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6 20: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清朗天空
感受法治新生態
濱海沙灘是大自然賜給平潭的一個珍貴禮品,平潭很早就開始重視濱海沙灘的生態保護,隨著平潭開發和旅遊業的發展,沙灘的重要作用也得以凸顯。而許多不法分子卻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向平潭的「真寶貝」伸出罪惡的黑手,違法犯罪行為人猶如「耗子」一般,無序、瘋狂地偷食平潭近海及臺灣海峽淺灘附近海域的海砂。今天的檢察故事來講講,非法採運海砂的陳某榮是如何在平潭「觸礁」的。
2019年6月22日,被告人陳某榮明知臺灣海峽海域採砂船系無許可證採挖海砂,在接到船舶代理中介通知後,駕駛「太平山26號」船從江蘇太倉錨地出發,赴臺灣海峽海域運輸海砂。期間,陳某榮通過船舶運輸中介獲得採砂船信息及經緯度位置。
檢察官張良告訴記者:「因為沙子具有流動性,一個地方的海砂被採,那麼周邊的沙子就會流向被採的砂坑。非法採砂船雖然在臺灣海峽採砂,但平潭的海濱沙灘都會受到影響,對附近海域的海洋生態環境更是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壞。」
為逃避執法檢查,陳某榮指使船員關了AIS設備;到達預定裝砂海域後,通過船上高頻設備聯繫上對方採砂船,指揮船員把船拋錨到採砂船指定經緯度的海域,等待採砂船採挖海砂。只見船員將船頭的巨大抽砂泵丟入海中,頓時,周邊海水翻滾。而在海底,海砂隨著攪拌,被吸進抽砂管,進入船艙中,混合的海水,再排入大海,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前前後後,「太平山26號」從兩艘明顯遮擋船名船號的採砂船上4次過駁海砂。經鑑定及價格認定,過駁海砂共計42911噸,約合2.5萬立方米,價值人民幣154.2萬元。
2019年6月26日,陳某榮在駕船運輸海砂返程過程中,途經平潭牛山島海域被平潭海警局查獲。平潭檢察院指控,陳某榮駕駛運輸船運輸海砂,在採砂船非法採挖海砂過程中起到積極的幫助作用,系非法盜採海砂「採運銷」環節的重要一環,應以非法採礦罪共犯論處。案件提起了公訴,相關的犯罪人員也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抽取海砂,就像是在陸地上鏟掉土壤。沒有土壤,作物不能生產,沒有海砂,魚類生存環境也會遭破壞。於是,平潭檢察院的檢察官更為擔心受損的生態怎麼辦?
為加大對福建廣闊海域和綿長的海岸線的檢察保護,平潭檢察院聯合省內七地沿海市檢察院,建立「守護福建海岸線生態檢察協作機制」,共同打擊防治破壞海洋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同時還與平潭的相關部門建立了打擊相關違法犯罪、公益訴訟協作協作,推動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資金。
「司法機關是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最後一道屏障,是這些犯罪分子的『暗礁』。我們的任務就是要讓這些肆無忌憚向海洋過度索取的船舶『觸礁』停航。陳某榮到案後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罪行,承諾進行生態修復,籤訂了生態修復協議,這些都是其量刑的重要參考。」檢察官任晉軍說。
據了解,該案是平潭首起對非法運輸海砂以非法採礦罪共犯定罪的案件,有力打擊了「採運銷」全鏈條違法犯罪,極大震懾沿海海域非法採砂、運砂等違法犯罪行為,在辦案中,檢察機關將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與生態環境修復相結合,落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促使案件達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原標題:《【故事】平潭:到臺灣海峽運輸4萬多噸海砂後,他在這裡「觸礁」了(960)》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