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8年房改以來,中國經歷了近20年的樓市火爆,房地產成為支柱產業,然而2018年是歷年發布房地產調控政策次數最多的一年,樓市政策執行嚴格。疊加10月份的24次,今年以來房地產調控政策合計發布高達410次。房住不炒寫入十九大,並且將是未來一個長期的住房制度。
中國的房價已經存在泡沫,這個似乎沒有人反對了。那麼北上廣深房價到底高不高,我們來和全球超一線城市紐約比一比!
11月15日電,由全球化與世界城市(GaWC)研究網絡編制的全球城市分級排名——《世界城市名冊2018》正式出爐。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全部進入Alpha級,紐約作為僅有的兩個Alpha++級城市之一,對比這5個全球一線城市房地產水平,我們看看房價高不高。
世界城市名冊2018
城市實力:GDP,人口水平
北京 3762億美元,28000億元人民幣,人口2171萬
北京(Beijing),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中央直轄市、中國國家中心城市,世界著名古都和現代化國際城市。北京是中國政治、文化、科學、教育、交通和國際交往中心,中國經濟、金融的決策中心和管理中心。北京擁有七項世界文化遺產,是世界上擁有文化遺產數量最多的城市。北京在世界範圍內具有重要的影響力,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北京被全球權威機構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聯合國報告指出,北京人類發展指數居中國城市第二位。2017年,北京市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7230元 ,住戶存款總額和人均住戶存款均居全國第一。
上海 4150億美元,30133億元人民幣,人口2418萬
上海,簡稱「滬」,直轄市之一,國家中心城市,上海是中國的經濟、交通、科技、工業、金融、會展和航運中心之一,繁榮的國際大都市,擁有中國大陸首個自貿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經濟實力雄厚。2015年常住人口2415.27萬,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上海作為中國民族工業的發祥地,地處長江入海口,東向東海,隔海與日本九州島相望,南瀕杭州灣,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共同構成中央政府定位的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經濟區「長三角經濟圈」。上海GDP居中國城市第一位,亞洲城市第二位,僅次於日本東京。上海是全球著名的金融中心,全球人口規模和面積最大的都會區之一。
廣州 3115億美元,21500億元人民幣,人口:1404萬
廣州是廣東省省會、副省級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大都市、國際商貿中心、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國家綜合性門戶城市,首批沿海開放城市,是南部戰區司令部駐地。廣州地處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緣,瀕臨南海,鄰近香港、澳門,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是粵港澳大灣區、泛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核心城市以及一帶一路的樞紐城市。
深圳 3229億美元,22286億元人民幣,人口:1090萬
深圳是中國設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和新興移民城市,已發展成為有一定影響力的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享有「設計之都」、「時尚之城」、「創客之城」、「志願者之城」等美譽。
深圳地處珠江三角洲前沿,是連接香港和中國內地的紐帶和橋梁,在中國高新技術產業、金融服務、外貿出口、海洋運輸、創意文化等多方面佔有重要地位,在中國的制度創新、擴大開放等方面肩負著試驗和示範的重要使命。深圳水陸空鐵口岸俱全,是中國擁有口岸數量最多、出入境人員最多、車流量最大的口岸城市。
紐約 9007億美元,約62148億人民幣,人口851萬
紐約坐擁大紐約都會區的核心地帶,是一座國際化大都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中心之一。2017年,紐約的地區生產總值已達到9007億美元,直接影響著全球的金融、媒體、政治、娛樂以及時尚界。
紐約在商業和金融的方面也發揮著巨大的影響力。紐約的金融區,以曼哈頓下城及華爾街為龍頭,被稱為世界的金融中心,世界500強企業中,有56家總部企業位於紐約。 紐約證券交易所是世界第二大證交所,它曾是最大的交易所,全球市值為15萬億美元,直到1996年它的交易量被納斯達克超過。紐約時報廣場位於百老匯劇院區樞紐,被稱作「世界的十字路口」,亦是世界娛樂產業的中心之一。
紐約GDP是上海的2倍多,是廣州的接近三倍。
收入水平
50城市2018年第一季度的平均月薪
德意志銀行全球城市收入排行榜
北京10712元
上海10128元
廣州7862元
深圳9738元
紐約4304美元,約29697人民幣
房價水平
四大一線城市房價(建築面積)
北京均價:59812元/平方米(朝陽74935元/m²、海澱91093元/m²、東城103267元/m²、西城118907元/m²、通州48795元/m²)
深圳均價:53819元/平方米(南山75963元/m²、福田70144元/m²、羅湖51317元/m²、寶安46698元/m²)
上海均價:50404元/平方米(浦東50291元/m²、閔行48471元/m²、寶山40465元/m²、徐匯74819元/m²、靜安67209元/m²、黃浦84035元/m²)
廣州均價:32513元/平方米(天河47559元/m²、白雲29264元/m²、越秀52159元/m²、番禺27018元/m²)
數據採自安居客
紐約房價(實用面積折算建築面積價格按80得房率需*係數0.83):
曼哈頓:上東區2500美元/平方英尺(18.5萬RMB/平方米),中城3800美元/平方英尺(28.2萬RMB/平方米),金融區2100美元/平方英尺(15.6萬RMB/平方米),
布魯克林中心區1900美元/平方英尺(14.1萬RMB/平方米)
皇后區:長島城1350美元/平方英尺(10萬RMB/平方米)
租金水平
租金回報率:
北京1.41%
上海1.50%
廣州1.74%
深圳1.44%
紐約5.08%
按照租售比來衡量,國際上合理的比值是1:200至300,而我們一線城市則高達1:600,租金回報率太低!而按照房價收入比來衡量,國際上合理的比值是6到7倍,但是我們一二線城市的房價收入比則高達20-30倍。
一套房子的租金回報率大概只有1.5%左右,在房價不變、租金不變的情況下,一套房子需要70年左右才能收回成本。如果想要跟國際接軌,達成國際上的一般水平,要麼房價就必須打3-5折,要麼房租就要翻3倍,才能互相匹配。
房價漲幅
本輪房價上漲,深圳領頭羊,暴漲最先從一線城市開始,又以深圳一馬當先一騎絕塵。
2014年10月,當大多數城市房價還在跌跌不休時,深圳就已率先反彈,從此一騎絕塵,開啟連續兩年的暴漲,在2016年9月達到最高點,整體漲幅超過70%。隨後深圳房價步入高位盤整期。
一線城市裡,最不被看好的是廣州,當初就說「廣州房價為何漲不過深圳」,隨後又喊「合肥鄭州房價漲幅秒殺廣州」,再後面「杭州即將超越廣州成為一線城市」!然而,房價走勢卻相當打臉。
雖然2015-2016年廣州房價猶如慢牛上山,但進入2017年,調控儘管一再加碼,限購、限貸、限賣等「砰砰」一招接一招,房價卻一飛沖天。連續半年領跑於一二線城市,從中心城區到外圍郊區,多數樓盤房價翻倍。
北京反超深圳,廣州反超上海,2016年10月,史上最嚴調控出臺,深圳與上海的房價開始進入高位盤整期。但北京廣州,卻又開啟了新一輪暴漲。今年兩會期間,受房地產稅暫時不出臺、一線城市收縮土地供應等消息影響,北京廣州房價同步暴漲。北京漲幅一度超過深圳,廣州漲幅則超過上海。
本輪上漲周期裡,一線城市房價漲幅實際均超過了50%,這再次說明,一線城市作為經濟基本面最良好、產業優勢最突出、人口流入最積極的區域,房價上漲比二三四線城市有更好的支撐。雖然收入相對於房價已經高不可攀,但其安全邊際仍然是最高的。
總結:
我們來匯總以上數據,從經濟水平、人口、房價、收入水平、租金水平多方面分析比較一下五城樓市,
北京 3762億美元,28000億元人民幣,人口2171萬
上海 4150億美元,30133億元人民幣,人口2418萬
廣州 3115億美元,21500億元人民幣,人口:1404萬
深圳 3229億美元,22286億元人民幣,人口:1090萬
紐約 9007億美元,約62148億人民幣,人口851萬
紐約GDP是北京、上海的2倍多,是廣州、深圳的接近三倍。
人均月收入:
北京10712元,上海10128元,廣州7862元,深圳9738元,紐約4304美元,約29697人民幣
紐約市北京、上海、深圳近3倍,廣州接近4倍。
租金回報率:
北京1.41%,上海1.50%,廣州1.74%,深圳1.44%,紐約5.08%
因為整體收入水平低,國內一線城市租金水平難以提高,導致租金回報率遠低於紐約。
四大一線城市房價(建築面積)
北京均價:59812元/平方米(朝陽74935元/m²、海澱91093元/m²、東城103267元/m²、西城118907元/m²、通州48795元/m²)
深圳均價:53819元/平方米(南山75963元/m²、福田70144元/m²、羅湖51317元/m²、寶安46698元/m²)
上海均價:50404元/平方米(浦東50291元/m²、閔行48471元/m²、寶山40465元/m²、徐匯74819元/m²、靜安67209元/m²、黃浦84035元/m²)
廣州均價:32513元/平方米(天河47559元/m²、白雲29264元/m²、越秀52159元/m²、番禺27018元/m²)
紐約核心區房價(實用面積折算建築面積價格按80得房率需*係數0.83):
曼哈頓:上東區2500美元/平方英尺(18.5萬RMB/平方米),中城3800美元/平方英尺(28.2萬RMB/平方米),金融區2100美元/平方英尺(15.6萬RMB/平方米),
布魯克林中心區1900美元/平方英尺(14.1萬RMB/平方米)
皇后區:長島城1350美元/平方英尺(10萬RMB/平方米)
如果按照建築面積紐約核心區的房價從8.3萬到24萬不等,在四大一線城市核心區15-20萬以上的房子也是有的,但是平均價格相比平均月收入來說,同等價格水平的房子,紐約工薪階層所承受的壓力相對要小得多。在紐約購買70萬美元的房產,首付20%,約150萬人民幣,月供3000多美元,在月均8600美元家庭收入的情況下是比較比價容易接受的,而在紐約年收入10美元以上的白領比比皆是。
但是看看一線城市的房價,就有點讓一般白領難以接受了,過高的房產債務負擔對普通百姓造成了極大的生活及工作壓力,所以國家抑制房價上漲是真正利國利民的好事。希望隨著調控的持續以及人民收入的進一步增加,買房對於年青一代不再是沉重的負擔,大家都能過上健康向上的生活。
您同意這樣的觀點嗎?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意見!