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卿說過:「我們去一個城市,一般就會去名勝古蹟、所謂的地標建築。其實了解一個城市的最好方式,是去看它的菜市場。用我的話,和這個城市才有了肌膚之親。名勝古蹟都是『西裝革履的』,裝扮得很好。但是菜市場裝不了,它想裝都裝不了。」
逃離五光十色的明洞,走出燈火通明的弘大,再來看那些「朝九晚五」營業的市場,倒是獨有一份悠然的自在。避開繁華,趕在夜幕之前逛一逛市場,趁機感受一下這座摩登城市背後的煙火氣息。
首爾有很多廣為人知的市場,這些市場不僅僅是提供民眾生活所需的菜市場,更多的市場也兼具旅遊觀光的性質。
其中較為著名傳統市場有:廣藏市場(광장시장)、通仁市場(통인시장)、孔德市場(공덕시장)、望遠市場(망원시장)、東大門綜合市場(동대문종합시장)、鷺梁津水產市場(노량진수산시장)、南大門市場(남대문시장)。
對經常看韓綜的朋友來說,這些市場的名字應該並不陌生,但這些市場到底有什麼魅力,和我們熟知的中國市場相比又有什麼不同呢?今天將帶大家一起從廣藏市場開始,一探究竟。
廣藏市場位於韓國首爾市鍾路區禮智洞6-1,可乘1號線至「鍾路5街」站下車。作為韓國最具代表性、規模最大的且歷史最悠久的傳統市場之一,2013年,廣藏市場被韓國政府指定為世界觀光地,如今已成為外國遊客必打卡的景點之一。
1905年,日本在朝鮮半島實行「貨幣整理項目(화폐정리사업)」,此項政策動搖了朝鮮商人的根基,同年7月,為了應對日本資本的侵略,朝鮮商人們聯合起來成立了廣藏株式會社(광장주식희사)。與日本人擁有經營權的其他市場不同,由廣藏株式會社運營的「東大門市場」只有朝鮮資本,堅定地守護了朝鮮市場的命脈。
【貨幣整理項目:日本為了侵略朝鮮經濟從1905年開始實施的貨幣改革政策】
廣藏的來源:1905年建立時,由於位於廣橋(광교)和藏橋(장교)之間,因此命名為廣藏株式會社。
抗美援朝戰爭後,「東大門市場」的經營重心放在了救援物資上,規模逐漸擴大。20世紀60年代初期,隨著「東大門市場」的規模擴大,市場被分離,留下的部分就變成了現在的廣藏市場,主要經營布匹、二手商品、小吃等產品。
2010年廣藏市場正式更名為「鍾路廣藏市場」。如今這裡已成了首爾市內人流量最大的地方之一,雖不似高樓大廈的華麗,但內裡鱗次櫛比的商店,無不昭示著這裡不同其他的繁華。
對韓國人來說,廣藏市場就是各色小吃的代名詞,從北二門到南一門,綠豆煎餅、紫菜包飯、拌飯、血腸、豆腐、米腸韓式豬蹄、韓式辣炒年糕、湯麵、活章魚等等,應有盡有。其中最著名的兩樣小吃應屬綠豆煎餅和迷你紫菜包飯。
廣藏市場是綠豆煎餅的起源地,在這裡我們可以見證綠豆的研磨 -> 煎炸的整個過程,在這裡我們不僅可以品嘗到新鮮的綠豆煎餅,還可以感受韓國大媽們的熱情。
廣藏市場中賣綠豆煎餅的小攤可謂數不勝數,幾乎是每走三兩步就能見到一家,其中最廣為人知的還要數上過running man等綜藝的「順熙家綠豆煎餅(순희네 빈대떡)」。雖說綜藝節目的宣傳效應是一方面原因,但更吸引客人的是這家店獨特的味道和良心的價格。迄今為止,「順熙家」在廣藏市場只有一家店並無分店。儘管如此,相似名字的綠豆煎餅店卻不止一家,因此,想要在廣藏市場吃到正宗的「順熙家綠豆煎餅」,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迷你紫菜包飯又稱「麻藥」紫菜包飯,它和普通的紫菜包飯相比,有兩個特別之處:一是它的形狀比普通的紫菜包飯小,一般一口就能吃下一個;二是它配有一種獨特的特製沾醬,有些類似油豆腐壽司(유부초밥)的味道,讓人吃一次之後就想吃第二次,因此也被人們稱作「麻藥」紫菜包飯(마약 김밥)。除此之外,它的價格相較普通裝也比較實惠,8個一盒,共2000韓元(約合人民幣12元)。
不僅是美食的天堂,廣藏市場主要經營產品中還包括布匹、紡織品、服裝、雜貨等。從1905年建立之初,一直到現在,紡織品一直是廣藏市場經營的中心,即使在和「東大門市場」分離後,除了人人皆知的小吃街外,紡織品也是主營商品。無論是結婚時穿的韓服,還是家中需要的布匹等等,廣藏市場一定是韓國人第一個想到的選購地點。
現如今的廣藏市場儼然已成為了首爾的地標性建築,這不僅得益於韓國政府對外宣傳的政策,更重要的是各行各業以及韓國民眾的配合。
從最能吸引大眾的美食開始,通過各類綜藝節目、藝人、電視劇的宣傳,不僅成功向海外輸出了美食以及美食所在地,還吸引了眾多外國遊客,在拉動了旅遊業發展的同時,更拉動了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這種文化輸出模式的成功,值得同樣身處東亞圈的我們思考借鑑。
출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nIKdf8k_Zw
https://m.blog.naver.com/somc_travel/220881825961?view=img_4
https://terms.naver.com/entry.nhn?docId=3378625&cid=51381&categoryId=63836
整理編輯: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