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會館喜迎姜波老師獻藝講美食

2020-11-04 榮耀三晉

國慶黃金周已過,旅遊熱度依舊不減。「跟隨姜波老師遊山西·讀歷史·品美食」主題團齊聚山西會館,由山西省商務國旅承辦,昨日匯聚了30餘位來自北京、天津、桂林等地的旅遊美食愛好者。

天下麵食,盡在三晉——美食之旅的第一站就安排在了山西省最具麵食傳承的山西麵食博物館。

山西省文旅廳的領導也特意趕到會館,對匯聚太原的全國遊客表示誠摯歡迎,希望山西除了太行呂梁、古城大院之外,「穿越歷史」山西美食也能成為吸引中外遊客的另一張王牌。

姜波,老北京旗人民俗美食家,中國起源地智庫專家,國家級點心技師·營養師。師承13位國寶級大師,國寶級烹飪大師劉俊卿老先生入室親傳弟子,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蜜供姜第五代傳人,北京市東城區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曾任故宮博物院紫禁城建福宮餐飲市場出品總監。服務行業裡讚譽為「京城飲食民俗第一人」、「北京城裡的活化石」。

作為國家級烹飪大師劉俊卿的弟子,他現場為大家演示了「北京手抻龍鬚麵」的技藝。據介紹,起源於漢代的麵條,迄今已近兩千年歷史,後來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姜波演示的手抻龍鬚麵,有和面、餳面、遛條、出條、繃條等環節,技法務求嫻熟。他一邊為大家獻藝,一邊和山西會館的年輕廚師互動交流,暢談京晉兩地麵條製作的同與異。他製作的龍鬚麵,重在出條環節,關鍵手法有「反手搭扣」和「正手搭扣」(此法已瀕臨失傳)。出條動作舒展,用力均勻,敏捷迅速,繃條筋性勁大,久亮不瀉,大方乾淨,製作出來的抻面粗細適中。山西會館服務總監李琨觀後,也不禁嘆道:「這樣的龍鬚麵不僅漂亮,而且很勁道有韌性」。

作為東道主,山西會館不僅為大家準備了茶藝表演、民歌表演和面藝表演,還特意為姜波老師以及各大旅行社和慕名而來的同行者,呈上山西地道的小吃和各種菜品。

茶藝表演

民歌表演

面藝表演

山西會館在開發晉菜體系上不遺力,打造獨樹一幟的晉商家宴,先後收集整理,並結合現代人消費特點,推出了閻府家宴(五魁四碗)、喬家掌柜宴、豆腐宴等極具山西地方的文化大餐。

花絮:

姜波老師親自體驗山西會館「非物質文化遺產——剔尖面」

展示過後,歡迎晚宴上的歌舞、麵食絕活表演引得掌聲連連。餐桌上的過油肉、銅火鍋、黃米炸糕、平遙牛肉等山西各地特色美食,驚喜連連,口齒留香回味無窮。

相關焦點

  • 姜波獻藝講美食 遊客尋味品山西
    ,由北京「匠遊旅行」組辦、山西商務國旅承辦的「跟隨姜波老師遊山西·讀歷史·品美食」主題團齊聚山西。大家或坐高鐵,或乘飛機,或開房車,一路追隨民俗美食家姜波老師的步伐,從太原出發,開啟為期5天的美食文化探尋之旅。
  • 山西會館傳承292年,攜手共創30年——山西會館的前世今生
    最早的晉公館是由萬泉人(今山西祁縣)柴璠在明代中期所建,當時他住在崇文門外,就把自己的宅子開闢為三晉會館,供同鄉聚會,之後到了萬曆年間,晉商生意越做越大,山西商人建立的會館也漸漸多了起來。會館的基本作用就是聯絡同鄉之間的感情,同時規範商人們的競爭行為。如今晉商雖已沒落,但山西文化、晉商精神卻一直在晉公館裡煥發生機。
  • 張掖山西會館探幽
    張掖山西會館探幽文/張鴻清在張掖古城區,以鐘鼓樓為中心,四街八巷,一千多年來一直保持著原有的城市歷史格局。現在,四街裡面唯有南大街不是筆直的,街道在張掖山西會館門前擺出了一條弧線,關於這條弧線還有一段佳話。
  • 徐州山西會館
    (原標題:徐州山西會館)
  • 會鄉音 訴晉情 山西老鄉聯誼活動在山西會館·北京清華分館舉行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9月21日,中秋佳節來臨之際,山西人在北京老鄉群發起一場聯誼茶話會,邀請漂泊在北京的山西老鄉在山西會館·北京清華大學分館相聚,把酒言歡,用鄉音,聊晉話,話晉情。山西會館在看到那麼多的老鄉時,山西會館總經理高紹明情不自禁地感慨道:華夏文明五千年在山西,中國人的發祥地在山西,晉商輝煌五百年在山西,山西會館成立至今已有30年,一直以傳承民俗文化、麵食文化、晉商文化為己任,匠心營造可以傳承的一桌好飯
  • 「古代建築」山西會館
    點擊上方關注我們吧 寧陽縣的山西會館位於縣城東北45公裡的東莊鄉東莊村西部。過去這裡為商業重鎮,交通發達,南船北馬,商人云集,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貨物集散地。山西會館是山西商人在明清年間在全國各地晉商所到之處聯合捐資建設的共同聚會、娛樂、議事的場所。狹義的山西會館是名稱中帶有山西會館四個字的,廣義的山西會館還包括有山陝會館、全晉會館、西晉會館、秦晉會館等等。所有山西會館的共同特徵有二:一是都拜關公,有關帝廟或關公殿;二是都有戲樓。
  • 新邵縣寸石鎮南嶽村老年藝術隊喜迎元旦獻藝
    邵陽新聞網12月6日訊(通訊員 魏亞瓊 謝玉莊 伍吉仙)12月5日,適逢天氣晴好,新邵縣寸石鎮南嶽村老年藝術隊在該村活動中心喜迎「元旦」獻藝演出,給當地村民送上了一頓「豐盈可口」的精神盛宴。
  • 「古代建築」山西會館
    點擊上方關注我們吧寧陽縣的山西會館位於縣城東北45公裡的東莊鄉東莊村西部。過去這裡為商業重鎮,交通發達,南船北馬,商人云集,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貨物集散地。山西會館是山西商人在明清年間在全國各地晉商所到之處聯合捐資建設的共同聚會、娛樂、議事的場所。狹義的山西會館是名稱中帶有山西會館四個字的,廣義的山西會館還包括有山陝會館、全晉會館、西晉會館、秦晉會館等等。所有山西會館的共同特徵有二:一是都拜關公,有關帝廟或關公殿;二是都有戲樓。
  • 話說北京的會館
    一種是同一地區同一行業的會館,如山西平遙顏料商建的「山西平遙會館」和山西河東菸草商人建的「山西河東會館」等;另一種是由不同地區或不同行業商人共同集資興建的,如「臨襄會館」,是臨汾、襄陵兩地油商、鹽商、糧商共建的,「臨汾東館」(又稱「臨汾鄉祠」)則是臨汾紙張、乾果、顏料、雜貨、菸草五個行業的商人集資合建的。
  • 駱駝 古鎮 會館
    20世紀40年代辦過普益中學,新中國成立後宜陽二中和宜陽農林學校又先後進駐,現在是韓城鎮政府所在地。因長期用於辦學和機關辦公,原有房屋已被全部全部拆建,其碑刻據說也在1958年人民公社修建水電站時拉去填了地基,所以創建歷史已很難考證。白楊鎮的會館雖也曾做過小學校舍,但其建築尚未全部改造,至今其門洞式舞樓、東西廂房、大殿仍相對完整地保留著。
  • 山西會館承載的社會經濟整合功能
    明清山西會館的神靈祭祀,除了其所承擔的部分民間宗教信仰功能外,其社會經濟整合功能更顯突出。一、給流寓外地的山西人以心靈的慰藉。關帝信仰在全中國範圍內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各地山西會館均以關帝為主祀,無疑是很巧妙地利用了關公文化在各地本身已經存在的影響力。有了關帝的護佑,無論是對於山西商人還是當地百姓來說,都不同程度地改變了山西商人作為客居者在心理層面的弱勢地位,而且此時已經成為明清官方正統文化一部分的關公崇祀,無疑也為各地山西會館的正統性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
  • 會鄉音 訴晉情 山西老鄉聯誼活動在山西會館·北京清華分館舉行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9月21日,中秋佳節來臨之際,山西人在北京老鄉群發起一場聯誼茶話會,邀請漂泊在北京的山西老鄉在山西會館·北京清華大學分館相聚,把酒言歡,用鄉音,聊晉話,話晉情。山西會館在看到那麼多的老鄉時,山西會館總經理高紹明情不自禁地感慨道:華夏文明五千年在山西,中國人的發祥地在山西,晉商輝煌五百年在山西,山西會館成立至今已有30年,一直以傳承民俗文化、麵食文化、晉商文化為己任,匠心營造可以傳承的一桌好飯
  • 《藝術之家——資料庫》之-姜波-作品賞析
    【姜波個人作品展(近期)】2018一2019年《中國藝術研究院雕塑家一一姜波陶藝作品全國巡迴展》2017年中國美術館《視域.姜波作品展》2016年上海奧賽畫廊《視覺態度一一姜波雕塑作品展》2015年上海《融境一一姜波當代陶藝雕塑作品上海巡迴展》。
  • 《藝術之家--資料庫》之-姜波-作品賞析
    【姜波個人作品展(近期)】2018一2019年《中國藝術研究院雕塑家一一姜波陶藝作品全國巡迴展》2017年中國美術館《視域.姜波作品展》2016年上海奧賽畫廊《視覺態度一一姜波雕塑作品展》2015年上海《融境一一姜波當代陶藝雕塑作品上海巡迴展》。
  • 一座藏在寺廟內的山西會館
    而今天要說的重點,也就是在大佛寺內僅一牆之隔的山西會館。從大佛寺西北角處,便可以進入山西會館,一個很小很不起眼的門。但是進去之後,瞬間沒有了大佛寺園區內的喧囂與嘈雜。除了偶爾從頭上或樹枝上騰空略過的飛鳥及鳥叫的聲音,一切仿佛都是靜止的......
  • 山西會館贊助支持「百川杯」羽毛球邀請賽
    11月28日,2020年山西省第四屆「體彩杯」暨第七屆「大連麒麟電梯·VICTOR·百川杯」羽毛球混合團體邀請賽在山西體育中心體育館舉行。本屆比賽是今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我省羽毛球界第一項大型綜合賽事,來自全省88支比賽隊伍的上千名運動員共同參與了這一運動盛事。
  • 遍訪吳城 揭秘損毀的山西會館之謎
    據考證,會館繁盛一時,多達48處,其中全楚會館(湖南、湖北)、山西會館、廣東會館、浙寧會館、江西會館(萬壽宮)規模較大。這些會館,直至清末還保護不錯,知名的有安徽會館、福建會館、浙寧會館、山西會館等等。1938年,日寇侵華,中華大地眾多地方慘遭塗炭,繁華的吳城也未能倖免。
  • 話說北京的會館
    一種是同一地區同一行業的會館,如山西平遙顏料商建的「山西平遙會館」和山西河東菸草商人建的「山西河東會館」等;另一種是由不同地區或不同行業商人共同集資興建的,如「臨襄會館」,是臨汾、襄陵兩地油商、鹽商、糧商共建的,「臨汾東館」(又稱「臨汾鄉祠」)則是臨汾紙張、乾果、顏料、雜貨、菸草五個行業的商人集資合建的。
  • 「雨過琴書潤 風來翰墨香」一河北大廠縣姜波老師,書法創新字體
    &34;一河北省大廠縣姜波老師姜波姜波老師每天在鑽研書法之中,終於自創字體,得到了業界人士好評。作品被博物館,使領館,及海內外人士收藏。
  • 壩上行(十七)多倫山西會館
    去多倫縣本來想去參觀山西會館、馬具博物館和興隆寺,只有山西會館開放,其它的都關門謝客。多倫山西會館於清乾隆十年由山西籍商人集資興建,原名伏魔宮,又稱關帝廟,是當年晉商在多倫地區聚會、娛樂、議事的場所。當時為內蒙古地區唯一的外省會館,遂被稱為「塞外商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