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朋友圈裡看到這樣一條動態:「兄der,來看看我這表準不準」。
點開圖片,百達翡麗的logo讓我有些恍神。該回什麼好呢?沉思了一下,鄭重的評論道:「沒數,沒譜,看不懂」,然後果斷拉黑。畢竟,昨天才在樓下看到他因為幾毛錢的事情,在跟賣菜的小販吵架。
類似的高端款朋友圈屢見不鮮,在我們以「蝸居鬥室、泡麵加蛋」為主的交際圈中,形成了一條「精緻」的風景線。
近日,一條名為#朋友圈60元就能環遊世界#熱點話題,迅速爬上了微博的熱搜榜。而大型的吃瓜現場,怎麼能少了花邊科技的身影。
點開話題可以看到,很多網友都在吐槽,自己的朋友圈中秀高端、曬品味的內容比比皆是,粗略的看了一下可以發現,各網友貢獻出的內容大同小異。不是曬名表豪車,就是五星酒店、國外景點的定位打卡。
只要八塊錢,你就可以手帶百達翡麗,腳踩邁巴赫;早上在峇里島上曬日光浴;中午在巴黎購物;晚上在聖託裡尼看海。當然了,這八塊錢的消費,買的只是「別人以為」。
也就是說,在電商平臺上花個幾塊錢,就可以為你量身定製出一套「高端人設」的方案,豪裝一把你的朋友圈。
經調查發現,類似這些高調炫富的內容,已經成為了現代人的朋友圈中必備菜色。在朋友圈中打造虛假「高端人設」,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那麼接下來,花邊科技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這其中的貓膩。
How「如何進入富豪圈?」
這些門路其實很好找,在淘寶的搜索頁面上輸入「朋友圈」,就會跳出「朋友圈展示面」、「朋友圈背景圖、「朋友圈生活實照」等關鍵字。
在「朋友圈展示面」中,可以看到大量相關的視頻和圖片,如果還想追求更精緻的生活,部分商家還可以支持私人訂製。
選了一家價格、銷量都較高的店點進去,其介紹文案的是「微信朋友圈展示面,高清真實優質高端高逼格生活文藝圖片每周更新」諮詢了一下,其價格高的原因是因為每周三定期更新,且每天只賣二十份,大大降低了撞圖的概率,提高了高端朋友圈的可信度。
在商品介紹專欄中,該店標明了攝影師的資歷,採用了包括單反等在內的專業攝影設備。並標註了其拍照選景,是以咖啡館、音樂廳、酒吧等為主的網紅打卡聖地。
拍下商品後,商家便會提供一個網盤連結供買家下載。文件中分類齊全,上至豪車萌寵,下至吃喝玩樂都包含在內。其中,僅「炫富」一個品類,就有數百個視頻、圖片。
部分圖片還配有「高逼格」的短文案,例如:浮世萬千,吾愛有三,日月卿。日為朝,月為暮,卿為朝朝暮暮。「討厭,被油膩到了」
就目前的信息顯示,很多商家都打著專業攝影的旗號,聲稱自己的圖片是實時更新的,為了營銷也會打出類似「銷量少、趕緊買」、「每天只賣20份」等標語進行促銷。
在充斥著:「高品質的朋友圈,不僅可以為你帶來自信,還可以讓你在與陌生人交流前加分」、「朋友圈就是你的門面與武器,能讓你與眾不同、脫穎而出」等「風光」文案的背後,商家儼然將朋友圈描述成社交中的一把利器。仿佛朋友圈中虛假且華麗的表象,真的可以讓自己一步登天。
Who「誰在圈富豪?」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這種自欺欺人的現象非但沒有遭到制止,反而掀起一陣熱潮?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分為兩個方向來回答。其一,在朋友圈中是哪些人在炫富;其二分別又是有著什麼樣的目的。
炫富的人群大致分為三種:
1、是為了得到心理上滿足——虛榮心。
這一類人群的想法其實很簡單也很幼稚。他們大多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沉迷「包裝」,硬是將朋友圈打造成自己想要活成的樣子。在沒有真金白銀的基礎上,購買素材成為了他們最接近成功的捷徑。
2、微商,直銷和傳銷——包裝自己
微商,直銷和傳銷三界,最常見的就是沒有底線的炫富。例如:「半年買車,一年買房,兩年開蘭博,三年喜提和諧號。」、「今天你對XX愛搭不理,明天XX讓你高攀不起」等,他們用著以假亂真的圖片和足以洗腦的騷文案,都在對自己進行強烈的自我包裝。
這類人群他們大多是因為工作需要。過去那種單憑一張嘴不斷鼓吹自己事業有成,早已跟不上現在的時代了,如今配上擁有專業且內涵的文案與圖片,讓他們的空口白牙,更令人信服,由此也收割到了不少韭菜。。
總的來說,在眾多消費者中,大多是從事包裝業務的微商或類似傳銷的從業者,虛榮心較強的人,和單純好奇的年輕人。但是,隨著低成本「高端」的普及,人性的黑暗面逐漸暴露了出來。
3、非法買賣圖片——形成色情灰產
此前,相關媒體報導,有用戶在探探等社交軟體中發現自己的照片被盜用,因此挖出一整條關於照片的灰產鏈——多名商家在各種平臺上售賣真人照片素材,涉嫌盜圖、侵權。
在交友軟體的變現下遊中,有許多灰產從業者,他們將平臺上的圖片導出,售賣到各個下線。有些不法分子公然將照片設為自己的頭像,在軟體中以「美女」自居,將搭訕與被搭訕者引流到其他平臺上,實施進一步的詐騙。更有甚者,會將此類照片二次加工,製作成色情圖片或淫穢視頻。
據相關專業人士稱:隨著網絡普及,在這個大無邊際的網際網路世界中,受害者普遍面臨防範難、發現難、維權難等問題。
4、吸引異性——實施詐騙
2019年8月7日,一個鮮活的生命離開了人世。女孩留下的遺書中寫道:經「男友」介紹,自己在某平臺投資並欠了25萬餘元。等到她走投無路時,「男友」突然人間蒸發了。
原來,這一切都只是一場騙局。那個素未蒙面,開著賓利,才華橫溢,熱愛健身的男人,只是花了幾十塊錢製作出的空殼。
那些所謂的「男友」,他們會通過社交APP,尋找具有一定經濟實力的獵物,以「高端人設」入局她們的生活圈;用甜言蜜語引起她們的注意;繼而,加以少量的盈利甜頭博取她們的信任;從而建立戀愛關係。最後將受害者,拉入各種網賭、網貸的深淵中,直到最後,受害者徹底傾家蕩產後,「男友」就玩起了金蟬脫殼,從此人間蒸發。
如果你認為這個騙局很幼稚,太過於小兒科,那你就錯了。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有資料顯示,今年「殺豬盤」的騙局泛濫,很多事業有成的單身都市女性、高學歷的女白領都成為了他們的刀下魂。
其原因大概是,所有女生對於童話式愛情的憧憬與盲目。「一見鍾情」的公主夢成為了所有女性的軟肋,在此基礎上的「豪門、門當戶對」也成為她們最致命的弱點。
在QQ空間中成長的原住民,很快適應了微信朋友圈的的存在。作為社交軟體的分享平臺,朋友圈的初衷是為了讓大家分享生活的點滴。
有數據顯示,61.4%的用戶每次使用微信都會同步刷朋友圈,僅有1.3%的用戶從來不看朋友圈。隨著用戶基數的增加,朋友圈開始變得奇怪了。
其一,朋友圈的商業化。微商、代購等各路人馬齊聚朋友圈,將朋友圈變成了一個免費的廣告位,朋友圈儼然成為了一個全新的電商平臺。
其二,熟人朋友圈。滿屏都是各種來路不明的「養生寶典」、「女人生來就是為了花男人的錢」的毒雞湯、以及各種集贊的宣傳廣告,洗腦式的內容湧入著我們的朋友圈。
上述的兩個典型,常以刷屏的形式出現。就這樣,充斥著各種「垃圾」的朋友圈,內容質量質量日況俞下,越來越單調,以至於真正「分享生活」的動態越來越少。
由此,在朋友圈中打造虛假「高端人設」,成為了一股「難得一見」的清流。
「金絮其外、敗絮其中」。也許,在現實生活中「金錢、學識」正是他們最缺失的那部分。存在僥倖心理的他們,躲在重重網線的背後,通過頻繁的「曬品味、曬修養、曬奢侈品」,向陌生人炫耀著自己不曾有過的成功。
點開自己的朋友圈,距離上一次的生活動態已經近四個月了。有人曾將這會歸咎於專屬於95後的「朋友圈」社恐。額,怎麼說呢,大概我就是這麼一條無趣的鹹魚吧。
好了今天就說到這裡了,我要去學習發朋友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