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已入冬,但嵐島天氣仍恍如初夏。
昨日,在澳前客運碼頭,工人打著赤膊,將貨車上的產品一箱箱搬下來,這是剛加工不久的冰鮮水產品,包括烏魚籽、烏魚腱、烏魚膘等,等待登上「海峽號」,運送到臺灣客戶手中。
烏魚籽富含高營養價值,備受臺灣人喜愛。平潭人陳木斌,一早就看中了這個商機,9年前在廈門開始經營烏魚籽出口貿易。
「何不回平潭建廠加工烏魚籽,將公司做大做強?」平潭的開放開發,尤其是「海峽號」的開通,實現嵐臺三小時直達的「新速度」,激起了陳木斌回歸創業之心。
2013年,陳木斌回嵐註冊平潭萬隆水產有限公司,並在流水鎮租賃10畝廠子,開始投產加工烏魚籽、烏魚腱、烏魚膘。
有之前的經驗積累,陳木斌很快就做得順風順水,他從浙江、山東、寧德等地購買烏魚,再運回平潭製作生產烏魚籽等,就可快速送達臺灣顧客手中。
現在,工廠越做越大,除了供應平潭公司的客戶外,原先廈門公司需要的產品也由平潭工廠供應,並全部從平潭口岸出口,賣到臺灣。
↑叉車運送水產品上「海峽輪」
回嵐經商,陳木斌可是打了一手「好算盤」。
原來,烏魚籽生產有季節性,一般在10月份開始到農曆冬至,這令企業在出口貿易烏魚籽上,需要抓準時機,下一番苦功。
原先,在廈門經營烏魚籽出口貿易,通常走空運或海運,兩種方式各有優劣。「空運速度快但成本高,海運成本低,但需要三至四天的時間。」陳木斌說。
回嵐後,借道「海峽號」「麗娜輪」,物流優勢明顯,產品價值提升10%-20%。「產品上午上船,下午即可抵達臺灣客戶手中。」陳木斌說,經營冰鮮水產品,最重要的就是保持產品的新鮮。
「與空運相比,『海峽號』『麗娜輪』的物流成本降低了二至三倍。」陳木斌表示,「空運速度、海運成本」,令平潭企業出口冰鮮水產品到臺灣,大大降低產品成本,提升產品品質。
邁入「實驗區+自貿區」雙核驅動時代,平潭在通關以及檢驗檢疫上屢出新舉,實現快速、便捷通關,良好的營商環境也加速企業的發展。
2013年,萬隆水產共出口13批烏魚籽、烏魚腱及烏魚膘,貨值861萬美元。到了第二年,公司出口批次翻倍,貨值也大大提升,共出口22批烏魚籽、烏魚腱及烏魚膘,貨值1184萬美元。
如今,陳木斌的烏魚籽已經在臺灣擁有諸多合作夥伴,生意越做越大。今年10月,烏魚籽再次「登臺」,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公司就已經出口10批次烏魚籽、烏魚腱以及烏魚膘,貨值472萬美元。
「目前,公司合作的客戶遍布臺灣全島,我們所製作的烏魚籽屬於半成品,到臺灣後被合作廠家收購,將製作成各類烏魚籽產品。」陳木斌說,烏魚腱等將作為美食直接端盤上菜。
「今天的貨這麼多呀!」「是呀,好幾十箱呢!」這是昨日在澳前客運碼頭,平潭萬隆水產有限公司業務經理陳友嘉與客運碼頭工作人員的對話。
當天,萬隆水產有限公司出口的烏魚籽、烏魚腱和烏魚膘重達11220千克,貨物總值322萬元。得益於平潭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政策,這批貨物減免檢驗檢疫費用約2400元。
2013年年底,平潭開始實施新政,免收出口產品檢驗檢疫收費。「原本,檢驗檢疫費為出口貨值萬分之一。」平潭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綜合科工作人員程鑫濤說。
新政釋放紅利,2014年至今,萬隆水產共獲減免8.61萬元。
此外,平潭自貿試驗區揭牌後,推廣實施檢驗檢疫通關無紙化,對符合條件的區內企業的進出境貨物逐步實現申報、計收費、檢驗檢疫、籤證放行、歸檔、通關單信息發送等各環節的無紙化運作,大大節約企業時間。
(來源:平潭時報,記者 林霞/文 念望舒/攝)
聲明:轉載請註明來源,並保留作者身份和姓名
平潭時報微信工作室出品
編輯:丫丫 監製:張金飛
平潭冰鮮水產品打入臺灣市場!
戳下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