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的門徒-拿但業

2020-12-07 仰望主基督

約翰福一章49節 拿但業回答他:「拉比!禰是神的兒子,禰是以色列的王。」

一般認為拿但業就是巴多羅買的另一個名字。《聖經》中凡有「巴」字在名字前的都是什麼人的兒子的意思,「巴多羅買」的意思是「多買之子」,馬太、馬可、路加則稱呼他「巴多羅買」,只有約翰用他的本名稱呼他「拿但業」。在前三本福音書裡,馬太、馬可、路加常提及腓力與巴多羅買;在〈約翰福音〉裡,使徒約翰則提及腓力與拿但業。(太10:3;可3:18;路6:14;約1:45,46)前三本福音書從未提過拿但業,約翰福音也從未提過巴多羅買,可見兩者為一。

拿但業來自加利利的迦拿,大家可能都記得,那是主耶穌行第一個神蹟,以水變酒的地方。所以有的人就猜想,迦拿的婚禮和拿但業是否有關係?所以才會把耶穌和門徒通通邀請去婚禮?也有人說,拿但業就是婚禮的新郎,這些都是後人的猜想,沒有正確答案。那麼,拿但業是怎樣認識耶穌的?

上次我們談到腓力,耶穌找到腓力,叫腓力跟從祂。腓力一跟從耶穌,就立刻去找拿但業,因為:「摩西在律法書上所寫的,和眾先知所記的那一位,我們遇見了,就是約瑟的兒子拿撒勒人耶穌。」腓力相信耶穌就是他們一直在等待的彌賽亞,所以他立刻把耶穌介紹給拿但業。沒想到拿但業一聽到耶穌是拿撒勒人,就很失望,因為拿撒勒實在太落後了,怎麼可能出個彌賽亞?腓力沒有喪志,反而鼓勵他去看看。腓力的心態很值得我們學習,不要因人家一時的拒絕就放棄。

耶穌和拿但業的見面有點戲劇化。當耶穌看見拿但業向祂走來,就就論到他說:「看哪,這真是個以色列人!他心裡是沒有詭詐的。」拿但業對耶穌說:「你從哪裡認識我的?」耶穌回答他說:「腓力還沒有呼喚你,你在無花果樹底下,我就看見你了。」拿但業回答他:「拉比!禰是神的兒子,禰是以色列的王。」(約1:45-49)

原來以色列人一向在住宅附近種無花果樹,此樹葉大蔭多,是默想、禱告的好地方。真正虔誠的猶太人多在無花果樹下祈禱,等候彌賽亞的降臨,不像法利賽人站在十字路口上,故意作很長的禱告,叫人看見。拿但業在暗中的禱告,居然被素未謀面的耶穌看見了,知道了,他的激動可想而知。他立時相信了耶穌的全能全知,並馬上放棄成見,承認耶穌是神的兒子、他所盼望的彌賽亞,並稱呼祂拉比,表示願意作主的門徒。

這種事情在民間信仰裡有時也會發生,有的人去算命,才一進門,算命者就把來者的事情說得一清二楚,讓來者心服口服。現在我們知道,因為有些人會養小鬼,也就是邪靈,邪靈因為是靈體,可以知道人很多事情,所以就會把來算命者的來龍去脈說得很清楚,讓來者很輕易就相信,並且心甘情願把錢掏出來。耶穌是神,祂當然知道我們的過去,更知道我們的未來,但祂並不是為了要我們的錢,乃是為了帶領我們走上真理的道路,可以與天父和好,更可以重得永生。所以信神和信鬼有很大的差別,耶穌帶我們走天路回天家,撒旦要帶人走暗路,陪牠下地獄。

耶穌告訴拿但業:「因為我說在無花果樹底下看見你,你就信嗎?你將看見比這些更大的事呢!」祂又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你們將要看見天開了,神的使者在人子身上,上去下來。」(約1:50-51)。耶穌以雅各的夢來回答,雅各是以色列人的始祖,他年輕時離開在迦南的家,去巴旦亞蘭的舅舅家找妻子。途中他以石為枕,就地而睡。夢中看見有一座梯子頂天立地,其中有神的使者上上下下,耶和華神在梯子上面,應許雅各要與)他同在,並帶他平安歸回(創28:10-19)。但是當時耶穌的門徒根本聽不懂,大概聽到說「將看見比這些更大的事呢!」就己經心滿意足,迫不及待了。

耶穌傳道期間到耶穌升天,這絕大部分的時間,拿但業都和其他使徒一樣,跟隨在耶穌左右,雖然有些時候耶穌只帶了三個門徒,但大部分時間還是在一起。相信使徒們在聖靈澆灌之後才明白耶穌原來就是雅各夢中那座頂天立地的梯子,祂是神和人之間的中保,若不借著祂,沒有人的罪能得赦免;若不借著祂,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

教會傳統認為拿但業在以色列外多處傳道和行神蹟,並將〈馬太福音〉譯成多國語言。主後三世紀,有人在印度發現〈馬太福音〉的完整版本,當地的耆老相傳,這是拿但業遺留給他們的福音書。因此,許多研經學者相信拿但業到過印度。另有傳說,拿但業與腓力及多馬曾一起到帕提亞宣教布道。拿但業最後在亞美尼亞被異教徒棍打,釘在十字架上,再用刀殺死。

耶穌曾經對使徒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這些跟從我的人,到了萬物更新,人子坐在祂榮耀寶座上的時候,你們也要坐在十二個寶座上,審判以色列十二個支派。」(太19:28) 使徒們的勞苦和肉體的結局,主都知道。他們現在都與主同坐在寶座上,欣賞落在土裡的麥子正不斷地成長和繁殖,願榮耀都歸於神!

相關焦點

  • 耶穌十二門徒——巴多羅買
    理由有四:  第一,門徒除正名外,還有別的稱呼的不止他一位。例如:彼得又稱磯法,馬太又稱利未等等。  第二,巴多羅買的名字常與腓力連在一起,正證明拿但業是腓力帶來見主耶穌的。   第三,巴多羅買在前三本福音書所列門徒的名次中,其地位與約翰福音中拿但業被召的次序相同。  第四,前三本福音書從未提過拿但業,約翰福音也從未提過巴多羅買,可見兩者為一。
  • 耶穌的門徒—腓力
    在施洗約翰把自己的兩個門徒介紹給耶穌之後,約翰記載:「又過了一天,耶穌想要往加利利去。祂找到腓力,就對他說:『來跟從我!』(約1:43)」這裡很特別的是說耶穌「找到腓力」,既然是找到,表示之前有可能己經知道。在我的朋友之中,也有不少人表示,在他們尚未信主時,是耶穌「找到」他們。你和主的關係,是否也是如此?
  • 耶穌十二門徒的下落(上)
    耶穌在加利利湖收了彼得、安得烈、雅各、約翰(就是寫出《約翰福音》的那個約翰)幾個漁民為門徒,這其中,彼得和安得烈是親兄弟,雅各和約翰是親兄弟,他們都是一些大字都識不了幾個的窮苦人,後來,耶穌又收了馬太和猶大等人,他的門徒確定為十二人,這十二個門徒是耶穌的團隊核心,除了出去講道之外,他們跟耶穌是形影不離。
  • 耶穌十二門徒詢道史
    後來這一「苦杯」傾倒在主耶穌身上,門徒們悉心為自己搭建的「理想」隨著耶穌被掛到冰冷的十字架上,轟然倒塌! 他們紛紛四散奔逃,有的回到家鄉幹起了老本行,有的深居簡出惶惶不可終日。直至主耶穌復活,12位使徒因被聖靈感召,他們才得以再次聚首。
  • 耶穌設立門徒
    耶穌設立門徒耶穌在數以百計的跟隨者中揀選了十二個人作門徒,而這十二個人也是後來的使徒。使徒的意思是使者或奉派作代表的人。耶穌選他們不是因為他們的信心,他們的信心常常搖動不定;也不是因為他們的天賦和能力,他們也都沒有出眾的才華。
  • 耶穌的門徒-彼得
    彼得跟隨耶穌後有很多經歷,當耶穌去參加迦拿的婚宴時,耶穌帶著祂的第一批門徒也去了,安得烈,彼得和雅各,約翰,都是最早跟隨耶穌的第一批門徒,都是漁夫。當耶穌把水變酒時,祂的門徒就信他了。當耶穌潔淨聖殿時,彼得也在那裡,看到耶穌發怒,拿繩子做成鞭子,把所有的,包括牛羊都趕出聖殿,倒出兌換銀錢之人的銀錢,推翻他們的桌子。
  • 做耶穌門徒的條件
    內蒙古烏海市天主堂李靜平神父道理:       今天是常年期的第23主日,福音很明確,做耶穌門徒的條件。比如建塔與交戰,前者坐下來疇劃費用,有錢還需要計劃,之後再去行動,後者知己知彼此,百戰百勝,不打沒把握的仗,做門徒也一樣,我們要培訓學習,知道信仰是怎麼回事,自己弄明白了,才能說服別人,耶穌的十二門徒就是這樣,捨棄一切跟隨主。
  • 耶穌的門徒—雅各
    以色列人的始祖雅各和瑪利亞的丈夫都是Jacob 雅各,其他三位James是指西庇太的兒子雅各,亞勒非的兒子雅各,耶穌的兄弟雅各。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亞勒非的兒子雅各都是耶穌的使徒,在《聖經》裡沒有很多篇幅記載他們的事蹟,後者更沒有被單獨記載的經文,但是他和其他使徒一起,同被耶穌差遣出去傳道,同進晚餐,一同禱告,一同跟隨耶穌,在各項事工上,都一同有份。
  • 耶穌設立十二門徒
    (馬可福音4:12-19)耶穌叫了十二個門徒來,給他們權柄,能趕逐汙鬼,並醫治各樣的病症。那時,耶穌出去上山禱告,整夜祈禱 神。那時,耶穌出去上山禱告,整夜祈禱 神。到了天亮,叫他的門徒來,就從他們中間挑選十二人,稱他們為使徒。
  • 做耶穌門徒的代價
    主導經文:馬太福音10:16/42壹 可能會遭受逼迫耶穌告訴門徒,當他們被差派出去的時候,可能會面臨受逼迫的危險。做耶穌門徒是有代價的——對罪宣戰貳 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耶穌說,『不背著他的十字架跟從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
  • 耶穌所愛的門徒-約翰
    最出名的是耶穌的表兄(或堂兄)施洗約翰;另一位便是耶穌所愛的門徒,也就是西庇太的兒子雅各的弟弟約翰。在他所寫的〈約翰福音〉裡,他通常隱去自己的名字,而用「主所愛的那個門徒」代替。我覺得一個人若能明白主對自己的愛,而在墓碑上刻下:「主所愛的門徒」,那該是何等的美 事。每一個相信耶穌的人都應該明白,自己就是「主所愛的門徒」。你有沒有這樣的自信?
  • 耶穌揀選12位門徒的始末
    這些人中包括耶穌召叫的漁夫伯多祿(彼得),還有稅吏,人們越來越多一天耶穌去山上獨自祈禱耶穌花了一整夜時間向天主祈禱,他需要12個人與他始終在一起,末了讓這12個人為自己之後的死亡、復活做真實的見證!祈禱一夜之後,耶穌召選了12位跟隨他的人,使他們成為自己的弟子和宗徒。門徒的意思是徒弟、學徒,跟隨學習的意思。
  • 耶穌十二門徒的下落(下)
    七、多馬多馬,人稱"多疑的多馬",因為他曾經對主耶穌的復活持"非見不信"的態度。耶穌復活了,和他也見上面了,多馬這才信了,是真的信了,而且是堅定不移地信了。在耶穌的門徒們遭受迫害時,多馬去了帕提亞。西門是一個嚴格謹守摩西律法的人,他能夠跟隨耶穌,拋棄猶太教頑固派的那些理念,也實屬不易,但是他卻跟隨了耶穌。耶穌遇害之後,他和其他門徒一樣也遭到了追殺,脫身逃跑後,西門逃到了外邦,他四處尋找有猶太人的地方,在猶太人當中傳播福音。
  • 耶穌的門徒-多馬(低土馬)
    當耶穌復活後,在門徒中間顯現時,他們都以為是耶穌的靈魂顯現。耶穌對他們說:「你們為什麼驚恐不安?為什麼心裡起疑惑呢?你們看我的手和我的腳,就知道實在是我了。摸摸我,看,因為魂無骨無肉,你們看,我是有的。」說了這話,他就把手和腳給他們看。他們還在又驚又喜、不敢相信的時候,耶穌對他們說:「你們這裡有什麼吃的沒有?」他們給了祂一片烤魚,祂接過來,在他們面前吃了。
  • 《悔改2》耶穌門徒的悔改
    我們打開聖經路加福音5章8-11節翻到一起讀: 西門·彼得看見,就俯伏在耶穌膝前,說:「主啊,離開我,我是個罪人!」……他的夥伴西庇太的兒子雅各、約翰,也是這樣。耶穌對西門說:「不要怕!從今以後,你要得人了。」他們把兩隻船攏了岸,就撇下所有的,跟從了耶穌。
  • 耶穌十二門徒是哪些人?他們的使命和結局如何?
    在耶穌遇難後,教會在耶路撒冷遭遇了逼迫,當時保羅率領著人馬到處抓捕耶穌的門徒們,在保羅信主之後,基督徒依然受著迫害,這些耶穌的門徒們只好都分散了,他們逃離了以色列,跑到周邊國家去了,繼續他們的福音傳播,安得烈也逃走了,他乘船去了地中海沿岸的幾個國家,在猶太人當中傳揚福音。
  • 耶穌十二使徒的身世
    十二使徒——基督教最早的傳道人主耶穌開始傳道後,就從跟隨者中揀選了十二個門徒作為使徒,為自己的助手。這12個人被稱為「十二門徒」,後來也稱「十二使徒」。起先是施洗約翰的門徒,聽施洗約翰說耶穌是彌賽亞,就和哥哥西門彼得一起跟隨了耶穌,《聖經》中對安得烈的記述不多。據說,耶穌升天后,他曾到巴爾幹半島、黑海一帶傳道,約公元60年,在希臘的帕特雷被釘在叉形十字架上殉道,因此叉形十字架被稱為「安得烈十字架」。
  • 「聖經」耶穌被捕,門徒絕望
    「聖經」彼此相扶,合一相愛㈡ 導言這一章主要記述了耶穌的被捕和門徒的抉擇貳 耶穌被捕,門徒絕望㈠ 闡述耶穌被捕,門徒信心軟弱耶穌的抉擇——不躲避因耶穌知道他被釘十字架的時候到了,讓神的百姓和子民得以靠著耶穌基督的寶血,得蒙神的赦免,得以脫離罪惡的轄制,進入神的光明之中。因此,當加略人猶大帶著兵丁和祭司長並法利賽人,來捉拿耶穌的時候,耶穌並沒有躲避。但是,暴躁的西門彼得,憤怒的用大刀砍去了,大祭司僕人的一隻耳朵。耶穌看見西門彼得的行為之後,卻讓西門彼得收刀如竅——不要動武。
  • 基督徒|耶穌在提比哩亞海邊向門徒顯現
    2)默默的觀看約21:4 天將亮的時候,耶穌站在岸上,門徒卻不知道是耶穌。門徒一夜都在海裡。天將亮的時候,耶穌站在岸上。將亮,代表還未完全的亮。體現了耶穌如此早就來關心門徒。爺爺說我的老師就是我所信的主耶穌。耶穌在世上並沒有學過高等數學,但他是神子,是神本身,智慧都是從他而來。我們要相信主有能力幫助我們認為困難的事。3、門徒的順從當耶穌指示門徒如何做的時候,門徒並沒有絲毫的懷疑和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