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文明起源和民族形成,可以追溯到很遠、很遠。從170萬年前的元謀猿人到5000年前傳說中的軒轅黃帝,從原始氏族社會和奴隸社會的夏、商、周,再到封建社會末期的元、明、清。
樹有根、水有源、人有祖,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又被稱為龍的傳人。在探尋中華民族起源時,小編必須要講的就是有關龍與鳳的傳說。
我們先從雲南元謀縣發掘出來的猿人生存遺蹟,是中華大地最早的原始人類,距今大約有170萬年,此後又經過了120萬年的漫漫徵途,在距今45萬年前的時候,才到達北京猿人階段。
當時的北京猿人,已經可以製造使用骨器、石器和木器,並且能夠保存和利用火種。到了距今10萬年前,中國的遠古文化,從猿人階段來到了古人階段。其中,居住在山西汾河流域的丁村人,已經可以根據不同的用途,生產出球狀和尖狀的石器了。
從古人階段進入新人階段,是在4萬年前,這時的漁獵技術已有很大進步,母系社會逐步產生,從北京附近發現的山頂洞人,就可以看出他們雖然生活在18000年前,但其體態與我們現代人,已經沒有多大差別。
他們已經掌握了在骨器和石器上,磨光、刮削、鑽孔、著色的技能。只要看一眼他們生產製造的一些大大小小巧精美的裝飾品,我們不得不驚嘆先民的智慧,不得不欽佩先民們勇於創新的精神。
母系氏族社會在中華大地上延續數萬年,到了距今7、8千年的時候,在黃河和長江流域的氏族部落,相繼進入了農耕和畜牧時代。這時古人已穿上了衣服,住進了村落,有了家畜飼養,有了弓箭漁網,有了各式各樣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特別是有了彩繪的陶器。
這些彩陶,不僅便於實用,而且是富有濃厚生活氣息和豐富想像力的工藝品。也許是這幾千年的距離太遙遠,也許是彩陶上的符號圖案太神秘。讓學術界爭論不休,至今不能把它全部破譯出來。
不過國內一些學者認為,這些簡單的符號,就是一種原始文字,而這些形態各異的動物圖像,就是當時氏族部落的圖騰。
圖騰:是一種氏族部落的信仰與崇拜。他們認為自己的氏族部落與某種生物有關,認為這種生物是部落的守護神,從而不僅忌食、禁食,而且把它刻畫在特定地方,舉行儀式、頂禮膜拜。
圖騰上的生物可以是單一的,也可以是複合的,可以是世間存在的,也可以是虛構的。有些學者認為,在中國古代的圖騰中就包括有龍與鳳,而龍與鳳都是世間不存在的。
今天的漢族,我們從這個詞就可以知道,它的起源不是太古老。因為,漢族一詞是跟漢朝有關係,又比如我們常常說華夏,這個詞就跟夏朝有關係。顯然,夏還不是中國最早的時期,但有些歷史學家說,夏是中國第一個歷史朝代。
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內容豐富又極具想像力。相傳開天闢地的盤古是大山的兒子,他持千斤之重的斧鑿,劈開了原本混沌一體的天地。然後,有了五帝三皇。
三皇:天皇、地皇和人皇。天空出現了日月星辰,地上有了氣象萬千,人間也有了悲歡離合。還有一種說法是燧人、伏羲、神農,這倒是反映了人類發展的三個原始階段。首先有燧人氏,教人鑽木取火,進入熟食階段。又有伏羲氏,教人織網,進入漁獵階段。再有神農氏,教人耕種,進入農耕階段。
神農氏:據說就是炎帝,他除了教人耕種外,還曾遍嘗百草。湖北的神農架,就因神農氏當年在此採藥得名。
伏羲:據說《周易》中的八卦,即由他所創。
五帝:則代表為勞苦大眾做出貢獻的部落領袖。目前,五帝的說法也有其它版本。但是,黃帝是其中的佼佼者。據說他曾創立曆法、音樂、房屋、算數,並派倉頡造字,因而被尊為修德建功的典範,被奉為華夏兒女的祖先。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遠古傳說中的神或英雄,大都與龍蛇有關。比如:盤古就是「龍首蛇身」,伏羲、女媧也是如此。女媧,「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還有因治水不入家門的大禹,同樣是「黃龍之身」。
據說在黃帝118歲的時候,天上降下一條黃龍,代表皇帝已經完成了人間使命,該歸天歇息了。於是,百姓依依不捨地挽留,扯下了他的衣角,葬於他乘龍歸天的地方「陝西橋山」。
有的學者認為,龍蛇是遠古部落的一種圖騰標誌,當一個部落打敗另一個部落後,就將此部落的圖騰加在蛇身上,如此不斷獲勝,不斷加身。
當一個獅鼻鰱口、劍眉虎眼、鷲腳鷹爪、鹿角牛耳、馬齒獠牙、蛇身鯉甲的龍的形象完成時,表示一個部落聯盟就此形成。
與龍蛇同時或稍後的鳳鳥形態,也是這樣演變而來的。有著雞頭、蛇頸、燕頷、龜背、魚尾的五彩飛鳥,很可能是另一個部落聯盟的圖騰。
秦漢以後,封建帝王們都將自己比為「真龍天子」,那麼自然「鳳」也就成為帝後、嬪妃的象徵。再往後,龍和鳳便成為單一性別,中國男性往往以「龍」為名,女性則往往以「鳳」為名。
每逢吉慶的日子,百姓們舞龍、耍龍燈,端午時節,人們駕乘的龍舟在碧波中蕩漾的水面上競技,以求來年的雨順風調。有龍鳳的習俗,就有龍鳳的藝術。
在古墓中出土的龍鳳帛畫,還有「龍飛鳳舞」圖案的文房四寶,宮苑建築中的龍鳳雕刻。有人曾細數過,故宮太和殿中的大龍、小龍多達12654條。那麼,整個紫禁城中的龍又該有多少呢?
昔日,龍和鳳是炎黃子孫始祖的圖騰,它象徵著君權、神聖和變化莫測。今天,作為吉祥神物的龍和鳳,已經是數千年不斷發展的成果。
並高度涵蓋了中華民族發展交融的歷史,充分顯示中華民族堅韌不拔、勇往直前的風採。它自由地飛翔於天地之間,展示著奮發圖強的民族風貌,它創造著吉祥和諧的萬象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