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用過的手機鋼化玻璃膜
手機鋼化玻璃膜非常迅速的在我國普及並形成一個龐大的產業鏈。雖然鋼化膜是一種新型的手機保護膜,但鋼化膜廠家卻不少,據不完全統計12年國內目前有近百家生產鋼化膜的手機鋼化膜廠家,主要集中在廣東(廣州、深圳),而且與日俱增。經過17年手機鋼化膜市場的大洗牌,存活下來的手機鋼化膜工廠也不在少數。
今天為大家講一講那些年的鋼化膜與近年的鋼化膜
之前有產品叫做「手機防爆膜」,它雖然可以保護屏幕,但非常容易刮花。後來人們發現只有玻璃才是最合適的選擇,但0.7mm厚度卻讓人望而卻步,(現在的鋼化玻璃手機貼膜一般是0.33mm-0.2mm,0.15mm)而且當時是沒有什麼弧度邊的,就只有直邊,第一手感覺就是重、厚。當時在用iPhone4,感覺起碼有手機三分之一的重量,貼上去之後感覺就是多了一塊屏幕,不過令人驚喜的是依舊觸控靈敏,而且透光度也比普通保護膜好。後來缺點出現了,當手機發熱的時候,會出現部分觸控失靈的現象,之後就直接砸碎了(其實我也是在看看是不是真的鋼化玻璃),當時的鋼化膜結構有四層,除去剝離層,由鋼化玻璃上面的電鍍塗層,還有鋼化玻璃和專用ab雙面膠組成,其中ab雙面膠以pet為基礎一面是矽膠一面是亞克力膠,矽膠(這個應該是主要功能是自動排氣)貼合於手機屏,亞克力膠貼合於鋼化玻璃。這個結構是最低成本下最好的解決方案。
直到有弧度和直角兩種類型,價格相差10塊左右。上手的感覺真的很棒,可能也因為是受到0.7mm的陰影吧,起碼重量比0.7mm輕多了,這個是最好的革新,上手感覺很棒,我第一次貼的是非弧度的,邊緣有些割手,砸碎之後,發現了不一樣,不會像之前一樣玻璃四濺了,只有細小的殘渣,隨著技術迭代更新,玻璃膜也逐漸走向成熟。
現今最流行的莫過於3D熱彎鋼化膜,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一致肯定,產品不僅在國內地區熱銷,還出口至多個國家和地區。 同時針對與國產手機製作還是跟不上節奏,一是國產手機一年更新迭代過快,二是國產手機屏幕都存在一定的公差過大,從而導致手機鋼化膜數據過於局面。
手機的進化
一年到頭的手機發布會不少,反正用手指頭加腳趾頭都數不清。
不過,和發布會數量的大躍進不同,手機廠商在發布會上提及的機身材質, 主要從金屬機身向玻璃機身過濾,而2018年手機也進行了「屏佔比」競爭,同時也出現了「大視窗」手機的概念。另一個大類是玻璃、類玻璃材質,種類從藍寶石一路科普到了鋯寶石,形態也從2.5D彎曲到了3D。
當然,更多的時候,我們在發布會上看到的金屬和玻璃都會有所提到,「雙曲面玻璃 」這樣的描述自是屢見不鮮。
此外,還有一種機身材質在發布會上的存在感越來越強,給人感覺也異常高端。這種材質就是兼顧了質感和手感的鋼化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