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線訊:天津人愛吃海鮮是出了名,用一句俗語來形容最為貼切:「借錢吃海貨 不算不會過。」臨近春節,不論你是走親訪友,還是家人團聚,拎著幾樣像樣的海產品都顯得面子十足,銷售海產品的水產市場也到了一年中最為紅火的季節。
日前,記者分別走訪了本市的幾家連鎖超市和大型的水產市場,發現銷售水產品的「貓膩」還真不少,螃蟹捆著皮筋、海產品裹著厚冰賣,禮盒以次充好等情況還不少。
螃蟹 想去皮筋「沒法賣」
記者走訪本市多家海產店發現,「螃蟹+皮筋」幾乎成了標配,而更讓人意外的是,螃蟹的價格不是由螃蟹本身決定,而是由皮筋決定。
記者在凌奧綜合市場看到,菜市場有六七家售賣海鮮產品的店面,裡面銷售魚、蝦、螃蟹等各種海產品。記者發現,每一家店的螃蟹身上都捆有紅色的皮筋。走進其中一家海產店,店裡的六個水箱裡面都裝有不少的螃蟹。記者指著一個水箱裡的螃蟹詢問價格,店主稱150元一斤,見記者有所猶豫,店主指著旁邊一個水箱的螃蟹說:「這個110元一斤。」記者觀察發現,這兩個水箱的螃蟹個頭大小似乎沒有什麼不同。「這螃蟹有什麼區別?」記者問道。「都一樣。」店主毫不猶豫地回答。但是同樣的螃蟹為何差價40元呢。「150的螃蟹皮筋是小的。」店主解釋。經店主「提醒」,記者才注意到,果然正如她所說,150元的螃蟹上的皮筋明顯比110元的小一圈,無論是寬度和厚度上都有差距。店主告訴記者,螃蟹來時就是這麼捆著的,不是自己加上去的,賣螃蟹的都這樣。「你就買便宜的就行,值一點。」店主「貼心」地告訴記者。
採訪期間,一位女性顧客上門購買了兩隻110元一斤的螃蟹,離開攤位後記者在市場出口處找到這位顧客。據她介紹,她和先生都很愛吃海鮮,經常來這家買。對於捆綁皮筋一事她也感到無奈。「我們之前稱過,這皮筋大概佔了20來塊錢吧,市場上的螃蟹都這樣。」螃蟹不能去掉皮筋購買嗎?顧客告訴記者:「我之前問過幾家,好像這個提法就是『妄想』,要不就胡亂要價,更貴。」
記者搜索新聞發現,很多地區都存在螃蟹過度捆綁的問題,但市場上的皮筋螃蟹還是屢禁不止。不僅如此,專家還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蒸煮螃蟹時一定要將皮筋去掉。否則皮筋中大量化工合成的物質被加熱後就可能有不利於健康的物質析出。這些物質會通過蟹殼滲透到肉體內,一旦食用可能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
禮盒 根據顧客「需求」裝
海鮮禮盒是春節期間饋贈親朋好友最佳禮品,也是目前多家水產海鮮市場都比較熱銷的一種產品。記者在王頂堤水產批發市場發現,多家銷售海產品的店鋪都有海鮮大禮盒銷售,多家店主表示,價格根據顧客挑選的海產品的品種和數量來決定。
記者來到水產交易大廳時,一位攤主很熱情地向記者推銷起來:「我們的禮盒都很漂亮,送人最好了,價格也不貴。」說著攤主從櫃檯裡取出一個空的禮盒。記者看到,這裡銷售的禮盒分成紅和白兩款顏色,禮盒上寫著「海味鮮」、「海鮮大禮包」「海鮮珍品」之類的詞語。「盒子上有沒有介紹產品之類的?」記者問。「送人嘛,外觀漂亮最重要,沒人去注意這些。」攤主這樣表示。
在另外一家銷售海產品的櫃檯前,攤主告訴記者,他們攤位中銷售的海鮮禮盒一共分成4個檔次,從200元到1000元都有。「禮盒中盛放的海鮮產品從6種到8種都可以放開。」攤主告訴記者,這主要根據顧客的需求了,顧客想要高檔的海產品,可以少放幾種,如果想要低檔次的海鮮產品,可以多放幾樣。隨後,攤主又介紹起幾款冰櫃裡擺放著的海鮮產品。「這種黃花魚25元一條,帶魚15元一條,都是好東西,可以裝進大禮盒。」記者問是否可以便宜一點。攤主說:「要不就裝這種大黃魚。樣子和黃花魚差不多,個頭也大,價格還便宜,只要10元一條。」看上去兩種魚的外觀確實很像,對不經常吃海鮮的人來說,很難分得清。「帶魚的品種也很多,這種『釣帶』就比剛才那個南方帶魚便宜多了。」攤主坦言,現在很流行購買海鮮大禮盒當做年貨送人,由於海鮮的品種、大小、產地不同,價格差別很大。「我們這有不同價位的東西,裝進盒子裡都很漂亮。」
在採訪過程,記者又走訪了其他的多家攤位,發現情況大同小異。大部分攤主都表示只要顧客確定價格後,他們可以根據顧客的「需求」來裝禮盒, 對於一個對海鮮產品並不十分了解的普通消費者來說,裡面的秘密可想而知。
凍品 「冰衣」分量佔比大
近日,記者來到大潤發超市紫金山路店,在海鮮產品銷售區內看到,很多顧客都圍在盛放海產品的冰櫃前挑選海產品。記者觀察到,冰櫃內的海鮮產品都被一層冰包裹著,用手一摸,非常堅硬。記者走到盛放魚的冰櫃前發現,一款售價為每斤13.8元的巴沙魚片,巴沙魚片上整體都被冰包裹起來,看上去顯得肉質不僅豐滿而且潔白。但仔細觀察卻發現,由於四周都裹著厚厚的冰,即使將該產品向著燈光方向,也根本看不到裡面魚肉的真實情況。記者使勁對魚片敲擊了幾下,包裹在魚片上的三四塊碎冰掉落下來,魚片上肉質也少許裸露出來一點。記者觀察發現,該魚肉一層的冰層就達到了至少兩毫米以上。在銷售凍蝦品的冰櫃櫃檯跟前,這種情況也同樣存在,售價為每斤24.9元的去頭阿根廷紅蝦,蝦體上也被冰層包裹住,用手一摸堅硬無比。
在記者的追問下,一名魚片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魚片上包裹冰的重量佔到了整條魚片重量的50%左右。記者在現場算了一筆帳,如果購買一斤巴沙魚片,其中13.8元有近7元是支付包裹冰的價格。也就是說,該魚片的真實售價為每斤27.6元。
而另一名銷售蝦的人員則表示,蝦體包裹冰的重量佔到了整條蝦的30%左右,記者也算了一筆帳,如果購買一斤的蝦,其中售價為24.9元去頭阿根廷紅蝦有7元多是支付冰的價格。看似便宜的去頭蝦段每斤的售價其實也在32元以上了。
記者隨後又來到河東區大直沽菜市場和瑞江菜市場內,在採訪中記者看到,市場內銷售的大蝦都被冷凍起來,而且被凍得非常結實,必須費盡力氣才能取出來。當記者詢問幾名攤主冰凍的蝦會不會增加蝦的重量時,幾名攤主均表示不會。
到底海鮮產品冰凍著銷售是什麼原因呢?記者走訪多家銷售海鮮產品的店主,大部分店主都表示是為了保證海產品的新鮮程度和口感。但具體原因確實像這些攤主所說的這樣嗎?記者從一位從事海產品銷售多年的老店主口中了解到,海鮮產品冰凍著銷售是為了增加海鮮產品的重量,由於海產品都是一直被冰凍起來,海鮮產品本身的重量只有店主自己了解,但是顧客在購買的時候,將海產品和冰的分量一起購買,只有回家後才發現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