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30 12:41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劉健 通訊員 餘盛 童煉傑
成都有寬窄巷,北京有南鑼鼓巷……似乎一個有名的城市,都會有一個有名的巷子,代表著一個地方的特色文化。
如今,在文化底蘊濃厚的杭州,也有這樣一條巷子揭開了神秘面紗。4月30日,歷時三年改造而成的騎龍巷慢生活休閒街區正式開街,成為千島湖旅遊的新地標。
這個「五一」小長假,讓我們打卡騎龍巷,感受一個不一樣的千島湖。
122級階梯
藏著三代淳安人的記憶
走進魚味館右側的小巷子,映入眼帘的是一條朝天的青石階梯,這裡便是騎龍巷的入口。一眼望去,整條巷子並不長,僅有122級階梯,兩側是一幢幢古色古香的樓房。
初聞騎龍巷,你一定以為,它會和一個神話搭上邊,事實卻是:它和千島湖同歲,這裡也並沒有有形的龍。1959年,新安江水庫蓄水,兩座千年古城沉入碧波,淳安縣政府搬到當時的排嶺(現千島湖鎮),騎龍巷所在的122級階梯,成為老城最繁華的地方。古樸的石階上,記錄著老淳安人的市井百態。
你若問這騎龍巷的來歷,還真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但這並不影響它在淳安人心中的位置,甚至可以用「無法撼動」四個字來形容——那裡藏著三代淳安人的記憶。
曾經的騎龍巷
陪同記者採訪的宣傳幹部李玲,今年35歲,在她眼裡,騎龍巷是千島湖最有煙火氣的地方,更是她童年的全部。「沿著階梯走上去,沿途兩旁都是擺攤的商販,有賣旅遊紀念品的,有賣花草的,有賣鞋帽衣褲的,有賣金魚小烏龜的,從吃到用,應有盡有。」李玲笑著說,小時候,每到周末,最開心的一件事,便是來騎龍巷趕集,你想要的任何寶貝,都可以在這裡淘到。
曾住在騎龍巷的毛有根,在關停開了9年的照相館後,又在這條巷子裡覓得了商機,讓一家人過上了好日子。
「每年過年前,很多老百姓都會來騎龍巷買大蔥,當時大蔥價格很貴,銷量還很大,我就委託遠在山東當銷售的小姨夫,帶了五千多斤大蔥回來。」毛有根告訴記者,由於大蔥大根又新鮮,價格還比菜市場便宜,不到半個月就被老百姓搶購一空,最少的一天也賣了300多斤。而這筆生意所賺的錢,不僅讓毛有根東山再起,也讓他對騎龍巷的階梯充滿著深深的情意。
原住民方軍向記者訴說起「神刀老方」的故事——
1972年的一天,我去騎龍巷的肉鋪排隊買肉。這位賣肉的方師傅很重人情,只要有人喊他「老方」,不用排隊馬上能買到肉。於是,我急中生智用方言大聲喊了一句:「老方,給我來個半斤!」方師傅立馬應答:「好!半斤的就來!」他一刀砍下,剛好半斤。
我買完肉捨不得離開,想多瞧一眼神刀風採,直至排隊的最後一個客人。那位客人因為有人插隊一肚子氣,衝著老方講:「我要買五毛九分錢的肉,多一點少一點都不行!」只見老方一刀砍下肉,用小桿秤勾住肉,把秤桿伸出櫃檯外,讓那位顧客看,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後來,隨著淳安發展重心的轉移,再加上小巷業態漸漸不符合年輕人的吊性,商販聚集的騎龍巷也漸漸落寞了。2000年以後,騎龍巷的人氣已大不如前,來擺攤的商販不及過去的一半。2016年,作為淳安城市品質提升的重點工程,騎龍巷慢生活休閒街區項目正式啟動,千島湖建設集團接過了這一淳安人聚焦關注的重任。
復活老城記憶
打造千島湖風情的特色休閒街
三年時光,對於一個項目來說,時間似乎有點長,但隨著騎龍巷的容顏越變越美,優雅中散發著老城記憶的氣息,人們發現,一切付出和等待都是值得的。
抱著對歷史和未來負責的態度,千島湖建設集團組建專業文創團隊,多次外出考察取經,從屯溪老街到上海新天地,從成都寬窄巷到北京南鑼鼓巷……凡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巷子,就會有騎龍巷考察團隊的身影。
「改造不是徹底改變,而是歷史的再現,騎龍巷仍會是人們記憶中的最親切的樣子。」千島湖建設集團董事長柯尚逵告訴記者,重新開街的騎龍巷,既是一個能夠承載老故事的街區,又是一個面向未來的街區,致力打造淳安歷史底蘊和千島湖風情的特色休閒街區。據了解,整個騎龍巷慢生活休閒街區佔地1.2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3萬平方米,投資總額約1億元。
保留騎龍巷歷史的厚重感,但真正實施起來並不容易。
「騎龍巷原有的122級石階,都是淳安茶園石,我們將所有石塊標上記號,待地下的水電工程完成後,再按照原有的順序逐個復原。」項目負責人方曉向記者透露道,考慮到遊客行走在階梯上的舒適感,每層厚度達17釐米的階梯,全部以人工方式修薄2釐米。
此外,為了實現整條街風格統一,建設者還分赴安徽、蘭溪、開化等地,淘來了6000多塊石板,耗費1500多個小時,用鏟刀手工包漿,體現自然磨損效果。
沿著騎龍巷拾級而上,如果你足夠細心就會發現,昔日在這裡擺攤的商販們又回來了。
在入口階梯的左側,記者遇到了賣核桃肉的夏米香,她曾在騎龍巷擺了十多年的攤。她的面前擺著一大塊圓粗硬木,旁邊布兜裡放著烘裂了縫的土核桃。只見她拿出一個山核桃,放到圓粗硬木上,用薄刀對著縫敲擊一下,「咯」,核桃裂成兩半。她再用針把核桃肉挑到小尼龍袋裡,半斤一袋備著,等候上下的遊客來買。
「以前風吹日曬,擺攤的地方飄忽不定,現在有了固定的點,穿上統一的制服,我們代表著千島湖旅遊的形象。」夏米香告訴記者,曾經和她一起擺攤的「同行」,也都在陸續的回歸中。
不止如此,裡商仁燈、大墅竹編、王阜繡花……更多代表淳安文化的非遺也被搬上了騎龍巷的舞臺。
今後,騎龍巷街區將每月策劃主題文化活動。在這個「五一」小長假期間,就設置了95個創意市集展位,遊客可零距離接觸臨岐暖碗、富文麥稈扇、芹川麻酥糖等淳安美食。
記者還了解到,千島湖將同步增加一個旅遊產品,騎龍巷將成為千島湖旅遊的必備打卡點。
300選55
更多年輕人來小巷追夢
步入騎龍巷,記者感受到濃厚的文創氣息,印有「夢回1959」的小旗幟隨處可見。階梯旁,除了能遇到記憶裡的老商販,更多看到的還是年輕人的面孔,一個數據可以印證:整個騎龍巷55間商鋪裡,年輕創客佔了9成以上。
全新亮相的騎龍巷,如何真正「活過來」?在千島湖建設集團總經理童德根眼裡,必須要重建一個帶有時代印記的完整業態,只有實現商業上的「復活」,才能經得起時間的檢驗。「騎龍巷留給人們的記憶,不但包括特色風貌,也包括繁鬧集市。」童德根說。
為了重建騎龍巷的商業業態,千島湖建設集團委託第三方運營機構,開啟了執著的特色招商之路。
「招商品牌來自湖北、上海、西安等地,入圍的品牌有300多家,但經過審美能力、產品角度、客源分析、產品價格等多方面的評估,最後我們只篩選出了55家,涵蓋咖啡酒吧、文創產業、手工作坊、特色美食、個性服飾等休閒業態。」招商負責人管江紅告訴記者,招商更像是一次看對眼的過程,55家店鋪分別具備唯一性,強調彼此之間的互補。
沿著騎龍巷階梯一路走一路逛,星巴克、大地影院、朱丹小時光等這類常見於商場的大牌並不多,大部分還是第一次才聽說的小眾品牌,但卻極具特色。
「東籬下」奶茶店裡,滿眼被粉紅色所包圍,展臺上擺放著諸多粉紅色的茶禮,你很難想像,設計者卻是一名80後「大叔」。曾做過3年村官的糜裕彬,厭倦了安逸的生活,一心研究著如何把「東籬下」變成女孩眼裡的「dream tea house(夢想茶屋)」。「做奶茶所用的茶底,全部是上好原葉茶泡製的,都是杭白菊、千島湖龍井等杭州品種,我對茶有著一種執念。」糜裕彬笑著說。
巷子裡有一間名叫「醜吧貴」的店鋪。在外學了四年船舶工程的方華琴,出於對家鄉美食的熱愛,大學畢業後便投身餐飲行業。她做的梅乾菜餅是「網紅」產品,銷量最多的一天賣了400多個,揉面、拌餡、捏制……在方華琴眼裡,製作美食的每道工序,就像在鍋碗瓢盆裡寫詩。「美食也可以做得很洋氣,歡迎更多人來這裡吃下午茶!」方華琴說。
米拉の雜貨鋪、野垚茶陶坊、Mr.唐音樂烤吧……一間間創意小店,吸引著眾多遊客駐足拍照。
未來的騎龍巷是什麼樣子?淳安縣副縣長餘紅英借用郭沫若的詩這樣描述:遠遠的街燈明了,好像閃著無數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現了,好像點著無數的街燈。我想那縹渺的空中,定然有美麗的街市。街市上陳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
「騎龍巷開街,拉開了千島湖城市旅遊周的序幕。」淳安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方必盛告訴記者,除了騎龍巷,「五一」小長假期間,遊客還可以去千島湖啤酒小鎮激情狂歡,或免費品嘗啤酒,或親手製造啤酒,或在啤酒花園裡狂歡。此外,千島湖還為遊客準備了「新城體驗遊 老城看大戲」和「夢回千島湖,探尋千古城」水下古城探秘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