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耶穌十二門徒都有誰?主耶穌為何不選十個人而要選十二個呢?

2020-12-07 基督教刊

親愛的讀者朋友,先讓我們讀以下相關聖經經文:

路加福音六章十二至十六節

6:12 那時,耶穌出去,上山禱告,整夜禱告神。

6:13 到了天亮,叫他的門徒來,就從他們中間挑選十二個人,稱他們為使徒。

6:14 這十二個人有西門,耶穌又給他起名叫彼得,還有他兄弟安得烈,又有雅各和約翰、腓力和巴多羅買、

6:15 馬太和多馬、亞勒腓的兒子雅各和奮銳黨的西門、

6:16 雅各的兒子猶大(「兒子」或作「兄弟」)和賣主的加略人猶大。

馬太幅音十章一至七節

10:1 耶穌叫了十二個門徒來,給他們權柄,能趕逐汙鬼,並醫治各樣的病症。

10:2 這十二使徒的名:頭一個叫西門,又稱彼得,還有他兄弟安得烈,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

10:3 腓力和巴多羅買,多馬和稅吏馬太,亞勒腓的兒子雅各和達太,

10:4 奮銳黨的西門,還有賣耶穌的加略人猶大。

10:5 耶穌差這十二個人去,吩咐他們說:「外邦人的路,你們不要走;撒瑪利亞人的城,你們不要進;

10:6 寧可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去。

10:7 隨走隨傳,說:『天國近了!』

10:8 醫治病人,叫死人復活,叫長大麻瘋的潔淨,把鬼趕出去。你們白白地得來,也要白白地捨去。

10:9 腰袋裡不要帶金銀銅錢。

10:10 行路不要帶口袋,不要帶兩件褂子,也不要帶鞋和拐杖,因為工人得飲食是應當的。

主耶穌有十二個門徒這件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的。但能說出十二個門徒名字的,別說非基督徒,就是基督徒,多年在教會長大的,也有說不出來的。

十二門徒的名錄在聖經裡記載了四次,次序如下:西門彼得、安得烈、雅各、約翰、腓力、巴多羅買、多馬、馬太、亞勒腓的兒子雅各、達太、奮銳黨的西門、及賣主的猶大。

為什麼主耶穌不選十個人而要選十二個呢?原來「十二」這個數目在屬靈上有一連串的意義。舊約有以色列的十二支派,正預表新約的十二門徒,表示全以色列及新約教會的全體事奉。此外,在曠野的以琳有十二股活泉解人口渴;大祭司的胸牌上有十二顆寶石,上面刻了十二支派的名字,表示神的愛,如何將他僕人的名字放在心上,掛在胸上,以他僕人為光榮;使徒約翰看見的異象中,有一個婦人頭戴十二星的冠冕,代表教會在世上發光;將來的新耶路撒冷有十二個門,門上有十二位天使,門上又寫著以色列十二個支派的名字;城牆有十二根墓,根基上有羔羊十使徒的名字。這些足夠說明主耶穌選召十二個門徒不是偶然的一個數目。

一、呼召

路加記載:那時耶穌出去上山禱告,整夜禱告神。到了天亮,叫他的門徒來,就從他們中間挑選十二個人,稱他們為使徒。

當時跟隨耶穌的人很多,但他只選了十二個。正像昔日神要基甸挑選國中壯丁出去與米甸人爭戰一樣,在三萬二千人中只挑選了三百人。被選上的人是何等蒙福!與主同行同心,三年之久,朝夕得聽他的教訓。主又稱他們為使徒,給他們尊貴的職份。他們本是平凡無學問的小民,然而主親自到海邊去呼召西彼得、雅各、約翰;到稅關上去呼召利未馬太;要他們撇下世界的一切,背起十字架來跟隨他。(參基督教刊|從亞伯拉罕的蒙召中我們可以學到什麼?

禱告的事是門徒主動的,因門徒曾請求主教導他們如何禱告,好像約翰教他的門徒一樣。現在選召的事是主耶穌主動的。是主叫他們來的,是主稱他們為使徒的。在主快要離世時,他又重複強調這點:不是你們揀選了我,是我揀選了你們,並且分派你們去結果子(約十五:16)。很多時候,我們不能結果子,就是因為我們沒有清楚蒙召,我們主動地去工作,亂忙一陣,還以為在事奉。主又向神禱告說:你怎樣差我到世上,我也照樣差他們到世上(約十七:18)。因此,我們只能等候在神的面前,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

二、給予

從古以來,摩西、以利亞、以利沙、施洗約翰,甚至法利賽人都有門徒;但他們只能給門徒教導,不能給門徒能力。惟有我們的主,呼召來十二個門徒來,給他們權柄,能趕逐汙鬼,並醫冶各樣的病症。主呼召我們,一定給我們裝備,才差我們出去。主愛他的門徒,他決不奴役我們,或者送我們到前線去做炮灰。相反地,他給我們屬天的能力,用神跡隨著我們,印證我們是他的僕人,賜給我們勝利。(參基督教刊|基督徒可以行哪些神跡?

主給門徒趕逐汙鬼的權柄,不是給世上的勢力,因為傳福音是直接向魔鬼挑戰,我們爭戰的兵器也就不是屬血氣的了;乃是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堅固的營壘,將各樣的計謀,各樣攔阻人認識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林後十:4~5)。主又給他們醫治各樣病症的權柄,主不是給他們醫治各樣病症的知識。真奇妙!因為主要在世人面前印證他門徒的職份,好叫世人像尼哥底母那樣認識:我們知道你是由神那裡來作師傅的,因為你所行的神跡,若沒有神同在,無人能行(約三2)。

三、差遣

主選召好了,給了權柄能力,才差遣他們出去,並且吩咐他們許多話,像一位慈父叮嚀愛子出門一樣。

第一,差遣他們兩個兩個的出去(可六:7)。使他們有同伴,急難時能互助,病痛時能互慰;而且也訓練他們尊重別人的意見,表現出彼此相愛的見證來。(參基督徒當彼此相愛且愛人如己?那麼該怎樣去愛我們不愛的人呢?

第二,給他們一個方向,到迷失的羊那兒去,去搶救失喪人的靈魂。不是去別的羊欄裡拉羊過來,也不是去魚網裡搶魚。我們要一致向外,到迷失的羊那兒去。

第三,隨走隨傳。行動與言語一致,光說不去,推三託四,有什麼用呢?光去不傳也不行,去開會,去寫報告,卻忘記了最要緊的是去傳福音。

第四,給他們生活的原則。夠吃夠用就好了,不要貪圖金銀財物,也不慕虛榮名利。不趨炎附勢,要住在有好名聲的人家裡,不是住在有錢有勢的人家裡。

第五,帶平安給接待的人。傳道人要存謙虛感謝的心,不可擺出名布道家的架子來,以為信徒的接待是應份的。

第六,要有智慧,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正如保羅所說,在什麼人中間做什麼樣的人,為要得著人。

如果我們把馬太福音第十章繼續讀下去,就會讀到還有許多的叮嚀,主安慰又鼓勵,應許也警告,清清楚楚坦坦白白的把一切做門徒將遇到的事都告訴他們。這一切的教訓也適用在今日的我們身上,我們基督徒就是基督的門徒。基督同樣選召了我們,賜給我們屬靈的能力,要差我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

推薦閱讀:

亞伯拉罕曾為哪一個邪惡城市禱告?聖經中這個城市的結局是?

教會是什麼?教會是何時開始的?五旬節向門徒證明些什麼?

相關焦點

  • 耶穌設立十二門徒
    耶穌上了山,隨自己的意思叫人來,他們便來到他那裡。他就設立十二個人,要他們常和自己同在,也要差他們去傳道,並給他們權柄趕鬼。(馬可福音4:12-19)耶穌叫了十二個門徒來,給他們權柄,能趕逐汙鬼,並醫治各樣的病症。
  • 耶穌十二門徒的下落(上)
    耶穌在加利利湖收了彼得、安得烈、雅各、約翰(就是寫出《約翰福音》的那個約翰)幾個漁民為門徒,這其中,彼得和安得烈是親兄弟,雅各和約翰是親兄弟,他們都是一些大字都識不了幾個的窮苦人,後來,耶穌又收了馬太和猶大等人,他的門徒確定為十二人,這十二個門徒是耶穌的團隊核心,除了出去講道之外,他們跟耶穌是形影不離。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耶穌十二個門徒的真假
    但是能夠牽強附會,同樣證明這個人是虛構出來的,否則的話,為什麼他的正經事都不說,偏要說那些神話傳說之事呢。實際上在保羅「書信」中編了馬可、路加等的事情,應該都是假的。馬可福音為什麼不多不少、給耶穌編十二個門徒呢,這主要是為了湊數,使耶穌的門徒跟傳說中以色列人的支派數一樣。
  • 聖經揭秘 馬可福音 耶穌揀選十二門徒
    第3章第三段,耶穌揀選十二門徒。作者說,耶穌上了山,隨自己的意思叫人來,他們便來到他那裡。他設立十二個人,要他們常和自己同在,也要差他們去傳道,並給他們權柄趕鬼。這十二個人有西門,耶穌又給他起名叫彼得。還有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又給這兩個人起名叫半尼其,就是雷子的意思。
  • 耶穌十二門徒——巴多羅買
    ,那就是,主耶穌揀選的十二門徒之一,巴多羅買,就是約翰福音一章記載的拿但業。聖經中凡有「巴」字在名字前的都是什麼人的兒子的意思。巴約拿就是約拿的兒子,巴底買就是底買的兒子;所以巴多羅買就是多羅買的兒子之意思,不算他的正名。正名該叫拿但業。  主耶穌第一次看見拿但業,就指著他說:看哪!這是個真以色列人!他心裡是沒有詭詐的。主給他最高的稱讚,可見主多麼愛他,多麼愛一個完全誠實的人。在這個世界裡面,要找到一個完全誠實無詭詐的人,真不容易。
  • 耶穌十二門徒的下落(下)
    無論到了什麼地方,多馬都不忘自己的神聖使命,他到處傳揚福音,建立基督教會,多馬的足跡遍及阿富汗和印度,當年以色列北方的十個支派被亞述國滅亡之後,這十個支派的以色列人就消失了,當時的阿富汗有不少的流散以色列人居住在那裡,多馬就四處尋找他們,引導他們信了主耶穌。
  • 基督徒一定要看:耶穌十二門徒之死
    在主耶穌釘死復活以後,他親自向跟隨他的門徒們顯現,門徒們領受了主的託咐,將福音從耶路撒冷、猶太全境、撒瑪利亞、傳遍地極,作主復活的見證人。其中猶大因出賣耶穌,其使徒職分由馬提亞接替(徒一26)。
  • 耶穌十二門徒是哪些人?他們的使命和結局如何?
    耶穌深知,要想使拿撒勒派發展成猶太教派的主流派,通過天國教派來振興猶太民族,必須有一個堅強的領導集團幫助他發動、組織、教育和領導群眾。於是他開始在眾多的追隨者中間物色人才。經過仔細的觀察和慎重的考慮,耶穌挑選了十二個門徒,以象徵古以色列人十二支派來代表整個猶太民族。
  • 耶穌設立門徒
    向下滑動瀏覽完整經文【馬可福音第三章十三至十九節】【可3:13】耶穌上了山,隨自己的意思叫人來,他們便來到他那裡。【可3:14】他就設立十二個人,要他們常和自己同在,也要差他們去傳道,【可3:15】並給他們權柄趕鬼。
  • 基督《愛心相同,意念相同的跟隨主耶穌》
    在《路加福音》第六章12-16節中,主要講述了主耶穌揀選十二門徒。當主耶穌在揀選十二門徒之前,主耶穌沒有自己擅自去選誰做祂的門徒,而是上山做了整夜的禱告後,主耶穌才揀選了這十二個人作為祂的使徒。所以我們今天也應該向我們的主耶穌一樣無論遇到怎樣的事情,或者是我們即將要做的某件事時,不要按著自己獨斷專行,而是要向主耶穌一樣禱告父神後,求神帶領我們。
  • 耶穌十二門徒詢道史
    在福音書中,有這樣一段描述,雅各和約翰這倆兄弟曾就「使徒」的位份,到耶穌面前求,耶穌是這麼回答他們的: 「我所喝的杯,你們也要喝;我所受的洗,你們也要受……」 只是,在當時的處境下 後來這一「苦杯」傾倒在主耶穌身上,門徒們悉心為自己搭建的「理想」隨著耶穌被掛到冰冷的十字架上,轟然倒塌! 他們紛紛四散奔逃,有的回到家鄉幹起了老本行,有的深居簡出惶惶不可終日。直至主耶穌復活,12位使徒因被聖靈感召,他們才得以再次聚首。
  • 十二門徒的「首召者」——西門彼得的弟弟安得烈!
    聖經路加福音記載:那時耶穌出去上山禱告,整夜禱告神。到了天亮,叫他的門徒來,就從他們中間挑選十二個人,稱他們為使徒。耶穌挑選十二門徒,象徵「以色列」的十二支派,是基督教會的十二根基。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十二門徒中一位最平凡的宗徒─安得烈,在被選召以前,安得烈居住在加利利一帶伯賽大城,以捕漁為業。從聖經中我們可以得知,安得烈追隨主耶穌前是先知若翰的門徒,次日,洗者約翰看見耶穌來到他那裡,就說:「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聽見約翰的話跟從耶穌的那兩個人,一個是西門彼得的弟弟安得烈」(約1:29—41)。
  • 耶穌十二使徒的身世
    十二使徒——基督教最早的傳道人主耶穌開始傳道後,就從跟隨者中揀選了十二個門徒作為使徒,為自己的助手。這12個人被稱為「十二門徒」,後來也稱「十二使徒」。起先是施洗約翰的門徒,聽施洗約翰說耶穌是彌賽亞,就和哥哥西門彼得一起跟隨了耶穌,《聖經》中對安得烈的記述不多。據說,耶穌升天后,他曾到巴爾幹半島、黑海一帶傳道,約公元60年,在希臘的帕特雷被釘在叉形十字架上殉道,因此叉形十字架被稱為「安得烈十字架」。
  • 耶穌為何在逾越節的晚餐上,親自為門徒洗腳?
    耶穌為何在逾越節的晚餐上,親自為門徒洗腳?經文:約13:15  主耶穌知道自己離世歸父的時候到了,就在逾越節的晚餐上,親自為門徒洗腳,並教導門徒照著他所作的去作。當時主看見門徒之間彼此爭大,心存驕傲自大,就立時用自己的行動樹立謙卑的榜樣。聖經上記載:耶穌帶領十二門徒走遍猶太全地的各城各鄉,隨時隨地以自己的言行教訓門徒,給門徒與後人留下美好、謙卑的榜樣。一、主遵行神的旨意:主耶穌是神的愛子,降世為人,三十歲出來工作。在開始傳福音之前,來到約旦河,為了盡諸般的義,接受約翰的施洗。
  • 十二使徒巖,澳大利亞的著名地標,因酷似耶穌的十二門徒而得名
    它們的數量及形態恰巧酷似耶穌的十二使徒,人們就以聖經故事裡的十二使徒為之命名。大洋路最著名的風景,由來及觀景點的細節經驗很多,不多評價。說一個我親身經歷的驚豔——在十二門徒看日落,當日天氣好的出奇,傍晚本已到達坎貝爾港住宿了,為了日落又驅車返回,事實證明不虛此行啊。金色的陽光映照在十二門徒的石頭上,伴隨著浩瀚的南太平洋,仿佛是一種絕望之美。
  • 耶穌的十二門徒之首,卻在耶穌遇難時只顧自己,後被倒釘十字架
    在耶穌的眾多門徒中,有三位與耶穌關係最為緊密的門徒:約翰、彼得和雅各。其中彼得在門徒中威信最高,是十二門徒之首。彼得原本是加利利的漁民,住在迦百農,和弟弟安得烈是最早跟隨耶穌的門徒。彼得性情剛猛,對耶穌卻忠心耿耿,耶穌為他取名為「磯法」,意為磐石,並對他相當器重。
  • 十二門徒石曾經有個非常雷人的名字......
    但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的時候,十二門徒石有個非常雷人的名字.那時,石柱的名字是「母豬與小豬」.(嗯..玩途君一開始是震驚的)到了20世紀60年代,有些人(沒有人想得起是哪些人了)認為一個比較神聖莊嚴的名字也許可以吸引遊客,後來通過觀察,覺得這些柱子長得像人,於是他們將這些柱子重新命名為「門徒」。由於門徒通常為12個人,後來又加上了數字十二。
  • 「跟從我」的召喚,十二使徒被挑選,被派去結果子,他們都是誰?
    耶穌為首的猶太新興教派人數並不多,所以要發展下去必須建立一個有組織的團體。耶穌為自己挑選了十二個使徒,象徵自古以色列以來的十二部族。這十二個人替耶穌向民眾宣傳教義,大大增加了工作效率。「十二」也不是隨意的數字,除了象徵古以色列十二支派,還有很多跟宗教有關的數字都是十二。
  • 十二門徒的下落(基督徒一定要看要知道)
    你們要彼此相愛!」最後一次的講道,也是這兩句話,講完之後,就在講臺上安然離世。    三、彼得(Peter)     西門巴喬納,後被耶穌改名磯法-即彼得。主耶穌釘死復活之後,彼得曾帶領門徒回去打漁,後在提比哩亞海邊,遇見主向他顯現。五旬節那天,彼得剛強為主作見證,開啟了猶太人的門,後又受主啟示,在哥尼流的家中,開啟了外邦人的門。
  • 十二門徒石——澳大利亞
    十二門徒石(或稱「十二門徒巖」)位於澳大利亞墨爾本海岸沿線,這裡有一處被稱作「十二門徒石」的奇岸怪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