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著與彌勒菩薩的故事!

2021-02-19 密法之光

  無著(Asanga)是第四世紀最著名的印度佛教聖者。他進入山中閉關,專門觀想彌勒菩薩(Buddha Maitreya),熱切希望能夠見到彌勒菩薩出現,從他那裡接受教法。

  無著極端艱苦地做了六年的禪修,可是連一次吉兆的夢也沒有。他很灰心,以為他不可能達成看見彌勒菩薩的願望,於是放棄閉關,離開了閉關房。他在往山下的路上走了沒多久,就看到一個人拿著一塊絲綢在磨大鐵棒。無著走向那個人,問他在做什麼?那個人回答:「我沒有針,所以我想把這根大鐵棒磨成針。」無著驚奇地盯著他看;他想,即使那個人能夠在一百年內把大鐵棒磨成針,又有什麼用?他自言自語:「看人們竟如此認真對待這種荒謬透頂的事,而你正在做真正有價值的修行,還如此不專心!」於是他調轉頭,又回到閉關房。

  三年又過去了,還是沒有見到彌勒菩薩的絲毫跡象。「現在我確實知道了,」他想:「我將永遠不會成功。」因此,他又離開了閉關房。不久走到路上轉彎的地方,看到一塊大石頭,巨大得幾乎要碰觸到天。在巖石下,有一個人拿著一根羽毛浸水忙著刷石頭。無著問:「你在做什麼?」

  那個人回答:「這塊大石頭擋住我家的陽光,我要把它弄掉。」無著對這個人不屈不撓的精神甚感訝異,對自己的缺乏決心感到羞恥。於是,他又回到閉關房。

  三年又過去了,他仍然連一個好夢都沒有。這下子他完全死心了,決定永遠離開閉關房。當天下午,他遇到一隻狗躺在路旁。它只有兩隻前腳,整個下半身都已經腐爛掉,布滿密密麻麻的蛆。雖然這麼可憐,這隻狗還是緊咬著過路人,以它的兩隻前腳趴在那個人身上,在路上拖了一段路。

  無著心中生起了無比的慈悲心。他從自己身上割下一塊肉,拿給狗吃。然後,他蹲下來,要把狗身上的蛆抓掉。但他突然想到,如果用手去抓蛆的話,可能會傷害到它們,唯一的方法就是用舌頭去吮。無著於是雙膝跪在地上,看著那堆恐怖的、蠕動的蛆,閉起他的眼睛。他傾身靠近狗,伸出舌頭……下一件他知道的事情就是他的舌頭碰到地面。他睜開眼睛看,那隻狗已經不見了;在同樣的地方出現彌勒菩薩,四周是閃閃發光的光輪。

  「終於看到了。」無著說:「為什麼從前你都不示現給我看?」

  彌勒菩薩溫柔地說:「你說我從未示現給你看,那不是真的。我一直都跟你在一起,但你的業障卻讓你看不到我。你十二年的修行,慢慢溶化你的業障,因此你終於能看到那隻狗。由於你真誠感人的慈悲心,一切業障都完全祛除了,你也就能夠以自己的雙眼看到我在你面前。如果你不相信這件事,可以把我放在你的肩膀上,看別人能不能看到我。」

  無著就把彌勒菩薩放在他的右肩上,走到市場去,開始問每一個人:「我的肩膀上放了什麼?」「沒有,」多數人說,又忙著幹活。只有一位業障稍稍淨化的老婦人回答:「你把一隻腐爛的老狗放在你的肩膀上,如此而已。」無著終於明白慈悲的力量廣大無邊,清淨和轉化了他的業障,讓他變成能夠適合接受彌勒的示現和教法的器皿。於是,彌勒(意為「慈」)菩薩把無著帶到天界,傳授給他許多崇高的教法。

相關焦點

  • 文殊、彌勒、觀音、普賢等菩薩,在歷史上真有其人嗎?
    他是佛陀所有菩薩弟子中的上首,所以又被稱為「法王子」。許多大乘經典還稱他為「導師」——享有這樣的尊稱,在釋迦牟尼弟子中是罕見的。在佛滅度後,文殊又與彌勒、阿難一起,帶領許多佛門弟子,來到鐵圍山結集大乘經典,從而使大乘佛教賴以傳世,並且發揚光大。文殊是大乘「空宗」的奠基者,彌勒是大乘「有宗」的奠基者。當然,這些都是大乘佛教的說法。
  • 彌勒韋馱兩個佛寺菩薩性格互補,背靠背共處天王殿管理井井有條!
    山東省滄州市鹽山縣城南5公裡,宣惠河南岸的淨業寺本是一座普通的寺廟,可是裡面彌勒與韋陀兩個菩薩雕塑的擺放,令人大跌眼鏡。拍攝此組照片,求教於方家。(王子瑞 攝)淨業寺內的臥佛殿前,左右兩邊分別是彌勒和韋陀兩個菩薩的雕塑。彌勒菩薩的雕塑在西側,面朝東。
  • 未來佛陀 彌勒菩薩
    彌勒菩薩,佛典中又常稱為慈氏菩薩、阿逸多菩薩,被大乘佛教唯識學派(法相宗)奉為宗祖。唐初著名的三藏法師玄奘,歷經辛苦、不遠萬裡赴印度求取真經,主要目標就是彌勒菩薩講述的《瑜伽師地論》。菩薩姓「彌勒」,名「阿逸多」,現居欲界第四天「兜率天」(注1)內院,一般通稱為「彌勒菩薩」。菩薩被授記為釋迦摩尼佛的繼任者,56億年或840萬年後,將在我們身處的這個「娑婆世界」(注2)降生成佛,故也常被尊稱為「彌勒佛」。
  • 修行十二年,親見彌勒菩薩
    廣行派是釋迦牟尼佛傳給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傳給無著菩薩。
  • 為什麼寺院吃飯的五觀堂裡也供奉著彌勒菩薩?
    為什麼寺院吃飯的五觀堂裡也供奉著彌勒菩薩? 五觀堂裡供奉彌勒菩薩 也是有典故的 相傳在五代時候 彌勒菩薩化身為布袋和尚度人
  • 大年初一,彌勒菩薩聖誕,見者得福!
    彌勒亦稱慈氏,代表慈悲,未來將從兜率天內院下生於人間,將成為賢劫第五尊佛,又被稱為未來佛。彌勒菩薩示現正月初一誕生,正是代表著新的希望!願大家在彌勒菩薩加持下,開啟智慧喜悅充滿希望的一年!彌勒故事:上升兜率天《彌勒上生經》,全名為《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
  • 震驚,彌勒菩薩竟然就這樣顯靈了
    哎嘆息之餘,眼睛不經意往天空看去,雲中只見團團白雲,形成一人形,笑口常開,手拿念珠,端坐蓮臺,這不是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的彌勒菩薩,這又是何人?我失神片刻,豁然想到這是彌勒菩薩啊,剎那間,只見陽光以彌勒菩薩為中心,向四周放射光芒,赫然是菩薩;大方光明"的樣子。
  • 彌勒菩薩與強巴佛及布袋和尚的關係
    扎什倫布寺強巴佛像彌勒佛和彌勒菩薩是「彌勒」的不同名稱。彌勒是梵文音譯,意譯為慈氏。《大日經疏》記載:慈氏菩薩以佛四無量中之慈為首,此慈從如來種姓中生出,能令一切世間不斷佛種,故稱慈氏。之所以有彌勒佛和彌勒菩薩的不同叫法,是因為彌勒是未來佛。現以菩薩相示現,居於兜率天,為天人說法。等現在佛釋迦牟尼的佛法無法度眾生之時,彌勒菩薩降臨南瞻部洲,並成佛果,繼續救度眾生。三世佛是佛教中時空相續中的三尊佛,即過去佛燃燈古佛、現在佛釋迦牟尼佛和未來佛彌勒佛。三世佛之說,非常符合佛教自身的理論。諸法無常,包括佛法在內。
  • 佛法常識:「彌勒菩薩」名相寓意及由來!
    彌勒菩薩,梵語「Maitreya Bodhisattva」。「Maitreya」,音譯「彌勒」,意譯為「慈氏」。有人說彌勒是姓,名字為阿逸多;或有人說,阿逸多是姓,彌勒是名。彌勒菩薩現生於兜率天的兜率內院,【
  • 佛教的彌勒菩薩有哪些象徵意義
    雪竇寺彌勒菩薩像(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到寺院朝拜過的善男信女都知道,在漢傳佛教寺院的天王殿內,都供奉有彌勒菩薩的坐像。彌勒菩薩像展示給人的是慈顏常笑,大肚能容的形象。佛教寺院之所以將彌勒菩薩置於寺院的第一層殿堂中,有其特殊的含義。因為在佛教中,彌勒菩薩具有慈悲、忍辱、寬容與樂觀等象徵意義,將彌勒菩薩置於一進寺院的殿堂中,是為了讓參禮彌勒菩薩的人,能夠從彌勒菩薩這些品格中得到啟迪,從而把自己鍛造成具有彌勒品格的人。本文下面就簡要闡釋彌勒菩薩的這些象徵意義。一、慈悲慈悲精神是所有諸佛菩薩都具有的情懷。
  • 熟知「素食文化」,才有彌勒菩薩的福報!
    結緣彌勒菩薩,傳播「大慈」素食文化今天我們說「素食」,不如說是大家到素食店來跟彌勒菩薩結緣來了,來傳播「大慈」素食文化。首先也建議素食,也不要添加味精、雞精、蘑菇精,什麼化學調料都不要添加。這樣,吃了你的素食,大家身體好;吃了你的素食,心態更加平和;吃了你的素食,家裡小孩更聽話了。
  • 佛教人物系列之五:彌勒菩薩
    當相師看到懷中的彌勒後,大為驚異地說:「此兒具足輪王相,長大必然要當轉輪聖王。」這話很快傳到國王耳裡,滿朝文武惶恐異常,怕國內要發生政變。急欲覓得此子,加以殺害。彌勒菩薩的父親突然預感災難將要來臨,立即將彌勒菩薩送到舅舅家中。儘管如此,舅舅覺得大禍還是會到來,後來聞聽佛法,便帶彌勒菩薩跟佛出家。其實,彌勒菩薩學佛的歷史,要比釋迦牟尼佛久。
  • 「大肚能容,笑口常開」--大年初一恭迎彌勒菩薩聖誕
    彌勒原是梵語音譯,意譯慈氏,又名為「阿逸多菩薩」,意思是「無能勝」。彌勒菩薩現居兜率天內院,經四千歲(相當於人間五十六億年)之後降世人間,於華林園龍華樹下成正覺,為賢劫千佛第五位。佛經記載,彌勒菩薩從佛受記,將繼承釋迦牟尼之佛位,為未來佛。
  • 彌勒菩薩下生還早呢!彌勒菩薩要在什麼時候來呢?|妙法蓮華經...
    彌勒菩薩下生還早呢!彌勒菩薩要在什麼時候來呢?有菩薩摩訶薩,名曰彌勒:已經有一位大菩薩,他的名字叫彌勒,他已經問釋迦牟尼佛了!釋迦牟尼佛之所授記,次後作佛:這一位彌勒菩薩,是釋迦牟尼佛已經給他授的記莂號,當來下生為彌勒尊佛。這「彌勒佛成佛」,在中國就有一些外道,這個就說:「我就是彌勒佛來啦!你認識我嗎?」那個就說:「我是真的彌勒佛啊!」
  • 寺廟裡常常看到的彌勒菩薩像,你知道塑的是誰嗎?
    這個彌勒菩薩的造像跟印度不一樣,印度的彌勒菩薩像跟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很相似,而我們漢地寺廟的彌勒造像,其實塑的是中國古代的一位高僧——布袋和尚。布袋和尚,歷史上確有其人,《高僧傳》裡面就有他的傳記,出生於五代後梁時期寧波奉化長汀村,在嶽林寺出家,法名契此,號「長汀子」。
  • 佛教人物第五:大慈彌勒菩薩,以及和極樂淨土並稱的彌勒淨土
    卍請您點擊上面的「關注」,和紅塵一起淨心學佛卍咱們繼續來分享佛教人物,前四篇我們介紹了帝釋天,韋陀菩薩,四大天王,第六天魔王波旬,今天出場的是一位相當「重量級」的人物——彌勒菩薩,或者說是彌勒佛。彌勒菩薩大家都很熟悉,只要規模稍大的寺廟一般一進山門,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彌勒像,讓人心生歡喜。只不過大部分師兄可能只知道彌勒菩薩這個笑口常開的形象而已,對於他修行的場所,法門,以及這個形象的來歷可能就未必清楚了,此外知道「彌勒淨土」的人恐怕就更少了——但這在過去甚至比如今的彌陀淨土還要盛行。
  • 【實修在線】南師:彌勒菩薩所在的兜率天是什麼樣
    彌勒菩薩——什麼是菩提(上)上一品是佛的出家弟子五百羅漢,這一品輪到了佛的大乘弟子大菩薩們。「於是佛告彌勒菩薩:汝行詣維摩詰問疾。彌勒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為兜率天王及其眷屬,說不退轉地之行。」
  • 【佛教故事】無著菩薩的故事
    無著菩薩是公元四世紀最著名的印度佛教聖者。他剛開始學佛時,想面見彌勒菩薩請問法要,於是,前往雞足山苦行觀修彌勒菩薩。一晃六年過去,無著菩薩雖然精進修行,卻連一個吉祥的夢都沒有。灰心喪氣下,他離開了閉關房。
  • 日本國寶第一號:彌勒菩薩半跏思維像
    日本國寶第一號 京都廣隆寺靈寶殿供奉 七世紀木雕 彌勒菩薩半跏思維像 其中最為著名的是被指定為日本國寶第一號的寶冠『彌勒菩薩半跏思惟像』。彌勒菩薩頭戴寶冠、雙目微垂、五官精美、鼻梁挺拔、秀唇緊抿,面露微笑,神態慈悲安詳、法相高雅端莊。右手託頰,姿態典雅優美,呈半跏趺坐姿安住於法座之上。長期以來關於此像的出處頗有爭議。
  • 正月初一,也是彌勒菩薩聖誕日,祝大家春節快樂、笑口常開!
    在新的一年裡,像彌勒菩薩一樣量大福大!彌勒菩薩,是佛教八大菩薩之一,是娑婆世界賢劫千佛中的第五尊佛,是繼釋迦牟尼佛後的下一尊佛,常被尊稱為當來下生彌勒尊佛。彌勒是梵語,是慈悲的意思,是菩薩的姓。他的名字叫「阿逸多」,也是梵語,意思是無能勝,沒有能超勝的。什麼無能勝?慈悲無能勝,人要是慈悲到極處,一切法都不能超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