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十二門徒詢道史

2021-03-01 懷來縣福音堂

什麼是你所理解的信仰的「代價」?

 

是放棄吃雞追劇的夜生活讀經禱告?是犧牲周末睡懶覺去主日聚會?是拒絕假期出遊的邀請參加營會?是. 這個時代,似乎我們所理解的信仰的「代價」,最重的也不過如此。

《聖經》中,並沒有直接拋出這兩個字眼,可當你翻開《使徒行傳》,看到使徒們血與淚的宣教故事,我們不得不再次重申自己的信仰,掂量一下「代價」二字,對於自己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

在福音書中,有這樣一段描述,雅各和約翰這倆兄弟曾就「使徒」的位份,到耶穌面前求,耶穌是這麼回答他們的:

 

「我所喝的杯,你們也要喝;我所受的洗,你們也要受……」

 

只是,在當時的處境下,他們並不明白這裡的「杯」究竟代指何物。

 

後來這一「苦杯」傾倒在主耶穌身上,門徒們悉心為自己搭建的「理想」隨著耶穌被掛到冰冷的十字架上,轟然倒塌!

 

他們紛紛四散奔逃,有的回到家鄉幹起了老本行,有的深居簡出惶惶不可終日。直至主耶穌復活,12位使徒因被聖靈感召,他們才得以再次聚首。

 

「選擇」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不可避免的,而對那些選擇了「十字架」的使徒來說,他們深知自己是選擇了一條未知、孤獨、彷徨,甚至是再也回不來的路!

往後幾十年,12位使徒各自帶著福音的種子,以一種昂揚的姿態奔赴世界各地,向死而生,無所畏懼!

他們中的11位,最後因福音而殉道,被釘十字架,被斬首,被處以鋸刑……都為信仰付上了我們這個時代難以想像,極重無比的代價。

可因著他們受死、埋葬,那撒下的千千萬萬種子也悄然發芽……

01

雅各

James

被希律王斬首

雅各,又稱為」大雅各」,西庇太的兒子,使徒約翰的哥哥。

 

他原先是加利利的漁夫,後來被呼召,與彼得和弟弟約翰組成了與耶穌最為親密的「門徒三人組」因性格暴烈,故有「雷子」之稱。

 

雅各是第一位殉道的使徒,當時希律王為了討好猶太人,而發起了對基督徒的迫害,在《使徒行傳》中記載了他的殉道:

 

那時,希律王下手苦害教會中幾個人,用刀殺了約翰的哥哥雅各。

 

使徒行傳12:1-2

根據優西比烏的教會史,革利免的第七冊中記載:

 

約在公元44年,雅各在殉道之前,喜樂盈溢,面無畏懼。引他到審判臺的人,因看到此景,深受感動而公開承認自己是基督徒。

 

兩人一同被帶往刑場的路上,那人要求雅各赦免他,雅各考慮了一下,回答說,「平安歸於你。」並親吻了他,隨後他們同時被斬首。

 

 

02

彼得

Peter

 

在羅馬,被倒釘十字架殉道

彼得,又稱為西門、磯法,是加利利的漁民,家住在迦百農,和哥哥安得烈是最早跟隨耶穌的使徒。

 

耶穌升天后,彼得成為眾門徒的領袖,聖靈降臨後,他率先站出來傳講福音,建立了最早的教會,並受主啟示,開啟了向外邦人傳福音的大門。

 

在往後的年日裡,彼得曾前往安提阿、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庇推尼、小亞細亞,甚至還去了巴比倫一帶傳道。

 

彼得晚年到了羅馬,並在哪裡竭力廣傳福音,因他熱切傳道的影響,許多人離棄偶像,歸向真神。他和門徒們的這些舉動,卻也引來了羅馬政府的大肆迫害。

 

約公元67年,羅馬暴君尼祿捉拿了彼得,在關押了9個月後,彼得被拉到刑場,先被鞭打,後被釘十字架。臨行前彼得對刑史要求說:

 

「請把我倒過來釘在十字架上,我的主曾為我們豎在十字架上,我不配像祂一樣受死……」

 

 

03

約翰

John

 

早年被扔進油鍋、放逐拔摩海島

最終老死在講臺上

 

使徒雅各的弟弟,與哥哥一同有「雷子」之稱,也是十二使徒中最年輕的一位,他成為使徒那年24歲。

 

耶穌受難時,十二使徒中只有他一個人守在十字架下,耶穌便把母親瑪麗亞託付給他照看。

 

據加拉太書2:9記載,在五旬節教會成立以後,約翰、彼得和哥哥雅各三人,便作為耶路撒冷教會的柱石,成為群羊的榜樣。

 

當約翰在以弗所時,羅馬皇帝下令將約翰押送至羅馬,他被定罪後曾被丟入沸騰的油鍋中,但神施行保護,使其未受傷害。

 

不久,他就被多米田皇帝放逐到了拔摩海島,並在那裡看見異象,寫成《啟示錄》。

 

根據愛任紐、革利免、耶柔米等人的記載,約翰從拔摩海島釋放出來後,仍繼續在以弗所傳揚福音,建造教會,還把耶穌的母親的瑪麗亞接到以弗所照料。

 

約翰晚年滿了愛心,帶給弟兄們許多安慰。他年老不能走動時,還由人抬到聚會之處,每次講道均提及:

 

「小子們哪!你們要彼此相愛!

 

公元106年,他最後一次的講道,也是這兩句話。

 

講完之後,就在講臺上安然離世。

 

 

04

安得烈

Andrew

釘在「X」形十字架上殉道

安得烈是使徒彼得的哥哥,他起先是施洗約翰的門徒,聽施洗約翰說耶穌是彌賽亞,就和弟弟彼得一起跟隨了耶穌。

 

當教會大受逼迫時,眾門徒都分散在各處,安得烈遂乘船出航,四處傳揚福音。他曾前往巴爾幹半島、黑海一帶傳道,併到過亞洲的多個國家。

 

根據耶柔米的記載,約在公元60年,當他回到希臘的時候,被兵丁抓捕。官長為了拖長他死的時間並折磨他,便把他釘在「X」形十字架上,長達3天之久。

 

據傳他在十字架上雖經受著肉體的痛苦,但仍毫無懼色向周圍的人傳講基督的愛,他說:

「哦!十字架,是我最歡迎、最愛慕的,是我的盼望、我的喜樂、我的需求,我來到你這裡。

 

我是曾經掛在你上面的那一位的傳道者,因為我素來戀慕你,也素來盼望擁抱你。是的,十字架!十字架!是基督徒的榮耀,是基督徒的冠冕……」

第3天,當綁在他身上的最後一道繩子被割斷時,安得烈的身子落在了地上,而他此時已沒了氣息。

 

 

05

腓力

Philip

 

在小亞細亞,倒吊而死

 

腓力是加利利的伯賽大人,和彼得、安得烈同住在一座城。

 

耶穌升天之後,腓力也和其他使徒一樣,在四處傳道。

 

據傳他在小亞細亞的希拉波立,曾帶領當地許多信奉蛇神的人信主,並毀壞了許多蛇神的偶像。

但他的這一舉動,卻也激怒了當地的官員與以迷信牟利的祭司。

 

於是他們將他下在監裡,施以酷刑,約在公元53年,他的腳踝被鐵釘刺穿,並被倒吊而死。

 

 

06

巴多羅買

Bartholomew

 

在亞美尼亞被釘十字架、再被斬首

 

巴多羅買就是腓力介紹給耶穌的使徒拿但業,只不過「巴多羅買」是亞蘭文名字,而「拿但業」是他的希伯來文名字。

 

巴多羅買為人坦率誠樸,口直心快。在《約翰福音》第一章中,曾記載他和耶穌的相遇:

 

腓力告訴拿但業說他遇見了彌賽亞,就是約瑟的兒子拿撒勒人耶穌。拿但業不信,脫口而出說道:「拿撒勒還能出什麼好的嗎?」

 

所以耶穌一見他就稱讚他:「心裡沒有詭詐!」他立即回答說:「拉比,你是上帝的兒子,你是以色列的王。」

 

耶穌升天后,他曾到印度、亞美尼亞等地傳道和行神跡,並將《馬太福音》譯成多國語言進行傳播。

 

最後他在亞美尼亞傳道時,被異教徒用鞭重重拷打、被釘十字架,剝皮……直至從十字架上放下時,他尚有奄奄氣息,殘忍的異教徒又用刀將他斬首……

 

07

達太

Thaddaeus

 

在波斯,釘十字架被箭射死

達太又稱猶大(不是賣主的猶大),他是亞勒腓的兒子,小雅各的弟弟。

 

《馬太福音》與《馬可福音》中稱其為「達太」,而《路加福音》與《使徒行傳》中則稱其為「猶大」,同時他還是新約《猶大書》的作者。

 

達太曾多次乘船遠行傳道,耶柔米也曾提及達太曾到今日土耳其境內,因治癒國王押迦的重病,而將土耳其許多人帶領歸主。

 

後因在波斯傳福音,致使當局不滿,被釘十字架並被箭射死。

 

08

多馬

Thomas

 

在印度,被投擲長槍而刺死

 

多馬又名低土馬,人們常稱他為「多疑的多馬「,起因就是他曾對主的復活「非見不信「。

 

根據教會歷史記載,在主復活升天后,多馬與西面、德丟三人曾前往帕提亞傳道。在使徒時代,帕提亞是一個疆域由裏海至波斯灣的獨立國家。

 

後來的教會傳統普遍認為多馬的行蹤,甚至超過帕提亞而遠達印度,並在印度傳揚福音,建立教會,直至引起異教祭司的憤怒,被人投擲長槍而刺死。

 

現在在印度不但有一些以「多馬」為名的教會,而且還可以找到他不少的遺蹟。

 

 

09

奮銳黨的西門

Simon

 

被釘十字架 / 被鋸成兩段而死

西門在跟隨主之前是奮銳黨成員,是一個狂熱的民族分子,也是個嚴格謹守摩西律法的人。

 

由於和西門彼得同名,固在名字前加上「奮銳黨」以表區別。

 

相傳西門除了在猶太地傳福音外,也曾到過埃及、非洲的古利奈、茅利塔尼亞、利比亞等。根據一份法文的文獻記載,西門傳道的蹤跡甚至遠至大不列顛群島和鄰近島嶼。

 

後來於公元74年,在波斯為異教徒所殺。

 

至於他的死因,卻說法不一,有人說他是釘十字架而死,也有人說是被鋸成兩段而死。

 

 

10

亞勒腓的兒子雅各

James

 

據傳被處以鋸刑 / 埃及殉道

雅各,亞勒腓的兒子,達太的哥哥,因與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同名,故常被稱為「亞勒腓的兒子雅各」或「小雅各「。

 

將福音率先傳到埃及的便是這位雅各。關於小雅各最後的結局,有人說他在基督徒受逼迫期間,被處鋸刑,身首分離。另也有人說他是在埃及殉道。

 

因《聖經》上僅記載了他的名字,並未記載他的事跡。

 

所以人將其稱為」未被歌頌的使徒」,是許多寂寂無名的殉道者之一。

 

 

11

稅吏馬太

Matthew

 

在衣索比亞被斬首

馬太蒙召前,在迦百農當稅吏。這是當時的猶太人很看不起的職業,認為稅吏都是仗勢欺人,敲詐勒索的罪人。

 

當馬太被主呼召以後,立刻撇下一切,跟從了主耶穌。基督升天以後,他繼續在巴勒斯坦一帶傳道9年之久。

 

為了傳福音到外邦,他不得不選擇離開,於是就用希伯來文寫了《馬太福音》留給猶太人。

 

後來他曾到中東各地,走遍了非洲的衣索比亞,並在那裡建立教會,按立傳道人,使很多人歸主。

 

而衣索比亞也成了他殉道之處,在公元60年左右,他被長矛刺穿在地,隨後被斬首。

 

 

12

馬提亞

Matthias

 

在耶路撒冷,被丟石頭,後斬首而死

耶穌升天后,十二使徒的一個位置,因加略人猶大賣主而有了空缺,於是眾使徒搖籤選出馬提亞,取代了猶大的使徒職分。

 

相傳他在耶路撒冷殉道,先被人丟擲石頭,後斬首而死。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懷來縣基督教會地理位置

懷來縣基督教會地理位置:龍潭路往西走化工廠路口往北約500米。如下圖紅圈所標的位置。

具體指引詳見各個導航

來縣基督教會聚會時間

懷來縣基督教會聚會時間:

晨禱時間周一至周六冬季:6:30-7:30

                             夏季:6:00-7:00

周三禱告會下午:15:00-16:30

周六下午詩班排練獻唱歌曲:13:00-16:00

主日禮拜周日上午冬季:9:00-11:00

                          夏季:8:30-10:30

主日禮拜晚上:青年團契聚會19:00~20:30

懷來縣基督教會 有感動得弟兄姊妹可以掃這個奉獻二維碼

相關焦點

  • 耶穌設立十二門徒
    (馬可福音4:12-19)耶穌叫了十二個門徒來,給他們權柄,能趕逐汙鬼,並醫治各樣的病症。那時,耶穌出去上山禱告,整夜祈禱 神。那時,耶穌出去上山禱告,整夜祈禱 神。到了天亮,叫他的門徒來,就從他們中間挑選十二人,稱他們為使徒。
  • 耶穌十二門徒的下落(下)
    最後的晚餐八、猶大這個猶大,不是那個出賣耶穌的加略人猶大,耶穌的十二個門徒當中,有兩個名字叫猶大的。"十二門徒之一的這個猶大,在遭受猶太教頑固勢力追殺的時候,也是到了國外,而且是多次乘船遠行,到地中海沿岸國家去傳道,他曾經在小亞細亞一帶,也就是現在的土耳其境內,在猶太人當中傳播耶穌的福音,他做的最值得一提的一件事就是,他為那裡的國王押迦治好了他的重病,這位國王從而帶領著全體土耳其的人民信了主耶穌。
  • 耶穌十二門徒的下落(上)
    耶穌在加利利湖收了彼得、安得烈、雅各、約翰(就是寫出《約翰福音》的那個約翰)幾個漁民為門徒,這其中,彼得和安得烈是親兄弟,雅各和約翰是親兄弟,他們都是一些大字都識不了幾個的窮苦人,後來,耶穌又收了馬太和猶大等人,他的門徒確定為十二人,這十二個門徒是耶穌的團隊核心,除了出去講道之外,他們跟耶穌是形影不離。
  • 耶穌十二門徒——巴多羅買
    巴多羅買經文:約翰福音一章四五至五一節,羅馬書二章廿五至廿九節  自古以來,差不多所有聖經學者都同意一種說法,那就是,主耶穌揀選的十二門徒之一
  • 聖經揭秘 馬可福音 耶穌揀選十二門徒
    第3章第三段,耶穌揀選十二門徒。作者說,耶穌上了山,隨自己的意思叫人來,他們便來到他那裡。他設立十二個人,要他們常和自己同在,也要差他們去傳道,並給他們權柄趕鬼。這十二個人有西門,耶穌又給他起名叫彼得。還有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又給這兩個人起名叫半尼其,就是雷子的意思。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耶穌十二個門徒的真假
    馬可福音的第3章,耶穌剛出道不久,到馬可福音第13章,耶穌已即將被出賣和處死。這麼長時間跨度裡的多件事情,被馬太福音作者寫成一件事一段話,單從這一點看,我們就可以知道他所寫的事情並不是真實發生過的事情。第一段,耶穌揀選十二使徒。作者說,耶穌叫了十二個門徒來,給他們權柄,使他們能驅趕汙鬼、醫治各樣的病症和虛弱。
  • 耶穌設立門徒
    耶穌設立門徒耶穌在數以百計的跟隨者中揀選了十二個人作門徒,而這十二個人也是後來的使徒。使徒的意思是使者或奉派作代表的人。耶穌選他們不是因為他們的信心,他們的信心常常搖動不定;也不是因為他們的天賦和能力,他們也都沒有出眾的才華。
  • 耶穌十二門徒是哪些人?他們的使命和結局如何?
    耶穌深知,要想使拿撒勒派發展成猶太教派的主流派,通過天國教派來振興猶太民族,必須有一個堅強的領導集團幫助他發動、組織、教育和領導群眾。於是他開始在眾多的追隨者中間物色人才。經過仔細的觀察和慎重的考慮,耶穌挑選了十二個門徒,以象徵古以色列人十二支派來代表整個猶太民族。
  • 耶穌的十二門徒之首,卻在耶穌遇難時只顧自己,後被倒釘十字架
    在耶穌的眾多門徒中,有三位與耶穌關係最為緊密的門徒:約翰、彼得和雅各。其中彼得在門徒中威信最高,是十二門徒之首。彼得原本是加利利的漁民,住在迦百農,和弟弟安得烈是最早跟隨耶穌的門徒。彼得性情剛猛,對耶穌卻忠心耿耿,耶穌為他取名為「磯法」,意為磐石,並對他相當器重。
  • 耶穌的門徒—雅各
    當然,在新耶路撒冷城牆有十二根基,根基上有羔羊十二使徒的名字,這兩位雅各的名字都在上面。在教會裡你也會發現有的弟兄姐妹默默事奉,什麼頭銜都沒有,就是為了愛主,什麼事都肯做。以前我們發現有位弟兄,每個主日都特別早到教堂,他不是管堂的,但是他早來就是看看有什麼可以幫忙的,或是撿起一些未清理到的垃圾,或是把椅子排好。沒有人注意到他,他就是這樣默默地來,默默地去。
  • 耶穌的門徒-彼得
    彼得跟隨耶穌後有很多經歷,當耶穌去參加迦拿的婚宴時,耶穌帶著祂的第一批門徒也去了,安得烈,彼得和雅各,約翰,都是最早跟隨耶穌的第一批門徒,都是漁夫。當耶穌把水變酒時,祂的門徒就信他了。當耶穌潔淨聖殿時,彼得也在那裡,看到耶穌發怒,拿繩子做成鞭子,把所有的,包括牛羊都趕出聖殿,倒出兌換銀錢之人的銀錢,推翻他們的桌子。
  • 做耶穌門徒的條件
    內蒙古烏海市天主堂李靜平神父道理:       今天是常年期的第23主日,福音很明確,做耶穌門徒的條件。比如建塔與交戰,前者坐下來疇劃費用,有錢還需要計劃,之後再去行動,後者知己知彼此,百戰百勝,不打沒把握的仗,做門徒也一樣,我們要培訓學習,知道信仰是怎麼回事,自己弄明白了,才能說服別人,耶穌的十二門徒就是這樣,捨棄一切跟隨主。
  • 主耶穌十二門徒都有誰?主耶穌為何不選十個人而要選十二個呢?
    6:13 到了天亮,叫他的門徒來,就從他們中間挑選十二個人,稱他們為使徒。馬太幅音十章一至七節10:1 耶穌叫了十二個門徒來,給他們權柄,能趕逐汙鬼,並醫治各樣的病症。主耶穌有十二個門徒這件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的。但能說出十二個門徒名字的,別說非基督徒,就是基督徒,多年在教會長大的,也有說不出來的。十二門徒的名錄在聖經裡記載了四次,次序如下:西門彼得、安得烈、雅各、約翰、腓力、巴多羅買、多馬、馬太、亞勒腓的兒子雅各、達太、奮銳黨的西門、及賣主的猶大。
  • 耶穌的門徒-拿但業
    所以才會把耶穌和門徒通通邀請去婚禮?也有人說,拿但業就是婚禮的新郎,這些都是後人的猜想,沒有正確答案。那麼,拿但業是怎樣認識耶穌的?上次我們談到腓力,耶穌找到腓力,叫腓力跟從祂。腓力一跟從耶穌,就立刻去找拿但業,因為:「摩西在律法書上所寫的,和眾先知所記的那一位,我們遇見了,就是約瑟的兒子拿撒勒人耶穌。」
  • 十二使徒巖,澳大利亞的著名地標,因酷似耶穌的十二門徒而得名
    十二使徒巖是大洋路的精華點,站在巖石峭壁上,由南極圈吹來的季候風,圈起海浪打在懸崖底下的沙灘,回音重重,聲音從一百多公尺下的崖壁傳送上來,那種聲音如天籟一般,像是有人在不斷細語。它們的數量及形態恰巧酷似耶穌的十二使徒,人們就以聖經故事裡的十二使徒為之命名。大洋路最著名的風景,由來及觀景點的細節經驗很多,不多評價。
  • 基督徒一定要看:耶穌十二門徒之死
    在主耶穌釘死復活以後,他親自向跟隨他的門徒們顯現,門徒們領受了主的託咐,將福音從耶路撒冷、猶太全境、撒瑪利亞、傳遍地極,作主復活的見證人。其中猶大因出賣耶穌,其使徒職分由馬提亞接替(徒一26)。
  • 耶穌十二使徒的身世
    十二使徒——基督教最早的傳道人主耶穌開始傳道後,就從跟隨者中揀選了十二個門徒作為使徒,為自己的助手。這12個人被稱為「十二門徒」,後來也稱「十二使徒」。十二使徒,原意「受差遣者」。《聖經》記載十二使徒是彼得、安德烈、西庇太之子雅各、約翰、腓力、巴多羅買、多馬、馬太、亞勒腓之子雅各、達太、西門、加略人猶大。猶大因出賣耶穌後自盡,補選馬提亞為使徒。在主耶穌升天后,五旬節領受了聖靈的大能,教會得以建立,福音得以廣傳。他們分別到黑海、帕提亞和小亞細亞等傳播福音。
  • 「最後的晚餐」 耶穌十二門徒聚餐點——南非~開普敦~富人區
    (版權申明:挖旅的柬埔寨之旅)▼十二門徒山,就在桌山後面,是十二座雄偉的山峰。桌山有「上帝的餐桌」之稱,那麼這十二座山峰當然就是耶穌的十二個門徒了。十二門徒在「上帝的餐桌」旁共進「最後的晚餐」?下圖:十二門徒山下的少女灣。
  • 十二門徒石
    在這條風光旖旎的海岸線上,美不勝收的景點很多,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十二門徒石」,這是坎貝爾港國家公園的中心看點。「十二門徒石」高達三四十米,直徑二三米,巍然矗立在離岸邊四五十米的海洋中。「十二門徒石」其實就是12柱巨型的巖石,大約形成於2000萬年前,散落在二三公裡的範圍內。千萬年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將這12柱巖石逐漸雕琢成形態各異的奇巖。
  • 耶穌的門徒—腓力
    在施洗約翰把自己的兩個門徒介紹給耶穌之後,約翰記載:「又過了一天,耶穌想要往加利利去。祂找到腓力,就對他說:『來跟從我!』(約1:43)」這裡很特別的是說耶穌「找到腓力」,既然是找到,表示之前有可能己經知道。在我的朋友之中,也有不少人表示,在他們尚未信主時,是耶穌「找到」他們。你和主的關係,是否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