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13個精算師
先說結論:
1、2019年共有69家公司公布了至少一種類型保險合同的折現率。其中,公布不受投資影響的保險合同折現率的公司數量為63家,公布受投資影響的保險合同折現率的公司數量為62家。
2019年不受投資影響的保險合同折現率均值為4.4%,受投資影響的保險合同折現率均值為5.0%,而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3.2%。
從趨勢來看,不受投資影響的保險合同折現率與10年期國債收益率相關性更高!受投資影響的保險合同折現率相對更為平穩,自2014年以來基本維持在5.0%左右。
理論上,這一重要的會計估計信息,保險公司都應進行披露。但仍然有20多家壽險公司的年度信息披露報告並沒有披露相關內容,這與《保險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2018年第2號文的相關規定是不符合的。
2、從兩種類型保險合同折現率的分布特徵來看:
傳統長期壽險和長期健康險保險合同折現率呈「馬鞍型」分布,兩頭多,中間少。這說明保險企業在經營傳統險方面的差異是巨大的。這種差異性既有可能體現在產品期限上,也有可能體現在經營管理水平上。當然,有一種說法,產品期限與渠道是高度相關的,因此我們也可以說體現在渠道差異上。
分紅險、萬能險和投連險合同折現率呈偏正態分布。這說明,這種產品的競爭仍然主要靠投資收益率的高低。
3、本文中變異係數指的是近五年某公司折現率的樣本偏差與平均值的比值。該比值越大,表示公司保險合同折現率的波動性越高。
從近五年傳統長期壽險和長期健康險保險合同折現率及其變異係數來看,太保安聯的變異係數是最高的,其次是中信保誠;
從近五年分紅險、萬能險和投連險合同折現率及其變異係數來看,君龍人壽的變異係數是最高的,其次是珠江人壽;
此外,由於險企並不公布其分紅險利率,退而求其次,我們可以將受投資影響保險合同的折現率作為分紅險利率的重要參考。
至此,「13精」終於將分紅險的年度重要參考、萬能險的月度計算利率和投連險的周度價格數據體系建立起來了!
正文:
保險合同準備金是保險公司重要負債科目,是影響公司利潤的關鍵因素,但其計算過程相對複雜,往往「諱莫如深」。尤其是壽險行業保險合同準備金,還會涉及到折現率假設的影響。
為此,大多數壽險公司都會在年度信息披露報告中公布保險合同折現率的選取範圍。這也為我們深入了解壽險行業提供了新的視角。本次,我們將聚焦壽險行業保險合同的折現率!
保險合同折現率一般會按照兩種產品類型分別列示:
第一類,傳統長期壽險和長期健康險保險合同。一般情況下,未來保險利益不受對應資產組合投資收益影響的長期壽險和長期健康險保險合同,保險公司會考慮保監會財會部函[2017]23號文等相關規定,以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公司編制的「保險合同準備金計量基準收益率曲線」為基礎,加上稅收及流動性溢價確定折現率假設。
第二類,分紅險、萬能險和投連險。對未來保險利益隨對應資產組合投資收益變化的長期壽險和長期健康險保險合同,保險公司會根據對應資產組合預期產生的未來投資收益率確定計算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的折現率。
折現率及投資收益率假設受未來宏觀經濟、資本市場、保險資金投資渠道、投資策略等因素影響,存在不確定性。
第三,對於久期小於一年的短期險保險合同負債,不對相關未來現金流量進行折現。
「13精」分別收集和整理了不受投資影響的保險合同折現率和受投資影響的保險合同的折現率。
實際上,針對壽險行業的各類產品類型,「13精」不斷地深度挖掘公開數據,展開產品維度分析。譬如,萬能險結算利率,「13精」每個月都會更新每家保險公司的每一個產品;投連險的價格,「13精」也會逐月更新。
分紅險作為壽險公司產品的「一哥」,該產品的利率水平,目前保險公司還不專門公開披露。當然,我們可以從保險合同折現率披露中看到部分公司分紅險產品的貼現率(僅有少數公司會分別披露分紅險、萬能險的折現率)。
我們想到了一個「退而求其次」近似了解分紅險利率的重要參考,那就是利用受投資影響的保險合同折現率的統計值。
這麼做的原因有二:
一是保險公司的投資能力是非歧視的。儘管不排除個別產品投資收益率的偏離,但是整體上分紅、萬能和投連的投資收益率都是以該公司的投資能力為載體的,理論上偏差應該是有限的。顯然,不同類型產品帳戶的投資風格是另外一個概念。
二是儘管各家公司披露的折現率應該是這些合同的混合結果,但是考慮到分紅險目前佔行業的整體比例是非常高的。所以,根據這個折現率來判斷分紅險的分紅利率也是有一定的參考意義的。
1
壽險行業保險合同折現率的
總體狀況
圖1.1給出了公布兩種類型保險合同折現率公司數量
2019年共有69家公司公布了至少一種類型保險合同的折現率。其中,公布不受投資影響的保險合同折現率的公司數量為63家,公布受投資影響的保險合同折現率的公司數量為62家。
題外話,各家公司有關保險合同折現率的公布格式各不相同,有些公司沒有明確指保險合同折現率的取值範圍,僅是把相關假設取值邏輯給予說明(實際上,邏輯說明「華而不實」,基本上是[2017]23號的規定內容);有些公司區分了不同類型產品的折現率,但大部分公司並沒有加以區分。「13精」根據兩種類型保險合同折現率的取值範圍(最大值和最小值)進行收錄。
理論上,這一重要的會計估計信息,應該被絕大部分公司所披露。但從20多家壽險公司的年度信息披露報告中,我們並沒有找到相關披露內容,這與《保險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2018年第2號文的相關規定是不符合的。
表1給出了2019年兩種類型保險合同折現率最大值與最小值的差異幅度,並按照差異幅度從小到大進行排序。
需要說明的是,我們並非認為差異幅度越小越好,尤其是不受投資影響保險合同折現率的差異幅度。這是因為,這類保險合同的折現率與產品期限等因素相關。但我們可以通過折現率的變化幅度,推論到該公司產品類型的多樣性;
而受投資影響保險合同折現率的差異幅度,主要與公司投資管理能力相關,當然也會存在個別類型產品收益率的特殊性。
不難發現,第一類傳統長期壽險和長期健康險保險合同的折現率取值範圍的差異幅度相對較大;而第二類分紅險、萬能險和投連險產品保險合同的折現率取值範圍差異幅度相對較小。
63家公司均存在第一類保險合同折現率的差異,其中差異幅度最小的是太保安聯,而差異幅度最大的是英大人壽;
在可收集的62家的第二類保險合同折現率,不存在折現率差異的有33家,而折現率差異超過1個百分點的僅有11家。
不失一般性,接下來,我們將採用兩種類型保險合同折現率的平均值加以分析。
圖1.2給出了2010-2019年度兩種類型保險合同折現率與10年期國債收益率的走勢狀況
2019年不受投資影響的保險合同折現率為4.4%,受投資影響的保險合同折現率為5.0%,而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3.2%。
從趨勢來看,不受投資影響的保險合同折現率與10年期國債收益率相關性更高!受投資影響的保險合同折現率相對更為平穩,自2014年以來基本維持在5.0%左右。
2
壽險行業保險合同折現率的
分布狀況
我們將近十年不受投資影響的保險合同折現率和受投資影響的保險合同折現率進行的分布統計。由此來觀察,壽險行業保險合同折現率的分布差異。
圖2.1給出了傳統長期壽險和長期健康險保險合同折現率的頻方圖
統計結果表明,折現率是呈現雙峰的「馬鞍型」分布,兩頭多,中間少。這說明保險企業在經營傳統險方面的差異是巨大的。這種差異性既有可能體現在產品期限上,也有可能體現在經營管理水平上。當然,有一種說法,產品期限與渠道是高度相關的,因此我們也可以說體現在渠道差異上。
其中,2013年農銀人壽第一類保險合同折現率為5.71%,是該類中折現率最大的;
圖2.2給出了分紅險、萬能險和投連險合同折現率的頻方圖
統計結果表明,折現率呈偏正態分布。這說明,這種產品的競爭仍然主要靠投資收益率的高低。
其中,2013年和2012年瑞泰人壽第二類保險合同折現率為6.88%、6.305%,是該類中折現率排在前兩位的。
3
保險合同折現率變異係數
排行榜
變異係數指的是近五年某公司折現率的樣本偏差與平均值的比值。該比值越大,表示公司保險合同折現率的波動性越高。
表2.1給出了近五年傳統長期壽險和長期健康險保險合同折現率及其變異係數
太保安聯的變異係數是最高的,其次是中信保誠;
表2.2給出了近五年分紅險、萬能險和投連險合同折現率及其變異係數
君龍人壽的變異係數是最高的,其次是珠江人壽;
此外,由於險企並不公布其分紅險利率,退而求其次,我們可以將受投資影響保險合同的折現率作為分紅險利率的重要參考。
至此,「13精」終於將分紅險的年度重要參考、萬能險的月度計算利率和投連險的周度價格數據體系建立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