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城故事|平潭:「建橋禁區」已突破,去臺灣的高鐵還有多久?

2020-12-11 騰訊大閩網

平潭,祖國大陸距離臺灣最近的地方,改革開放40年,特別是成立綜合實驗區以來,從昔日的邊陲海島,如今成為兩岸融合發展的示範區。

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11月1日視察平潭時,親自為平潭擘畫「一島兩窗三區」的戰略藍圖。他指出,平潭是「閩臺合作的窗口,是國家對外開放的窗口」,「要以建設新興產業區、高端服務區、宜居生活區為目標,致力打造『臺胞第二生活圈』」、「要好好保護旅遊資源,建設國際旅遊島」。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首座航道橋合龍

2018年12月28日10時40分,我國第一座跨海峽鐵路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大小練航道橋順利合龍啦!這不僅是大橋第一座航道橋合龍,還是國內第一次採用整節段鋼梁合龍技術,更是我國在跨海大橋中整節段鋼梁架設合龍技術的新突破!

世界最長跨海峽公鐵兩用大橋(羅京新攝 資料圖)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一座連接香港、珠海與澳門的跨海大橋,驚豔了國人的雙眼,也向全世界展現不一樣的中國「硬實力」。港珠澳大橋通車後,修建臺灣海峽大橋等議題再次被兩岸同胞熱議。

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孟凡超曾表示,修建臺灣海峽大橋,經濟、技術不是問題,問題在於兩岸關係的走向和解決兩岸關係問題的時機。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資料圖)

中國國民黨臺北市議員當選人羅志強近日也表示,如果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第一件事就是要興建兩岸海底隧道,連通兩岸高鐵,臺灣網友對此一片叫好。而在網絡上,大陸網友更是時常表示想早點坐著高鐵、開著車子去寶島臺灣遊覽一番。

「十三五規劃」(2016年到2020年)明確提出,「建設北京至臺灣(臺北)」的高鐵路線。待2019年,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建設完成,高鐵駛入平潭這個祖國大陸離臺灣最近的地方,「坐著高鐵去臺灣」就差最後一站地了。

68海裡:離臺灣最近的「臺胞第二生活圈」

平潭猴研島:祖國大陸距離臺灣島最近的地方

平潭,位於福建省東部,與臺灣隔臺灣海峽相望,是祖國大陸距離臺灣島最近的地方,最近距離僅68海裡;改革開放40年,平潭從昔日籍籍無名的邊陲海島,一躍成為對臺融合發展的前沿,由綜合實驗區政策窪地、自由貿易試驗區創新高地、國際旅遊島特殊政策共同支撐,既有中央層面,又有福建省層面和實驗區層面,是一種「組合拳」式的政策支持。

從建橋距離上來看,平潭與臺灣新竹港相距僅68海裡,這就是別處無可比擬的天然優勢。

公鐵大橋側面航拍(資料圖)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公司福平鐵路項目總體設計負責人曾向媒體介紹:「平潭島是我國大陸離臺灣最近的島嶼,島上開通高鐵,必然是離臺灣最近的高鐵,這是形成京臺鐵路通道、密切海峽兩岸交流合作的需要。

多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平潭開放開發,一個綜合實驗區、自貿試驗區、國際旅遊島優勢疊加的特殊區域,屹立在改革開放的潮頭浪尖。

不久前,國務院還印發了相關文件,允許平潭各金融機構試點人民幣與新臺幣直接清算,平潭在兩岸交流中位置更加突出。

臺灣文化廣場(資料圖)

在平潭臺灣文化廣場,20多位臺灣青年進入項目團隊工作,為項目帶來更多「臺灣經驗」,並達到「以臺引臺」的效果,來自臺灣高雄的吳宗應便是其中一員。

「在臺灣,許多創業青年深感發展空間有限,而平潭潛力無窮,創業環境相對輕鬆,留給大家的『舞臺』也更大。」當問他為何在平潭工作時,他如是說道。

樓臺會,兩岸青年交流的重要聚落

青年一代、基層一線交流密切,人員、經貿往來如梭,平潭不斷採取實在的政策舉措,引導兩岸基層一線和青年一代朝著助推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正確方向邁進,讓廣大臺灣同胞切身感受到了「兩岸一家親」理念在兩岸交流互動中的實際意義。

從邊陲海島到「臺海通道大陸端起點」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鄰近蘇澳碼頭(資料圖)

蘇澳碼頭,地處平潭西北部,在平潭對外交通史中位置舉足輕重,在此擺渡了半輩子的康承華親歷這裡多年的發展。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康承華等人購買12匹馬力發動機裝置於舢板船,往返於蘇澳、福州長樂等處。

1978年改革開放,沉寂的生產力一下得到釋放,回想那段歲月的康承華格外興奮,他介紹:「那時每天都擺渡六七百人,挑擔的商販乘船往來售貨,大家日子開始紅火起來。後來,平潭道路越建越好,商人從鄉親手裡收購海產後用車拉貨。近些年平潭發展旅遊業,乘客中還多了許多遊客。」

隨著經濟發展,康承華等人的渡輪也更替為如今的80匹二層鐵甲客船。

望著鄰近碼頭的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康承華感慨道:「從海峽高速客滾輪到有望作為臺海通道大陸端起點,這些年平潭的變化讓人想都不敢想。」

平潭更新更美的畫卷正徐徐展開

歷史賦予平潭發展戰略機遇,讓平潭從「海防前線」一躍成為兩岸融合的橋頭堡和試驗田。實驗區成立以來,平潭全力推動與臺灣深度融合,在兩岸經濟、文化、社會交流中先行先試,不斷擴大兩岸民眾的受益面和獲得感。

站在新的發展起點,平潭將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推進新時期開放開發,努力建設「兩岸同胞合作建設、先行先試、科學發展的共同家園」。

天塹變通途:公鐵兩用大橋19年建成

大橋所在位置風大浪高、水深、流急

王文強,大橋工程局工程師,現在參加海峽公鐵大橋建設。和許多工程師一樣,秋冬季節王文強總是風衣配牛仔褲:「工地這樣穿方便,活動靈活又耐風寒。」他的衣著以實用為主不要求美觀,但在工程質量方面的執著卻獲得了同事們一致認同。

王文強來嵐之初大橋尚在橋墩施工,每天他要攀上海中的橋墩,檢查建設工序是否合格。「當時通過攀爬豎梯上下橋墩,橋墩高四十餘米,風又大,攀爬時難免緊張,每爬幾步就需要調節一次安全繩,剛到崗時調節繩扣我手都在抖。」

如今大橋不斷建設,預計明年王文強的工作將告一段落,對在平潭建設的這幾年,他說:「為了抓緊建設大橋,去年和老婆領完證沒來得及辦婚禮就返回平潭,今年過年打算把婚禮給補上,再計劃要個孩子,等孩子長大了我們一家人會再來平潭看看。」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效果圖

憑藉前所未有強大的技術和經濟實力,這公鐵大橋不斷建設,實現曾經難以企及的跨越,它們連接起海島與大陸,連接起東岸與西岸,用舉世矚目的中國速度,讓人民更快地通往更好的生活。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被譽為世界上施工難度最大的橋梁之一。這座橋所在的平潭海峽,每年6級以上的大風天數超過300天,是與百慕達、好望角齊名的世界三大風口海域,因此被稱為「建橋禁區」,風大、浪高、水深、流急,海底還有堅硬的巖石。

它是我國首座跨海峽公鐵兩用大橋,2013年11月13日,大橋啟動建設,計劃於2019年建成。大橋全長16.34公裡,上層是長樂通往平潭的高速公路,設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為100公裡,下層雙線鐵路即為福平鐵路,設計時速為200公裡。

憑藉前所未有強大的技術和經濟實力,公鐵大橋不斷建設,實現曾經難以企及的跨越,它們連接起海島與大陸,連接起東岸與西岸,用舉世矚目的中國速度,讓人民更快地通往更好的生活。

臺胞想來大陸發展可以先到平潭看看

林伯成正在搬運貨物準備送貨

去年,臺胞林伯成在嵐開設了平潭金味王商貿公司,銷售臺灣醬油、味精等產品。

「平潭的優惠政策讓我在創業初期變得容易,我建議想來大陸發展的朋友先來平潭看看,把這當做一個融入大陸商業環境『起始地』。」林伯成說。

現階段平潭已具備多項支持臺胞在嵐就業創業政策,臺胞持臺灣地區建築、醫藥、導遊等相關證書經批准可在平潭開展相應業務,就業創業引領計劃、中高層次人才住房保障等優惠政策使在平潭的臺胞獲得更多保障。

經過多年探討,兩岸許多專家認為建立京臺高速技術上已經不成問題。

海峽公鐵兩用大橋計劃2019年建成(資料圖)

對臺灣海峽通道的建設,林伯成充滿著期待:「明年我計劃加大對外省市的推廣,通道建成後必會給我帶來巨大便利,到時回臺灣和去外省市談業務都更快捷,相信一條以京臺高速(鐵)為主線,輻射更多區域的貿易新局面將會形成,也能讓更多同胞嘗到我帶來的正宗『臺灣味道』!」

如今,越來越多的臺商來嵐落地並逐漸融入平潭,他們將自己的家、事業紮根在嵐島,和這塊土地一塊成長,當一名接地氣的「新平潭人」。

相關焦點

  • 百城故事|平潭:「建橋禁區」已突破,去臺灣的高鐵還有多久?
    而在網絡上,大陸網友更是時常表示想早點坐著高鐵、開著車子去寶島臺灣遊覽一番。「十三五規劃」(2016年到2020年)明確提出,「建設北京至臺灣(臺北)」的高鐵路線。待2019年,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建設完成,高鐵駛入平潭這個祖國大陸離臺灣最近的地方,「坐著高鐵去臺灣」就差最後一站地了。
  • 曾被視為建橋「禁區」?臺胞點讚平潭海峽公鐵大橋
    經過近7年建設,祖國大陸離臺灣島最近的鐵路——福平鐵路已進入通車「倒計時」,而其中的平潭海峽公鐵大橋猶為引人注目。平潭海峽風大、浪高、流急、巖硬,曾被視為建橋「禁區」。在嵐臺胞登橋參訪 走在完工的公路橋面上,在嵐臺胞身臨其境,被這座「世界之最」的大橋所震撼,大家高高躍起,留下心潮澎湃的瞬間。 臺胞薛清德表示,西邊的公路海峽大橋,加上西北邊的公鐵大橋,雙通道開通以後,為平潭這個麒麟島插上一對翅膀,未來的騰飛的速度肯定是非常快的。
  • 中國再造奇蹟工程,「建橋禁區」修建世界級橋梁
    在被稱為「建橋禁區」的世界三大風口海域之一的平潭海峽,國內首座公鐵兩用大橋蜿蜒於上,宛如長虹。建成後,它將是亞洲最大的跨海峽公鐵兩用大橋。 目前,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的四座航(水)道橋中已有三座完成合攏,最後一座鼓嶼門斜拉橋也將於9月底完成合攏,11月底跨海大橋具備鋪架條件,2020年2月福平鐵路全線鋪通。
  • 大陸到臺灣高鐵指日可待!
    尤其是在風大、浪高、巖硬,被稱為建橋「禁區」的平潭海域,建設者建成了世界上最長的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大橋。2013年動工的福平鐵路建設歷時7年,穿山越海,克服了重重困難。尤其是在風大、浪高、巖硬,被稱為建橋「禁區」的平潭海域,建設者建成了世界上最長的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大橋。
  • 福建-臺灣高鐵最新消息:平潭到臺灣鐵路已規劃
    坐高鐵至港澳臺示意圖  ①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將於9月23日通車  ②廣州至珠海城際鐵路已通車  ③珠海預留鐵路延長至澳門的條件  ④福州至平潭鐵路計劃明年建成通車  ⑤平潭至臺北鐵路通道已規劃  連結>>>  武漢坐高鐵直達香港出關僅需5小時  潘國強介紹
  • 湖北建橋軍團海峽創奇蹟 「建橋禁區」中造出世界超級工程
    12月26日9時43分,福建平潭站首列動車發出,從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上疾馳而過,奔向福州,標誌著我國首座跨海公鐵兩用橋、世界最長跨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正式通車。全長16.34公裡的平潭大橋位於福建海壇海峽北口,這裡與百慕達、好望角一起被稱作世界三大風口海域,常年風高浪急,被視為建橋禁區。
  • 在「禁區」裡建橋,我們又雙叒叕上新了!
    逢山開路,遇水建橋中國在全球基建市場上享有盛名被網友暱稱為「基建狂魔」在一個名為
  • 國慶,開車去看美麗的臺灣海峽!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公路橋面試通車
    國慶,開車去看美麗的臺灣海峽!大橋橋址位於世界上著名的三大風暴海域之一,風大、浪高、流急、巖硬,波浪力是長江等內河的10倍以上,全年6級以上大風超過310天,7級以上大風超過200天,有效作業時間不超過120天,被稱為「建橋禁區」。
  • 建橋禁區中的中國奇蹟!世界最長公鐵跨海大橋建成通車
    圖源自中國鐵路 平潭海峽公鐵大橋是福平鐵路關鍵性控制工程,是中國首座公鐵兩用跨海大橋。該橋起自福州市長樂區松下鎮,經人嶼島、長嶼島、小練島、大練島,在蘇澳鎮連接平潭島,全長16.34公裡,其中跨海段超過11公裡。 平潭距離臺灣本島僅68海裡,福平鐵路遠期規劃可延長到臺灣,對促進兩岸經貿合作和文化交流等具有重要意義。這也意味著,大陸離臺灣本島最近的地方,通鐵路了。
  • 福建平潭跨海大橋合龍 國資委:往臺灣重要通道
    中國內地距臺灣最近的跨海大橋「福平鐵路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昨日合龍。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的微信公眾號「國資小新」指,這是內地首座公路、鐵路兩用跨海大橋,連接福建長樂市及福建平潭島,全長16.34公裡,預計明年通車,屆時亦將是全球最長跨海公路、鐵路兩用大橋。
  • 大陸距臺最近高鐵「通車了」!
    楊哲安表示,雖然兩岸經歷過許多起伏不平,但他相信兩岸的融合統一是必定走的道路,一定會和福平高鐵一樣,直接通往兩岸人民彼此的心底。福平高鐵突破了的「禁區」   福平高鐵自福州站引出,經福州市長樂區,以橋梁跨越海壇海峽,至全國第五大島平潭島,線路全長88公裡,為國鐵Ⅰ級雙線客貨共線高鐵。
  • 平潭海峽大橋修建的幕後故事:為了平潭人民的夢想
    平潭海峽公鐵大橋今年國慶通車 李少雲 攝逢山開路,遇水建橋。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的誕生,讓中國在全球基建市場上再一次創造奇蹟。從0到1,1到2,2到更多,平潭的發展暗含著中國古老的哲學:從無到有,從「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然而,從0到1這個巨大的突破是最難的。在平潭海峽公鐵大橋通車之際,海峽網記者深入採訪,挖掘平潭第一條出島大通道——平潭海峽大橋的建成的幕後故事。
  • 祖國大陸距臺灣最近鐵路通車運營
    全長88公裡的福平鐵路連接福建省會福州與全國第五大島平潭,為國鐵I級雙線客貨共線鐵路,共設福州、福州南、長樂、平潭等6座客運車站,最高運營時速200公裡。平潭是祖國大陸離臺灣島最近的地方,與臺灣新竹相距僅68海裡。2009年,國家在平潭設立綜合實驗區,探索建設「兩岸同胞共同家園」,目前實驗區已註冊臺資企業上千家。
  • 【慶祝改革開放40年 百城百縣百企調研行】中國中鐵:穿山越洋的...
    臺灣海峽為世界三大暴風潮海域之一,風大、浪高、水深、流急、巖硬,曾被稱為「建橋禁區」。據統計,每年6級以上大風超過300天,最大浪高約9.69米,波流力是長江等內河橋梁的10倍以上。  新建福平鐵路的關鍵性控制工程——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全長16.34公裡,共設有3座主航道橋,是世界上最長的公鐵兩用海峽大橋。「我幹了28年的橋梁工作,建橋13座,這個是最難的。」
  •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順利合龍:「長虹」臥波 「麒麟」騰飛
    福建日報記者 林輝 攝鏖戰6年,在「建橋禁區」的海壇海峽,世界最長的海峽公鐵兩用大橋順利合龍—— 「長虹」臥波 「麒麟」騰飛 東南網9月2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張輝 林侃 吳毓健 )入秋,從太平洋裹挾而來的東北季風如期而至。大風起兮,驚濤拍岸,巨浪翻湧。
  • 世界最長跨海公鐵大橋取得重大進展,未來高鐵直達臺灣!
    4月26日,福建平潭海峽公鐵大橋首個主塔成功封頂。主塔是特大橋建設最重要的結構,平潭海峽公鐵大橋首個主塔的封頂,標誌著我國首座、世界最長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基建狂魔再次優質神速創造了世界工程領域的新奇蹟。
  •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工匠精神成就海陸新優勢
    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建橋鐵軍徵服水下施工難題  6月20日9時58分,鼓嶼門水道橋左幅主塔成功封頂,這是平潭海峽公鐵兩用跨海大橋最後一個主塔。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再次取得突破性進展,當天參與項目的600多名建設者興奮不已。「這場戰,打得著實漂亮!」
  • 兩岸民情已非平潭軍演的當年
    今年8、9月解放軍在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連續軍演,其中在臺灣西南方90浬海空域機艦演習有明顯針對性。臺灣則從7月起實施漢光兩棲登陸、三軍聯合反登陸操演,9月還召集指揮官到臺防務部門進行電腦兵棋推演。有人拿1996年解放軍平潭軍演類比當下的臺海形勢,指臨戰氣氛已濃。
  • 福建-臺灣高鐵最新消息:平潭到臺灣鐵路已規劃
    坐高鐵至港澳臺示意圖  ①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將於9月23日通車  ②廣州至珠海城際鐵路已通車  ③珠海預留鐵路延長至澳門的條件  ④福州至平潭鐵路計劃明年建成通車  ⑤平潭至臺北鐵路通道已規劃  連結>>>  武漢坐高鐵直達香港出關僅需5小時  潘國強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