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口有年頭土鍋,幾代人研究四物配方,廈門這碗番鴨面線大補

2020-12-17 鴨鴨愛生活

要說起喝湯,能跟廣東人一較高下的大概只有閩南人了,而且閩南人更傾向於藥膳做湯。而有一味藥材,便是幾乎廈門家家戶戶都有的,就是俗稱「四物湯」的藥方了。其實四物湯的組成是有四種,當歸、川穹、白芍、熟地。有調血補血的效果,被稱為「婦科聖方」。

要燉好一鍋四物湯可不容易,偶然路過思北,在後廳衙巷聞到一陣四物湯的飄香,尋香找到這家在角落裡,店名也極為低調的「翔安番鴨面線」。

香氣便是從這兩口大鍋飄出來,看鍋的顏色樣式,少說也有十幾年了。問了老闆果然是頗有歷史了。

店內的菜單就掛在牆上,主打的其實就是四物番鴨湯,可以加上各種配料。

18元一份番鴨面線,料實在足。四物湯底濃鬱,配方據說經過了幾代傳承,不斷改進,才有了今天這鍋入口回甘,又帶著藥效的神奇四物湯。燉的鴨子也很講究,一定要用正番鴨,燉出來的湯除了藥膳味還有肉香味在裡面。

鴨肉的各個部位可選,鴨腿、鴨胗、鴨心、鴨翅等還有豬肚,以滿足不同愛好人的需求。

海鮮愛好者也有海蠣面線和海蝦麵線可以選擇,除了本身的味道還多了海鮮的鮮味。

想要吃得豐盛點可以來個全家福套餐,搭配鴨腱和鴨心。

主食還有撈水餃、紫菜飯等多種選擇,想自由添加配料也可以。明碼標價,倒也讓人一目了然。

廈門這碗番鴨面線大有故事:兩口有年頭土鍋,幾代人研究四物配方,吃的就是那一口地道的古早味,還有補血養血的食療效果,大補哦。

相關焦點

  • 巷弄裡的老廈門古早味,獨一無二超大土砂鍋,熬出地道番鴨四物湯
    對於許多廈門人來說,番鴨四物湯並不陌生,那是小時候媽媽或奶奶時不時就會熬煮的補湯。一隻正番鴨,加上從藥房買來的「四物」,即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這四種藥材,燉煮出的湯汁黑黑的,淡淡的藥香,還有番鴨的香嫩,是記憶中媽媽的味道。
  • 技藝尋味,一碗翔安番鴨面線,傳承最道地的舌尖記憶
    正港的廈門味道一起感受這舌尖的記憶情節~在廈門中山路的後廳衙小巷子裡,這家翔安番鴨面線的一碗好的鴨肉麵線,承載著店主夫婦與大半食客生活記憶的味道,已然深刻進這家老店六年的斑駁歲月中,無言訴說著讓人動容的千愁萬緒。
  • 是什麼動力驅使我們近40度的高溫天氣出來吃一碗番鴨面線
    近40度的高溫天氣是什麼動力驅使我們出來吃番鴨面線?是愛嗎?是責任嗎?那當然是好吃呀!招牌番鴨面線鴨腿鴨心鴨胗面線四物湯一碗下肚,嗝,超滿足。思明北路後廳衙巷口也就是思北特香包往中山路方向的這家翔安古早味番鴨面線。
  • 隱藏於老城巷子裡的古早味小吃,翔安番鴨面線
    隱藏於老城巷子裡的古早味小吃,翔安番鴨面線BY小企9999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九個節氣,也是漢族傳統節日之一,在我國古代曾被視為農曆十月的大節,迎冬習俗非常豐富,其中有一些傳承至今。俗語「北吃餃子南吃鴨」,在南方,大家喜歡吃「四物燉鴨湯」補身。廈門老城區思明北路一條巷子口,藏著一間翔安古杲味小吃店,招牌就是四物番鴨湯。所謂四物,是指四種搭配使用的中藥:當歸、川芎、炒白芍、熟地「四物湯」是中醫補血、養血的著名經方。
  • 那來吃一碗暖心暖胃的番鴨面線吧!
    這麼一碗傳統地道的四物番鴨面線,是不是足以讓囊中羞澀的你抵禦住這個冬天的寒冷,這個冬天唯美食不可辜負!這麼一大碗讓你暖心暖胃的番鴨面線要多少錢?不要88,也不要68,真的只要18元!是不是驚呆了!這家位於廈門思北的翔安番鴨面線,有種「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感覺,隱藏在思北的一條不起眼的小巷子裡,要不是朋友帶路,我竟然錯過這美味!地道古早味,傳統四物湯,這裡有的很簡單,就是番鴨面線,純粹的小店,純粹的美食。很樸實的小店,面積不大,也就十來平米吧,餐廳裡擺放著幾張小方桌供客人用餐。
  • 冬日暖胃秘籍:幹了這碗翔安番鴨面線!元氣滿滿不懼寒
    前段時間熱播的《舌尖上的中國3》湧現了不少廈門的地道美食。同安封肉,廈門面線等這些廈門土著們再熟悉不過的特色美食,饞哭了五湖四海的吃貨朋友們。 這家【翔安番鴨面線】七年前便安置在看了廈門的思北與中山路之間的這條歪斜巷子裡,招牌低調。
  • 開在中山路小巷裡的夫妻店,番鴨面線一碗賣18,料多到要溢出來!
    廈門中山路一直以來都是吃貨的天堂,每回穿街走巷,總能覓得不少美味小吃。翔安番鴨面線,便是其中值得打卡的一家。這家是一對夫妻開的老店,在思北特香包附近,後廳衙巷1號101室之一。門面不大,但招牌很顯眼。小吃店的環境乾淨整潔,兩口大砂鍋坐鎮,古早味就都在裡面了~番鴨面線的湯底,是由當歸、川芎、白芍和熟地四種中藥材,熬煮而成的四物湯。四物搭配番鴨煲湯,有補血調血的功效,可達到食療的作用。牆上的紅色菜單,放眼望去,都是番鴨面線為基礎,加料不同而價格不一樣。大多一份18元。
  • 十幾年來一直溫暖的番鴨面線,好吃的秘訣全靠店裡的兩口鍋?
    在閩南人的小吃名錄裡,番鴨面線絕對是一種揮之不去的味道,尤其到了冬天,它便成了大家心中最熟悉的味道。位於中山路的後廳衙巷,有一家開了十多年的番鴨面線店,名字就叫做「翔安番鴨面線」。門口的兩口土砂鍋,一用就是十多年,用它燉煮出來的四物番鴨湯,味道濃鬱好喝,肉質也很軟爛。他們家的特點在於湯頭,都是現熬的四物湯。四物湯是一道傳統藥膳,以當歸、白芍等四種藥材為主要原料熬製而成,是中醫補血、養血的經典藥膳。夫妻倆每天開店的第一件事,就是熬製四物湯,這一鍋湯,成就了他們家的番鴨面線。
  • 傳承了幾代人的翔安古早味,竟隱藏在一個小巷子,一般人都找不到
    提起閩南煲湯第一藥包,四物若排第二,無人敢稱第一。四物是由當歸、川穹、白芍、熟地四味中藥材組合而成,具有調血補血的功效,閩南人喜用它來給女子進補。當然,男生吃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啦。藥膳當然要和食材搭配才能發揮出最佳效果,同時口感也要讓大眾接受。四物為什麼要燉番鴨?
  • 福建的這鍋老湯,廣東人看了自嘆不如,十幾年夫妻店,整條街都香
    廣東人會煲湯,這是公認的事實。但是會煲湯的也不僅僅是廣東人,福建人煲湯也是一絕。廈門就有一種傳統的美味,以藥膳入食,深受閩南人的喜愛,這款傳統美味就是——四物番鴨面線!在閩南地區長大的小夥伴,對這種味道一定是親切的。
  • 廈門可不只薑母鴨,這個鴨也很出名,說出來很多人都懂,閩南才有
    若要說起廈門傳統美食,很多人如數家珍,薑母鴨、同安封肉、海蠣煎、同安炸棗等等,但是有一樣東西也是屬於廈門傳統小吃,一直低調地散落在廈門各地。說出來你一定都吃過啦,這就是四物番鴨面線啦。
  • 廈門這家25年老店,憑藉一碗鴨肉麵線登上舌尖3,人均50便能吃飽
    一碗鴨肉麵線究竟有什麼魅力?登上了舌尖3,又上過金磚宴席,老廈門人會告訴你,這真的是超值的一碗麵線!四物番鴨湯,精選優質的紅臉正番鴨,加入當歸、熟地等十幾種中藥藥材,文火慢燉幾小時,湯清而入味濃鬱,一定要搭配面線一起吃。
  • 廈門地道本土餐廳,以一道鴨肉麵線登上舌尖,以味會友人人愛!
    對於廈門人來說,提起「味友」一定不陌生,發家於島外,紮根廈門二十餘年的地道本土味,深受本地人喜愛。招牌菜更是耳熟能詳接地氣。現在有多家分店,島內外都有。如果是遊客的話可以直接打卡廈門站邊上的這家分店,而本地人則習慣去集美老店。
  • 廈門鴨肉麵線,鴨湯香氣十足,面線爽口,一口湯入口,暖胃更暖心
    福建廈門,有一道「廈門鴨肉麵線」,是將鴨肉和傳統面線放在一起,煮製而成的。這種加入了近10種中藥材秘制而成的廈門地方特色小吃,在當地流傳已久,非常出名。閩南籍的海外遊子回鄉探親時,也一定會吃這道家鄉風味有名的小吃,一解思鄉之愁。這道鴨肉麵線,道出了廈門人對鴨肉小吃的鐘愛。
  • 給家人準備一鍋熱騰騰的四物鴨湯吧
    閩南民間有一句諺語," 一年補通通,不如補霜降 ",說的是一年到頭都進補,還不如霜降補一補。由此可以看出閩南民間對霜降這一節氣的重視。閩南人認為鴨肉是食補的重要食材因此,每到霜降時節閩南地區的鴨子也都會比較暢銷四物鴨湯便是廈門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道傳統補湯
  • 吃過這幾種小吃,你的廈門旅行才算完整
    廈門是個有山有海的花園城市,而除了滿溢的文藝味外,廈門也算得上是一個吃貨城市,它的美食甚至比風景更迷人!同屬閩南地區,廈門的口味和臺灣的有些許類似,除了常見的海鮮,廈門的美食還融入了獨特地域特色,沙茶麵帶有濃濃的南洋風味,是儒鄉文化的代表,因為地理環境傍海,就地取材發明的土凍筍,而水煮三鮮更是川菜和閩菜碰撞出來的火花。廈門的小吃之多,實在掐指難算,即使吃到扶牆,吃到失憶,也不足以完食我想嘗試的廈門美食。作為廈門必吃美食第一名,沙茶麵絕對當之無愧。
  • 四物膏怎么喝最好 這樣喝才對
    2、再洗好鍋,將四物膏放進鍋中,加入6碗清水用大火煮開,再轉小火慢熬1個小時,之後過濾出湯汁備用。3、然後將電飯鍋內鍋洗好,再將雞塊和湯汁放入內鍋,之後加入老薑和少許的米酒(能喝就的可以多放一點)。再起鍋前加些食鹽調味,即可吃雞肉喝湯了。二、搭配鴨肉所需用料:1隻正番鴨(購買後讓商家宰殺處理一下),1包四物膏藥材。製作方法:1、準備好一個很大的瓦罐,將其洗好後放入冷水,之後再將四物膏藥材放入瓦罐中煮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