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地標式建築,僅有40多年歷史,卻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2020-12-06 閒不住的小蜂

文/閒不住的小蜂(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出去旅行,不是去看風景,而是去尋回自己——最本真的自己。

現在正是旅遊業發展的高潮期,而且伴隨著現在的交通也是越來越發達,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是有顯著的提升,所以出國旅行並不是一件罕見的事情。我們常說旅行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增長我們的見識,這一點絕對是不用質疑的。眾所周知,每個城市都有地標性建築,往往這些地標性建築是旅途中絕不會錯過的打卡地。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是澳大利亞地標式建築。

它就是雪梨歌劇院,位於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雪梨市區北部的便利朗角,落成於1973年,雪梨歌劇院作為澳大利亞的地標式建築,每個來到這裡旅遊的人是絕對不會錯過這一打卡地的。僅有40多年歷史的雪梨歌劇院,卻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雪梨歌劇院的外形看上去猶如一架帆船,更是與周邊的景色交相輝映。

雪梨歌劇院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由歌劇廳,音樂廳和貝尼朗餐廳組成。其中歌劇廳,音樂廳,休息廳是緊挨著的,建立在一個由4塊巨型的大殼頂構成的花崗巖石基座上。這些形狀不一的尖頂殼,看上去也是千姿百態。據說,當年設計師的靈感是來源於橙子,不知道去過的朋友們有沒有感覺有一絲絲相像呢?

雪梨歌劇院無疑是一項傑出的建築傑作,不論是造工的精湛,還是卓越的工程成就,在世界上的影響可謂是極大的。雪梨歌劇院是極具觀賞價值的,不過歸根到底,這一偉大建築是屬於世界的偉大藝術紀念碑和雕塑像。

如今的雪梨歌劇院是從來不缺遊客的,這一地標式建築由於造型酷似帆船,對於遊人來說也是非常好認的。這裡作為雪梨藝術文化的殿堂,更是雪梨的靈魂,每天都會有不少人慕名而來,隨處可見的便是遊人在不停的拍照紀念。

以上就是今天小編介紹的澳大利亞地標式建築,僅有40多年歷史,卻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不知道通過我的介紹,當你去澳大利亞旅遊的時候,會不會首先打卡就是雪梨歌劇院呢?

我國知名度很大的3座城市,名氣不輸省會,全都是旅遊城市

我國極震撼3條瀑布,雄偉壯觀氣勢磅礴,第一個有中華第一瀑美譽

西班牙如詩如畫公園,曾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置身其中仿佛童話世界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必去景點,只有40多年歷史,卻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之前講述了那麼多的國內景點,今天我們就來講述一個外國的景點,也是一個著名的地標建築,這個國家就是澳大利亞,相信對於這個國家大家應該並不陌生吧,作為大洋洲上最大的國家,也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個國土覆蓋整個大陸的國家,澳大利亞近些年的旅遊產業可是受到了各國人民的喜愛。
  • 澳大利亞最著名的地標建築,只有40多年歷史,卻已經成為世界遺產
    澳大利亞位於南半球,是大洋洲最大的國家,還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國土覆蓋整個大陸的國家,因此又被大家稱為「澳洲」。而要說到澳大利亞「最著名」的地標建築,那肯定就不得不提「雪梨歌劇院」了。「雪梨歌劇院」位於澳大利亞「第一大城市」雪梨市區北部的便利朗角,於1959動工建造,1973年正式投入使用,迄今已有40多年歷史。不管你有沒有來過澳大利亞雪梨旅遊,肯定都聽說過「雪梨歌劇院」的大名,一看見這個造型獨特的建築,就能馬上想到雪梨,乃至整個澳大利亞。
  • 「雪梨歌劇院」只有40多年歷史,竟成為澳大利亞最年輕的世界遺產
    澳大利亞位於南半球的大洋洲,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國土覆蓋整個大陸的國家,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之一。澳大利亞四面環海,地理位置相對比較孤立,自然風光獨特,旅遊資源豐富,每年都會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觀光度假。
  • 澳大利亞的地標建築,只有47年的歷史,全球最年輕的世界文化遺產
    文/ 旅行筆記君 【 原創文章,歡迎轉載】身未動,心已遠。夢想,並不奢侈,只要勇敢地邁出第一步。澳大利亞是南半球的一個國家,這個國家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國土覆蓋整個大陸的國家,這裡也是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之一,澳大利亞四面都是海,且人口也不算多。澳大利亞的旅遊景點也很多。這裡有著名的艾爾斯巨石,還有非常多且獨特的人文建築,每年前往澳大利亞旅遊的遊客也非常多。
  • 1994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中國古蹟
    承德避暑山莊,位於河北省境內,建築風格各異的廟宇和皇家園林同周圍的湖泊、牧場和森林巧妙地融為一體。為清代帝王夏日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孔府、孔廟、孔林,統稱曲阜「三孔」,位於山東省曲阜市。孔府與孔廟毗鄰,為孔子後裔直系子孫衍聖公住宅。
  • 波蘭歷史上曾經的首都,今天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克拉科夫(波蘭語Krakow,德語Krakau),歷史上作過首都。人口約76萬(比法蘭克福多了3萬),是波蘭南部的最大工業城,舊城區在197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各國各地的來訪者不計其數。其城市規劃建設是中世紀歐洲首都的典範,14-16世紀時與維也納、布拉格三足鼎立,成為中歐三大文化中心之一。文藝復興時期,克拉科夫更是歐洲東部最繁華的城市。與波蘭的其他城市如華沙不同,克拉科夫的古城在二戰中倖免,被完好地保存下來,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有人說,如果來波蘭旅行,如果只去一個地方,那就是克拉科夫。
  • 越南一處地標性建築,與我國故宮甚為相似,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每個國家每個城市都至少有一個標誌性建築,大部分都與當地的歷史文化有關,像紐約的自由女神像和杜拜的國王塔一樣,它們是世界聞名的建築,地標往往給人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當我們看到一個地標時,我們可以把它與當地的發展水平聯繫起來,這可以被視為整個城市的面貌。
  • 天堂花園是設拉子最著名的花園,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天堂花園是設拉子最著名的花園,已有900多年的歷史,並作為「波斯園林」中的一個代表而被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之所以被稱為天堂花園是因為Eram這個單詞是阿拉伯語Iram波斯化的變種,而後者在古蘭經裡的意思是「天堂」。花園建於愷加王朝,之後的贊德王朝統治者也在這裡居住過。
  • 中國「最早的」歷史文化名村,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遊人如織
    中國「最早的」歷史文化名村,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遊人如織,安徽是中國高村比較集中的省份,特別是南部的黃山市,數十個保存完好的古村成為當地旅遊的一大特色,這些古鎮中最熟悉的就是紅村和西橋。今天讓我給大家來繼續說這個旅遊,時常聽到這樣一句話:「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名師指路不如自己去悟」那就別讓自己的時間浪費在床上,家裡,多出去走走,見識一下外面的世界有多美好,好了,好了,咱們廢話不多說,那就讓我們開始今天的內容吧,洪村作為安徽、高村的代表,村裡獲得了許多榮譽,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並於2003年成為全國第一個歷史文化名村
  • 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布拉格城堡,創下吉尼斯世界上最大的城堡紀錄
    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的華爾瓦河丘陵上有一座古城,在布拉格建了9世紀,在歷史的混亂中,我多次進行了翻修、裝飾和修補,是國內外建築師和藝術家的藝術結晶,是世界上最有名的觀光景點,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布拉格的城堡不僅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還創造了金氏世界紀錄,問題來了,布拉格城是怎麼沒有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 聯邦廣場正式被列入維州遺產名錄!全澳20處世界遺產更值得一去!
    同時也為人們非正式聚會、參與各種文化機構和活動提供了絕佳場所,備受歡迎。」據了解,在徵得聯邦廣場是否值得保護時,754份公開意見書中,僅有三份反對。列入維州遺產名錄後,聯邦廣場上的小型工程仍可獲得批准。
  • 走入歐洲的世界文化遺產:10處著名地標
    1991年,艾菲爾鐵塔連同巴黎塞納河沿岸被列入世界遺產。 ,故被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評選為世界遺產。1988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其作為伊斯蘭教世俗建築與造園技藝完美結合的建築名作以及阿拉伯式宮殿庭院建築的優秀代表,1984年被選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之中。
  • 日本東大寺,是世界最大的木結構建築,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
    東大寺又稱大華嚴寺,是日本寺院的總寺,752年聖武天皇為了祀奉大佛而建的,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目前東大寺的規模僅有當初的2/3,即便如此也是相當震撼,其中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地磚的介紹,在通往大殿的路上有4種不同的地磚,由外向內依次是印度磚、中國磚、韓國磚和日本磚,這樣的設計理念是代表著佛教傳入日本的國家路線,確實妙哉順著「四國地磚路」向大殿走去,感覺整個大殿向你壓過來一樣的存在,如果不是親身來這裡的話,是絕對不會體驗到這種震撼的感覺,直到走到走到大殿的入口,頭越抬越高
  •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澳門歷史城區
    澳門歷史城區在第29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的2005年7月15日會議上,獲得21個成員國全體一致通過,中國"澳門歷史城區"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為中國第31處世界遺產。
  • 澳門不只有賭場,2005年列入世界遺產,澳門知名歷史景點
    澳門的歷史城區是以澳門的舊城區為中心的歷史街區,其間與相鄰的廣場有街道相連, 這裡於2005年列入世界遺產名單,通過這些百年建築群中,可以感受到澳門滄桑的變遷。媽閣廟是澳門三大禪院中最古老的一座,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供奉著母親的女神, 母閣前地是葡萄牙人最先登陸澳門的地方,是中葡萄牙文化融合的起點。
  • 世界文化遺產是我國最重要的文化地標和精神標識
    日前,2020年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年會暨世界文化遺產城市市長論壇在杭州餘杭良渚古城遺址召開。會上,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表示,世界文化遺產是我國最重要的文化地標和精神標識,是建設文化強國、促進文明交流互鑑、突顯文化自信的珍貴資源。
  • 北京昌平區歷史文化縮寫·十三陵居庸關長城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境內的明十三陵、居庸關長城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小湯山是溫泉旅遊勝地。歷史沿革簡介昌平自西漢開始設縣,其名稱有自漢代貴族的封爵~昌平侯,取昌盛平安之意,具體位置大概為今居庸關往南一帶。西漢,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在縣域內設昌平、軍都二縣。三國時期魏國及西晉、東晉時,二縣屬幽州。遼屬析津府。宋屬燕山府。金屬大興府。
  • 明十三陵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門票不漲價
    明十三陵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門票不漲價   本報訊(記者陳紅梅)北京時間昨天23時58分,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7屆世界遺產大會通過審議投票決定:明十三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的擴展項目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本屆大會共有包括中國在內的32個國家申報37處自然景觀和文化遺址。明十三陵和南京明孝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的擴展項目共同申請世界文化遺產,並一起獲準通過。
  • 緬甸「萬塔之城」蒲甘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6月30日至7月10日在亞塞拜然巴庫舉行。在本屆大會上,緬甸的蒲甘古城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蒲甘坐落在緬甸中部平原的伊洛瓦底江畔,是一處欣賞佛教藝術和建築的聖地。這裡是亞洲三大佛教遺蹟之一,曾經的448.6萬多座佛塔和寺院賜予了這裡「萬塔之城」的美譽該遺址由8個遺產點組成,內有大量寺廟、窣堵坡、修行所、朝聖地以及考古遺蹟、壁畫和雕塑,展示了11至12世紀的蒲甘文明。在廣闊的平原上古老的寺院和佛塔林立,蒲甘由此成為緬甸旅遊的亮點之一。歷經千年尚有兩千多座佛塔屹立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成為緬甸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 外灘建築躋身世界文化遺產?
    會上,有人認為外灘建築群的歷史不夠悠久,只有百年左右的歷史,申報成功的可能性不大,此事就此作罷。  「早幾年,工業革命以來的、特別是20世紀的建築遺產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遺產名錄》上確實鮮有出現,人們普遍認為,近代的創造好像無法與歷史悠久、聲名顯赫的古代遺產公平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