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國家被女真人所滅,獨自帶兵逃往中亞,建立帝國聲名遠播歐洲

2021-01-10 在史言史

女真人是中國歷史上存在感很強的一個民族,最早在宋朝時期崛起,滅了遼國和北宋建立起了一個疆域廣闊,實力強大的金國。金國崛起的過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遼國衰敗的過程,如果沒有遼國的衰落和腐朽,女真人很難從白山黑水之間闖出一片天地,建立一番霸業,但是建立遼國的契丹人也不是等閒之輩。

撒馬爾罕

當時被遼國欺壓了很久的宋朝發現了在遼國後方崛起的女真,覺得這是一個翻身的好機會,便派人聯絡金朝,表示出了想要合作的欲望,準備和女真人一起來個兩面夾擊滅了遼國,然後收回被侵佔很久的戰略要地燕雲十六州。燕雲十六州對於中原王朝來說是一個戰略要地,沒了這塊地方很難防住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女真人覺得這個建議不錯,便答應了宋朝。

讓宋朝文武百官沒想到的是,宋朝真的是太弱了,雖然遼國的士兵在和女真人交戰的時候屢戰屢敗,但是一旦和宋朝交手,立刻就把宋軍打的哭爹喊娘,潰不成軍。這裡面不光是遼國士兵的功勞,也是一個遼國宗室大將的功勞,這個人名叫耶律大石,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後代,也是一個改變遼國,改變契丹命運的人。不過耶律大石再厲害,再把宋朝打的哭爹喊娘也無法掩蓋對女真人作戰的屢屢失利。之後耶律大石回到遼國末代皇帝身邊,為皇帝出謀劃策,但沒想到的是這位皇帝不僅不聽,還昏招頻出。耶律大石因此感嘆,大遼完了。

耶律大石思索,與其等著女真人殺過來,不如自己出逃,以期東山再起。於是他親自率領自己的二百多名騎兵連夜逃往了西北路招討司駐地可敦城,在那裡重振旗鼓。耶律大石在那聯合了七州十八部落的人馬,漸漸地有了自己的基礎,延續了遼國的國祚。僅僅用了數年的時間,他就恢復了實力,成為當第一股重要力量。公元1130年,耶律大石給高昌王畢樂哥寫了一封書信,借道出走,遠赴西域大食,踏上了中亞的土地。

這一下子耶律大石來到一片更廣闊的新天地,他在這裡重新立起了遼國的國號,史稱西遼,自稱為天佑皇帝。當時的西域諸國完全都是一些雜兵蟹將,耶律大石有勇有謀,實力雄厚,很快就闖出了一番基礎,東喀喇汗王朝和高昌回鶻相繼被耶律大石佔領,這片地區也就成了他在中亞建立霸業的根據地(位於今天吉爾吉斯斯坦楚河州)。

當時中東地區有一個國家叫做塞爾柱帝國,在中東地區是霸主一般的存在,也是阿拉伯國家的霸主,頗有當年波斯帝國的風範。在一次衝突中,西遼和塞爾柱帝國的艾哈邁德.桑加爾蘇丹起了矛盾,耶律大石抓住機會西徵,和塞爾柱帝國打了起來。還要知道當時的塞爾柱帝國要比西遼強大很多。在耶律大石的率領下西遼軍隊越戰越勇,先是兩翼包抄然後又側翼突襲。將數倍於己的塞爾柱軍隊擊潰。此戰之後,西遼佔據了中亞有名的古都撒馬爾罕。從此之後西遼在中東再無敵手,聲明甚至遠播歐洲。

相關焦點

  • 元代女真人列在漢人等級中,留在東北的後來建立了大清帝國
    契丹是「鑌鐵」的意思,他把自己的國家成為「鐵國」,自己的部落成為「鐵族」,軍隊則成為「鐵騎」。直到今天,在整個斯拉夫語中,還用「契丹」來稱呼中國。比宋朝的誕生早53年,契丹人建立了大遼,仿效中國歷代王朝成立遼國。遼代女真人大體可分為三部分。居住在遼東地區的被稱為熟女真(系遼籍女真)。
  • 蒙古帝國:遊牧民族建立的最大帝國
    1206年,鐵木真崛起,在斡難河河源建立大蒙古國,尊汗號為成吉思汗 ;經過50多年的擴張,至1259年蒙哥汗去世時,大蒙古國已佔據包括漠北、華北、東北、西藏、西域、中亞、西亞
  • 中亞歷史上後四大帝國!
    公元552年,突厥對壓迫他們的柔然人發動突然襲擊,擊破了柔然國並滅之,建立了領土囊括大漠南北(也就是蒙古高原地區)的突厥國。到了583年,突厥分裂為東、西兩部。突厥人的國家戰亂不止,好景不長,便於公元638、659年先後統一於唐朝。至680年,南下漠南附唐的突厥人北返復國,又在蒙古高原建立了突厥國,史稱「後突厥」,首屆可汗是頡利可汗。
  • 你認同中亞歷史上的這四大帝國嗎?
    大流士把波斯帝國的領土擴大到極致。公元前525年,大流士隨國王遠徵埃及。及前522年,國內政變,回國途中國王暴卒。大流士回國殺死政變領袖,自己登基王位,平定各地的起義。後打印度,徵服印度西北部,建立了波斯帝國第二十個行省。前513年,親自帶兵渡過達達尼亞海峽,徵服了色雷斯,又渡過了多瑙河口,卻因糧運不濟而返。後又曾派兵擊希臘,艦隊在海上遇到風暴,無功而返。
  • 用地圖理清中國各王朝與中亞、西亞歐洲各王朝的關係…
    從兩河流域到小亞細亞,先後有西臺、巴比倫和亞述帝國等比較先進的國家,以亞述最為強大,迦南地區還有猶太人祖先建立的國家。而在愛琴海沿岸,公元前776年(那時的中國正在烽火戲諸侯呢)之後,古典希臘逐漸繁榮,整出一堆城邦國家,包括雅典、斯巴達、底比斯等等。在愛琴海東岸也有希臘城邦,包括盛產哲學家的米利都,以及有木馬傳說的特洛伊等等。
  • 波斯帝國被阿拉伯所滅,末代王子三次求助大唐,為何唐朝沒有出兵
    波斯帝國被阿拉伯所滅,末代王子三次求助大唐,為何唐朝沒有出兵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盛最有影響力的一個朝代之一,當時萬國來朝、文化、經濟、政治、軍事空前繁榮,盛名遠揚海外!稱霸西亞的數百年的波斯帝國,遭到了阿拉伯人的入侵,瀕臨滅亡。處在危難之中的波斯王室屢次派出使者向大唐求助,但大唐並未出兵挽救,這是為何?早在北魏時期,波斯就和中國建立起了通使的友好關係;唐朝初年,波斯和唐朝繼續保持著友好往來的關係。但波斯和拜佔庭帝國交戰數年,耗盡了兩國的國力,阿拉伯人趁機崛起。
  • 中亞在地理上相距太遠,對歐洲國家沒有意義?
    中亞是一種「新概念」,因為在義大利鮮為人知。每個人都聽說過馬可波羅和絲綢之路,但這是歷史,現代的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是在蘇聯解體後才開始為人所知。與該地區其他國家相比,哈薩克斯坦由於其能源、自然資源和信息的通暢性成為歐盟的優先合作對象,這一事實也限制了義大利對該地區的科學興趣。
  • 白匈奴,繼貴霜帝國之後崛起,與波斯、印度、柔然、突厥爭霸中亞
    但這並非本文討論的重點,本文想要做的是梳理在貴霜帝國滅亡至突厥汗國崛起之間的這段中亞歷史。1、貴霜帝國在印度笈多王朝、薩珊波斯、嚈噠人的圍攻下滅亡貴霜帝國曾與漢朝、安息帝國、羅馬帝國並稱世界四大帝國,稱霸中亞和北印度。但歷史的車輪進入公元4世紀之後,中亞之南印度的笈多王朝崛起,並迅速統一了整個北印度,這也是印度古代史上的第二個黃金時代。
  • 西遼西徵擴土前的中亞局勢——三大突厥王朝將中亞帶入伊斯蘭時代
    今日的中亞地區,除了塔吉克斯坦外,均為突厥語國家,但在歷史上並非一直如此。中亞的阿姆河與錫爾河流域本是雅利安人的故鄉,從公元前2000年開始,雅利安人一部分南下進入古印度,創立了恆河文明;一部分向西進入伊朗地區,創建了波斯文明。
  • 波斯帝國的復興與薩菲王朝的建立
    一、 波斯復國公元前550年居魯士大帝建立了地跨亞歐非三大洲的波斯帝國,開創了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247年建立安息王朝。公元224年建立薩珊王朝。651年被阿拉伯帝國所滅,波斯的宗教也由拜火教變為伊斯蘭教,淪為了阿拉伯帝國的行省,末代王子俾路斯逃到中國。之後伊朗高原經歷了大分裂時期,塞爾柱帝國統治期,花剌子模統治期。874年波斯人建立了薩曼王朝,之後又經歷了突厥王朝和伊爾汗國和帖木兒帝國統治。黑羊王朝和白羊王朝統一了伊朗高原大部。
  • 歷史上有個比南宋牛很多的西遼帝國,打遍中亞無敵,為何很少提及
    西遼帝國滅亡後,當時的契丹人,逐步融入到哈薩克和柯爾克孜兩大民族中,與漢文化徹底斷絕了關係。 西遼帝國的歷史 遼朝天祚帝期間,北宋與金國人訂立了海上之盟,南北夾擊對遼朝實施了滅國行動。天祚帝逃入夾山,與遼朝中央政權失去聯繫。在這種情況下,耶律大石等重臣,擁立天祚帝的叔叔耶律淳為帝,建立北遼。
  • 契丹|大遼帝國簡史
    值得一提的是,在兩年後的1127年(北宋欽宗靖康二年)發生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難」:在契丹人「卵翼」中成長起來的女真人,以羞辱的方式擊敗並俘虜了積弱甚久的北宋王朝之徽、欽二帝,從而繼契丹人之後入主中原。然而,契丹人政權氣數未盡。
  • 地理「孤立」的印度為何卻與歐洲以及中亞歷史緊密相連?
    看印度的歷史有兩個最奇怪的地方:在印度的歷史上,笈多王朝以後印度人就難以建立一個由自身創建的政權或王朝。其次,為何印度的歷史會和歐洲以及中亞(這裡的中亞泛指亞洲中部地區,非指中亞五國)緊密的相連到一起?
  • 匈奴滅了西羅馬,誰滅了東羅馬?竟是又一支逃亡的中國殘部
    唐朝建立之後,公元630年李靖滅東突厥,公元657年蘇定方滅西突厥,但在公元682年,南遷的東突厥後裔背叛唐朝,逃到北方之後建立後突厥汗國,最終在745年被回鶻汗國滅亡,至此突厥在中國北方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突厥徹底滅亡之後,突厥人去哪了呢?
  • 匈奴滅了西羅馬,東羅馬是誰滅的?竟是又一支逃亡的中國殘部
    鮮為人知的是,數百年之後,同樣是一支中國的逃難部隊,又滅掉了東羅馬帝國,並建立了一個歐亞大帝國,讓歐洲顫抖了三百年! 唐朝建立之後,公元630年李靖滅東突厥,公元657年蘇定方滅西突厥,但在公元682年,南遷的東突厥後裔背叛唐朝,逃到北方之後建立後突厥汗國,最終在745年被回鶻汗國滅亡,至此突厥在中國北方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
  • 大唐帝國在中亞的怛羅斯之戰,被低估的戰役
    導讀:中國自古是農耕國家,在形成漢文化的強大民族意識之後,對國界周邊那些不適合大規模農耕、承載人口有限和與核心區域交通聯絡不暢的地方興趣不大。可以說中國自古就不是侵略性不大的國家,所有的所謂的「擴張」都是因為被那些「夷族」騷擾得火冒三丈才不得已出兵滅掉以絕後患。今天要說的怛羅斯之戰發生在盛唐,唐玄宗中後期。
  • 若鮮卑也選擇西遷,它是否會和匈奴、突厥一樣,建立強大的帝國?
    而令人不解的是,匈奴、突厥戰敗之後,都選擇了西遷並在中亞等地建立了強大的王國。可是,鮮卑卻沒有西遷,自始至終都留在了中國境內。那麼,這種不同是為什麼呢?我們不如一一來說。 西漢晚期,匈奴政權內部發生了分裂,一部分匈奴選擇歸順強大的漢王朝,而另一部分則繼續流竄到中亞地區,被漢將陳湯所滅。在這種情況下,匈奴和漢朝的關係趨於和平。 東漢初年,國力不如之前那麼強盛,匈奴之中的某些貴族不甘向漢王朝低頭,想要再次騷擾漢朝邊境,故而,匈奴內部又一次發生了分裂,這次分為南匈奴和北匈奴兩部。
  • 這個民族所向披靡,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帝國,卻在中國屢屢吃癟
    在世界歷史上曾有這麼一個民族,他們所向披靡,建立了人類歷史上連續疆域面積最大的帝國,在鼎盛時期這個帝國的面積橫跨歐亞大陸,面積達到了恐怖的3300萬平方公裡,然而讓所有人想不到的是,這麼強大的帝國在一夜之間突然分成了五個帝國(金帳汗國、察合臺汗國、伊兒汗國、窩闊臺汗國、鐵木爾帝國。),那麼為何會造成這種分崩離析的局面呢?
  • 歐洲強大帝國滅國2000年後復國,領土減少99%,鄰國還不讓取名字
    歐洲強大帝國滅國2000年後復國,領土減少99%,鄰國還不讓取名字在歷史上,不少國家都曾經有過沒落和興盛,一些曾經輝煌的大帝國終究還是走向了覆滅。而曾經的英國也被稱為「日不落帝國」,在近代成為了曾經的霸主,而如今也已經是風光不再。接下來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國家,卻是越混越慘。它就是馬其頓帝國,這個名字並沒有被廣泛流傳,更有知名度的還是亞歷山大帝國。自該國被建立之後,卻一直飽受內戰之苦,內部不團結國家自然也無法強大起來,所謂攘外必先安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