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亞洲曾經的「購物天堂」之一,香港貢獻了全球奢侈品牌5%至10%的銷售額
作者 | 周惠寧
香港零售環境已到了史上最危急的時刻。
據時尚商業快訊,在剛剛結束的黃金周假期的前6天,中國內地赴香港的旅客人次同比大跌逾50%,導致香港零售行業進一步遭受打擊,損失或高達28億港元。多位業界人士預計未來銅鑼灣、旺角及尖沙咀等核心商業區或會出現店鋪退租潮,零售業銷售額也將繼續下跌。
零售界代表邵家輝則表示,黃金周期間香港多家商場被迫出現暫時關門的情況,店鋪生意大受影響,預計10月零售業銷售額跌幅會擴大至50%,其中鐘錶、珠寶等奢侈品店鋪的銷售額或大跌60%至70%。他還指出,長期以往,部分國際品牌或有意退租大型商鋪,美國服飾品牌Forever 21位於旺角的唯一一家分店已於約滿前突然結業。
香港中原工商鋪客戶經理劉先生也反映到,由於核心商業區的租金偏高,許多租戶已反映隨著生意變差,已無法負擔高昂的租金,甚至出現虧損,旺角和銅鑼灣商業區的店鋪短期或出現退租潮,特別是珠寶鐘錶和奢侈品牌。
據時尚商業快訊早前報導,位於香港銅鑼灣的羅素街或許是史上最快跌下神壇的「購物街」,手中提滿購物袋的中國內地遊客已不見蹤影,只剩下冷清的街道與無奈的店員。
Prada位於羅素街的旗艦店將於約滿後結業
香港房產中介機構Midland IC&I數據,銅鑼灣的1087家店中已有102家處於空置狀態,空置率達9.4%,該區的羅素街去年一度超過紐約第五大道成為全球零售租金最貴的購物街。另有分析師預計,香港四大核心商業區2020年空鋪總數或超過600家,創歷史新高。
另據最新報告顯示,香港地區今年8月的零售業銷售總額臨時估值為294億元,較去年同期大跌23%。在所有零售品類中,奢侈品珠寶、化妝品、服裝配飾等下滑幅度最為顯著。其中,奢侈品珠寶首飾、鐘錶及禮品銷量暴跌47.4%,服裝跌幅錄得33.4%,藥物和化妝品大跌30%,鞋履及其它服裝配件銷量下滑26%,百貨公司貨品下跌29.9%。
為避免情況繼續惡化和空置店鋪增加,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日前指出,現在屬於非常時期,了解業主有意與零售商共渡時艱,已經與港鐵及其他大型商場的業主商討,原則是視乎商戶生意的受影響程度而提供支援,並呼籲更多業主考慮在租金各方面推出更多措施幫助零售業。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HKRMA)也於近日開始呼籲房東將租金減半,為期六個月,以幫助商店保持營業,但到目前為止,這一要求基本上沒有引起人們的關注。
另有代理透露,區內不乏大幅減租個案,銅鑼灣謝斐道面積約1855平方英尺的527至539號地下單號鋪月租從85萬港元減少至65萬,至今無人問津,灣仔駱克道280號的地下商鋪月租由25萬港元減至16萬元,同樣未能尋得租客。部分房東甚至開始接受短租,以剛剛過去的中秋節為例,銅鑼灣波斯富街65號就以每月10萬港元的價格出租給月餅商做節令生意。
可以肯定的是,過去三個多月的香港已成為全球奢侈時尚零售商們心中最大的痛,作為亞洲曾經的「購物天堂」之一,香港貢獻了全球奢侈品牌5%至10%的銷售額,LV母公司LVMH集團在香港的銷量佔其總營業額的8%至9%,開雲集團旗下的核心品牌Gucci在香港的銷量佔其總營業額的10%左右。
儘管LVMH在最新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中表示不懼香港市場影響,但據集團財務長Jean-Jacques Guiony透露,LVMH旗下品牌8月和9月在香港的銷售額大跌40%,「我們認為未來幾年香港將不再是強大的商業中心。」
義大利奢侈品牌Prada也對香港失去信心,在8月底就決定其位於香港羅素街的最大旗艦店長達7年的租約在明年6月到期後不再續約。據悉,該店佔地面積為1.5萬平方英尺,月租金為900萬港元,折算日租金約高達30萬。旭日集團表示,Prada撤店之後,該店鋪月租金將削減44%至500萬港幣,也會接受面積更小的租客。
同樣來自義大利的奢侈羽絨品牌Moncler執行長Remo Ruffini日前在接受採訪時則表示,品牌在香港的銷售額佔總收入的6%至7%,受近期市場環境不穩定影響,他對Moncler今年全年的業績表現持謹慎態度。
德國高端服飾集團Hugo Boss上周再次下調全年業績預期,稱由於北美和中國香港等零售環境持續惡化,預計2019財年的息稅前利潤將下跌至3.3億至3.4億歐元之間。受此影響,Hugo Boss上周五股價應聲大跌13.63%至38.67歐元。
美國奢侈珠寶品牌Tiffany也坦承受香港地區部分門店連續6天暫停營業影響,品牌在包括中國的亞太市場的業績表現錄得下滑,第二季度和上半年的銷售額均下跌1%至2.98億美元和6.22億美元。據悉香港是Tiffany的第四大市場,品牌在該地區設有10家門店。
此外,法國奢侈品牌Chanel原定於11月6日在香港啟德郵輪碼頭舉辦的2019/2020早春度假系列時裝秀也已被喊停。有分析師表示,如果銷售情況惡化,奢侈品零售商裁員不可避免。
不過投資銀行Cowen分析師Oliver Chen認為,整體來看奢侈時尚集團在香港遭遇的困境是「可控的」,因為流失的遊客會回流到中國內地進行更多消費,這或將是一個順風而不是逆風。
香港零售協會主席Annie Tse則表示,零售行業也需要時間來恢復,遊客也要重建對香港的信心,整體的低迷態勢可能持續到今年年底,甚至影響到最關鍵的聖誕季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