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在網絡上炫富的人越來越多
不過你知道嗎
其實在電商網站上只要花幾元錢
就能給社交朋友圈來一次「精裝修」
打造各種「高端人設」
上周深圳警方抓了22名「貴婦」
她們的朋友圈充滿各種豪車和奢侈品
把自己包裝成「成功人士」
瞄準家庭主婦和離異女性
騙取她們的信任,將她們發展為「下線」
(不經意的自拍,方向盤上的車標亮了)
(開寶馬籤大單)
(隨手買幾個奢侈品包包犒勞自己)
這些朋友圈裡風光無限的「富婆」
有人被抓時,卡上竟只剩下200元錢
其實我們經常在社交朋友圈裡看到的秀高端、曬品味、炫財富的圖片和短視頻,在網上花很少的錢就能買到,在朋友圈打造虛假的「高端人設」已悄然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高端人設」幾元錢就能實現
在某電商網站輸入關鍵詞「朋友圈」「朋友圈展示面」「朋友圈打造」「朋友圈定位全球」等關鍵詞,居然可以搜出一大堆素材包。
點開相關頁面可以看到,店家銷售的商品主要是各種用來在社交朋友圈打造「人設」的圖片、文本和視頻素材包。這些素材包的價位從幾元到幾十元、上百元不等。圖庫內容包括網紅餐廳、酒吧、咖啡館、演唱會、藝術展等,照片拍攝角度和濾鏡都很專業。
不僅如此,這些素材還會定期更新。店家介紹,25元可以購買相關的照片素材,每周提供10張展示圖,每個月會定期提供2~4個熱門網紅打卡地的圖片。
「有了這些照片,文藝青年的形象就『穩了』。」店家推介說。
除了秀品味、曬生活,在朋友圈裡成為「富人」也只需要動動手指頭。豪車超跑的小視頻素材幾元就可以打包購買,豪宅別墅的素材也只要10元左右。6.6元可以購買50個豪車短視頻素材。
這些在網絡上售賣的虛假「人設」素材內容五花八門:
花60元購買相關軟體就可以實現全球定位功能加上全球熱門景點旅行小視頻和圖片素材包,即在朋友圈裡「環遊世界」提供自己的照片和名字,花50元,商家就可以生成一條名人明星為你祝福「打CALL」的視頻如果想把自己的聲音植入視頻,單條需要收費8元……
「精裝修」朋友圈為哪般?
那麼,究竟是誰在購買這些素材包「精裝修」自己的社交朋友圈?其提升社交朋友圈「魅力值」的目的又是什麼呢?業內人士分析稱,購買人群主要是微商從業者、有虛榮心的網友以及抱有吸引異性心理的年輕人。
微商從業者打造高端朋友圈,主要是為了塑造通過加入微商獲得財富、「走上人生巔峰」的形象,讓潛在的消費者對微商的生活方式產生認同,從而對產品產生信任,還可以吸引朋友圈裡感到「心動」的好友入夥。
從事微商的戴女士透露,微商吸粉引流的邏輯在於「讓看過世界的人引導想看世界的人」,打造高端社交朋友圈必不可少,世界各地的定位、出入豪華酒店、展示奢侈品都是增加引流、帶貨能力的籌碼。
今日又喜提新車
奢侈品閉眼買
此外,還有一些網友出於虛榮心購買素材。在社交媒體日益發達的今天,很多人彼此間的第一印象都通過社交朋友圈獲取。不少人也想在社交朋友圈營造出高品質的生活狀態,求關注、求點讚。
在不少電商網站上,出售朋友圈照片和短視頻素材的同時,商家還會附帶教男生、女生通過打造朋友圈吸引異性的攻略和教程。這不禁讓人聯想到「殺豬盤」的套路:
「殺豬盤」有個很重要的「技能」
就是「裝扮」朋友圈,打造人設
利用一些來歷不明的照片
發布在朋友圈或QQ空間假扮日常生活
發給受騙者假裝是自己本人
▼▼▼
可能面臨侵權和法律風險
記者看到,這些在電商網站上售賣的朋友圈素材,除了一小部分為原創拍攝外,大部分素材都是賣家通過網絡渠道整合搜集的。
北京盈科(天津)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慧敏指出,這種「盜圖」行為存在一定法律風險。從網絡下載的圖片涉及智慧財產權問題,特別是一些使用他人頭像的圖片,還會侵犯他人的肖像權、隱私權。
不少店家已經嗅到其中的風險。特別在商品詳情裡發布免責聲明,其內容有:素材標價為收集費用,不是素材本身價值,版權為原作者所有;素材為個人交流學習所用,不能商用;最終解釋權歸賣家所有等。
不過,北京道成律師事務所律師馬晶晶認為,並不是商家發布免責聲明就能真的免責。而對於利用素材圖片打造高端形象吸引客戶、吸引異性的行為,一旦構成欺詐要件的,還可能涉及犯罪。
End
來源 羊城晚報
編輯 李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