰衛視

聲明:鳳凰網獨家稿件 轉載請註明出處

魏晉時代產生很多著名的文化人,他們在當時就已經成為社會觀瞻的中心,但是有一個在那個時代默默無聲,幾乎沒有引起多少注意,甚至在他去世後很長時間,他的歷史地位也不高,只不過歷史終將證明,他是那個時代的文化最高峰,他就是陶淵明。

餘秋雨:魏晉時代的那些人物,他們都是軍事和政治的強人,當時九州皆知,但是誰也不知道誰是這些人中間的最高的那個高峰。就像我到歐洲去看勃朗峰,永遠被雲遮住,其實真正到雲散的時候,真正勃朗峰才出現了。但是對陶淵明來說,這個雲散的實在太慢了,他一直默默無聞,在這麼一個亂世當中,能夠攀登到中國文化那麼高的高度,他真是個奇蹟。我很想讓大家談一談到現在為止,你們對陶淵明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點?

同學A:我非常喜歡陶淵明寫的一篇自傳,叫《五柳先生傳》,我們知道這個傳非常有名,因為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篇獨立的自傳型作品。它開篇就沒有講自己是誰,只是因為家門旁邊有五棵柳樹,然後就自稱叫五柳先生。這篇文章非常短,只有100來字,但是有一句話特別特別有名,而且所有的學生都特別喜歡,「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就是我喜歡讀書,但是我不想研究它裡面具體什麼東西,我明白這些東西我就很高興,我就忘了吃飯。

餘秋雨:你講的那個好讀書不求甚解,我也覺得很喜歡。我們現在把「不求甚解」四個字作為貶義詞來說了,其實它是一個道家思維,他不會鑽牛角尖。現在我們的電視傳媒把一些非常瑣碎的細節性問題,通過那樣廣泛的電波,佔據了那麼多普遍老百姓的時間,這就是偏執性的求解。陶淵明所說的不求甚解可能是要抓住大綱解目,抓住整體氣勢。

同學B:我喜歡陶淵明的一首詩叫做《輓歌》,「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此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與其說這更像一首詩,不如說更像陶淵明自己說的一句話,因為實在太簡單、太白話了,我覺得這反應了陶淵明對生死的一種觀念,他不是不珍惜生,但是他以一種審美的眼光來看待生,就是對於生命中的一些事情的來去,他顯得非常的自如,不會特別的介意。他認為死是一種永恆。

餘秋雨:說的好!「他人亦已歌」沒有任何批判的色彩,不是說他人多麼忘情負義,不是說人家剛死他們就在唱歌了,不是這個意思,在陶淵明的眼中「他人亦已歌」是對的,大化就是這樣的,到最後把自己的生命融入青山,對他來說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不是無奈的事情。有好多人在講這首詩的時候,用一種無奈的口氣來講,這搞錯了,其實是非常積極、非常正面的。我想,每一個中國文人如果在生命結束的時候能夠默念這幾句話,他會更安詳。

同學C:我真的很慚愧,對他的印象不深,但是在生活中出現某些場景的時候,老能想起這個人,我覺得這也是某種魅力,就像你看過一個很好的文學作品,當時可能沒什麼感覺,但是你日後會經常想起它。我的一個阿姨去歐洲旅行,看見很多歐洲人每天都在坐在咖啡館曬太陽,一坐就是一天,有一次哪個阿姨就問他,說你不覺得在浪費時間嗎,然後那個人說時間用來幹什麼呢,阿姨回答說用來賺錢使勁往前跑啊,那人說前面是墳墓啊,我就在這兒享受陽光,這就是最珍惜時間了。不知道為什麼,我覺得這件事情讓我想起陶淵明,咖啡館那些老頭兒就是悠然見南山的。《聖經》上說它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息的水邊,我們回到陶淵明,他為什麼不為五鬥米折腰,因為他的生命價值是高於官本位思想的,我想這一點是值得那些阿諛奉承之流應該學習的。

本期節目免費視頻:

陶淵明 隱入雲端的最高峰

陶淵明教我們以「不求甚解」抓綱解目

名門之後 淡薄名利

陶淵明最大的願望

陶淵明辭官後的自然自給

陶淵明是生命哲學的領路人

更多秋雨時分免費視頻

相關焦點

  • 陽朔根據陶淵明的描述建起一座世外桃源,成了熱門旅遊景區
    陽朔是國際知名的旅遊目的地城市,雖然只是一座小城,但匯聚了絕美的自然風光,吸引許多老外前來觀光。陽朔的許多美景並不在縣城,而在鄉鎮上。白沙鎮是陽朔旅遊資源比較豐富的一個鎮,遇龍河從這個鎮流過,這裡有舊縣古村,還有一座世外桃源景區。
  • 黃牛石是九連山的最高峰,一座學士橋是此地的驕傲
    黃牛石是九連山的最高峰,一座學士橋是此地的驕傲!寶山之巔就是黃牛石,是九連山的最高峰。清晨的空氣格外清爽,我匆匆的起身登山。在導遊的引導下,我們很快就來到了山腳下,然而步行不遠,便看到了遠處直插雲霄的主峰,可路邊醒目的指示牌上卻赫然寫著「廣東界」,這實在是有點匪夷所思:難道九連山不是屬於江西嗎?
  • 陶淵明後人聚居藍地
    圖:矗立藍地新陶氏宗祠堂的陶淵明塑像  屯門藍地有多個圍村,其中屯子圍、青磚圍等是陶氏宗族建立的,據說他們是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的後人。村內有一些與陶淵明有關的事物,在香港難得一見。  五柳堂建於康熙年間  欲往屯子圍,需經過「五柳路」,一般人都以為不過普通路名罷了。當你知道這裡是陶氏的聚居地,腦海中自會浮現「五柳先生」四字。陶淵明自號五柳先生,有《五柳先生傳》一文傳世。五柳路無疑是為紀念陶淵明而命名的,以上古人物命名的香港街道並不多見。
  • 山東被遺忘的一座山,被譽為「仙山之祖」,是膠東半島東部最高峰
    目前,山東是一個旅遊大省,除了許多文化景觀之外,許多自然景點如山脈和河流也具有很強的旅遊吸引力,雖然大部分自然景區名氣不高,只在山東出名,但在全國知名度並不是特別高,但是,無論從哪個發展角度來看,他們的山川開發價值也是很高的,今天我們就聊一下山東被遺忘的一座山,被譽為「仙山之祖」,
  • 安徽不是很出名的山峰,卻是合肥城區的最高峰,本身是一座死火山
    除了在交通方面的建設非常的重視之外,合肥對於其境內的旅遊業發展也非常的重視,合肥的旅遊資源其實比較的豐富,首先合肥是一座有著大蜀山它的本身是一座死火山,它是江淮地區不可多見的典型火山地貌,作為合肥城區內的最高峰,合肥對於大蜀山的開發建設自然是很重視。
  • 陶淵明和他的《桃花源記》
    這就是《桃花源記》一一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的千古名篇,它向世人展現了一幅美好的理想社會圖景。在此,他極力描繪了一種寧靜、美好的田園生活。關於「桃花源」的原型究意在什麼地方。有人說在陶淵明家鄉廬山的某一座山谷中,有人說在安微古州的影縣,那裡有一座武陵嶺,有武陵村,還有一塊九十ー平方公裡的小盆地。它的地理環境極像文章中描寫的桃花源。
  • 浙江各地市最高峰,一座比一座驚豔,再也不擔心爬錯山了
    杭州市最高峰清涼峰,海拔1787米,位於臨安區,地處皖浙交界處,是浙江天目山的主峰。 這裡山高坡陡,怪石嶙峋,蒼松挺拔,自然景色壯觀秀麗。溫州市最高峰白雲尖,海拔1611米,位於泰順縣,屬洞宮山脈,在泰順與景寧的交界。白雲尖為飛雲江的源頭,由於山體宏大,終年被飛雲白霧所籠罩,很難露出自己的面目,像一朵飄蕩的白雲,故得名。
  • 廣東一座海拔很低的山,最高峰108米,被打造成4A級景區
    廣東一座海拔很低的山,最高峰108米,被打造成4A級景區廣東的山川文化在我國當前城市中,表現出很強的旅遊動力,而且與不少潛力大的景區相互比較來說,很多景區其實也都有較強的旅遊動力,例如說越秀山等名山,它們從規模、旅遊景點和服務設施等層面,都能成為當地很有代表性的一座名山了,而這也會起到比較強的地域文化價值,以至於不少遊客都感到很有魅力。
  • 重陽節與陶淵明
    這裡的「無人送酒」可以有兩種理解:我坐在香氣盈把的菊叢,久久等待,卻像陶淵明一樣沒有人送酒過來;或者,我不像陶淵明那樣幸運,我久坐菊叢,香氣徒然盈把,卻無白衣人送酒過來。女詞人李清照《醉花陰》「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暗用陶淵明「無人送酒」典,身邊「無人」,只好獨自把酒,是在抱怨丈夫趙明誠節日不歸。清代蒲松齡有一首嘆息自己漂泊命運的《重陽》詩:「中秋恨是在天涯,客裡悽涼負月華。
  • 珠峰不是世界最高峰!厄瓜多一座火山更「高」
    欽博拉索山是厄瓜多的最高峰。(圖片來源:新華社)中國日報網5月19日電(信蓮) 自1953年5月29日人類首登珠穆朗瑪峰成功之後,徵服這座世界最高峰成為全世界幾乎每一個登山者的願望。然而,現在看來登山者們似乎選錯了目標。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5月18日報導,「世界最高峰」的頭銜應當屬於厄瓜多的欽博拉索山。
  • 中國18000多千米的海岸線上,有一座最高峰,它的名字卻常被混淆
    巨峰位於青島市嶗山中部,海拔1133米,是嶗山主峰最高峰,也是我國大陸長達18000多千米的海岸線上第一高峰。說到巨峰,就要先把它的名字整理清楚才行。到青島旅行,大家說去爬嶗山,並不是指一個地方,嶗山不止是一個風景區,它更是一個行政區域。作為風景區的嶗山,是國務院確定的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
  • 營營碌碌非我屬——陶淵明
    提及陶淵明,想到的便是學生時代關於他的文章《歸去來兮辭》,以及他的那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字裡行間可以看出他對於仕宦束縛己志的厭倦,對于田園生活的無限依戀。 他原本是可以憑藉優越的家境博取個一功半名,可是他卻對官場始終是排斥而牴觸的。
  • 認清陶淵明的複雜性
    《陶淵明的遺產》,張煒著,中華書局出版,42.00元著名學者型作家張煒先生所著《陶淵明的遺產》是一部「異書」,作者在前言中介紹說:這不是關於陶淵明著作的考辨,不是學術文字,而僅僅是一個讀者的感言與賞讀。這些文字由於是在討論對答中產生的,所以成書時需要擬出題目,歸類訂改。
  • 《陶淵明經緯》自序
    編者按:陶淵明是中國古代的偉大詩人,在文學史、思想史、文化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與深遠的影響。《陶淵明經緯》全書嘗試以考據、義理、辭章三法對其生平、思想及藝術創作展開比較全面的研究。(吳雲《百年陶學史》)我於1990年在《求索》雜誌上發表了《矛盾與和諧——陶淵明詩歌中的一重關係》的論文,初步形成自己對陶淵明思想與藝術的一些基本看法,此後在多部有關魏晉南北朝詩歌的專著中繼續展開對陶淵明的論述,並發表了專題論文,應中華書局之請撰寫並出版《陶淵明傳》,但自問仍然不能算是陶淵明研究專家。
  • 主峰就是最高峰嗎?
    |多數情況下,「主峰」=「最高峰」|在不那麼嚴格的場合中,「主峰」基本上被視為為「最高峰」。權威的《漢語大詞典》是這樣解釋「主峰」一詞的:「山脈的正峰。一般為最高峰。」比如,珠穆朗瑪峰既是喜馬拉雅山的最高峰,也被視為喜馬拉雅山的主峰;玉皇頂既是泰山的最高峰,也是泰山的主峰。
  • 陶淵明的菊與酒
    雖然,他歸隱後的生活並不如意,「夏日抱長飢,寒夜列被眠」,「短褐穿結,簞瓢屢空」,但陶淵明的歸隱之心卻堅若磐石。李白的歸隱終南是為了出仕,嚴子陵的歸隱是為了揚名,而陶淵明的歸隱卻是那樣的純粹,真正做到了「貧賤不能移」。        史載,江州刺史檀道濟新上任,去看望陶淵明。而此時陶淵明已經年過六十,長期營養不良,勞動過度,病倒在床。
  • 一座新石器時期存在的人間寶庫,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山海蒼南
    蒼南,一個名字聽起來就很美的地方,他是浙江最南端的人間寶庫,他是玉蒼山下的神秘國度,他是依山傍海的人間天堂,他是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蒼南坐落於浙江最南端的一座小縣城就是這樣一座鮮為人知的小縣城碗窯古鎮說起瓷器可能第一個想到的便是景德鎮,但在溫州蒼南縣的最西部橋墩鎮坐落了一座碗窯村
  • 陶侃、陶淵明與慧遠大師之佛緣
    陶侃即派人打撈,不多時,便從海底撈起一座金佛像,抬上船。見金像座下刻有銘文,稱是阿育王所造的文殊菩薩像。陶侃讀梵書,梵書曰:「昔阿育王統閻浮,斆鬼王制獄,悲殘酷毒不堪。文殊菩薩乃在湯鑊之中現身,火滅湯冷,生青蓮華。地獄吏卒告訴阿育王,王心感悟,即日毀獄,造八萬四千塔,並文殊菩薩之像,散步天下,這一尊乃是其中之一」。
  • 廣東中南部最高峰,孕育了六祖惠能大師,如今少為人知
    新興有座天露山,海拔1251米,是廣東中南部最高峰,孕育了佛教禪宗大師六祖惠能,他那首著名佛謁是不朽的經典。天露山有個梅溪小鎮,掩映在綠樹和繁花之中,仿佛陶淵明筆下描述的「桃花源」。這裡的建築古色古香,頗有幾分宋明風韻。
  • 酒仙榜|酒聖 · 陶淵明
    陶淵明最後一次出仕,擔任的是彭澤縣令。他原本對做官早已失去興趣,但親友舉薦、朝廷徵召,加上養家餬口的現實需要,陶淵明也只好硬著頭皮上任了。履職彭澤令不久,正趕上郡守(陶淵明的上級領導)派了一名督郵到彭澤縣來督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