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呼蘭區涉黑涉惡案內情:揭「四大家族」關係

2021-01-13 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今年6月至7月,澎湃新聞曾刊發《哈爾濱呼蘭區22天內連掃14「傘」》等多篇稿件,聚焦呼蘭區的反腐和「破傘」行動,近日出版的最新一期《中國紀檢監察》雜誌,則揭開了這座小城內部「楊、於、王、董四大家族」以及他們與涉案公職人員盤根錯節的關係。

文章稱,自6月5日中央掃黑除惡第14督導組進駐黑龍江省以來,呼蘭區就處在「風暴眼」的位置。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呼蘭區委原書記朱輝、區政府原區長於傳勇、區政協原主席孫紹文等當地多名「重量級」領導幹部先後落馬。他們均涉嫌為被群眾稱為呼蘭「四大家族」(楊、於、王、董)的涉黑涉惡勢力充當「保護傘」。

中央督導組有關負責同志指出,黑龍江掃黑除惡主要看哈爾濱,哈爾濱主要看呼蘭。進駐黑龍江第7天,中央督導組第一小組就下沉呼蘭,此後又3次到呼蘭摸排情況、精心指導,並要求重拳出擊。

「四大家族」中,先是於家被查處。

今年6月10日,於文波等16人涉嫌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案被提起公訴,於文波被訴罪名多達10項。6月下旬以來,其他三家(以楊光、楊宏和楊榮等為首的楊家、以王志江為首的王家、以董俊珍為首的董家)相繼被查處。其中,截至目前,公安機關抓獲以楊光、楊榮等為首的涉嫌黑惡犯罪團夥成員67人,查實楊家涉嫌刑事犯罪案件93起。

報導介紹,於文波被查處前,是資產龐大的億興集團實際控制人;楊家掌控鑫瑪熱電集團等近百家企業,在供熱供暖、房地產、公交線路、商貿等行業領域進行壟斷經營……在經濟上攫取巨額利益同時,於文波、楊光等人還利用各種手段,為自己罩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先進人物、傑出青年等多種光環。

呼蘭涉黑涉惡案是個地地道道的「硬骨頭」。報導稱,涉黑涉惡勢力存續時間長,影響大,各種關係盤根錯節;涉案公職人員多,所涉問題有的時間跨度達十七八年之久;涉案部門多,涉及呼蘭區國土、住建、稅務、城管、環保等多個部門;涉案領域多,如楊、於兩家都涉及供熱、住建、環保、房地產等領域……

「四大家族」在呼蘭的勢力、影響力究竟有多大?當地幹部介紹,有兩個現象就能說明問題:

一個是,楊光人稱「楊書記」,於文波人稱「於區長」。當地可能有人不知道在任區委書記、區長姓啥名誰,但是沒有人不知道「楊書記」「於區長」大名;另一個是,以往當地一些幹部群眾都「樂於」與「四大家族」搭上關係,家裡有紅白喜事,只要「四大家族」安排人來,即使空手都是倍有面子的事;有的幹部認為,沾上楊、於兩家,或者被認為是某家線上的人,自己「進步」就會快。

報導中,哈爾濱市、呼蘭區兩級紀委監委結合呼蘭涉黑涉惡案查處情況,對「四大家族」坐大成勢及涉黑涉惡腐敗問題進行了初步剖析,「經過多年的『經營』,他們構築了一條『以黑蝕權、以權護黑、權黑勾結』的利益鏈條。可以說楊、於等家族的『發家史』,就是一部違規經營、利益輸送、逃避打擊史。」

報導指出,呼蘭黑惡勢力坐大,大體上是「三部曲」。第一步,違規攫取利益,逐步形成一定勢力。如楊、於兩家從上世紀90年代初至本世紀初逐步完成原始積累,為形成涉黑涉惡勢力奠定基礎。第二步,圍獵官員,培植「保護傘」。於文波案起訴書顯示,其團夥為拉攏腐蝕國家工作人員,送禮金、購物卡、辦公桌椅合計234萬多元。第三步,肆意妄為,稱霸一方。除建築、供熱、交運線路外,他們連一些細枝末節的行業都把控了,甚至殯葬、收廢品等都被壟斷。

這篇報導還舉了幾個「四大家族」勢力嚴重損害群眾切身利益的事例。

其中,楊家看中了農貿市場雙來市場這個人流量大的地段後,強行要求所有在老城區賣菜的商販來這裡擺攤,然後派人每天早晚向每個攤位收取二十元至四五十元不等的管理費。群眾反映,有老太太拎一籃茄子賣也照樣要交費,要說沒錢不交,收費的一腳就給踹飛。

另有群眾反映,楊家的鑫瑪熱電呼蘭公司晚開栓、早停氣,且供熱溫度不達標,有時室溫只有十二三度,只好受凍或用暖寶取暖,所以大家不願交取暖費,楊家就糾集社會閒散人員用堵鎖眼、恐嚇等軟暴力的手段收取暖費,使群眾怨聲載道。

還有幹部回憶,以前,呼蘭主要公交線路被涉黑涉惡勢力壟斷把持,司機特野蠻,車子開得猛,發車不按點,車況也不好,冬天非常冷,群眾坐車小心翼翼,唯恐惹下麻煩。「以前他們用最破的車,拉最多的人,這樣才能多賺錢。」這位幹部說,黑惡勢力的氣焰被打掉,現在公交車正常運行,車輛換新,出行終於不用提心弔膽。

澎湃新聞7月2日所做統計顯示,根據官方通報,6月10日起,已有14名曾在呼蘭區(原呼蘭縣)工作的領導幹部被指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並為黑社會性質組織充當「保護傘」,包括區委原書記朱輝、區政府原區長於傳勇、區政協原主席孫紹文、副區長劉東等人。其中,朱輝和於傳勇在2015年1月同時出任了呼蘭區黨政一把手,兩年後又同時轉任該區正局級幹部,仕途上同步升遷,今番又幾乎同步被查。

而《中國紀檢監察》雜誌此次又提供了一組新的數字:截至7月底,呼蘭涉黑涉惡案立案審查調查公職人員176名,其中被採取留置措施21人。目前,孫紹文已被移送司法機關。在呼蘭,大大小小的「保護傘」正在被打掉,形形色色的「關係網」正在被破除。

報導梳理道,被圍獵腐蝕、為黑惡勢力充當「保護傘」的黨員幹部,目前看有四種類型。主動幫助、推波助瀾型——有的幹部不僅幫黑惡勢力「拿活」,還「一條龍」全程服務。直接輸送、輸財補血型——有的幹部在楊家的企業不具備相應資質情況下,違反規定同意全額撥付環保專項補助資金為其購買除塵設備。間接助長、失職失責型——呼蘭區原地稅局一名幹部收受於家財物後,對上級進行稅收稽查的要求置若罔聞,致使於家企業大量偷稅逃稅。被迫屈從、聽之任之型——楊、於兩家等涉黑涉惡勢力依仗雄厚的經濟實力、複雜的人脈關係,對一些公職人員大搞「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重金賄賂不成,就威脅恐嚇、侮辱謾罵,有的黨員幹部「繳械投降」、底線盡失。

報導稱,樹德務滋,除惡務本。「呼蘭涉黑涉惡案正在攻堅中,我們將繼續排除一切幹擾和阻力,堅決做到對黑惡勢力背後的腐敗和『保護傘』,以及失職瀆職問題沒查清的絕不放過。」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的話擲地有聲。

當地另有群眾在網上發帖感慨,「呼蘭的天快晴了」。(鍾煜豪)

編輯:秦秦

相關焦點

  • 哈爾濱呼蘭區涉黑涉惡案內情:楊書記、於區長和四大家族
    今年6月至7月,澎湃新聞曾刊發《哈爾濱呼蘭區22天內連掃14「傘」》等多篇稿件,聚焦呼蘭區的反腐和「破傘」行動,近日出版的最新一期《中國紀檢監察》雜誌,則揭開了這座小城內部「楊、於、王、董四大家族」以及他們與涉案公職人員盤根錯節的關係。
  • 黑龍江哈爾濱呼蘭涉黑涉惡案內情:「四大家族」67名嫌犯盤根錯雜
    近日《中國紀檢監察》雜誌揭開黑龍江哈爾濱呼蘭內部「楊、於、王、董四大家族」以及他們與涉案公職人員盤根錯節的關係。文章稱,自中央掃黑除惡第14督導組進駐黑龍江省以來,呼蘭區就處在「風暴眼」的位置。他們均涉嫌為被群眾稱為呼蘭「四大家族」(楊、於、王、董)的涉黑涉惡勢力充當「保護傘」。中央督導組有關負責同志指出,黑龍江掃黑除惡主要看哈爾濱,哈爾濱主要看呼蘭。「四大家族」中,先是於家被查處。
  • 哈爾濱「四大家族」被剿背後:中紀委首曝167名黨政幹部涉黑被查
    彼時,外界普遍猜測,該窩案背後或隱藏著鮮為人知內情。  事實上,在中央督導組查處涉黑涉惡官員的同時,當地的四大黑惡勢力也先後被清剿。  在此之前的7月初,呼蘭區委政法委微信公號發布一條不起眼的消息,為進一步推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向縱深發展,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呼蘭區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小組辦公室現向社會公開徵集 「 四大家族 」 涉黑涉惡問題線索,敦促涉黑涉惡違法犯罪人員認清形勢,主動投案自首,爭取從寬處理。  「 四大家族 」 ——這是官方首次提到當地的四大黑惡勢力家族。
  • 哈爾濱呼蘭「四大家族」涉黑 書記區長政協主席全是「保護傘」
    當地一些幹部群眾都「樂於」與「四大家族」搭上關係,家裡有紅白喜事,只要「四大家族」安排人來,即使空手都是倍有面子的事;有的幹部認為,沾上楊、於兩家,或者被認為是某家線上的人,自己「進步」就會快。
  • 黑龍江嚴查哈爾濱呼蘭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案
    他們均涉嫌為被群眾稱為呼蘭「四大家族」(楊、於、王、董)的涉黑涉惡勢力充當「保護傘」。   中央督導組有關負責同志指出,黑龍江掃黑除惡主要看哈爾濱,哈爾濱主要看呼蘭。進駐黑龍江第7天,中央督導組第一小組就下沉呼蘭,此後又3次到呼蘭摸排情況、精心指導,並要求重拳出擊。
  • 黑龍江嚴查哈爾濱呼蘭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案
    他們均涉嫌為被群眾稱為呼蘭「四大家族」(楊、於、王、董)的涉黑涉惡勢力充當「保護傘」。   中央督導組有關負責同志指出,黑龍江掃黑除惡主要看哈爾濱,哈爾濱主要看呼蘭。進駐黑龍江第7天,中央督導組第一小組就下沉呼蘭,此後又3次到呼蘭摸排情況、精心指導,並要求重拳出擊。
  • 還老百姓一片朗朗乾坤——黑龍江嚴查哈爾濱呼蘭涉黑涉惡腐敗和...
    他們均涉嫌為被群眾稱為呼蘭「四大家族」(楊、於、王、董)的涉黑涉惡勢力充當「保護傘」。中央督導組有關負責同志指出,黑龍江掃黑除惡主要看哈爾濱,哈爾濱主要看呼蘭。進駐黑龍江第7天,中央督導組第一小組就下沉呼蘭,此後又3次到呼蘭摸排情況、精心指導,並要求重拳出擊。「紀檢監察機關要用鋼牙啃『硬骨頭』」,黑龍江省委書記張慶偉的要求,彰顯了省委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
  • 哈爾濱:深挖呼蘭涉黑涉腐涉傘問題,留置20人、百人被邊控
    哈爾濱:深挖呼蘭涉黑涉腐涉傘問題,留置20人、百人被邊控 澎湃新聞記者 鍾煜豪 2019-12-11 13:45 來源
  • 這地「四大家族」涉黑 書記區長政協主席全是保護傘
    近日,最新一期的《中國紀檢監察》雜誌刊發「還老百姓一片朗朗乾坤——黑龍江嚴查哈爾濱呼蘭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案」一文。政知圈注意到,上述文章首次披露呼蘭區委原書記朱輝、區政府原區長於傳勇、區政協原主席孫紹文等當地多名「重量級」官員為呼蘭「四大家族」的涉黑涉惡勢力充當「保護傘」。
  • 哈爾濱呼蘭掃黑:「四大家族」之一「於區長」獲刑25年
    該組織在呼蘭區及建設工程、保潔、供熱等多個領域已形成非法控制或重大影響,嚴重破壞經濟、社會生活秩序,通過實施一系列違法犯罪活動,嚴重侵害公民人身、財產權利,嚴重破壞人民群眾安全感和社會管理秩序。自中央掃黑除惡第14督導組2019年6月5日進駐黑龍江省以來,哈爾濱呼蘭區就處在「風暴眼」中。
  • 哈爾濱市呼蘭區原「一把手」被雙開,該區多名官員涉黑被查
    2011年8月,原任木蘭縣委書記的朱輝履新呼蘭區委副書記、區長,開始其在呼蘭區的履職。4年後,2015年1月,朱輝出任呼蘭區委書記,並於2017年12月轉任區委正局級幹部。自中央掃黑除惡第14督導組6月5日進駐黑龍江省以來,呼蘭區就處在「風暴眼」中。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包括呼蘭區委原書記朱輝、原區長於傳勇、區政協原主席孫紹文等在內的當地多名「重量級」領導幹部先後落馬。
  • 呼蘭打黑風雲:「四大家族」及其背後的「保護傘」
    被打掉的呼蘭區涉黑涉惡團夥中,又以於文波、楊光為代表的「四大家族」最為典型。他們中有的人曾是公職人員,有的曾是黑龍江省傑出青年企業家 ,有的是全國人大代表。這些團夥盤踞呼蘭多年,關係錯綜複雜。他們曾因利益衝突而激烈火併,也曾為了共同利益狼狽為奸。在昔日的呼蘭,大到交通運輸、房地產開發,小到菜市場、殯葬業,都幾乎被他們壟斷。
  • 哈爾濱呼蘭區14名官員涉黑,當地「黑老大」重傷他人判刑後仍擔任...
    新京報記者 王昱倩 攝新京報記者 曹林華 王昱倩 實習生 馮惠濡 編輯 曹林華 校對 範錦春據哈爾濱廉政網消息,自6月10日以來,現任或曾任職哈爾濱市呼蘭區的14名官員,被指為黑社會集團充當保護傘密集落馬。
  • 哈爾濱呼蘭區14名官員涉黑,當地「黑老大」重傷他人判刑後仍擔任...
    新京報記者 王昱倩 攝新京報記者 曹林華 王昱倩 實習生 馮惠濡 編輯 曹林華 校對 範錦春據哈爾濱廉政網消息,自6月10日以來,現任或曾任職哈爾濱市呼蘭區的14名官員,被指為黑社會集團充當保護傘密集落馬。
  • 哈爾濱19名警察被查處的背後:有人對抗掃黑督導組 有人涉嫌組織賣淫
    界面新聞從權威渠道獲悉,此次被通報的19名幹警主要涉及三種類型的問題:涉及原哈爾濱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任銳忱違紀違法案件;為哈爾濱市呼蘭區「四大家族」黑惡勢力充當保護傘;涉及吸毒、酒駕、濫用職權等其他違法犯罪行為。19人被處理,這並不意味整頓工作告一段落。
  • 哈爾濱查處19名公安民警背後:涉及多個系統 多為一把手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及呼蘭區是試點之一。8月23日,哈爾濱市公安局官方微信發布消息,稱堅決清除隊伍中的害群之馬,從嚴查處19名違紀違法公安民警。非法持槍、當保護傘、涉黃賭毒通報顯示,19名害群之馬均被開除黨籍或公職,並移送司法機關。
  • 「再也沒有『大哥』出來欺負人了」 哈爾濱市呼蘭區掃黑除惡動真章
    繁榮路綜合市場原名「呼蘭中心市場」,位於呼蘭區南大街繁華地段,原來由涉案的「楊氏家族」名下公司經營。「楊氏家族」經營期間,對市場內業戶收取高額攤位費,每個攤位收取租金2萬元至4萬元不等,外加700元取暖費和每噸5.5元的高價水費、最高時每度1.1元的電費,並對不滿其高收費的商戶採取威脅、恐嚇等「軟暴力」手段進行催收。
  • 看守所內,1起涉黑、2起涉惡案集中宣判
    看守所內,1起涉黑、2起涉惡案集中宣判 2020-08-06 21: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拳出擊懲兇惡 高效辦案顯威嚴 ---明光法院集中宣判三起涉惡案...
    重拳出擊懲兇惡 高效辦案顯威嚴 ---明光法院集中宣判三起涉惡案 涉黑惡案件全部「清零」 2020-07-30 17: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