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品牌最賺錢?上半年奢侈品及時尚零售業績PK

2020-12-13 聯商網linkshop

得益於吸引了喜歡新鮮感的千禧一代,Gucci業績持續增長強勁。

2017年被認為是全球奢侈品及時尚零售行業觸底回暖的一年,數位化的高速發展正在顛覆該行業的傳統規則,其中在線市場成為各大品牌爭相搶佔的新市場。

據美國女裝日報最近對全球主要時尚零售公司第二季度財務業績的統計分析,阿里巴巴以56%的營收增長成為最大贏家,緊隨其後的贏家榜單上還包括Canada Goose、京東、E.I.f. Cosmetics、Ulta Beauty、Adidas、Puma、LVMH、Amazon以及H&M。值得關注的是,全球最大運動品牌Nike未能上榜。

同時,該媒體還公布了一份表現最差的榜單,由美國百貨Sears墊底,其第二季度銷售大跌29% 。進入最差榜單的還包括 Ralph Lauren、梅西百貨、維密母公司L Brands、Michael Kors、雅芳、J.Crew、Urban Outfitters、Kohl’s以及A&F。

以下是全球奢侈以及時尚零售集團第二季度的贏家:

阿里巴巴(NYSE: BABA)

收入:75.1億美元 +56%

淨利潤:20.7億美元

市值:約4332億美元

受益於新零售戰略加速推進的強大帶動作用,阿里巴巴核心電商收入加速鞏固領先優勢,天貓實物商品GMV同比增長49%,移動月度活躍用戶達5.29億,國際零售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36%,阿里雲則成為亞洲首家付費用戶破百萬公司。據悉,第一財季(2017年4月1日至6月30日)中國零售平臺活躍買家由上季度4.54億增至5.29億。各項指標的強勁表現顯示新零售戰略已開啟阿里巴巴下一個長期增長周期。

Canada Goose(NYSE:GOOS)

收入:2220萬美元 +44%

淨利潤:94.9萬美元

市值:約19億美元

在截至6月30日的三個月內,Canada Goose銷售額同比大漲44%至2280萬加元約2220萬美元,淨虧損則從去年同期的1400萬加元縮減至1210萬加元。期內,Canada Goose批發渠道業務銷售額得益於發貨時間的調整而錄得27%的增幅至1990萬加元,直營零售渠道銷售額則上漲8.3%至130萬加元,主要得益於品牌在北美、法國和英國的電商業務增長以及期內品牌在多倫多和紐約新開的門店等。

京東(NASDAQ:JD)

收入:137億美元 +43.6%

淨虧損:423萬美元

市值:約597億美元

在2017年第二季度,京東為進一步豐富產品品類,已與多家國際品牌達成了合作,其中包括ZENITH、SWAROVSKI、家具品牌Kartell、Juicy Couture和Armani等品牌。京東還計劃在其購物網站開設一個奢侈品銷售平臺,從而提升自身在奢侈品電商領域的競爭力度,與對手阿里巴巴集團爭奪中國高端消費者。今年6月,京東向總部位於英國的高端電商平臺Farfetch投資約4億美元買入部分股權。外媒表示,奢侈品市場是京東的下一個關鍵戰場。

E.l.f Cosmetics(NYSE:ELF)

收入:5590萬美元 +27%

淨虧損:270萬美元

市值:約9億美元

在截至6月30日的三個月內,E.l.f銷售額同比上漲27%至5909萬美元,但錄得上市後首次虧損,淨虧損為270萬美元。在上半財年內,品牌銷售額則同比大漲69.4%至1.64億美元,淨利潤為110萬美元。鑑於E.l.f銷售額的積極表現,集團預計全年銷售額約為2.85億至2.95億美元,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則約在6100萬至6400萬美元之間。

開雲集團(EPA:KER)

收入:37.2億歐元 +25.4%

淨利潤:8.26億歐元

(開雲集團不公布季度利潤數據,該數據為其上半年淨利潤。)

市值:約385億歐元

在截至6月30日的上半財年內,受Gucci的業績強勁推動,開雲集團總銷售額同比上漲28.2%至72.96億歐元,淨利潤則猛漲77.6%至8.26億歐元。 值得關注的是,旗下奢侈品部門收入同比增長29.7%至50.31億歐元,該部門核心增長引擎Gucci銷售額大漲43.4%至28.32億歐元,也進一步證實全球奢侈品行業正在復甦。截至6月30日,愛馬仕集團(EPA: RMS)上半年銷售額為27億歐元,這也意味著Gucci在收入規模上首次超越愛馬仕。去年Gucci的全年收入為43億歐元,愛馬仕則為約50億歐元。

Ulta Beauty(NASDAQ:ULTA)

收入:130億美元 +20.6%

淨利潤:1.14億美元

市值:約132億美元

美國美妝連鎖零售商Ulta Beauty的門店主要開在美國的中小城市、郊區、乃至鄉村,但卻擁有比肩星巴克的龐大忠實會員群體,在美國零售業普遍不景氣的大環境下,Ulta Beauty成為唯一一家逆流而上在過去兩年的業績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的零售企業。

adidas(ETR:ADS)

收入:50.4億歐元 +20%

淨利潤:3.47億歐元

市值:約418億歐元

在截至6月30日的三個月內,核心品牌adidas銷售額增幅達21%,Reebok銷售額漲幅則錄得5%。集團淨利潤同比上漲16%至3.47億歐元,毛利率為50.1%。其中adidas在北美和中國地區的銷售額分別錄得26%和28%的增長。adidas強調,期內其運動產品銷售額錄得雙位數的強勁增長,特別是Boost系列運動鞋。據市場調研機構NPD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adidas四月在美國運動鞋類市場的佔有率翻了一番至12.7%,競爭對手Nike的市場佔有率則進一步下跌至52.7%。

Puma(ETR:PIM)

收入:9.68億歐元 +17.2%

淨利潤:219萬歐元

市值:約53億歐元

Puma執行長Bjorn Gulden在發布第二季度財報後的會議中表示,Puma未來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未來會加大運動產品的營銷支出,預計營銷支出佔比將維持在10%至12%之間。除已籤約的馬拉松運動員Usain Bolt外,Puma目前還是英國阿森納球隊和網球選手Andre de Grasse的贊助商。值得關注的是,Puma與Rihanna創意總監的三年合約今年是最後一年,有分析指出Rihanna在這期間為Puma所創造的利潤是無法具體量化的,雙方是否會續約仍是未知數。(更多詳細數據)

LVMH(EPA:MC)

收入:98.3億歐元 +15%

淨利潤:23.4億歐元

(LVMH集團不公布季度利潤數據,該數據為其上半年淨利潤。)

市值:約1125億歐元

在截至6月30日的上半年內,銷售額同比大漲14.6%至197.14億歐元,淨利潤則大漲24%至23.44億歐元。其中包括LV、Fendi和Givenchy等奢侈品牌在內的時尚與皮具部門銷售額上漲17.2%至68.9億歐元,得益於中國地區業績的強勁表現,LVMH集團期內在除日本外的亞太地區銷售額增長最為顯著,漲幅達29%。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Bernard Arnault表示,歐洲恐怖襲擊和經濟危機對消費者的影響力正在逐漸減弱,中國的富裕消費者正重新開始擁抱奢侈品,但他對下半財年業績仍舊維持謹慎態度。

Amazon(NASDAQ:AMZN)

收入:247.5億美元 +14.7%

淨利潤:1.97億美元

市值:約4693億美元

圍繞著消費者體系,亞馬遜在2005年就推出了Prime會員服務,並且把越來越多的新業務整合在內,美國的Prime會員可以享受兩日免費送達,和「Prime」會員的專享折扣等。未來亞馬遜還準備將剛剛收購的全食超市的服務納入到Prime服務體系當中。2016年的一個數據顯示,亞馬遜在美國擁有的Prime會員數達到了6300萬,佔到該公司美國總消費者人數的52%。有分析指,不管是亞馬遜,還是阿里巴巴,兩者的業務都早已超越了電商的範疇,從原本的在線零售業務又衍生出了更多的業務模式,兩者的版圖越來越相近。

H&M(STO:HM) 

收入:64.7億美元 +9.6%

淨利潤:7.43億美元

市值:約409億美元

得益於門店擴張和在線銷售額的強勁增長,H&M集團在截至5月底的第二季度內淨利潤增長10%至59億克朗約7.43億美元,超過市場預期。截至5月31日,H&M集團旗下共有4498家門店,較去年同期增加10%。執行長Karl-Johan Persson表示,其在線業務目前已佔總銷售額的25%至30%,預計未來還將以每年至少25%的速度增長,而在實體零售方面,H&M也將維持積極的擴張態度,計劃今年開設約500家新店。

以下是全球奢侈以及時尚零售集團第二季度的輸家:

Sears(NASDAQ:SHLD)

收入:44億美元 -29%

淨虧損:2.51億美元

市值:約8.94億美元

Sears百貨董事長兼執行長Edward S. Lampert在財報後的會議上表示,集團重組改革計劃已取得初步進展,未來將把重點放在盈利能力的提升上,其目標是通過精簡業務節省12.5億美元的年度成本。截至報告期末,Sears百貨已經關閉180家門店,預計第三季度末還將關閉28家Kmart商店。

Ralph Lauren(NYSE:RL)

收入:13億美元 -13%

淨利潤:6000萬美元

市值:約409億美元

由於Ralph Lauren刻意減少了批發渠道的業務,第二季度其在北美和歐洲地區的銷售額分別下跌17%和14%,集團預計今年下半年還將減少20%至25%美國百貨中的業績不佳銷售點。值得關注的是,報告期內Ralph Lauren已任命寶潔原時尚美妝部門執行長Patrice Louvet接替Stefan Larsson的執行長職位。

梅西百貨(NYSE:M)

收入:55.5億美元 -5.4%

淨利潤:1.13億美元

市值:約71億美元

儘管業績持續低迷,梅西百貨最新季度利潤和銷售額均超預期,梅西百貨公司依然堅持通過擴張其折扣業務來刺激消費者對服裝需求的增長。據悉,梅西百貨首家奧特萊斯折扣店位於美國邁阿密,該店將以超低價格來銷售滯銷和淡季庫存,與競爭對手Nordstrom Rack和TJX等折扣零售商搶佔市場份額。不過,分析師並不贊同梅西百貨這一做法,認為這樣只會讓消費者對其定位混淆,從長遠來看,可能會產生不利影響。

L Brands(NYSE:LB)

收入:27.5億美元 -4.7%

淨利潤:1.39億美元

市值:約124億美元

L Brands表示,維密仍然是集團業績的主要累贅,維密期內銷售額同比大跌14%,而Bath & Body銷售額則同比上漲6%。L Brands董事長兼執行長Leslie Wexner在財報發布後表示,全球時尚零售不斷發生變化,L Brands目前正處於改革的關鍵拐點。集團首席投資者關係官Amie Preston目前正在與金融分析師積極聯繫,並表示維密將於9月推出新產品。值得關注的是,維密2017年大秀將於11月在上海舉辦。

Michael Kors(NYSE:KORS) 

收入:9.52億美元 -3.6%

淨利潤:1.25億美元

市值:約57.3億美元

Michael Kors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John D.Idol表示第一季度業績增長主要受到北美和歐洲地區銷售業績表現的推動。對於集團7月以12億美元收購的英國奢侈品牌Jimmy Choo,John D.Idol則稱將保持兩個品牌獨立運營。據悉總值12億美元的現金收購交易將以協議安排的方式進行。協議安排收購目標即公司與其股東之間達成協議,通過法院批准的方式轉讓或取消後者的股份,以換取收購方的現金或股份。

Avon雅芳(NYSE:AVP)

收入:14億美元 -3%

淨虧損:4600萬美元

市值:約12.6億美元

據《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化妝品集團Avon雅芳58歲的現任CEO Sheri McCoy已萌生退意,將於明年3月31日退休。Sheri McCoy於2012年正式加入雅芳集團,此前她在強生公司效力了30年。儘管她在職期間提出了多項改革措施,雅芳集團的業績仍舊持續下滑並錄得虧損。財報顯示,Avon第二季度銷售額同比下跌3%至14億美元,淨虧損則從去年的3600萬美元擴大至4600萬美元。

J.Crew

收入:5.6億美元 -2%

淨虧損:2070萬美元

美國快時尚品牌J.Crew正在積極對其財務狀況重新審計並重組,除已延期至2021年的5.67億美元債券外,品牌母公司Chinos Intermediate Holdings日前選擇以2.5億美元的新擔保票據購買J.Crew未償還的票據,該交易以J.Crew的子公司及Chinos Intermediate Holdings價值1.9億美元的優先股和普通股為擔保抵押。不過S&P分析師並不看好該交易,稱J.Crew的債務雖有所減輕,但其槓桿率不可控制,前景依舊艱難。

Urban Outfitters(NASDAQ:URBN)

收入:8.73億美元 -2%

淨利潤:4990萬美元

市值:約22.4億美元

Urban Outfitters將第二季度的疲軟業績歸咎於集團自身的執行力不足,而非北美零售大環境的持續低迷。集團創始人兼執行長Richard Haynes透露,期內女裝產品的滯銷是集團業績不及預期的主要原因。Richard Haynes表示未來將在歐洲和亞洲等國際市場尋求新的增長點,以抵銷北美本土市場的低迷。目前,Urban Outfitters已正式入駐阿里巴巴旗下的天貓國際平臺,未來一兩年內還將通過許可經營權和成立合資公司等方式進一步開發中國市場。

Kohl's(NYSE:KSS)

收入:41億美元 -0.9%

淨利潤:2.08億美元

市值:約71.4億美元

Kohl's百貨執行長Kevin Mansell表示,隨著集團的重組改革計劃逐步推進,報告期內的客流量加速上升,且成本開支有所減少,是促進淨利潤大漲的主要原因。過去半年內,美國零售業失業人數超過了5萬人,股神巴菲特在最近召開的股東大會上高調宣稱,目前已是網際網路當道,美國百貨零售業的好日子一去不復返了,未來十年內格局將發生大轉變。

Abercrombie&Fitch(NYSE:ANF)

收入:7.79億美元 -0.5%

淨利潤:1550萬美元

市值:約6.9億美元

美國青少年服飾品牌Abercrombie&Fitch在取消出售決定後,新動作不斷,現已正式登陸天貓旗艦店,並宣布將推出新的牛仔系列,以適應消費者多變的喜好。負責品牌牛仔系列產品設計的副總裁Aaron Levin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牛仔產品一直是Abercrombie&Fitch的明星產品,因此保證該系列的設計與時俱進非常重要。除對產品進行革新外,Abercrombie&Fitch的新型門店將陸續面世,不僅門店裝修風格更加明亮,還將原本店內濃烈的香水味改為較為溫和的中性香水。(更多詳細數據)

在國內服飾零售品牌方面,今年也迎來新的轉機,特別是國內女裝品牌集團,今年上半年的表現普遍處於上漲的積極態勢,平均營業收入增長24.5%,淨利潤則增長13.1%。其中電商渠道被認為是刺激國內服飾品牌業績增長的關鍵。而國內男裝品牌的轉型與女裝品牌相比依然滯後,部分業績出現下滑,目前海瀾之家和七匹狼等已意識到時尚度的重要性,目前正在積極變革。

而鞋履品牌則成為國內時尚零售品牌的重災區,大多處於營收或淨利潤下滑狀況。只有紅蜻蜓和星期六兩家企業實現了雙增長。而星期六的增長主要得益於集團新收購的兩家新媒體公司。而被譽為「一代鞋王」的百麗國際已於7月27日正式退市,私有化價格為6.3港元每股,公司總估值為531億港元,與市值巔峰時的1500億港元相比,市值縮水65%,近千億港元蒸發。

以下是國內服飾零售集團2017上半年的贏家:

維格娜絲(SHA:603518)

收入:9.3億元 +149.9%

淨利潤:5000萬元

市值:約37億元

維格娜絲集團表示,上半年其營收業績暴漲近150%主要得益於新收購的品牌Teenie Weenie的業績貢獻,Teenie Weenie的營收佔比明顯高於V·Grass。截止到6月30日,集團旗下共有V·Grass、Teenie Weenie和吉祥雲錦三個品牌,門店總數達1421家。其中V·Grass 2017上半年的營業收入為3.6億元,同比增長0.9%。至今年6月底,品牌共有167家門店,比2016年末淨增22家。Teenie Weenie 2017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5.5億元,同比增長1.7%,成為集團業績貢獻最大的品牌。

朗姿國際(SHE:002612)

收入:10.6億元 +123.7%

淨利潤:4000萬元

市值:約54億元

2017年上半年,朗姿國際整體收入增長主要來自嬰童和醫療板塊,女裝業務的增長率僅6.6%,營業收入為5億元。截止到6月30日,朗姿國際共有女裝門店437家。旗下有自有品牌Lancy From 25、Lime Flare、marie n°mary、Liaalancy,代理品牌Mojo S.Phine、Jigott、Fabiana Filippi和Dewl等。集團收購的韓國嬰童品牌阿卡邦期內銷售額為4.3億元,佔集團整體收入的40.7%。

歌力思(SHA:603808)

收入:7.8億元 +95.1%

淨利潤:1.4億元

市值:約72億元

2017年上半年,朗姿國際整體收入增長主要來自嬰童和醫療板塊,女裝業務的增長率僅6.6%,營業收入為5億元。截止到6月30日,朗姿國際共有女裝門店437家。旗下有自有品牌Lancy From 25、Lime Flare、marie n°mary、Liaalancy,代理品牌Mojo S.Phine、Jigott、Fabiana Filippi和Dewl等。集團收購的韓國嬰童品牌阿卡邦期內銷售額為4.3億元,佔集團整體收入的40.7%。

山東如意集團(SHE:002193)

收入:5.3億元 +53.1%

淨利潤:2000萬元

市值:約44億元

2017年上半年,如意集團實現營業收入5.3億元,同比增長53.1%,淨利潤2129.8萬元,增長率4.8%。值得關注的是,如意集團於去年以13億歐元收購的Sandro母公司SMCP即將在巴黎IPO。SMCP表示,若能夠成功IPO,將有利於其旗下Sandro、Maje和Claudie Pierlot三個品牌在全球的業務擴展。數據顯示,SMCP公司去年銷售額增長16.4%錄得7.86億歐元,其中在線銷售額同比增長6.2%,佔銷售總額的10%。Sandro、Maje與Claudie Pierlot三大品牌在亞洲區的銷售額猛漲45%。

珂萊蒂爾(HKG:03709)

收入:9.3億元 +31%

淨利潤:1.1億元

市值:約31億港元

在截至6月30日的上半年內,珂萊蒂爾集團銷售額同比大漲30.96%至9.18億元,淨利潤則因收購品牌產生的成本而錄得7.81%的跌幅至1.11億元。其中,直營零售渠道銷售額同比大漲32.7%至7.86億元,批發經銷渠道銷售額則同比增長23.4%至6660.8萬元,包括天貓商城、唯品會的電商渠道銷售額同比上漲12.8%至6092.7萬元。珂萊蒂爾集團成立於2007年,自有品牌包括Koradior、La Koradior、Koradior Elsewhere和DE KORA,於2014年6月27日成功登陸香港主板成為深圳市首家上市的高端女裝公司。

報喜鳥(SHE:002154)

收入:11.5億元 +24.1%

淨虧損:3000萬元

市值:約49億元

2017年上半年,報喜鳥的營業收入為11.5億元,同比增長24.1%,受終端零售市場影響,集團淨利潤虧損3229.0萬元,而上年同期虧損9744.1萬元。集團合計網點數量1272家。報喜鳥表示,終端零售市場繼續疲軟,各項費用較為剛性且呈上升趨勢,公司經營狀況仍然困難。

江南布衣(HKG:3306)

收入:23.3億元 +22.6%

淨利潤:3.3億元

市值:約35億港元

國內女裝JNBY母公司江南布衣集團在截至6月底止的財年內,純利潤為3.32億元人民幣,按年升38.54%,期內,營業收入錄得23.32億元,按年升22.58%;毛利14.75億元,按年升23.87%。據悉,江南布衣集團在全球經營的實體零售店總數由2016年6月30日的1316家增加至2017年6月30日的1591家,期內,集團已經擁有會員帳戶逾200萬個,其中微信帳戶數逾150萬個。

安踏體育(HKG:2020)

收入:73.2億元 +19.2%

淨利潤:14.5億元

市值:約830億港元

2017年上半年,安踏體育的營業收入增長19.2%至73.2億元,淨利潤增長28.5%至14.5億元。旗下安踏兒童,Fila、Descente等品牌都取得滿意的進展。截止到6月30日,Fila在中國,香港,澳門和新加坡共擁有Fila店鋪(包括Fila Kids獨立店)共869家,比2016年末淨增67家,主要分布在一、二線城市。2016年安踏收購日本滑雪品牌Descente在中國的獨家經營權,目前在國內共有21家店。

安正時尚(SHA:603839)

收入:6.3億元 +18.1%

淨利潤:1.3億元

市值:約71億元

2017年上半年,安正時尚的營業收入為6.3億元,同比增長18.1%,淨利潤1.3億元,增長10.2%。目前,安正時尚旗下共有玖姿、尹默、摩薩克、斐娜晨四個女裝品牌,及安正男裝,2017年上半年各品牌業績均獲得不同幅度的增長。其中,玖姿營收同比增長5.9%,有643家門店;尹默營收同比增長11.0%的增長,有80家門店;安正男裝營收同比增長48.6%,有35家門店。

寶國國際(HKG:0589)

收入:10.5億元 +17.9%

淨利潤:545.6萬元

市值:約15億港元

靠時尚度和年輕化,全球高端時裝寶姿PORTS持續獲得市場的認可並業績反彈,在截至6月底止的今年上半年,其母公司寶國國際收入和利潤均錄得雙位數強勁增長。 期內,營業收入上漲17.89%至10.52億元人民幣(下同),淨利潤猛漲22.19%至545.6萬,毛利潤則錄得8.39億元,同比增長19.08%,集團毛利率由2016年上半年的78.9%稍微上升至79.7%。在零售渠道, 收入由2016年同期的8.13億增長19.5%至9.719億。 集團指出,業績增長主要源於奢侈時尚零售環境的逐步改善,以及旗下核心高端品牌Ports1961及年輕品牌PortsPURE在時尚愛好者中受到追捧。

探路者(SHE:300005)

收入:12.8億元 +17.5%

淨利潤:7379.5萬元

市值:約66億元

2017年上半年,探路者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2.8億元,同比增長17.5%,淨利潤則同比減少2.2%至7379.5萬元。營收的增長主要來自旅行業務板塊,營業收入為7.2億元,同比增長81.3%。戶外用品板塊實現收入5.4億元,同比下滑19.8%,其中Toread品牌的營收同比下滑21%至4.9億元。

九牧王(SHA:601566) 

收入:11.4億元 +15.8%

淨利潤:2.2億元

市值:約90億元

國內男裝品牌九牧王2017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為11.4億元,同比增長15.8%,淨利潤2.2億元,增長13.7%。業績的增長主要源於集團在上半年的渠道結構升級初見成效,關閉低效、虧損的店鋪。截止到6月30日,集團共有2669家店鋪,比2016年末淨減110家。

森馬服飾(SHE:002563)

收入:44.3億元 +14.3%

淨利潤:5.34億元

市值:約223億元

今年上半年森馬服飾實現營業收入44.33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4.28%,實現營業利潤7.15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4.28%;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34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4.16%。 其中,兒童服飾板塊在2017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為22.46億元,佔營業收入比重高達50.68%,同比增長24.97%;休閒服飾板塊營業收入為21.52億元,佔營業收入比重達48.57%,同比增長5.4%。

日播時尚(SHA:603196)

收入:4.6億元 +14%

淨利潤:2317.6萬元

市值:約34億元

日播時尚集團旗下共3個女裝品牌,其中Broadcast:播上半年的營收增長14.1%;CRZ營收同比增長17.6%;Personal Point營收同比下滑6.0%。集團表示,今年上半年的利潤增加主要得益於市場渠道規模穩健增長,未來將通過加快一二線城市直營店開店速度、提高對渠道終端的把控力、提升供應鏈管理水平以獲得快速發展,接下來三年內將新建直營店209家,同時加強對產品設計研發的投入,進一步推進品牌全球化和年輕化的建設。

太平鳥(SHA:603877)

收入:28.1億元 +12.7%

淨利潤:9075.1萬元

市值:約124億元

太平鳥2017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12.7%至28.1億元,淨利潤則下滑35.6%至9075.1萬元。收入增長主要得益於集團新興品牌和電商渠道收入同比增長較快,而淨利潤的下滑是由於過季存貨產生的存貨跌價準備大幅增加所致。其中,核心品牌Peacebird女裝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7.4%,有1593家門店;Peacebird男裝營收同比增長7.6%,有1162家門店;樂町營收增長18.7%,有635家門店;童裝品牌Mini Peace營收同比增長49.8%,有675家門店。

七匹狼(SHE:002029)

收入:12.8億元 +12.1%

淨利潤:1.3億元

市值:約73億元

2017年上半年,七匹狼集團銷售額同比上漲12.1%至12.8億元,淨利潤增長19.6%至1.3億元。集團表示業績的增長主要得益於電商和針紡業務的增長較快。值得關注的是,七匹狼擬通過香港全資子公司出資3.2億人民幣或等值美元,投資Karl Lagerfeld Greater China Holdings Limited(KLGC)80.1%的股權及對應的股東貸款。集團還於7月27日認購了周末畫報母公司現代傳播旗下現代數碼30%的股權。

安奈兒(SHE:002875)

收入:4.8億元 +11.7%

淨利潤:4000萬元

市值:約33億元

2017年上半年,安奈兒實現營業收入4.8億元,同比增長11.7%,淨利潤4445.3萬元,同比增長10.5%。 集團主營中高端童裝業務,旗下擁有「Annil安奈兒」童裝品牌。截止到6月30日,集團已在全國31個省市建立1417家門店。

星期六(SHE:002291)

收入:7.9億元 +11.4%

淨利潤:2441.9萬元

市值:約40億元

2017年上半年,國內女裝鞋履品牌星期六實現營業收入7.9億元,同比增長11.4%,淨利潤2441.9萬元,同比增長18.3%。 除了傳統的鞋履外,集團在今年上半年還收購了兩家新媒體公司,時尚鋒迅和北京時欣,並於今年2月末納入財報合併範圍,成為集團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

李寧(HKG:2331)

收入:39.9億元 +11.1%

淨利潤:1.9億元

市值:約128億港元

李寧上半年淨利潤同比猛漲67%至1.89億元,銷售額則同比上漲11.1%至39.96億元。就渠道而言,零售(直接經營)渠道按年比較大致持平,批發(特許經銷商)渠道均按年錄得低單位數升幅,電商渠道業務按年錄得90%至100%中段增長。截至今年6月底止六個月,在中國李寧銷售點數量共計6329個。今年迄今淨減少111個。在這111個銷售點中,零售及批發業務分別佔67及44個。

紅蜻蜓(SHA:603116)

 收入:14.6億元 +7.9%

淨利潤:1.7億元

市值:約73億元

2017年上半年,紅蜻蜓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9%至14.6億元,淨利潤同比增長18.9%至1.7億元。截至6月30日,集團共有4124家門店。報告期內,紅蜻蜓線上業務營業收入達2.59億元,同比增長30.86%。同時,紅蜻蜓透露,目前已推出D.VALLEY、DNEST等多家輕奢、時尚風格的買手集合店來探索新零售模式。

拉夏貝爾(HKG:6116)

 收入:42.8億元 +6.9%

淨利潤:2.82億元

市值:約50億元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於2017年9月1日正式書面通知拉夏貝爾並於同日公布,該公司已獲核准A股發行。A股發行所發行股數不超過5477萬股,有效期為批准之日起12個月內,集資金額約為16.4億元人民幣,將用於集團渠道擴張等項目建設。據拉夏貝爾最新發布的上半年財報顯示,其銷售額同比增長6.9%至42.82億元,淨利潤則同比下滑1.12%至2.82億元。

九興控股(HKG:1836)

收入:50.3億元 +5.7%

淨利潤:1.85億元

市值:約112億港元

2017年上半年,Prada供應商九興控股集團實現營業收入7.6億美元,相當於人民幣50.3億元,同比增長5.7%,淨利潤2823.1萬美元約人民幣1.85億元,同比下滑7.3%。時尚鞋履對截至今年6月底止六個月整體收入的貢獻仍高踞首位,在總收入中的佔比約36%。休閒鞋履及時尚運動鞋履的佔比分別為29.3%及28.8%。截至到6月30日,旗下3個品牌Stella Luna、WhatFor和JKJY by Stella共有322家門店,其中大中華區有244家,未來集團將繼續優化其零售網絡以提升自身盈利能力。

海瀾之家(SHA:600398)

收入:92.5億元 +5.6%

淨利潤:18.75億元

市值:約427億元

海瀾之家上半年銷售額同比增長5.59%至92.53億元,淨利潤則同比上漲5.77%至18.75億元。報告期內,海瀾之家共增527家門店,同時關閉了279家業績不佳門店,淨增279家門店,目前集團共擁有5491家門店。有分析指,在目前行業集體疲軟的現狀下,海瀾之家之所以可以保持增長的狀態除了其獨特的其獨特的上遊賒銷貨品制+下遊財務加盟制之外,另一方面的因素是因為其實施的多品牌戰略。目前公司業務還是以同名海瀾之家為主打,該品牌的收入在上半年達到76.24億元。

佐丹奴國際(HK:0709)

收入:22.1億元 +3.4%

淨利潤:2.3億元

市值:約73億港元

佐丹奴國際上半年銷售額同比增長3.4%至26.18億港元,淨利潤則同比上漲20.1%至2.45億元,可比銷售額則同比增長4.6%,毛利率為59.8%。集團稱期內業績的增長主要得益於商品組合調整及電子商務銷售額的上升。佐丹奴國際指出,今年上半年部分市場的營運環境仍然艱難,但整體狀況已經改善及穩定,包括全球貨幣波動縮小等,因此將加大營銷投資力度,強化品牌形象,同時將加快現有門店的翻新計劃,為消費者提供更佳的購物環境,提升品牌價值。

安莉芳(SH:603001)

收入:10億元 +0.7%

淨利潤:8821.3萬元

市值:約11億港元

2017年上半年,安莉芳營業收入同比微漲0.7%至10億港元,淨利潤則下滑1.3%至8821.3萬元。截止到6月30日,集團共有零售點2005個。2016年安莉芳、都市麗人淨利潤均出現腰斬,內衣代工企業維珍妮利潤更是大跌近九成,消費意願疲軟、消費者節省個人開支是你內衣品牌解釋利潤下跌的重要原因。

以下是國內服飾零售集團2017上半年的輸家:

雅戈爾(SHA:600177)

收入:54億元 -37.7%

淨利潤:20.5億元

市值:約363億元

雅戈爾集團主要從事品牌服裝、地產開發和投資業務。2017年上半年,雅戈爾集團銷售額同比下滑37.7%至54.0億元,淨利潤則暴跌35.9%至20.5億元,下滑35.9%。集團表示營收的減少主要受地產開發業務收入減少影響,2017年上半年地產板塊的營收為29億元,同比減少54.2%。服裝板塊的營業收入為24.5億元,同比增長10.7%,其中Youngor品牌的營收為20.4億元,增長8.9%。

卡賓(HKG:2030)

收入:54億元 -24.3%

淨利潤:9000萬元

市值:約16億港元

受國內零售環境低迷影響以及越來越多競爭對手的出現,國內男裝服飾品牌卡賓將面臨更艱難的挑戰。卡賓服飾集團2017上半財年業績,銷售額同比大跌24.3%至4.06億元,淨利潤則下跌13.9%至8797.9萬元。其中,卡賓實體零售銷售額同比下跌11.8%,同店銷售下滑4.9%。目前卡賓服飾旗下擁有Cabbeen Lifestyle卡賓休閒、Cabbeen Urban卡賓都市、2AM和多品牌部門,其中卡賓休閒為核心品牌。

達芙妮(HKG:0210)

 收入:23.1億元 -19.6%

淨虧損:2.09億元

市值:約11億港元

受零售環境進一步惡化影響,鞋履品牌達芙妮正面臨業績的困境,虧損擴大。在截至6月30日的上半年內,達芙妮國際淨虧損較去年同期的1.64億元擴大至2.09億元,營業額則同比大跌19.65%至27.33億元,毛利則大跌19.22%至15.22億元。報告期內 ,達芙妮上半年門店數淨減少306家,關閉了47家加盟店和259家直營店。其中,第二季度共計關店182家,減少了11家加盟店和171家直營門店。

步森股份(SHE:002569)

收入:1.3億元 -16.3%

淨虧損:3000萬元

市值:約75億元

步森股份2017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為1.3億元,同比下滑16.3%,淨虧損擴大至2797.7萬元,而上年同期虧損2312萬元。步森集團是一家以服裝服飾為主導產業,同時經營房地產、流通貿易、金融投資等項目的公司,創建於1985年,現有員工3500餘人,總資產近20億元。其中,步森男裝以HOMME系列為核心,並延伸出步森SELECTION系列、步森UNIFORM系列,休閒時尚子品牌BSG,同時引進英國的U.K.MPLUS公司的獨立設計師品牌M+series明普拉斯,為男性消費者提供能夠適應各種場合的著裝選擇。

中國利郎(HKG:1234)

收入:10.2億元 -12.9%

淨利潤:2.7億元

市值:約74億元

2017年上半年,中國利郎集團營收為10.2億元,同比下滑12.9%,淨利潤則增長1.6%至2.7億元。零售門店的同店銷售繼續取得中單位數增長。主品牌Lilanz的營業收入減少7.9%至10.1億元,主要受集團為確保渠道庫存的健康而減少2017年春夏季的產品銷售影響。截至6月30日,Lilanz共有2393家門店。旗下的L2品牌將於2017年秋季開始按計劃停止業務。

特步國際(HKG:1368)

收入:23.1億元 -8.8%

淨利潤:3.1億元

市值:約62億元

2017年上半年,特步國際營業收入同比下滑8.8%至23.1億元,淨利潤則同比減少18.4%至3.1億元。其中電商業務佔比集團總收入的20%,毛利率連續第五年攀升至43.9%。特步上半年廣告及推廣費用佔總收入的約12.2%,存貨周轉天數升至67天。截至報告期末,特步零售店總數約為6500家,較2016年底的6800家減少300家。

美邦服飾(SH:002269)

收入:28.96億元 -5.8%

淨虧損:4475萬元

市值:約98億元

2017年上半年,美邦服飾實現營業收入28.96億元,同比下滑5.8%,淨虧損收窄至4475萬元,而上年同期虧損6019.1萬元。分品類來看,旗下男裝和女裝的收入分別下滑9.7%和3.3%,而童裝業務發展良好,Moomoo與Me&City Kids兩大童裝品牌業務實現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7%。2015年,美邦服飾遭遇上市以來首次虧損,到去年終於扭虧為盈,恢復小幅盈利。但若細究起來,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之後,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仍為負數,即虧損5.18億元,甚至同比2015年的虧損擴大了16.31%。

奧康國際(SHA:603001)

收入:15.9億元 -0.5%

淨利潤:1.7億元

市值:約73億元

2017年上半年,奧康國際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5.9億元,同比下滑0.5%,淨利潤1.7億元,下滑17.3%。其中奧康營收同比增長4.3%,康龍營收同比增長2.9%,代理品牌Skechers營收同比增長202.6%,而其他品牌營收下滑67.2%。

來源:時尚頭條網

相關焦點

  • 樂活時尚|奢侈品消費回流 高端商場業績表現突出
    從上半年業績表現來看,綜合型購物中心、傳統百貨普遍業績下滑,而高端商業出現逆勢上揚的情況。恒隆地產在2020年中期業績報告中表示,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之下,該公司內地物業組合上半年的零售額仍然實現增長6%。其中,定位高端的上海恒隆廣場、上海港匯恒隆廣場和無錫恒隆廣場的零售額均錄得不同程度的增長。
  • 中國買家拯救奢侈品市場?上半年帶動亞太市場業績,領跑全球
    奢侈品集團上半年業績慘澹,中國市場領跑全球 剛剛過去的上半年見證了全球奢侈品行業的至暗時刻,兩大奢侈品集團LVMH和開雲集團上半年營收跌幅都接近30%。在一片愁雲慘澹中,中國市場第二季度開始的強勁恢復成了各大集團財報中的唯一亮光。
  • 全球主要奢侈品牌上半年財報PK
    2019年只剩三個月,全球奢侈時尚行業整體表現卻不如上一年那般一片向好,而是喜憂參半。在收入增速方面,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團LVMH時裝皮具部門重新趕超Gucci和愛馬仕,成為跑得最快的頭部奢侈品牌集團。儘管LVMH從不公布旗下品牌的詳細業績數據,但該集團老闆Bernard Arnault在今年初的會議中透露Louis Vuitton去年銷售額已達100億歐元,另據摩根史坦利最新報告顯示,Dior於去年成為奢侈品行業中第六個年銷售額超過50億歐元的品牌,達到55.2億歐元。
  • 奢侈品零售慘不忍睹!香港業界呼籲地產商減租
    作為亞洲曾經的「購物天堂」之一,香港貢獻了全球奢侈品牌5%至10%的銷售額作者 | 周惠寧香港零售環境已到了史上最危急的時刻。同樣來自義大利的奢侈羽絨品牌Moncler執行長Remo Ruffini日前在接受採訪時則表示,品牌在香港的銷售額佔總收入的6%至7%,受近期市場環境不穩定影響,他對Moncler今年全年的業績表現持謹慎態度。
  • 全球奢侈品、服飾美妝及零售品牌三季度財報盤點
    本季度,受Gucci和Yves Saint Laurent兩大品牌業績的強勁增長提振,集團奢侈品部門銷售額同比上漲11.3%至21.14億歐元,增長率達三年來最高; 作為旗下最重要的奢侈品牌,Gucci擊敗所有的競爭對手。對比第二季度7.4%的增長,Gucci第三季度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猛漲17%,是自2011年以來的最高季度漲幅,而直營門店銷售額更是錄得讓業界震驚的的19%增幅。
  • 上半年國內期刊零售市場排名:女性時尚類居第一
    原標題:上半年期刊零售市場排名:女性時尚類居第一 2013年期刊零售發行覆蓋率排行   對於期刊社來說,上半年期刊零售發行市場的業績就像是期中考的成績單。那麼,各主要期刊類別究竟交出了怎樣的答卷呢?與2012年下半年相比,只有《時尚健康男士版》《時尚芭莎男士版》排名發生變化,其他依舊保持2012年下半年的競爭格局。   具體分析: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端奢侈品消費的增長,男性時尚類期刊漸成氣候,市場競爭激烈。
  • 2019年上半年各大奢侈品牌業績出爐:GUCCI下滑,LV上漲
    2019年已經過去了一大半,上半年,各大奢侈品牌都在猛發力,擺出大陣仗,想通過品牌轉型、籤流量藝人代言等方式促進品牌銷售增長。究竟幾家歡喜幾家愁?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下上半年各大奢侈品牌的業績。核心的皮具和鞋履部門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成衣業務銷售額大漲8%,Linea Rossa系列表現突出,正價零售情況樂觀,上半年全價銷售額增長了2%,部分歸因於Prada決定停止季末打折促銷。集團通過637間直營店的網絡以及奢侈品百貨店、獨立零售商及專賣店網絡,在全球70個國家進行銷售。
  • H&M等快時尚品牌日子難熬 零售行業失業率上升
    1   整個行業,大家日子都不好過,如果說最好賺錢的,快時尚要數其中一個,而在快時尚中,H&M又是其中的佼佼者。但如今,H&M的日子也大不如前了。在這個第三季度,它的毛利率暴跌240個基點,創11年來最低值。   據預測,它在第四季度仍持續走低,到底是不是,誰知道呢?
  • Gucci業績繼續井噴!上半年收入大漲44%至38億歐元 | 每日時尚要聞
    據英國《金融時報》最新分析,中國消費升級對於銷售更高端產品的外國品牌而言是個好消息,而隨著價格差距縮小,奢侈品的銷售也在回歸中國,國內銷售在全球奢侈品牌收入中所佔份額不斷上升。據悉,去年中國為開雲集團貢獻了銷售額的27%。
  • 中國西南,奢侈品零售的下一個「真香之地」
    Harrods 首次亮相成都,甄選呈現卓越珠寶腕錶展以及主題雞尾酒盛會,為成都這座城市帶來世界頂級的精品腕錶和珠寶藝術今年年中,「中國最賺錢的商場」 SKP 正式拓展西南市場版圖,接連兩月宣布布局西南雙城:成都及昆明。
  • 廣州零售物業空置率高達10.7%,國內奢侈品零售市場卻「爆火」
    7月14日,第一太平戴維斯舉辦了上半年廣州及深圳房地產市場分享會暨大灣區寫字樓指數發布會。其中廣州在零售方面,因疫情導致商鋪空置率升至近兩年最高,預計全市平均租金結構性下調。   另外,第一太平戴維斯發布的《中國奢侈品零售》指出,2020國內奢侈品零售市場消費增勢強勁,正成為國內零售市場復甦的主力軍。
  • 全球最賺錢的奢侈品百貨明年在中國開店
    據時尚商業快訊,位於英國倫敦騎士橋的奢侈品百貨Harrods日前對外宣布,隨著中國年輕消費者購買力的崛起,中國本土奢侈品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因此將於2020年在中國上海浦東開設首家海外永久旗艦店,專門為中國的富裕消費者特別是千禧一代提供最優質的環境和服務。
  • 分析評論|中國內地奢侈品商場「搶人大戰」其實剛剛開始
    據時尚商業快訊,儘管香港零售持續低迷,恒隆地產在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財年業績依然錄得增長,其中核心的物業租賃業務收入同比增加5%至85.56億港元,有53%來自中國內地業務。為刺激國內消費增長,中國內地近兩年開始下調部分奢侈品的關稅,令中國的高端消費者逐漸回流,「我們的收入增長和各奢侈品牌近期的業績表現均可印證這一點」。 他認為中國的零售市場規模龐大,且其前景相對確定,國內消費較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為快,高端及次高端細分市場的發展尤其迅速,市場競爭少,恒隆地產的利基市場預期會持續增長至少30至40年。
  • 奢侈品地標隕落,海港城上半年收入大跌30%,每10家店就有一家空置
    據時尚商業快訊,受疫情以及零售環境持續低迷影響,6月香港零售銷售額同比大跌24.8%至265億港元,連續17個月錄得下滑,上半年大跌33.3%,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等奢侈品銷量驟減56.5%,佔據香港高端消費半壁江山的九龍倉置業上半年收入隨之大跌20%至67.75億港元,營業利潤大跌26%至49.66億港元,股東應佔集團虧損達
  • 香港購物中心上半年業績曝光 最慘跌20億
    但近一年多來零售業績的連連爆冷,卻讓香港零售商及商業地產運營商承受著比任何時候都要大的經營壓力。據搜鋪網統計數據顯示,在已經披露2016年上半年銷售業績的香港諸多地標購物中心中,多家銷售業績出現下滑趨勢,最大降幅甚至將近20%。
  • 解析:深圳四大上市零售企業2018上半年業績及動態
    (贏商網報導)在數位技術的推動下,傳統零售企業轉型已經勢不可擋。零售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紛紛藉助新技術的力量,搶佔市場,爭做新零售排頭兵。而這一現象在零售業發達的深圳體現的尤為明顯。這一點在天虹股份、茂業國際、歲寶百貨、人人樂等深圳本土四大零售商上市企業陸續的公布2018年上半年業績報告中便可窺見一二。
  • 40餘個國際品牌2017半年度業績分析 誰生意好?
    2017上半年匆匆而過,各大國際品牌上市公司陸續公布半年度或季度財報。iziRetail將已披露銷售數據的企業,按品牌、品類,做了簡要歸納整理,供各位零售商業同行們參考。我們整理了25家上市企業帳務報表,把它們旗下的品牌分為:國際精品(包括奢侈品)、運動戶外、化妝品、快時尚、時尚牛仔,五大品類進行匯總分析。
  • 義大利四家奢侈品集團2015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大PK
    義大利四家奢侈品集團 Brunello Cucinelli ,Moncler,Tod’s,Salvatore Ferragamo 近日相繼發布今年第一季度(2015年1月1日–3月31日)業績報告,四家品牌第一季度業績均傳來不同程度的利好消息,其中 Moncler 表現最突出。
  • 全球化奢侈品網站BESSENSE百奢,打造對話式社交化時尚新零售平臺
    全球時尚奢侈品購買平臺BESSENSE百奢成立於倫敦,致力於打造社交化對話式的線上新零售平臺。2019年末,BESSENSE百奢平臺正式上線了官方網站,為每位顧客提供了全球最IN的潮流奢侈品單品,便捷快速的下單方式,輕鬆優質的聊天式客服服務。平臺售賣的商品均由官方合作的品牌、百貨及時尚購物官網精心挑選,其中商品品牌包含百種,品類豐富全面,包括成衣、包袋、鞋履、配飾、美妝等。
  • ...接手中環Coach店鋪 香港奢侈品公司撤離 快時尚和運動品牌趁勢...
    時尚頭條網報導:來自香港最新消息,最近,一位業內人士透露,阿迪達斯計劃接手一個Coach位於中環的大型店面,這是另一個運動品牌擴張,而奢侈品公司撤離的案例。 阿迪達斯拒絕確認這個即將開店的消息,但當被問及此事時,一位品牌發言人聲稱公司正在準備月底發表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