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10年壽險行業準備金評估利率總結:兩類保險合同折現率分別呈...

2020-12-23 金融界

來源:13個精算師

先說結論:

1、2019年共有69家公司公布了至少一種類型保險合同的折現率。其中,公布不受投資影響的保險合同折現率的公司數量為63家,公布受投資影響的保險合同折現率的公司數量為62家。

2019年不受投資影響的保險合同折現率均值為4.4%,受投資影響的保險合同折現率均值為5.0%,而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3.2%。

從趨勢來看,不受投資影響的保險合同折現率與10年期國債收益率相關性更高!受投資影響的保險合同折現率相對更為平穩,自2014年以來基本維持在5.0%左右。

理論上,這一重要的會計估計信息,保險公司都應進行披露。但仍然有20多家壽險公司的年度信息披露報告並沒有披露相關內容,這與《保險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2018年第2號文的相關規定是不符合的。

2、從兩種類型保險合同折現率的分布特徵來看:

傳統長期壽險和長期健康險保險合同折現率呈「馬鞍型」分布,兩頭多,中間少。這說明保險企業在經營傳統險方面的差異是巨大的。這種差異性既有可能體現在產品期限上,也有可能體現在經營管理水平上。當然,有一種說法,產品期限與渠道是高度相關的,因此我們也可以說體現在渠道差異上。

分紅險、萬能險和投連險合同折現率呈偏正態分布。這說明,這種產品的競爭仍然主要靠投資收益率的高低。

3、本文中變異係數指的是近五年某公司折現率的樣本偏差與平均值的比值。該比值越大,表示公司保險合同折現率的波動性越高。

從近五年傳統長期壽險和長期健康險保險合同折現率及其變異係數來看,太保安聯的變異係數是最高的,其次是中信保誠;

從近五年分紅險、萬能險和投連險合同折現率及其變異係數來看,君龍人壽的變異係數是最高的,其次是珠江人壽;

此外,由於險企並不公布其分紅險利率,退而求其次,我們可以將受投資影響保險合同的折現率作為分紅險利率的重要參考。

至此,「13精」終於將分紅險的年度重要參考、萬能險的月度計算利率和投連險的周度價格數據體系建立起來了!

正文:

保險合同準備金是保險公司重要負債科目,是影響公司利潤的關鍵因素,但其計算過程相對複雜,往往「諱莫如深」。尤其是壽險行業保險合同準備金,還會涉及到折現率假設的影響。

為此,大多數壽險公司都會在年度信息披露報告中公布保險合同折現率的選取範圍。這也為我們深入了解壽險行業提供了新的視角。本次,我們將聚焦壽險行業保險合同的折現率!

保險合同折現率一般會按照兩種產品類型分別列示:

第一類,傳統長期壽險和長期健康險保險合同。一般情況下,未來保險利益不受對應資產組合投資收益影響的長期壽險和長期健康險保險合同,保險公司會考慮保監會財會部函[2017]23號文等相關規定,以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公司編制的「保險合同準備金計量基準收益率曲線」為基礎,加上稅收及流動性溢價確定折現率假設。

第二類,分紅險、萬能險和投連險。對未來保險利益隨對應資產組合投資收益變化的長期壽險和長期健康險保險合同,保險公司會根據對應資產組合預期產生的未來投資收益率確定計算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的折現率。

折現率及投資收益率假設受未來宏觀經濟、資本市場、保險資金投資渠道、投資策略等因素影響,存在不確定性。

第三,對於久期小於一年的短期險保險合同負債,不對相關未來現金流量進行折現。

「13精」分別收集和整理了不受投資影響的保險合同折現率和受投資影響的保險合同的折現率。

實際上,針對壽險行業的各類產品類型,「13精」不斷地深度挖掘公開數據,展開產品維度分析。譬如,萬能險結算利率,「13精」每個月都會更新每家保險公司的每一個產品;投連險的價格,「13精」也會逐月更新。

分紅險作為壽險公司產品的「一哥」,該產品的利率水平,目前保險公司還不專門公開披露。當然,我們可以從保險合同折現率披露中看到部分公司分紅險產品的貼現率(僅有少數公司會分別披露分紅險、萬能險的折現率)。

我們想到了一個「退而求其次」近似了解分紅險利率的重要參考,那就是利用受投資影響的保險合同折現率的統計值。

這麼做的原因有二:

一是保險公司的投資能力是非歧視的。儘管不排除個別產品投資收益率的偏離,但是整體上分紅、萬能和投連的投資收益率都是以該公司的投資能力為載體的,理論上偏差應該是有限的。顯然,不同類型產品帳戶的投資風格是另外一個概念。

二是儘管各家公司披露的折現率應該是這些合同的混合結果,但是考慮到分紅險目前佔行業的整體比例是非常高的。所以,根據這個折現率來判斷分紅險的分紅利率也是有一定的參考意義的。

1

壽險行業保險合同折現率的

總體狀況

圖1.1給出了公布兩種類型保險合同折現率公司數量

2019年共有69家公司公布了至少一種類型保險合同的折現率。其中,公布不受投資影響的保險合同折現率的公司數量為63家,公布受投資影響的保險合同折現率的公司數量為62家。

題外話,各家公司有關保險合同折現率的公布格式各不相同,有些公司沒有明確指保險合同折現率的取值範圍,僅是把相關假設取值邏輯給予說明(實際上,邏輯說明「華而不實」,基本上是[2017]23號的規定內容);有些公司區分了不同類型產品的折現率,但大部分公司並沒有加以區分。「13精」根據兩種類型保險合同折現率的取值範圍(最大值和最小值)進行收錄。

理論上,這一重要的會計估計信息,應該被絕大部分公司所披露。但從20多家壽險公司的年度信息披露報告中,我們並沒有找到相關披露內容,這與《保險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2018年第2號文的相關規定是不符合的。

表1給出了2019年兩種類型保險合同折現率最大值與最小值的差異幅度,並按照差異幅度從小到大進行排序。

需要說明的是,我們並非認為差異幅度越小越好,尤其是不受投資影響保險合同折現率的差異幅度。這是因為,這類保險合同的折現率與產品期限等因素相關。但我們可以通過折現率的變化幅度,推論到該公司產品類型的多樣性;

而受投資影響保險合同折現率的差異幅度,主要與公司投資管理能力相關,當然也會存在個別類型產品收益率的特殊性。

不難發現,第一類傳統長期壽險和長期健康險保險合同的折現率取值範圍的差異幅度相對較大;而第二類分紅險、萬能險和投連險產品保險合同的折現率取值範圍差異幅度相對較小。

63家公司均存在第一類保險合同折現率的差異,其中差異幅度最小的是太保安聯,而差異幅度最大的是英大人壽;

在可收集的62家的第二類保險合同折現率,不存在折現率差異的有33家,而折現率差異超過1個百分點的僅有11家。

不失一般性,接下來,我們將採用兩種類型保險合同折現率的平均值加以分析。

圖1.2給出了2010-2019年度兩種類型保險合同折現率與10年期國債收益率的走勢狀況

2019年不受投資影響的保險合同折現率為4.4%,受投資影響的保險合同折現率為5.0%,而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3.2%。

從趨勢來看,不受投資影響的保險合同折現率與10年期國債收益率相關性更高!受投資影響的保險合同折現率相對更為平穩,自2014年以來基本維持在5.0%左右。

2

壽險行業保險合同折現率的

分布狀況

我們將近十年不受投資影響的保險合同折現率和受投資影響的保險合同折現率進行的分布統計。由此來觀察,壽險行業保險合同折現率的分布差異。

圖2.1給出了傳統長期壽險和長期健康險保險合同折現率的頻方圖

統計結果表明,折現率是呈現雙峰的「馬鞍型」分布,兩頭多,中間少。這說明保險企業在經營傳統險方面的差異是巨大的。這種差異性既有可能體現在產品期限上,也有可能體現在經營管理水平上。當然,有一種說法,產品期限與渠道是高度相關的,因此我們也可以說體現在渠道差異上。

其中,2013年農銀人壽第一類保險合同折現率為5.71%,是該類中折現率最大的;

圖2.2給出了分紅險、萬能險和投連險合同折現率的頻方圖

統計結果表明,折現率呈偏正態分布。這說明,這種產品的競爭仍然主要靠投資收益率的高低。

其中,2013年和2012年瑞泰人壽第二類保險合同折現率為6.88%、6.305%,是該類中折現率排在前兩位的。

3

保險合同折現率變異係數

排行榜

變異係數指的是近五年某公司折現率的樣本偏差與平均值的比值。該比值越大,表示公司保險合同折現率的波動性越高。

表2.1給出了近五年傳統長期壽險和長期健康險保險合同折現率及其變異係數

太保安聯的變異係數是最高的,其次是中信保誠;

表2.2給出了近五年分紅險、萬能險和投連險合同折現率及其變異係數

君龍人壽的變異係數是最高的,其次是珠江人壽;

此外,由於險企並不公布其分紅險利率,退而求其次,我們可以將受投資影響保險合同的折現率作為分紅險利率的重要參考。

至此,「13精」終於將分紅險的年度重要參考、萬能險的月度計算利率和投連險的周度價格數據體系建立起來了!

相關焦點

  • 中國人壽年金險預定利率上調61% 壽險年齡上限最高達70歲
    中國人壽披露,公司首隻壽險費率市場化產品「鑫如意」年金保險組合即將亮相,產品預定利率從之前的2.5%調升至監管規定上限的4.025%,上調幅度達到61%。同時,該產品壽險年齡提高至70周歲。預定利率上調61%2013年8月初,中國保監會宣布普通型人身保險費率改革正式啟動,新政策將人身保險預定利率定價權交給保險公司和市場,不再執行2.5%的上限限制。
  • 賀竹君:低利率環境下保險資金應做好跨周期配置
    當前國內外經濟增長是承壓的,利率下行的趨勢也比較明顯,利率對保險行業特別是對於壽險行業是開發產品、風險管理、資產負債匹配管理的核心命題,所以壽險行業乃至整個保險行業對利率的變化是比較敏感的,這始終是保險行業面臨的一個重大的問題。  外部來看,今年10月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再次下調了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期,也創下了金融危機以後的最低點。
  • 保險行業深度報告:從日本和臺灣地區的經驗看大陸壽險業的發展
    低利率下,從日本和臺灣地區的壽險行業變遷看中國大陸壽險行業發展日本和臺灣壽險行業是研究中國大陸壽險行業發展借鑑的典範。一方面因為日本和臺灣壽險發展較為成熟,深度和密度均領 先世界其他國家。例如日本保費增 速停滯出現在 1995 年,對應 GDP 增速、央行貼現利率以及 65 歲以上老齡人口佔比分別為 2.2%、0.5%、14%,中國大陸 2019 年三項數據分別為 6.1%、2.6%(10 年期國債收益率)、11%,中國大陸經濟環境仍能支撐高保費增速。3、36-55 歲人口作 為保險主力購買人群,在未來 5-10 年將迎來保險消費高峰。
  • 詳解保險公司估值(上):從淨利潤到剩餘邊際攤銷
    我覺得這個深度是遠遠不夠的,這促使我寫就此文,目的在於討論保險公司的估值體系。在保險行業中,產險的部分由於業務期限短,一般當期就可以結算出利潤,所以估值相對簡單。對保險公司的估值,難點在壽險,因為壽險的資產負債久期不匹配,很多保單持續時間很長,需要長期繳費,對應期間不同的費率利率,在判斷整體價值的時候難度很大。
  • 中金公司保險行業2021年展望:壽險向上 財險向下
    我們認為疫情對收入預期的負面影響和供需負面聯動是導致保險銷售的復甦落後於其他行業的主因。但復甦終將到來,我們預計壽險行業開門紅(1Q21) NBV同比增長10-15%,是復甦的起點。全年來看,我們預計2021年壽險行業NBV將同比增長13%,呈現溫和復甦。這將為投資者帶來對保險行業長期增長的信心,進而推動估值修復。
  • 無形資產評估中折現率確定方法探析
    一、折現率的確定原則   (一)折現率必須高於無風險報酬率   無風險報酬率通常以政府發行的國庫券利率、銀行儲蓄、貸款利率作為參考。折現率高於無風險利報酬率的部分即風險報酬率。
  • 臺灣壽險業對大陸壽險發展的借鑑與啟發
    中國臺灣地區保險業到目前為止經過60年的發展,根據瑞士再保險年度最新公布的Sigma排名,2017年臺灣的壽險密度為人民幣18875.5元(人均保費支出),排名全球第三位;保險深度為21.32%(也稱滲透度,保費佔GDP比率),連續11年創下全球第一名;資產總額合計人民幣5.45萬億元,壽險保費收入居全球第九位。
  • 關於無形資產評估中折現率確定方法的探討
    所謂的風險累加法就是無風險報酬率加風險報酬率作為無形資產折現率。無風險報酬率與風險報酬率一般採用兩種思路來確定:一種思路是無風險報酬率採用政府所發行債券的利率,也有相當一部分評估人員將銀行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作為無風險報酬率來看待。
  • 2019-2025年中國壽險市場全面調研與發展趨勢報告
    從總體趨勢上來看,由於我國保險行業業務對於外資公司尚未完全開放,所以近年來外資公司數量基本持平,維持在25-28家之間;中資公司業務開展相比不受限制,數量呈上漲趨勢。  根據保監會發布的**年1-**月人身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情況表可知,中資壽險公司保費收入規模最大的公司為國壽股份,收入為4902.52億元,其次為平安人壽;全國原保險保費收入為24914.21億元。
  • 財政部發布新保險合同會計準則,境內外同時上市險企2023年執行
    (二)其他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的企業(包括境內上市公司)自2026年1月1日起實施,以為其留出充足準備時間,總結借鑑境外上市企業執行新保險合同準則的經驗,確保準則實施質量。同時,允許企業提前執行。2009年,財政部發布了《保險合同會計處理規定》(財會〔2009〕15號),進一步規範保險混合合同分拆、重大保險風險測試和保險合同準備金計量等問題。上述會計準則及相關會計處理規定(以下統稱原準則)增強了保險行業會計信息透明度,對於規範實務中保險合同會計處理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
  • PPP年度折現率取值分析
    (2)市場比較法  市場比較法是指通過選取與評估對象相同類型或者相近行業或相似規模的資產案例,求出它們各自的風險報酬率或折現率,經過分析調整,按照不同的權數進行修正,並消除特殊因素的影響,綜合計算得出被評估對象折現率的方法。
  • 2021年保險行業投資策略:確定且持續的復甦,首選行業龍頭
    瑞再預計2020年至2021年中國壽險/非壽險保費增速分別為2%/8%、10%/10%。 2019年中國保險深度(4.3%)和保險密度(430美元)較全球平均水平(7.23%和818美元)仍然偏低。 壽險:瑞再同時預測2020年全球所有地區將出現急劇、深度的衰退。主要系新冠肺炎疫情由於經濟活動大幅減少,保險需求將下降。但無論是壽險還是非壽險領域,新冠疫情引發保費大幅下挫後的增長復甦力度都將強於全球金融危機之後。瑞再預計2020年和2021年全球壽險保費增速分別為-6%和3%。
  • 折現率的設定學問
    來源:雪球折現率是運用收益現值法評估企業價值時的重要參數之一,折現率的細微差異,將會導致評估結果的極大差異。為什麼需要折現率?假設你有兩個選擇:第一,現在彩票中獎100萬元;第二,10年以後彩票中獎100萬元。你會選擇哪個選項?毫無疑問,你會選擇現在就彩票中獎100萬元。
  • ...的折現率等重要評估參數、預期各年度收益或現金流量等重要評估..
    [董事會]中 魯B:董事會關於評估價值分析原理、計算模型及採用的折現率等重要評估參數、預期各年度收益或現金流量等重要評估..首先選擇每年年末距到期日剩餘年限超過5年的國債,然後根據國債每年年末距到期日的剩餘年限的長短將國債分為兩部分,分別為每年年末距國債到期日剩餘年限超過5年但少於10年的國債和每年年末距國債到期日剩餘年限超過10年的國債,最後分別計算上述兩類國債到期收益率的平均值作為每年年末的距到期剩餘年限超過10年無風險收益率Rf 和距到期剩餘年限超過
  • 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額度及監管指標管理規定
    長期人身險業務是指保險期間超過1年的人身保險業務;短期人身險業務是指保險期間為1年或1年以內的人身保險業務。   (一)長期人身險業務最低償付能力額度為下述兩項之和:   1. 投資連結類產品期末壽險責任準備金的1%和其他壽險產品期末壽險責任準備金的4%;   上款所指的壽險責任準備金,是指中國保監會規定的法定最低責任準備金。   2.
  • 人保壽險廈門分公司因代籤保險合同被罰
    依據中國銀保監會廈門銀保監局11月20日發布的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2020-19),中國人民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廈門市分公司(以下簡稱人保壽險廈門分公司)因存在保費收取環節內控執行不嚴、代替投保人籤訂保險合同等違規違規事實,被警告並處罰款六萬元,相關當事人也受到處罰。
  • 增額終身壽險走紅 平安等12家險企扎堆推新品
    來源:慧保天下 自2019年4.025%預定利率的年金險落幕後,3.5%複利增值的增額終身壽險逐漸走紅。事實上,增額終身壽險並非一種新的產品形態,2013年以來先後有公司試水推新,為何4.025%預定利率的年金險落幕後,增額終身壽險能夠逆風翻盤?這背後透露出保險公司怎樣的產品戰略方向? 01 4.025%年金險漸行漸遠,增額終身壽風生水起,佔據儲蓄型險種C位在4.025%終身年金逐漸退出舞臺的同時,多家保險公司開始主推增額終身壽險產品。
  • 半島都市報 -A16版:金融-2019年12月25日
    火熱銷售產品紛紛上架作為許多保險機構全年保費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開門紅」一直是保險市場關注的焦點。按照往年的情況來看,「開門紅」產品的推出和銷售一般都在10月之後到來年2月份左右,今年的10月份,國壽推出了年金險產品「鑫享至尊慶典版」,有分析指出這款產品保底利率達到了2.5%,近期結算率達到了5.3%左右。
  • 新華人壽原董事長萬峰:未來10~15年一定是養老保險、健康保險大...
    財經網訊 「相信未來10-15年一定是養老保險、健康保險大發展的時期。瑞士在保險研究院預計,未來10~15年內,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保險市場。按照加大我國養老保險第二、第三支柱發展力度、加大健康保險業發展來看,隨著壽險業務的穩定增長,保險業資產未來5年達可以到30萬億、10年超過40萬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