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曾有一則公益短片——《菠蘿的故事》。故事由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一個沒上過學的母親用最簡單樸實的方法教會女兒獨立思考、獨立實踐、自己解決問題的故事。
相依為命的母女,守著一個小小的鮮切水果攤,母親不善言辭,能做的就是在生活中教會女兒學習。
故事的開頭,母親削著芒果,女兒坐在一旁相幫媽媽切菠蘿,菠蘿在案板上滾來滾去,怎麼也切不開;母親看著女兒一臉的無奈,從籃子裡也拿出拿出一個菠蘿,一旁的女兒看著媽媽的動作停了下來;母親一手按住菠蘿,一手切下菠蘿的頂部,女兒恍然大悟;母女倆一步跟著一步,看著切好的菠蘿,面對著會心一笑。
放學的校門口,買雪糕的小推車簇擁著大波的學生,小女孩卻只能遠遠地看著。母親望了望女兒,又看了看只有三枚硬幣和幾根皮筋的錢盒。第二天中午,母親拿出自製的冰棍遞給女兒,女兒吃的一臉滿足。
面對母親做的好吃的冰棍,女兒對媽媽說,也許我們應該做來賣。母親沒有責怪或是不高興,而是用讚許的眼神回應了女兒。
女孩挎著母親為她準備的一小箱菠蘿冰棍走向了菜市場,「有人要買冰棍嗎?」,沒有人回應她的聲音,最後,冰棍都化了。
女孩滿臉委屈地問母親「媽媽,為什麼沒有人買我的冰棍?」母親彎下身來,看著女兒回答道「你應該去市場,看看別人是怎麼賣的。」
女孩又一次邁入市場,看著、聽著別的商家此起彼伏的叫賣聲,忽然就明白了。她興奮地跑回家中,拿出一張紙邊寫邊塗鴉,然後貼在了冰棍盒上。
第二天,女孩再次背著冰棍去了菜市場,邊走邊喊「快來呀,嘗起來像雪一樣的菠蘿冰棍,一支5泰銖,三支10泰銖。」這次她的冰棍都被一搶而空了。
母親遠遠地看著女兒騎著自行車賣冰棍,女兒的滿臉笑容是她的欣慰:我很開心她能從(實踐/生活)中學到經驗,還有學到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許有一天,我不在她的身邊了,我也相信她能過得很好。
至此,整個故事就結束了。片中的這位小女孩,現已長大成人,上了泰國最好的大學之一——博仁大學,並於2013年順利畢業。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之深遠」,父母的監督和照顧、鼓勵和引導,為孩子以後的人生鋪墊了厚重的基石。父母替孩子走的路,最後都成了坑;但父母教孩子走的路,都會成為他們值得拿來回憶的寶貴經驗。
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從來不是有求必應,鋪好成長的道路,也不是非打即罵,棍棒下面出孝子。那些優秀的孩子各有不同,擁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他們殊途同歸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