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鍾煜豪
2019-12-11 13:45 來源:澎湃新聞
官方新近披露的一組數據顯示,哈爾濱呼蘭區涉黑涉惡涉腐涉「傘」問題中,已有160人被立案審查調查,其中局級6人、處級59人、科級及以下95人;對20人採取留置措施;對100人採取邊控措施。
12月11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援引黑龍江省紀委監委消息,哈爾濱市紀委監委將做好中央督導組反饋問題整改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深入落實中央掃黑除惡第14督導組與省委省政府第二次、第三次工作對接會精神,堅持「打傘破網」不鬆勁、不停步、再出發,持續強化中央督導組交辦問題線索辦理工作,推動全市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不斷向縱深發展。
其中,對中央督導組交辦問題線索全面深入研判,對呼蘭區楊光楊宏案等存續時間長、突破難度大的案件,一律提級辦理,直查直辦,增強威懾力。市紀委監委主要領導直接指揮並包案,抽調92名幹部,分成7個工作組,集中攻堅,深挖徹查背後的涉黑涉惡涉腐涉「傘」問題。截至目前,已對160人立案審查調查,其中局級6人、處級59人、科級及以下95人;對20人採取留置措施;對100人採取邊控措施。
據澎湃新聞早前梳理,今年6月10日起,已有14名曾在呼蘭區(原呼蘭縣)工作的領導幹部被指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並為黑社會性質組織充當「保護傘」,包括區委原書記朱輝、區政府原區長於傳勇、區政協原主席孫紹文、副區長劉東等人。
此後,《中國紀檢監察》雜誌文章又揭開了這座小城內部「楊、於、王、董四大家族」以及他們與涉案公職人員盤根錯節的關係。
文章稱,自6月5日中央掃黑除惡第14督導組進駐黑龍江省以來,呼蘭區就處在「風暴眼」的位置。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呼蘭區委原書記朱輝、區政府原區長於傳勇、區政協原主席孫紹文等當地多名「重量級」領導幹部先後落馬。他們均涉嫌為被群眾稱為呼蘭「四大家族」(楊、於、王、董)的涉黑涉惡勢力充當「保護傘」。
呼蘭涉黑涉惡案是個地地道道的「硬骨頭」。報導稱,涉黑涉惡勢力存續時間長,影響大,各種關係盤根錯節;涉案公職人員多,所涉問題有的時間跨度達十七八年之久;涉案部門多,涉及呼蘭區國土、住建、稅務、城管、環保等多個部門;涉案領域多,如楊、於兩家都涉及供熱、住建、環保、房地產等領域……
另外,在今年10月召開的中央掃黑除惡第14督導組「回頭看」黑龍江省工作匯報會上,呼蘭區再次被重點提及。督導組組長姚增科指出,應看到,對標對表黨中央要求,專項鬥爭在一些地方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複雜、任務依然艱巨繁重,有些問題整改還不夠到位、不夠徹底,尤其是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呼蘭區「涉黑涉惡涉傘涉腐」問題,在現有「撕開口子」「揭開蓋子」,取得重大突破和成效的基礎上,加大深挖整治力度,並深刻總結剖析,舉一反三,拿出治本之策。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呼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