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一個朋友聊起電視,我說我最近在看《刑事偵緝檔案》,然後剛剛重溫完《陀槍師姐》朋友笑我,你是在考古麼?
想想也是,《刑偵》是95年,《陀槍師姐》98年,都是遙遠的上世紀。三元,素娥在香港成為第一代持槍師姐,大勇和高婕在分分合合時,我連醬油還不會打。
但在90年代,從港劇裡價值觀,婚姻觀,愛情觀,以及眾多敢愛敢恨的職業女性,都和20多年後的現在不謀而合。我們,也正在經歷這樣的變革。
所以,與其說愛看港劇,不如說因為我,我們正身處其中。
我很喜歡看香港的刑偵劇和職業劇,因為裡面塑造了大量的職業女性,她們獨立,自信,堅定且專注的熱愛著自己的工作,不管是一名警察,還是法醫,律師,都以實現個人事業理想為生活重心。不管是《陀槍師姐》裡的三元,還是《鑑證實錄》裡的聶寶言,還是《刑偵》裡的高婕。她們也許是平民百姓,也許中產階級或者富家女,但身上都有一種很強的奮鬥精神,而且,從不利用自己的性別優勢去獲取利益。
面對愛情時,她們又有沉浸在愛情中的小女人一般可愛模樣。《刑偵》裡,高婕驕傲倔強,但面對大勇時,也是滿眼均是愛,快要溢出來。還有聶寶言和曾家原,最愛的一對cp,小時候真的以為他們是一對,因為互動太甜太真實。而當感情遇挫時,她們也敢於說再見,然後繼續瀟灑前行,保持精神獨立。因為她們相信,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而這個世界,除了愛情之外,還有很多別的東西。
她們不慕強,不拜金,喜歡另一半,是因為三觀相符。也許,對方只是一個小警察。即便是《刑偵》裡的一心想嫁有錢人,過闊太太生活的金枝,在忠義沒有拿到3千萬的拆遷款後,也沒有離開,繼續一心一意的過日子。
最近有個梗,是「哪個女孩,不想活成歐陽娜娜?」但在職業女性心裡,應該都有一個港女夢吧。
最重要的一點,港劇裡,女人的獨立,成長,是發自內心,由內而外的,而不是因為男人;事業上的成功,也不是靠所謂的貴人提攜(大多數是男人),而是自發向上的。
這種一切從心出發,獨立自我,敢愛敢恨,瀟灑大步的向前的性格,真的是讓人慾罷不能啊。
我們依舊處於一個對女性不那麼友好的社會大氛圍裡,不管是各種殺妻家暴案還是職場媽媽全職太太平衡論,都能深深的感到女性的困境。
所以,更要活出自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