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香港相信大家在影視作品上看到過很多次了吧,香港被稱為亞洲四小龍,香港是一座高度繁榮的自由港和國際大都市,與紐約、倫敦並稱為「紐倫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重要的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和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也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和最具競爭力城市之一,在世界享有極高聲譽。今天小編分享的這組照片是來自匈牙利攝影師塔瑪斯·裡扎維在香港出差拍攝的,他給我們呈現了一個獨特視角的香港。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香港高樓林立,經濟繁榮,香港的面積不大,但是居住著700多萬人口,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圖為太陽快要落山時拍攝的香港景色。
塔瑪斯·裡扎維是一位來自匈牙利的攝影師,他喜歡冒險,喜歡爬樓,喜歡用相機從另一個角度來記錄城市的繁榮,這組照片是塔瑪斯·裡扎維在香港出差拍攝的,他在香港待了一個周,除了正常的工作之外,就是爬樓來拍攝香港的高樓和夜景。圖為塔瑪斯·裡扎維站在樓頂的自拍照,這麼高估計很多人看著腿就軟了。
香港(Hong Kong),位於中國南部、珠江口以東,西與中國澳門隔海相望,北與深圳市相鄰,南臨珠海市萬山群島,區域範圍包括香港島、九龍、新界和周圍262個島嶼,截至2018年末,總人口約748.25萬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人均壽命全球第一。圖為香港夜景。
圖為站在樓頂拍攝的香港道路夜景,川流不息的車輛在道路上形式,形成一束束移動的光影。
圖為塔瑪斯·裡扎維站在香港一處高樓的自拍照,看著他身後的一棟棟高樓大廈,是不是和小編一樣特別的壓抑。
圖為夜色中的香港,這裡到處高樓林立,由於地方小,樓只能像空中發展。
圖為香港的居民樓,這樣的樓在香港很多,由於樓太高,低層的樓很少能見到陽光,有時候白天都要開著燈。香港市區高樓集中而密布、人口稠密,所形成的微氣候容易產生熱島效應,導致市區和郊區有明顯的氣溫差別,高層大廈林立的市區讓空氣中的「懸浮粒子」較難吹散。
1945年9月15日,日本戰敗後在香港籤署降書,撤出香港,香港被英國重新管治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香港經濟和社會迅速發展,成為繼紐約、倫敦之後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不僅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也是亞洲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基本法開始實施。香港進入了「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歷史新紀元 。
圖為塔瑪斯·裡扎維用手機拍攝的香港夜景,從手機中的照片看, 香港的夜景很美,也很繁華。
香港地形主要為丘陵,最高點為海拔958米的大帽山。香港的平地較少,主要集中在新界北部,分別為元朗平原和粉嶺低地,都是由河流自然形成的衝積平原;其次是位於九龍半島及香港島北部,從原來狹窄的平地外擴張的填海土地。圖為高樓下僅有的一處健身場所,四周全是被高樓包圍著。
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把華人智慧與西方社會制度的優勢合二為一,以廉潔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經濟體系及完善的法治聞名於世,有「東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購物天堂」等美譽。近期香港一直處於不安定中,希望那些被蠱惑的人們早日明白,安定才能永久的繁華,才能更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