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門峽市,位於河南省最西部,介於北緯33°31′24″~35°05′48″、東經110°21′42″~112°01′24″,位於豫晉陝三省交界黃河南金三角地區,東與洛陽為鄰,南接南陽相接,西連陝西省,北隔黃河與山西省呼應,在歷史上是三省交界的經濟、文化中心。三門峽面積10309平方千米,人口226萬人(2012年),轄湖濱區、陝州區、澠池縣、盧氏縣、義馬市、靈寶市,1個經濟技術開發區,1個產業集聚區,市人民政府駐湖濱區。 1957年,國家在三門峽興建萬裡黃河第一壩——三門峽大壩,同時成立三門峽市,一座新興的城市崛起在黃河之濱,經過六十多年的建設,三門峽市以嶄新的姿態矗立在豫西邊陲,被譽為鑲嵌在黃河岸邊一顆璀燦的明珠。
三門峽被譽為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 、天鵝之城、2012年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中國六大蘋果出口基地之一、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2014中國最佳生態旅遊城市、2015年中國大陸城市「氧吧」50強。
經濟新常態,如何實現經濟轉型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找到符合當地實際、順應改革需要、惠及百姓民生的發展道路。民革中央認為,健康與養老產業(康養產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拉動經濟發展的巨大潛力,一頭連接民生福祉,一頭連接經濟社會發展,可以被打造成為我國又一個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 三門峽市將大健康產業作為全市未來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努力打造黃河金三角地區醫療服務中心和新型醫養中心,以及全省乃至全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生態休閒度假中心。
2017年9月19日,民革中央教科文衛體委員會、三門峽市人民政府等單位聯合主辦「2017大健康論壇暨中國健康文化大會」在北京召開,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務副主席齊續春出席會議。會議是起航的序曲,是統一思想、理清思路、創新觀念的學習會、分享會、動員會;是廣結商緣、增進發展、創造效益、達成成果的合作會、招商會。
為進一步探索在中部地區率先打造「中國文旅康養城市」的中國亮點、中國方案、中國模式,從深層次上,切實有效的全面提升當地居民健康幸福指數。進而以實施「健康三門峽」戰略為契機,以「健康為驅動力、生產力和重要抓手」,帶動城市建設、環境旅遊、現代農業、教育、文化、健康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養老等關聯產業融合發展,形成以大健康朝陽產業集群為特徵的綠色經濟增長極。
三門峽設立了大健康產業專家諮詢顧問委員會,專家諮詢顧問由國內外極具影響力的專家擔任,將進一步拓寬三門峽市與國內外文旅健康界高層的聯絡渠道,爭取更多的優質資源、先進技術和高端項目。專家諮詢顧問們義務為三門峽市文旅健康產業發展治理提供專業化的政策諮詢和實踐指導。同時,也標誌著三門峽市文旅健康產業實現科學發展、民主決策的機制性創新,為三門峽市實現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出謀劃策,充分體現三門峽市對外合作的重要智庫和高層次對話與交流平臺。專家諮詢顧問委員會將作為長效機制為三門峽市文旅康養產業提供服務,紮根本地,配合招商等職能部門,實行跟蹤服務。根據戰略規劃設定年度任務指標,對接企業和項目落地,專門從事健康產業招商引資、引智力、引合作工作,在催化、鞏固既有成果的基礎上,實現效益長期化、持續化,開闢全市健康產業招商引資、引智、引合作工作另一戰線,對三門峽市實現既定的健康發展戰略目標具有重大意義。
發展康養產業的兩個基本指導原則,第一,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是我們產業的基礎;第二,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民小康,全民健康是個大產業。
推進文旅康養產業發展是貫徹落實中共十九大精神和中共中央一系列決策部署的務實舉措,是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的重要抓手,更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內容和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具體舉措。
史江南
河南省三門峽市大健康產業專家諮詢顧問委員會 專家
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國合全球自然資源研究院 專家
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健康文化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
國家衛健委主管《醫學參考報全科醫學與精準健康頻道》副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