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記者趙豐:一根皮筋的「抗疫」

2020-12-12 海報新聞

□ 本報記者 趙豐

一場大雪過後,武漢天晴得格外好。

這幾天,山東醫療隊微信群裡,時常有隊員發消息說:「大家把盒飯上的皮筋留一下吧。」「來上班的同志們拿點皮筋過來。」

盒飯上的皮筋?對,就是最常見的、最普通的那種皮筋。看似和抗疫一線的工作完全不沾邊,其實不然。它被隊員們攢了下來,在抗疫一線,發揮了獨特的作用。

2月11日下午,山東大學第二醫院援助湖北抗疫國家醫療隊隊員、急診護理主管護師李興國和隊友進入病區,這是他們的第一個班。

首先,要按病區規定順序穿防護服。戴手套的時候,幾位主任鑑於前兩組隊員穿脫的經驗,在李興國和隊友的手腕處又加了根皮筋,這樣手套與隔離衣不容易分開。

記者了解到,有的女隊員手臂細,手套不加固不行。甚至有些患者心理急躁,不配合醫護人員,言行都有激烈之處,一旦手套被扯落,就會發生職業暴露,風險很大。

「但時間一長,皮筋就像箍在手腕上的一圈止血帶,整個手掌開始充血,然後膨脹,繼而麻木,最後疼痛。」李興國說。

李興國和隊友把最外層的皮筋取下,情況稍好了一些,但內層手套的皮筋還在起作用。李興國硬撐了4個小時後,畢志超醫生建議他先撤出去。等忙活完手上的活,交完班,請示護士長後,李興國撤出了病區,皮筋在手腕上套了5小時20分鐘。

「即便提前出來了40分鐘,兩個手腕還是勒出了兩道深深的印記,右手疼了兩天。」李興國告訴記者,「趙麗娟護士長最後一個出來,出來的時候手腕上兩道深深的勒痕,鼻梁上被護目鏡壓出了兩個水泡。我們心疼地問她疼嗎,她笑著說『沒感覺到』。」

經過幾天的「試驗」,隊員們總結,皮筋套手是一種錯誤做法,很快進行了改變。

但皮筋不是沒有用了。

隊員王玉靈說:「系帶式的口罩用完了,皮筋就派上了大用場。把口罩兩邊的帶子使勁往後拉,用皮筋穿過兩個帶子,系在頭後,掛耳式口罩就變成系帶式的了。」

李興國等隊員告訴記者,最近一直這麼用,一般兩根皮筋就可以了,暫時沒有遇到斷掉的情況。這幾天,又攢了幾根皮筋,準備上班時帶過去。

皮筋用在口罩上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雖然也會有形成面部勒痕、耳朵壓得疼等副作用,但隊員們並不太在意。他們的目標很明確:防護好自己,救助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一根皮筋 星竹
    沒有辦法,銀行、郵局等一些服務部門,便在筆和花鏡上拴上了皮筋,固定在寫字檯上。皮筋是細細的那種,可以輕鬆地拉很長。商店裡也開始出售這種一頭帶皮筋、一頭能固定在桌子上的專業筆。如果皮筋斷了,服務人員便在筆或花鏡上拴上一根小線代替。開始人們也懷疑這種辦法是否靈驗,誰想,筆和花鏡果然從此不再丟失了。  無論是皮筋,還是小線,其實都沒有多大受力。
  • 健身牛人傳秘笈,一根皮筋練全身
    浙江在線9月1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楊靜 通訊員 蔣升 李文瑤)正面練胸,反面練背,側著練腰…一根皮筋就能練遍全身,讓你成為健身達人。由浙江省體育總會、浙江省老年人體育協會和浙江在線共同主辦的「體彩杯」第二屆老年體育達人公益課日前走進杭州上城區社區學院,獲得省老年體育達人稱號的傅建陳利用一根小小皮筋,給大家上了一堂別出心裁的力量訓練課。  作為杭州健身圈裡公認的「帶頭大哥」,傅建陳是1987年上城區健美隊招募的第一批運動員,1997年開始接手經營杭州青年會健身房至今,身為國家級健身教練的他帶出徒弟數不勝數。
  • 每日DIY——一根皮筋的妙用(一)
    皮筋只用來扎頭髮?太大材小用了。上官梅雪---百家號 每日DIY▼切蔥末的時候,一大把不太好切,只需要用皮筋把它們綁在一起就可以解決麻煩,切起來超順手。浴室篇▼在花灑上掛收納筐,纏繞一根皮筋即可避免收納筐滑落,其實不僅僅是花灑,浴室裡任何需要防滑的地方都可以依照此法。▼白醋裝入塑膠袋,以橡皮筋綁在花灑上,停留一段時間再取下來,花灑上的汙垢蕩然無存,變得煥然一新。
  • 皮筋綁螃蟹,賣皮筋還是賣螃蟹?
    天津一網友爆料,他花了500元錢買螃蟹,捆綁著螃蟹的18個大皮筋足有一斤多重,當記者隨便走進兩個大家規模比價大的菜市場調查時,攤主直言不諱地表示,螃蟹進貨時候就是這麼捆著的,多綁就麼一層皮筋就是為了壓分量。
  • 高中老師在課上表演起了魔術,「一根皮筋」讓學生愛上課堂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 記者 梁建偉 通訊員 陳宏程最近,杭州市夏衍中學的一位歷史老師成了學生們的偶像,一說到這位老師,大家都非常崇拜,因為她不僅歷史知識豐富,而且還會變魔術。這位歷史老師叫孔姜李, 教齡13年。
  • [煙臺]皮筋螃蟹太坑爹 一斤螃蟹拆下2兩半皮筋
    往年「綁價」螃蟹的皮筋再現市場,美其名曰「防夾手」,實際卻是壓秤抬價的小伎倆。一根小小皮筋,竟重1兩1,用動輒幾十元一斤的螃蟹價買皮筋,這讓不少市民大呼「坑爹」。  昨日,記者走訪市區多家農貿市場發現,屢禁不止的皮筋「綁價」螃蟹現象,依然頑強存在,只是1兩1的皮筋「瘦身」到了8錢。
  • 一根皮筋就搞定↓
    一根皮筋就搞定↓ 2020-10-22 17: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夏天扎頭髮一根皮筋怎麼夠?有它們在,丸子頭馬尾辮才夠青春
    夏天扎頭髮一根皮筋怎麼夠?有它們在,丸子頭馬尾辮才夠青春夏天繼續選擇披肩發,美則美矣,但是實在有些熱得慌,如今不少女生都已經換上馬尾辮丸子頭了。不過就用一根皮筋扎頭髮,造型無趣又爛大街,真正精緻的女生,都會自己再備上那麼幾款小飾品,丸子頭和馬尾辮才夠青春,一起來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樣式吧!
  • 4歲女童手臂長"肉環" 手術取出一根已長進肉皮筋
    原標題:4歲女童手臂長「肉環」,醫生開刀取出一根長進肉裡的皮筋安徽4歲女童樂樂(化名)右前臂長出了一圈「肉環」,還伴有腫脹、疼痛,看了好幾個醫生也不見好轉。幾天前,樂樂手臂「肉環怪病」終於真相大白——經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手術,「肉環」竟然是一根已經長進肉裡的皮筋。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浙大兒院了解到,據樂樂家人稱,孩子長期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大約半年前,右前臂莫名其妙長了一圈「肉環」。起初家裡人沒在意,但樂樂的右前臂日漸紅腫。今年過年後,樂樂手臂嚴重腫脹、疼痛,且手指活動受限。
  •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特派記者赴災區採訪
    報導蘆山 給力蘆山福建日報報業集團特派記者赴災區採訪東南網-福建日報4月22日訊 蘆山地震發生後,福建日報報業集團快速反應,集團旗下的海峽都市報和海峽導報各派出一路記者趕赴蘆山災區採訪,發回有關災區救援情況的報導,為福建讀者提供更多生動的救援現場報導,給力抗震救災行動。
  • 不囤紙巾,囤皮筋?九塊九100根,一根只要幾分錢,丟了也不心疼
    別人喜歡囤紙巾、囤大米、我喜歡囤皮筋!為什麼?因為,每次用完皮筋,第二天都找不著了?丟在哪裡也不知道!所以,我家裡最多的不是紙巾,而是皮筋!商場裡的皮筋,華而不實,又貴又不好看!所以,買皮筋我喜歡網上買!最近,我又看到一款好看又實用的皮筋,100根只要9.9,可重複使用!9.9的皮筋,便宜沒好貨?
  • 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邀你聆聽「絲」之語
    繼承傳統、走向未來,把中國絲綢博物館打造成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蠶桑絲織技藝的傳承基地,讓古老的絲綢煥發新的生命力,是趙豐的一大夢想。年前,他帶著館裡的漢機織漢錦團隊登上了央視《國家寶藏》的舞臺,在一臺根據成都老官山漢墓織機復原成功的漢代織機上,展示了國寶「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臂的織錦技藝。
  • 易烊千璽的手腕上經常會有一根黑色皮筋,除了做裝飾還有一個用處
    現在看小男生有沒有女朋友的一個標誌就是看他的手腕上有沒有黑色皮筋,只要有黑色皮筋的都不是單身狗,皮筋是他女朋友的,用來扎頭髮。而有的男生即使沒有女朋友他的手上也是會有黑色皮筋,這一般分為兩種人,一種是別人手腕上都有黑色皮筋自己也想帶,因為比較酷,另一種就是帶著有用,而易烊千璽就屬於第二種,最近千璽又拍攝了新的廣告,在視頻中粉絲發現千璽的手腕上有一個黑色的皮筋。
  • 海鮮銷售進入旺季 記者調查:一樣大的螃蟹 售價皮筋說了算
    日前,記者分別走訪了本市的幾家連鎖超市和大型的水產市場,發現銷售水產品的「貓膩」還真不少,螃蟹捆著皮筋、海產品裹著厚冰賣,禮盒以次充好等情況還不少。螃蟹 想去皮筋「沒法賣」記者走訪本市多家海產店發現,「螃蟹+皮筋」幾乎成了標配,而更讓人意外的是,螃蟹的價格不是由螃蟹本身決定,而是由皮筋決定。記者在凌奧綜合市場看到,菜市場有六七家售賣海鮮產品的店面,裡面銷售魚、蝦、螃蟹等各種海產品。
  • 《法蘭西特派》眾星雲集 韋斯安德森衝奧新作 獻給記者的情書
    韋斯·安德森的最新作品《法蘭西特派》被描述為:獻給記者的「情書」,靈感來自於他對雜誌《紐約客》的熱愛,韋斯·安德森表示影片中一些人物和事件就是根據《紐約客》的真實故事改編的,《法蘭西特派》的故事背景設定在虛構的20世紀法國巴黎,以一家美國報紙分社展開,將三條不同的故事線交織成一個故事集,影片將於2020年7月24日上映。
  •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夢想從歷史深處走來
    (杭州網視頻報導)    作為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從2011年起開始收藏、記錄當代服裝與紡織時尚工作,並每年一度推出時尚回顧展。今年回顧展的主題是「築夢」,他在築的是一個時尚的夢。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8年來,趙豐每年兩會期間都會提一些建議,建議中有民生方面的,有和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的,更多則是和絲綢有關的。他說對於絲綢,他一直有著一個復興的夢。    一個下雨的清晨,記者來到位於杭州西湖景區的中國絲綢博物館。正值兩會前夕,面見博物館館長趙豐時,他正在電腦前完善建議。見到記者,他放下手頭的工作,和記者談起了他的「絲綢夢」。
  • 特派記者抵莫斯科:機場多了中文標識
    特派記者抵莫斯科:機場多了中文標識 2018年06月12日 13:42   來源:浙江在線   特派記者抵莫斯科:機場多了中文標識  特派記者 宗倩倩  北京時間晚上10點,莫斯科當地時間17點,在經過10個小時的飛行後,執浙江省唯一國際足聯正式採訪證的特派記者抵達莫斯科謝列梅捷沃國際機場,開始俄羅斯世界盃採訪徵程。從今天開始的一個多月裡,記者將在現場感受這場足球饕餮盛宴,也將體驗俄羅斯當地的風土人情,講述與世界盃相關的故事,為球迷帶來獨家視角的世界盃報導。
  • 湖南省應對疫情特派組看望中國(湖南)赴非抗疫醫療專家組
    湖南省應對新冠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特派組赴三亞看望中國(湖南)赴辛巴威和赤道幾內亞抗疫醫療專家組 新湖南客戶端6月10日訊(新湖南客戶端·華聲在線通訊員 唐凌志 記者 廖慧文)昨日中午12時許,搭載中國(湖南)援辛巴威、赤道幾內亞抗疫醫療專家組的飛機降落在三亞鳳凰國際機場。
  •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所長趙豐在國科大做報告
    趙豐首先向同學們簡單介紹了美國負責太空計劃的空間機構——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為了打破大部分人對美國宇航局的錯誤印象,趙豐教授憑藉自己在美國太空總署(NASA)葛達德太空中心(GSFC)20多年的工作經驗,對NASA做了一個比較系統的定位:「美國組織一群人來進行太空科學的研究,目的是增加人們對地球科學的認識,在這裡沒有什麼軍事機密。」
  • 趙豐:非遺的傳承一定要注重創新和設計
    新華網北京3月3日電(記者 高方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3日做客「2017新華網全國兩會特別訪談」,與網友在線交流。在談到應對非遺的傳承困境時 ,他建議將非遺的傳統工藝、精美工藝與時尚和人們的生活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